第五章 资本形成
- 格式:ppt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内容概要】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章共三节。
第一节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说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关于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是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前提。
第二节阐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石。
第三节阐述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分析说明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理论。
难点在于,第一,如何正确认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怎样科学把握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产生、实现和分配等理论问题。
具体说,难点主要在于正确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等知识点。
【命题预测】近几年本章内容只考选择题,今后也可以出分析题。
特别要注意掌握近三年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主要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所有权和所有制、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等理论问题。
【考点精解】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产生的两个途经14 世纪末15 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两个途经。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雇佣关系。
封建社会末期,小生产者之间因激烈的竞争而发生两极分化,一极是竞争中获胜的作坊主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另一极是竞争中破产的作坊主同帮工、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判断题)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2.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4.一月末银行存款余额加二月末银行存款余额即为一、二月月份银行存款的总余额。
5.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答案:1.×。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原则的,市场价格的主要价格形式有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
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素价格;而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形式。
2.×。
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3.√。
机构部门账户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重要部分。
机构部门账户是按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和资产负债存量设置账户体系的,反映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4.×。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属于存量指标,不能简单相加。
5.×。
国民经济生产核算依据的是市场原则。
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
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
2.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劳动者的实物报酬及劳动者获得的侨汇收入都可以记入国内生产总值。
3.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从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4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为过渡阶段→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末以来至今)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由竟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想到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市兴隆段,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各方面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活着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1)卡特尔(Cartel),主要是在销售领域合作。
不稳固。
——德国。
(2)辛迪加(Syndicat),主要是在采购与销售领域合作。
较牢固。
——英国(3)托拉斯(Trust),指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作。
牢固,——美国(4)康采恩(Konzern),以金融控制为基础,(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垄断是从自由竟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竟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目的和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自由竞争到垄断的演进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同时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运行的规律。
主要内容: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形式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时间:4教学时间:课时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一)自由竞争及其主要特征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其主要特征有:(1)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个资本构成的个人业主为主;(2)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除了土地所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3)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改进技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大利润;(4)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只是充当“守夜人”,基本上不干预经济活动。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局限性表现在:(1)单个私人资本的有限性最终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直接障碍;(2)无限制的竞争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效益;(3)企业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就决定了企业行为的短期性和企业精神的狭隘性,势必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4)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任凭市场的自发调节,不可避免地出现供求失衡,成为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P197(简答题)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其中,前两点是垄断资本在国内的统治,后面3点是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
(二)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操纵与控制。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在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四)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2006、2011年有命题)【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