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示范病房建设经验
- 格式:ppt
- 大小:10.01 MB
- 文档页数:46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实践与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创建癌痛规范性治疗示范病房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3年5月内收治的癌症患者30例,对其所住的病房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创建,分别从成立项目活动小组、设立质量控制体系、癌痛护理小组的建立与工作任务、编制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手册、开展护士定期培训等方面着手。
然后从护士和患者的角度评定创建效果。
结果: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技能和护理能力,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癌痛的掌握率。
结论:通过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提高了我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减少了医患纠纷,同时提高了护士的护理能力,值得在全市甚至全国推广。
【关键词】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06-01癌症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却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据相关报道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6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一半的患者均有癌症疼痛的症状,而70%的晚期癌症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疼痛,已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威胁。
疼痛包含很多成分,常见的为生理、感觉、情感、认识、行为和社会文化[1]。
癌症患者一旦确诊,惧怕疼痛等心理作用会在其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疾病的恶化,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脱离社会活动等都会进一步加重疼痛。
对于癌症疼痛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往往需要考虑患者的总体身体状况和生存期。
近年来,我院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有关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文件,对部分病房进行了创建实践,现将成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3年5月内收治的30例癌症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为59~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2±8.6岁。
医院癌痛示范病房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医院癌痛处理水平,许多医院都建立了癌痛示范病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
本文就医院癌痛示范病房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院癌痛处理水平,以此更好地服务患者。
一、建立癌痛管理团队建立癌痛管理团队是医院癌痛硬件设施建设的前提。
癌痛管理团队应由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社工及病理科等多学科人员组成。
这些人员应下载并安装相关的APP、软件,及时提交癌痛随访数据,分析患者病情、痛苦程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负责执行。
此外,癌痛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家庭教育、心理和社交方面的需求,配合社工进行社区康复和心理辅导。
同时,团队还应通过学术会议、诊疗会议等途径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医院癌痛处理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治疗机制建立完善的治疗机制是医院癌痛示范病房实施的关键。
医院应具备齐全的癌痛治疗设备,包括能够实现急、慢性癌痛诊疗、肿瘤疼痛放射性分子治疗、神经调节治疗等先进医疗设备,并如实买保险,如有意外造成的意外和假死都能得到赔付。
此外,医院应按照规定配备癌痛封闭治疗设备、硬膜外穿刺治疗设备、贯注注射泵、口腔粘膜炎的经典治疗方案以及多重调控治疗方案等,确保患者的癌痛治疗的周全。
针对患者的不同痛苦程度,可以进行有需要的癌痛免疫调控方案,治疗效果确保。
此外,医院还要建立一系列的营养、心理、免疫等综合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服务。
三、充分广泛宣传建设癌痛示范病房的过程中,医院也需要进行充分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患者和医疗工作者了解和参与。
医院应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如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患者会、地方广播等,宣传癌痛治疗可行性和优势,使更多的患者了解并信赖这种治疗方法。
此外,医院应邀请专业人员开设讲座、策划展览等多种活动,让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直接参与交流,以此更好地推广癌痛治疗方案。
四、建立信息化系统建立信息化系统是癌痛管理工作的基础,可对患者进行实时跟踪、分析和统计,以及对癌痛治疗工作进行动态评估。
医院癌痛示范病房实施方案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控制癌痛日益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提高癌痛治疗的水平和质量,我国医院纷纷开设癌痛示范病房,帮助患者实现“无痛苦、高质量”的康复期生活。
本文将介绍医院癌痛示范病房实施方案。
1. 引进先进设备首先,在医院癌痛示范病房中必须引进一流的癌痛治疗设备,如疼痛评估仪、物理治疗设备、生物反馈治疗设备、放射性核素治疗设备等,以满足不同阶段妥善治疗的需求。
2. 建立多专业协作团队建立癌痛病人治疗专业团队,由临床麻醉师、疼痛专家、放射科医师、康复医师、心理治疗师等多专业医护人员组成。
在工作中每个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确保病人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治疗。
3. 制定规范化治疗流程制定规范化治疗流程,针对不同的癌痛病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并预测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便整个治疗流程的顺利实施。
治疗流程还应有完善的病人康复计划与专家会诊等环节,对康复带来的影响要进行评估,并探讨优化方案。
4. 优化物质设施环境医院癌痛示范病房优化物质设施,优化环境条件与医患之间的交流,同时加强与社区关系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建立医闲社区共建计划,以便最大限度地提供病人的福利。
5. 加强病人自我教育通过开展针对术后患者、放疗后患者及病情进展患者等不同类型的自我教育,让癌痛患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癌痛预防知识,具备自我治疗和自我调节病情的能力,以便提高医疗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建立医院癌痛示范病房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需要引进一流的医疗设备,建立多专业协作团队,制定规范化治疗流程,优化物质设施环境及加强病人的自我教育。
我国癌痛示范病房的建设仍在起步阶段,未来需要更多医疗机构加入到这一计划,共享资源,并以敬业、服务、团队合作精神推进医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后的护理体会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及湖北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设指南的通知标准,于2015~2016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拟挑选出一批规范化治疗癌痛的示范病房向全国推广,2015年我院肿瘤科积极响应上级要求,经过申报自评整改,由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审核,以第五名的成绩通过验收(共17家医院),成为湖北省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很荣幸本人参与了这一创建过程,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报道如下,但愿对即将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医院有借鉴价值。
1.创建疼痛病房的主要内容1.1 科室成立癌痛规范治疗小组,由常务副院长及科主任担任组长,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副主任、主治医师、主管护师、药剂师、营养师等组成。
1.2 提高全科室医护人员对疼痛护理新认识,新指导。
科室医护人员统一系统培训,2015年度我院组织学习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的管理与使用、疼痛的管理概论、疼痛护理流程、参与癌痛学术交流等。
从而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提供可靠依据。
1.3 科室医护人员了解癌痛目前癌痛控制现状,全世界每年约有1100万新发肿瘤患者,其中我国每年约有180~200万新发肿瘤患者,约有30%~50%在诊断时即存在疼痛,晚期和转移的患者,发生率可达75%~95%,其中45%的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还有30%的癌症患者在临终时疼痛仍未得到有效控制[1]。
而我科目前就诊的疼痛患者,不仅影响患者家属的情绪,也对病人躯体方面,对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方面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疼痛严重影响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所以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成立在我院尤为重要。
1.4 为取得“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认可,我科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工作,护理小组在此次创建活动中占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癌痛示范病房创建工作小结一、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立的背景:癌痛治疗是姑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癌症初诊患者疼痛发生率约25%,晚期患者发生率高达70%-90%。
目前国内对癌痛治疗的临床实践存在诸多不甚规范之处,很多问题需要完善和解决。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卫生部医政司决定于2011-2013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CSCO 推动活动的实施。
我院为商洛市唯一一家三级医院,肿瘤诊治中心最早建立于1996年,目前是商洛市唯一一家肿瘤规范化诊治机构,有责任承担起建立我市首家“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二、我科室科室创建过程中所做的工作:1. 2011年9月16日,在科室召开创建癌痛示范病房动员大会,向我院递交“创建癌痛示范病房”的申请书,同时在我科室一楼病区设立4个癌痛示范病房,并在走廊张贴宣传教育栏,床头张贴疼痛评分表。
2. 2011年10月6日,科室内部培训“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流程及标准”。
3. 2012年2月23日,科室内部培训“如何规范癌痛治疗”。
4. 2012年4月26日,结合陕西省癌痛规范条例,科室成立癌痛规范治疗小组,组长:科主任任英红(癌痛医师),成员:陈绪阳(癌痛医师),刘俊芝(癌痛护士),赵娜娜(癌痛护士)。
5.2012年4月28日,由我科协助院方邀请我市各市、县级医院参加“商洛市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启动会”,并要求西京医院刘文超教授授课。
6.2012年5月26日,科室内部培训“如何选择阿片类镇痛药物”。
7.2012年7月19日,由我科协助院方邀请我市各市、县级医院参加“商洛市癌症疼痛培训会”,并要求唐都医院张贺龙教授及陕西省肿瘤医院吴敏慧教授授课。
二、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科室基本标准的达标情况:三、科室下一步的工作计划:1.创建工作基本结束,科室及医院已多次培训,以后计划科室内部每月培训1次,有我科室负责给医院每半年培训一次。
优化护理程序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建立过程世界卫生组织根据32篇发表资料的综合分析指出,约70%的晚期癌症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疼痛,每年至少有350万癌症患者受到疼痛的折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易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1 .有效的止痛治疗,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尤其重要2。
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使得癌痛得到更多的关注。
我科室于2014年建立“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参照美国NCCN疼痛指南,结合我们医院和科室的具体情况,推行WHO的癌痛三阶梯药物治疗原则,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滴定,弱化二阶梯药物,不断优化护理程序,并自行设计癌痛评估表格。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2014 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癌症患者400例,男162例,女238例,平均年龄53.3岁。
患者有明确的临床病理诊断,存在中、重度癌痛(疼痛数字评分≥ 4 分)290例,知情同意后愿意接受阿片类药物滴定的第3阶梯止痛药物治疗。
2 疼痛护理程序2.1护理理念的革新及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首先对本科室护士进行大范围的培训,逐步达到全员参与其中。
邀请临床专科医师、药师对科室护士进行统一的疼痛知识讲解及毒麻药物使用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癌痛的定义、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癌痛评估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等。
这样,使得护理理念进行革新,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已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nurse-based,anaesthetist-supervised model).同时设立4名疼痛专科护士,参与科室内培训的基础上,参与医生查房了解患者病情的进展及各种治疗、各种检查。
阅读国内外大量相关指导及文件,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经验交流。
掌握阿片类药物滴定方法、爆发痛记录与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了解毒麻药使用及管理规则等。
疼痛护士参与疼痛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修订,以确保合理化和个体化。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
活动的开展情况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我院在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强医院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提高麻醉和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提升医务人员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
一、提高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
按照肿瘤诊疗相关规范,指南要求,开展医护人员定期培训,提高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二、提高医院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水平。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要求,完善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保障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需求。
三、提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贯彻落实《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癌症三级止痛阶梯疗法指导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提高麻醉和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合理为癌痛患者进行止痛治疗。
建立医护人员定期培训制度,进行癌症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