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直流调速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81
第八章直流调速系统8.3 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控制系统8.3.1 开环直流调速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图8.2所示的V-M系统中和图8.3所示的PWM系统中,只通过改变触发或驱动电路的控制电压来改变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平均电压,达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目的,它们都属于开环控制的调速系统,称为开环调速系统。
在开环调速系统中,控制电压与输出转速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即控制是单方向进行的,输出转速并不影响控制电压,控制电压直接由给定电压产生。
如果生产机械对静差率要求不高,开环调速系统也能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无级调速,而且开环调速系统结构简单。
但是,在实际中许多需要无级调速的生产机械常常对静差率提出较严格的要求,不能允许很大的静差率。
例如,由于龙门刨床加工各种材质的工件,刀具切入工件和退出工件时为避免刀具和工件碰坏,有调节速度的要求;又由于毛坯表面不平,加工时负载常有波动,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不允许有较大的速率变化。
因此,龙门刨床工作台电气传动系统一般要求调速范围D=20~40,静差率S≤5%,动态速降,快速起、制动。
多机架热连轧机,各机架轧辊分别由单独的电动机拖动,钢材在几个机架内同时轧制,为了保证被轧金属的每秒流量相等,不致造成钢材拉断或拱起,各机架出口线速度需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
根据以上轧钢工艺要求,一般须使电力拖动系统的调速范围D=10时,静差率S≤0.2%~0.5%,动态速降,恢复时间。
在上述情况下,开环调速系统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8.3.2 速度负反馈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静特性通过上一节的分析和例题可知,开环调速系统不能满足较高的性能指标要求。
根据自动控制原理,为了克服开环系统的缺点,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必须采用带有负反馈的闭环系统。
闭环系统的方框图如图8.25所示。
在闭环系统中,把系统的输出量通过检测装置(传感器)引向系统的输入端,与系统的输入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反馈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信号。
第八章直流调速系统8.1.2直流调速用可控直流电源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的主要方法,调节电枢供电电压或者改变励磁磁通,都需要有专门的可控直流电源,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1)旋转变流机组。
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2)静止可控整流器。
用静止的可控整流器,如汞弧整流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产生可调的直流电压。
(3)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
用恒定直流电源或不可控整流电源供电,利用直流斩波或脉宽调制的方法产生可调的直流平均电压。
下面分别对各种可控直流电源以及由它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作概括性介绍。
静止可控整流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汞弧整流器和闸流管这样的静止变流装置来代替旋转变流机组,形成所谓的离子拖动系统。
离子拖动系统克服旋转变流机组的许多缺点,而且缩短了响应时间,但是由于汞弧整流器造价较高,体积仍然很大,维护麻烦,尤其是水银如果泄漏,将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应用时间不长,到了20世纪60年代又让位给更为经济可靠的晶闸管整流器。
1957年,晶闸管问世,它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可控整流元件,俗称可控硅整流元件,简称“可控硅”,20世纪60年代起就已生产出成套的晶闸管整流装置。
晶闸管问世以后,变流技术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
目前,采用晶闸管整流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即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系统,又称静止Ward-Leonard 系统)已经成为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
图8.1所示是V-M系统的原理框图,图中V是晶闸管可控整流器,它可以是任意一种整流电路,通过调节触发装置GT的控制电压来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从而改变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实现电动机的平滑调速。
和旋转变流机组及离子拖动变流相比,晶闸管整流不仅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都有很大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功率放大倍数大约在,控制功率小,有利于微电子技术引入到强电领域;在控制作用的快速性上也大大提高,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第八章直流调速系统8.1 概述调速方法通常有机械的、电气的、液压的、气动的几种,仅就机械与电气调速方法而言,也可采用电气与机械配合的方法化机械变速机构,提高传动效率,操作简单,易于获得无极调速,便于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控制,因此,在生产机械中广泛采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极好的运动性能和控制特性,尽管它不如交流电动机那样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制造方便、维护容易,但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系统发展很快,在许多场合正逐渐取代直流调速系统。
但是主要形式。
在我国许多工业部门,如轧钢、矿山采掘、海洋钻探、金属加工、纺织、造纸以及高层建筑等需要高性能可控电力拖动调速系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从控制技术的角度来看,它又是交流调速系统的基础。
因此,我们先着重讨论直流调速8.1.1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根据第三章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由感应电势、电磁转矩以及机械特性方程式可知,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
改变电枢电压主要是从额定电压往下降低电枢电压,从电动机额定转速向下变速,属恒转矩系统来说,这种方法最好。
变化遇到的时间常数较小,能快速响应,但是需要大容量可调直流电源。
(2)改变电动机主磁通。
改变磁通可以实现无级平滑调速,但只能减弱磁通进行调速(简称弱磁调速),从电机额遇到的时间常数同变化遇到的相比要大得多,响应速度较慢,但所需电源容量小。
(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在电动机电枢回路外串电阻进行调速的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但是只能进行有级调速么调速作用;还会在调速电阻上消耗大量电能。
改变电阻调速缺点很多,目前很少采用,仅在有些起重机、卷扬机及电车等调速性能要求不高或低速运转时间不长的传动速配合使用,在额定转速以上作小范围的升速。
因此,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调压调速为主,必要时把调压调速和弱磁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中的电流与定子主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和电磁转矩,电枢因而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