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最新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84 KB
- 文档页数:3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共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轴线,旨在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地球—我们的家园》是本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的轴线,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课程设计由这一课的爱护地球、了解危机到第二课的防御灾害、应对灾害,层层递进,也为后续学习各种文明与世界发展打下基础。
《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让学生知道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懂得珍爱地球,学会树立环保责任意识,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力所能及地参与环保行动。
【学情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的主题是环境保护。
小学阶段关于环保主题的学习一直在延续(见下图一),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随着知识储量的增加一直在螺旋式上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人类与地球(自然)关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义等有了初步了解。
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探究、乐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心理,因此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虽然他们中有部分学生比较关注书籍中有关环境的信息,关注媒体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但局限于视野较窄和未成年人的思维以及极少的实际经历,他们常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议论环境问题,较少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也较少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环境问题。
因此,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道德层面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层面(1)自觉保护地球,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
(2)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备课课题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理。
2.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认识了解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重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难点关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你对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了解多少呢?会不会时常想象地球上存在着外星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
引入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的地球,为关爱自然作铺垫引入课题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我们生存的家园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
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学生思考: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宇宙空间很大……”“我们能不能利用……”……阅读下面资料,再想一想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资料一:资料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
八名科研人员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地进行探索。
一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
提示:地球孕育了人类生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思考交流学生分组阅读资料后,讨论发言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生存基础。
认识到地球是至今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