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形成制度(1102)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1.资本确定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规定,并须全部实现。
在如何实现资本确定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体制:(掌握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折衷资本制我国未采用)第一,法定资本制。
法定资本制要求公司设立时应当一次性发行、全部认足或募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
法定资本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资本的一次性发行,而不是一次性缴纳股款。
如果要求一次性发行并一次性缴纳股款,公司才能成立,就是严格的法定资本制。
公司设立时一次性发行,全部认足或募足,允许分期缴纳的制度同样是法定资本制。
我国的公司法一直采用法定资本制度,修订以前的公司法采用的是严格的法定资本制,修订后的公司法有所松动,具体规定如下:(1)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一次发行、分期缴纳制度。
根据《公司法》第26条第1款的相关规定,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3万元),其余部分由股东在公司成立之日起的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在5年内缴足。
(2)采用发起设立方式的股份公司实行一次发行、分期缴纳的制度。
根据《公司法》第81条第1款的相关规定,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发起人在公司成立之日起的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
在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3)一人有限公司实行一次发行、一次缴足的严格法定资本制。
(4)采用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一次发行、一次性缴纳的严格法定资本制度。
第二,授权资本制度。
授权资本制度是指公司设立时,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公司资本总额,但不必发行资本的全部,只要认足或者缴足资本总额的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
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在认为必要时,一次或分次发行或募集。
授权资本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资本的分期发行。
授权资本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资本制度。
第三,折衷资本制度。
要求公司章程规定的资本数额只需认足部分,公司即可成立,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在一定年限内随时募集,无需股东会的特别决议。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温习笔记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点1.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1)资本主义制度萌芽在日趋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小手工业生产者发生分化,一小部份上升成为最先的工业资本家,而大部份成为雇佣劳动者。
(2)资本原始积存①含义:资本原始积存的进程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进程。
那个进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②进程: a.成立起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
对直接生产者专门是农人进行剥夺,用剥夺的方式和残暴的手腕成立了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b.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存并转变成资本。
这一进程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爱惜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暴力和非暴力方式完成的。
(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完全变革。
一方面,工厂制度使原先的手工劳动者成为听由机械支配的资本关系的附属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功排斥了封建地主和大部份中间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分化为两极,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最终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点(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②国有经济的显现并非改变这一特点,因为:a.国有经济的进展是有限的,并无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b.国有经济除在公共部门外,要紧集中在某些特殊部门,这些部门都是私人资本不肯经营或不能经营。
(2)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点。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点的剥削制度。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资本总公式资本总公式为:G—W—G’;其中G’=G+△G,△G表示更多的货币,即资本的增殖额。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三种资本形成制度的异同:(一)法定资本制⏹ 1.法定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明确规定公司资本总额,并一次性发行、全部认足或募足,否则公司不得成立的资本制度。
⏹其主要内容为:⏹ 1. 公司设立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资本总额;⏹ 2. 公司设立时,必须将资本或股份一次性全部发行并募足,由发起人或股东全部认足;⏹ 3. 资本或股份经认足或募足后,各认股人应根据发行的规定缴纳股款。
对于缴纳股款的,分为一次性缴纳和分期缴纳两种方式,但分期交纳时,每次缴纳的股款数不得少于应缴纳股款的一定比例,其余部分,可由公司另行通知缴纳。
⏹ 4. 公司成立后,因经营或财务上的需要而增加资本,必须经股东会决议、变更公司章程的新股发行程序。
⏹法定资本制的主要特点是资本或股份的一次发行,而不是一次缴纳股款。
⏹几乎在实行法定资本制的所有大陆法国家,都允许股款的分期缴纳,只是要求首次缴纳的部分不得低于资本总额的一定比例。
⏹如法国规定为25%。
同时,对分期缴纳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法国规定为5年。
⏹对于实物出资,一般不允许分期缴纳,如德国、瑞士等。
⏹而在各国实践中,一次性缴纳的情况较为普遍,分期缴纳的则为少数。
⏹我国的法定资本制也经历了一个改革的过程。
⏹1993年公司法(一次缴纳)⏹2005年公司法(全面改采分期缴纳制)(二)授权资本制⏹ 1.概念⏹授权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虽然应在章程中载明公司资本总额,但公司不必发行资本的全部,只要认足或缴足资本总额的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
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在认为必要时,一次或分次发行或募集。
⏹授权资本制的主要特点是资本或股份可以分次发行。
⏹ 2.内容⏹①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载明资本总额,此点与法定资本制相同。
但同时章程亦应载明公司首次发行资本的数额。
⏹②公司章程所定的资本总额不必在公司设立时全部发行,而只需认足或募足其中的一部分。
⏹③公司成立后增加资本,仅需在授权资本数额内,由董事会决议发行新股,而无须股东会议变更公司章程。
资本形成的机制和过程
资本形成的机制和过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形成的机制和过程是指资本的形成、流动和分配的机制和过程。
资本形成的机制主要包括资本的投资、融资和财务管理。
投资是指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某种资产中,以获得收益。
融资是指企业以债务的形式向外界筹集资金,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如何有效地管理资金,以实现最大的收益。
资本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资本的收集、投资、流动和分配。
收集是指投资者收集资金,以投资到某种资产中。
投资是指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某种资产中,以获得收益。
流动是指资金在投资者之间的流动,以实现资金的有效分配。
分配是指投资者把资金分配到不同的投资项目中,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资本形成的机制和过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资金,而且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得收益。
因此,资本形成的机制和过程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资本形成制度浅析2012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汪俊一、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模式根据我国《公司法》第26条和第81条的规定,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公司的注册资本一次全部发行。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其出资额要求全体股东一次认缴。
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发起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其注册资本在公司登记机关实收的股本总额。
第二是允许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出资,规定了首次出资额、分期缴纳出资的时间。
如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第三是公司资本有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等形态。
注册资本为全体股东在公司资本形成过程中认缴或实缴出资额,实缴资本为全体股东实际缴纳的出资额,在价值上往往小于注册资本。
对于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模式,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法定资本制;二是授权资本制。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这是因为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区别主要在于公司资本的发行或认购是一次还是分次进行的,而不是股东缴纳出资的次数。
法定资本制的主要特点是公司资本一次发行,而不是一次性缴纳股款,它允许股东分期缴纳股款。
在授权资本制下公司资本的发行或认购是分次进行的,而对已发行或认购的公司资本反而一般要求一次性缴纳。
通过以上对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类型的特点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公司资本是一次全部发行的,允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因此,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模式为法定资本制。
二、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模式的缺陷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类型主要有以下弊端:第一,从公司设立的角度看,不利于公司的快速成立和资本募集。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2)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
其途径有两个:一个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1)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直接生产者因遭受强制剥夺而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结束。
)所以叫“原始”资本积累,就是因为这种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
所以,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出发点。
(2)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资产阶级学者为了美化资本家的发家史,历来把资本的原始积累描绘得那么美妙动听。
说什么从很早以来就有两种人:一种是勤勉、聪明、节俭的人,这些人后来成了资本家;另一种是懒惰、浪费、堕落的人,由于他们好吃懒做,最后成了无产者。
而实际上他们捏造了许多谎言,来掩饰资产阶级在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所犯下的强盗罪行。
资本原始积累有两种途径:①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整个原始积累的基础。
在英国,从15世纪,就开始了强夺农民土地的过程,一直持续到19世纪前期。
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②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
(远涉重洋,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杀戮土著居民,抢劫金银财宝,进行殖民贸易,贩卖奴隶和鸦片。
非洲、东印度)总之,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上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工业革命,最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核心内容: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
题目:论我国的资本形成制度论我国的资本形成制度摘要: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一国的综合国力,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致力于加速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形态的核心。
公司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对于公司的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完善公司资本制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司高效运行,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并创造社会财富。
公司是资本企业,资本在公司中具有重要地位。
公司资本的重要性,使得公司资本制度成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之一。
公司资本制度由资本的形成、维持、变动、退出等几部分制度构成。
在这些具体制度中,公司资本形成制度无疑处于基础地位,资本的运作、维持、变动、转让等,无不是以资本的形成为前提而具体展开的。
同时,资本的形成也为公司的人格独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为公司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因此可以说,资本形成制度是整个公司制度的基石。
伴随着现代公司法的发展,两大法系之间的交融,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理论日益丰富,我国公司法学界也有不少优秀学术成果问世。
但学者们多是对该制度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少有全面、总括性的论述,而且一些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同时对资本形成制度内在的某些问题,学界也存有争议,未能达成共识。
从实践上看,我国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中,十余年来,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交易秩序的建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采取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在资本形成制度方面的规定显得僵化,这就给投资人出资设立公司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同时也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公司资本;经济;公司法;资本形成制度引言Berle和Means在1930年代揭示了公司所有和控制分离的现象:股权分散导致了强大的公司管理层和虚弱的公司所有者,当股东单独或集体行动都不能任免董事、经理的时候,公司董事、经理取得了永久的权力――没有所有权的控制权,而法律上的所有者――股东――仅仅是一种虚幻的存在。
《论我国的资本形成制度》【摘要】: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事关公司制度的功能实现和相关当事人的利益权衡。
公司资本形成制度包括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中资本制,其中法定资本制又包括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和缓和的法定资本制,三种资本形成制度的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三者孰优孰劣,可以从公司法的立法价值取向和公司信用的基础两个角度分别检视:公司法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安全与效率,法定资本制重安全而授权资本制重效率;公司的信用基础是公司资产而非公司资本,法定资本制反映资本信用而授权资本制反映资产信用;而无论从公司法的立法价值取向还是公司的信用基础角度看,折中资本制都采其他两种资本形成制度的之长,避其之短。
我国1999年修订的公司法仍然是采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原则,从制度本身和我国国情看,该原则实行至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我国2005年10月新修订的公司法改采缓和的法定资本制原则,统一了我国的现有资本形成制度;其不采授权资本制,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现状;不采折中资本制,适度超前性不足。
【关键词】: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折中资本制缓和的法定资本制一、公司资本的概念及意义经过长期的实践,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资本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国公司法迄今已经确认了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认可或折衷的授权资本制等三种基本类型的公司资本制度。
在不同的公司形式和公司资本制度中,公司资本的具体含义差别很大。
例如,在资合公司和人合公司中,资本的作用不尽一致,资本的构成也有所不同;资合公司比人合公司更看重资本,无限公司的股东可以用信用、劳务出资,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构成就没有这种成分。
因此,必须在具体的公司种类和公司资本制度中,认识和分析公司资本概念的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内容。
二、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各国实行的公司资本制度是与本国的历史传统以及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体现了不同的立法意图。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侧重于保护公司债权人和社会经济秩序,采取了法定资本制,其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传统公司法中的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等资本三原则,而且适用范围更广,要求更严。
题目:论我国的资本形成制度论我国的资本形成制度摘要: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一国的综合国力,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致力于加速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形态的核心。
公司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对于公司的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完善公司资本制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司高效运行,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并创造社会财富。
公司是资本企业,资本在公司中具有重要地位。
公司资本的重要性,使得公司资本制度成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之一。
公司资本制度由资本的形成、维持、变动、退出等几部分制度构成.在这些具体制度中,公司资本形成制度无疑处于基础地位,资本的运作、维持、变动、转让等,无不是以资本的形成为前提而具体展开的。
同时,资本的形成也为公司的人格独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为公司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因此可以说,资本形成制度是整个公司制度的基石。
伴随着现代公司法的发展,两大法系之间的交融,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理论日益丰富,我国公司法学界也有不少优秀学术成果问世。
但学者们多是对该制度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少有全面、总括性的论述,而且一些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同时对资本形成制度内在的某些问题,学界也存有争议,未能达成共识.从实践上看,我国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中,十余年来,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交易秩序的建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采取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在资本形成制度方面的规定显得僵化,这就给投资人出资设立公司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同时也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公司资本;经济;公司法 ;资本形成制度引言Berle和Means在1930年代揭示了公司所有和控制分离的现象:股权分散导致了强大的公司管理层和虚弱的公司所有者,当股东单独或集体行动都不能任免董事、经理的时候,公司董事、经理取得了永久的权力――没有所有权的控制权,而法律上的所有者――股东――仅仅是一种虚幻的存在。
三种资本形成制度的异同:
(一)法定资本制
⏹ 1.法定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明确规定公司资本总额,并一次
性发行、全部认足或募足,否则公司不得成立的资本制度。
⏹其主要内容为:
⏹ 1. 公司设立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资本总额;
⏹ 2. 公司设立时,必须将资本或股份一次性全部发行并募足,由发起人或股东全部认
足;
⏹ 3. 资本或股份经认足或募足后,各认股人应根据发行的规定缴纳股款。
对于缴纳股
款的,分为一次性缴纳和分期缴纳两种方式,但分期交纳时,每次缴纳的股款数不得少于应缴纳股款的一定比例,其余部分,可由公司另行通知缴纳。
⏹ 4. 公司成立后,因经营或财务上的需要而增加资本,必须经股东会决议、变更公司
章程的新股发行程序。
⏹法定资本制的主要特点是资本或股份的一次发行,而不是一次缴纳股款。
⏹几乎在实行法定资本制的所有大陆法国家,都允许股款的分期缴纳,只是要求首次
缴纳的部分不得低于资本总额的一定比例。
⏹如法国规定为25%。
同时,对分期缴纳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法国规定为5年。
⏹对于实物出资,一般不允许分期缴纳,如德国、瑞士等。
⏹而在各国实践中,一次性缴纳的情况较为普遍,分期缴纳的则为少数。
⏹我国的法定资本制也经历了一个改革的过程。
⏹1993年公司法(一次缴纳)
⏹2005年公司法(全面改采分期缴纳制)
(二)授权资本制
⏹ 1.概念
⏹授权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虽然应在章程中载明公司资本总额,但公司不必
发行资本的全部,只要认足或缴足资本总额的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
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在认为必要时,一次或分次发行或募集。
⏹授权资本制的主要特点是资本或股份可以分次发行。
⏹ 2.内容
⏹①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载明资本总额,此点与法定资本制相同。
但同时章程
亦应载明公司首次发行资本的数额。
⏹②公司章程所定的资本总额不必在公司设立时全部发行,而只需认足或募足其中的
一部分。
⏹③公司成立后增加资本,仅需在授权资本数额内,由董事会决议发行新股,而无须
股东会议变更公司章程。
⏹ 3.评价
⏹利:
⏹①公司不必一次发行全部资本或股份,减轻了公司设立的难度;
⏹②授权董事会自行决定发行资本而无须经股东会决议变更公司章程,简化了公司增
资程序;
⏹③避免大量资金在公司中的冻结和闲置,能充分发挥财产的效益。
⏹弊:
⏹由于公司章程中的资本仅是一种名义上的数额,同时又未对公司首次发行资本的最
低限额及其发行期限作出规定,因而极易造成公司实缴资本与其实际经营规模和资产实力的严重脱节,也容易发生欺诈性的商业行为,并对债权人的利益构成风险。
(三)折衷资本制
⏹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1.许可资本制
⏹ 2.折衷授权资本制
⏹
⏹许可资本制,也称认许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明确规定公司资
本总额,并一次性发行、全部认足或募足。
同时,公司章程可以授权董事会在公司成立后一定期限内,在授权时公司资本的一定比例范围内,发行新股,增加资本,而无须股东会的特别决议。
⏹认可资本制的核心仍是法定资本制
⏹折衷授权资本制是指公司设立时,也要在章程中载明资本总额,并只需发行和认足
部分资本或股份,公司即可成立,未发行部分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发行,但授权发行的部分不得超过公司资本的一定比例。
⏹此与认可资本制的相同点都是授权董事会发行,
⏹但认可资本制是在资本总额之外发行,而折中授权资本制是在资本总额范围内发行。
如日本和我国的台湾为折中授权资本制。
⏹折中授权资本制是在授权资本制基础上通过对董事会股份发行授权的限制、规定其
发行股份的比例和期限形成的。
这种制度既坚持了授权资本制的基本精神,又体现了法定资本制的要求,而其核心则是授权资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