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第2章饭店组织结构
- 格式:dps
- 大小:75.84 MB
- 文档页数:216
餐饮企业的组织结构餐饮企业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体系,一个完整的餐饮企业应该由多个岗位组成,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功能。
通过岗位之间的合作,达到协调运作的效果,从而满足顾客对美食和服务的需求。
餐饮企业的组织架构一般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高层管理层、中层管理层和基层操作层。
1. 高层管理层高层管理层是餐饮企业的最高决策层,他们制定餐饮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管理全局,并且为餐饮企业走向做出重大决策。
高层管理层包含有: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长、执行董事等。
中层管理层是餐饮企业的实施者,他们负责执行高层决策,具体制定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落实细节。
中层管理层包含有:总厨、总服务经理、采购总监、财务总监等。
3. 基层操作层基层操作层是餐饮企业的操作者,也是直接服务于顾客的人员。
他们负责实际操作,协调各个部门工作的行动,并且按照规定的标准保证餐饮服务的质量。
基层操作层包含有:厨师、服务员、保洁员、收银员等。
二、餐饮企业的具体部门餐饮企业在整体架构上有三个层次的划分,而在具体的运营中又分别有不同的部门。
1. 厨房部门一般来说,厨房是餐饮企业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厨房部门直接参与到餐饮企业经营的主要板块——制作美食中。
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菜品的研发、制作、出品和品质控制。
厨房部门包含有:厨师长、主厨、副厨、厨师助理等。
2. 服务部门服务部门是餐饮企业中与消费者接触最密切的部门。
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为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建立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促进餐饮企业品牌推广。
服务部门包含有:服务经理、服务员、迎宾员、酒保等。
3. 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餐饮企业采购所需的原材料与设备。
该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餐饮企业产品品质和成本控制。
采购部门包含有:采购总监、采购经理、采购主管、采购员等。
财务部门是餐饮企业中控制财务的部门。
该部门工作人员统计收支情况,监督餐饮企业财务。
5. 行政部门行政部门负责餐饮企业内部的行政事务,维持餐饮秩序和工作环境,管理人事和劳动问题。
第二章饭店组织与管理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管理基础理论;了解现代饭店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熟悉饭店组织结构的类型与层次划分;掌握饭店组织设计的原理与方法,重点与难点:饭店组织结构的内涵与形式、饭店组织设计的任务与程序、现代饭店企业的产权制度、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课时分配:8课时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实例讨论与实践调研相结合。
教学环节: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实践调研。
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饭店管理的理论基础一、管理理论的发展(一)、古典管理思想(一)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2、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2)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二)、行为科学理论 Behavioral Science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3、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美国 Abraham H.Maslow)(2)、代表作:《人类动机理论》、《动机与人》(3)、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双因素理论(1)、赫茨伯格(美国 Frederik Herzberg)(2)、代表作:《工作的推动力》、《工作与人性》(3)、观点: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
5、弗鲁姆的期望值理论(1)、维克多.弗鲁姆(美国 Victor H.Vroom)(2)、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了期望理论。
该理论认为,激发的力量来自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即:激励的效用=期望值×效价。
6、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1)、麦格雷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Douglas Mcgregor)(2)、代表作:《企业的人事方面》《企业的人性问题》(3)、主要观点:在企业管理中,对人性通常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假设: x理论与Y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