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癌痛病房标准一、引言癌痛病房是专门用于提供癌症患者疼痛管理和护理的医疗设施。
为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疼痛缓解和舒适护理,本文将介绍癌痛病房的标准格式,包括病房的布局、设备、人员配置、护理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二、病房布局1. 病房应位于医院内的安静区域,远离噪音和干扰因素。
2. 病房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患者和其家属,同时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3. 病房内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床位,每张床位应配备可调节的床垫和床头柜。
4. 病房内应设有舒适的休息区域,供患者和家属休息和交流。
三、设备要求1. 病房内应配备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等。
2. 病房内应配备疼痛缓解设备,如镇痛泵、静脉输液泵等。
3. 病房内应配备疼痛管理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4. 病房内应设有适当的照明设备,以提供舒适的环境。
5. 病房内应设有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流通和患者的舒适度。
四、人员配置1. 病房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疼痛管理专家、护士、医生等。
2. 疼痛管理专家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疼痛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3.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护理技能,能够有效地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措施的实施。
4. 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
五、护理措施1. 病房内应实施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 病房内应定期进行疼痛评估,以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
3. 病房内应提供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
4. 病房内应提供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疼痛管理知识、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六、总结癌痛病房是为癌症患者提供疼痛管理和护理的专门设施。
通过合理的病房布局、配备先进的设备、配置专业的医疗团队以及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癌痛病房标准格式的详细要求,希望能对相关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癌痛病房标准一、引言癌痛病房是专门为患有癌症并需要疼痛管理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病房。
为了确保患者的舒适和疼痛的有效控制,癌痛病房应当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癌痛病房的标准要求。
二、病房布局与设计1. 病房应当位于医院的肃静区域,远离噪音和其他干扰因素。
2. 病房应当具备充足的面积,以满足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活动需求。
3. 病房内应当设有足够数量的床位,每一个床位应当有独立的空间,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4. 床位应当配备舒适的床垫和床上用品,以提供患者良好的歇息环境。
5. 病房内应当设有洗手间和洗手间,以方便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使用。
6. 病房内应当设有空调或者暖气设备,以确保适宜的温度。
三、设施与设备1. 病房内应当设有专用的疼痛管理设备,如静脉输液泵、注射泵等,以便及时赋予患者疼痛缓解药物。
2. 病房内应当配备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摹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等,以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
3. 病房内应当设有急救设备和药物,以应对患者突发状况。
4. 病房内应当设有适当的照明设备,以提供良好的光线环境。
5. 病房内应当设有舒适的座椅和歇息区域,以供患者和家属歇息和交流。
四、护理管理1. 病房内应当配备专业的癌痛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疼痛专家等,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2. 护理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3. 护理人员应当及时记录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治疗措施,以便监测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4. 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
5. 病房内应当设有疼痛管理教育资源,以提供患者和家属关于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感染控制1. 病房内应当采取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病房内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 护理人员应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癌痛病房标准一、引言癌痛病房是专门用于提供癌症患者疼痛管理和综合护理的医疗场所。
为了确保癌痛病房的良好运行和患者的舒适度,制定了以下标准。
二、设施要求1. 病房面积:癌痛病房的面积应根据病床数量合理规划,每张病床的使用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以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活动空间充足。
2. 病床配置:每张病床应配备可调节的床位、床头柜、床尾柜、床旁椅、衣柜等基本家具,以满足患者和护理人员的需求。
3. 照明和通风:病房内应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人工照明设施,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视觉需求。
同时,病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4. 温度和湿度控制:病房内应设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提供舒适的环境给患者。
5. 卫生间和洗浴设施:每个病房应配备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浴设施,以满足患者的个人卫生需求。
6. 医疗设备: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输液泵、监护仪、氧气供应设备等,以应对患者的急救需求。
三、护理要求1. 护理人员:癌痛病房应配备专业的癌痛管理护理人员,他们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疼痛评估和管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
3. 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药物反应等,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4. 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癌症带来的心理压力。
5. 家属陪护:癌痛病房应提供适当的家属陪护设施,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并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
四、安全管理1. 感染控制:癌痛病房应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废物处理等,以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2. 病房安全:病房内应配备紧急呼叫设备,并设有适当的安全设施,如防滑地板、扶手等,以减少患者跌倒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3. 药物管理:癌痛病房应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储存、配药、使用、记录等,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立管理规范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肿瘤患者合法权益,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控制病人的疼痛,更大程度地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更广泛地传播规范化疼痛治疗理念。
由卫生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启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经过癌痛规范化治疗专家组讨论,制定如下标准: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1、三级甲等医院,有肿瘤科且床位不少于40张;2、地级以及县级市医院,有肿瘤科床位不少于20张。
3、“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介绍背板4、疼痛知识教育宣传栏5、疼痛评估要求设施:病床边的疼痛脸谱图、病历中附上疼痛护理单、医生对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等正确全面地疼痛评估要在病程记录中体现,同时使用疼痛治疗记录单。
6、患者宣教单页7、癌痛规范化治疗医生操作手册8、癌痛规范化治疗护理操作手册二、人员基本要求:建立癌痛治疗的标准化团队,业务院长全权负责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在本院的推进,相关药师全力配合建设,科主任担当负责人,科室设定疼痛责任医师、疼痛责任护士对科室疼痛治疗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促进全科癌痛管理规范化发展。
(一)医院医疗管理人员1、熟悉国家关于癌痛治疗及麻醉药品的方针政策,并主动积极地协调、落实相关工作;2、业务院长或医务科牵头负责此项目,重视止痛工作,使所属单位的癌症止痛工作常态化;(二)科主任1、科主任必须重视癌痛的评估、综合治疗和护理,全面管理科室的止痛工作。
2、以病房硬件设施、病历中对疼痛的处理、业务学习、患者教育的实施情况为依据来评估科室的重视度。
3、每月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癌痛处理相关知识(每年不少于12课时)。
4、指导与督促示范病房各项工作的执行。
5、科主任承担与院方协调配备癌痛患者止痛药物。
(三)全科医生1、科室指派一位主治医师以上的骨干医师担任疼痛医生,全面负责科室的癌痛治疗工作。
2、疼痛病人入院后,进行全面疼痛评估与治疗,并在病程记录单与疼痛治疗单中体现。
(2022 年版)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制定本标准。
一、科室基本标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者肿瘤专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疼痛科或者晚期肿瘤治疗、临终关心相关科室。
1.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 1 )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 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 张,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800 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癌痛治疗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240 例或者接诊1500 例次以上;( 3 )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率先地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每年培训 5 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 6 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 1 )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 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 张,年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00 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癌痛治疗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150 例或者接诊900 例次以上;( 3 )技术水平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医院中处于率先地位;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 年以上,设置疼痛科门诊并配备相关的设备。
1.三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 150 例或者接诊 1000 例次以上;或者疼痛科每年收治癌痛患者 50 例以上;具有年培训 3 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 4 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 80 例或者接诊 500 例次;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三)其他晚期肿瘤治疗及临终关心相关科室参照上述标准。
癌痛病房标准一、引言癌痛病房是专门为癌症患者提供舒适和综合医疗服务的特殊病房。
为了确保癌痛病房的正常运作和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运营和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二、病房规划与设计1. 病房面积:癌痛病房的面积应根据床位数量和患者的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每个患者有足够的空间。
2. 病房布局:病房内应设有合适数量的病床、护士站、医疗设备区、洗手间和洗澡间等,以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
3. 病床配置:每个病床应配备舒适的床垫、床头柜、床头灯、电视和电话等设施,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和娱乐设施。
三、医疗设备与设施1. 疼痛管理设备:癌痛病房应配备必要的疼痛管理设备,如镇痛泵、疼痛评估工具和疼痛缓解药物等,以提供及时和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
2. 医疗监护设备: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医疗监护设备,如心电图监护仪、血压监测仪和氧气供应设备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及时监测和干预。
3. 洗手间和洗澡间:病房内应设有足够数量的洗手间和洗澡间,并配备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等洗护用品,以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舒适度。
四、人员配置与培训1. 医护人员:癌痛病房应配备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和疼痛管理专家,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和疼痛管理服务。
2. 护理团队:病房应设立专门的护理团队,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疼痛管理工作,包括病情评估、药物管理和病情记录等。
3. 培训计划: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包括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病房管理与服务1. 病情评估: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程度、病情变化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药物管理: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药物管理流程,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3. 病情记录: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等,以提供参考和交流。
4. 心理支持:癌痛病房应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等,以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一、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医师人员培训制度1、接诊癌痛患者的医师基本要求:1有 5 年以上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接受过系统的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3熟练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4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5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6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并能对下级医生的癌痛治疗进行纠正和指导。
2、在符合癌痛患者接诊要求的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癌痛治疗的住院医师要求:1 每年至少接受 1 次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的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每次培训时间需要在 2 学时以上;2住院医师在接受完整的规范化癌痛治疗培训后要求获得培训合格证;3熟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4熟悉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
5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3、无痛病房医师培训制度1肿瘤专科要求每年至少开展 1 次癌痛相关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用药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则法规的学习和癌痛发病机理、癌痛评估、癌痛规范化治疗、阿片类药物副反应的处理、难治件癌痛的诊疗规范等内容:2每次培训安排主治以上的高年资医师授课,授课学时数作为教学考核内容指标之一3每次培训内容参加人员需登记在册,纳入院内培训学分记录并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4每季度进行不定期的一次考核,考核内容围绕癌痛规范化诊疗,考核成绩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
二、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护护理人员培训制度1、接诊癌痛患者护士的基本要求:1有 3 年以上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3年以下的护士应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接诊2接受过系统的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3了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文件: 4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 5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5在医生指导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指导。
附件: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2011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制定本标准。
一、科室基本标准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疼痛科或者晚期肿瘤治疗、临终关怀相关科室。
(一)肿瘤科。
1.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8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240例或15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每年培训5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6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年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或9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二)疼痛科。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设置疼痛科门诊。
1.三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
或1000例次以上;或者疼痛科每年收治癌痛患者50例以上;具有年培训3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4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80例或500例次;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三)其他晚期肿瘤治疗及临终关怀相关科室参照上述标准。
二、人员基本标准
(一)三级医院至少有5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2名医师、3名护士。
(二)二级医院至少有3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1名医师、2名护士。
(三)医师
1.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
(四)护士
1.有3年以上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护理工作经验,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肿瘤科、疼痛科护理技能,掌握疼痛评分和疼痛护理操作流程,能够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癌痛全面评估和治疗。
3.能够配合医师做好癌痛患者治疗相关宣教工作。
三、科室基本管理标准
(一)建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完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患者方便、足量、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满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需求。
(二)建立健全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
1.建立癌痛动态评估机制。
癌痛患者入院后,医师及护士在8小时内完成对患者的全面疼痛评估,并动态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变化,观察爆发性疼痛发作情况,疼痛减轻或加重相关因素及不良反应等,并予相应处理;病程记录应体现对疼痛的评估和处理,有疼痛护理单,病床旁有疼痛评分脸谱图;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癌痛治疗方案。
对癌痛患者动态评估率不低于90%。
2.落实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履行病情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的权利。
实施癌痛规范化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开展癌痛治疗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3.实施癌痛个体化治疗。
根据《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WHO三阶梯止痛原则、NCCN成人癌痛指南和癌痛治疗规范,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因病施治。
治疗有效率不低于75%。
4.建立癌痛规范化诊疗流程。
建立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流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癌痛患者规范化诊疗率不低于80%。
5.建立疑难复杂癌痛患者会诊制度。
建立会诊机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能够组织肿瘤科、疼痛科、药剂科等有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6.建立癌痛患者随访制度。
对接受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癌痛评估并记录,保障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癌痛治疗。
出院癌痛患者随访率不低于70%,门诊癌痛患者疼痛评估率不低于95%。
(三)建立健全医护人员培训制度。
1.建立医护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组织肿瘤治疗相关医护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
三级医院每年培训医护和药学人员300人次以上;二级医院培训100人次以上。
2.编制医护人员癌痛规范化治疗手册。
按照癌痛有关诊疗规范要求,印制癌痛规范化治疗医师操作手册和护理手册,并保证癌痛治疗相关医护人员人手一册。
(四)建立患者宣教制度。
1.建立癌痛患者宣教制度。
定期举办癌痛患者宣教讲座(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普培训,发放患者宣教手册,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开展癌痛治疗相关知识宣教。
2.设有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公示、疼痛治疗知识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宣教内容。
四、其他要求
医院院长和科室主任协调有关科室做好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工作。
(一)医务部门。
指定专人负责“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重点检查医师癌痛治疗情况、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医疗安全保障情况、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
(二)药剂科。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建立完备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
2.能够按照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要求提供必要的药品;提供至少3个品种阿片类止痛药物,以及纳洛酮等阿片类药物中毒解救药物,并能够按照处方调配药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
3.定期对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提供指导。
4.至少有1名临床药师负责癌痛药物用药指导。
临床药师有1年以上临床药师工作经验。
(三)麻醉科。
开展麻醉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配备有与麻醉科业务相适应的麻醉、监护与急救设备;三级医院每年独立开展全身麻醉800例以上、神经阻滞麻醉1500例以上;二级医院每年独立开展全身麻醉300例以上、神经阻滞麻醉800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