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小熊
- 格式:doc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6
《绒毛小熊》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情节,理解课文的主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展示绒毛小熊,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情节,理解课文的主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绒毛小熊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语音语调和表情还需加强。
在生字词学习中,部分学生对字词的含义理解不够准确。
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下一节课中,重点关注这些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绒毛小熊的图片,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绒毛小熊教材分析:《绒毛小熊》是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十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诗歌中的“绒毛小熊”虽然又脏又破,可是“冬冬”却把他当成宝贝,足见“冬冬”多么爱与他在一起。
在孩子眼中玩具是有生命的,“绒毛小熊”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全诗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前两句主要介绍了“绒毛小熊”的样子;第二小节着重写了“冬冬与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是课文的重点;第三小节,体现了冬冬对绒毛小熊浓浓的爱;最终老朋友又能天天在一起了,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教学构想:教学时,我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们与玩具的感情,用童心教学,用童心朗读。
不逐字逐句的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想自己与玩具在一起的快乐心情,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中重点指导“冬冬”与“绒毛小熊”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冬冬”对“绒毛小熊”难以割舍地情感这两部分内容的朗读。
教学构想如下:一、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让语文知识回归生活,有意识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语文。
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学生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冬冬”对“绒毛小熊”的情感,训练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体会“冬冬和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冬冬对绒毛小熊”难以割舍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字、新词;通过有层次的反复读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
学生伴着欢快的歌声走进课堂。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歌中的小熊今天也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绒毛小熊”。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如果你认识就把他读出来。
(教师板书:绒毛小熊)2、同学们,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篇新的课文时,我们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学习?二、自学,检查字、词。
《绒毛小熊》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绒毛小熊”。
二、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读本课时的词汇及短语:fur, bear, teddy bear;
2.能正确朗读朗读本课时的短文;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语法知识:描述物品的形容词。
三、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朗读本课时的短文;正确使用描述物品的形容词。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个小熊,让学生识别;
2.教师准备多种形容词,让学生正确使用;
3.准备录音设备,录制本课时的短文。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法:教师让学生观察小熊,用“What is this?”来引导学生进入话题;
2. 提示法:教师准备多种形容词,如:cute, soft, furry等,让学生学习正确使用;
3.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本课时的短文,有童年记忆的影射,同时关联本课时的语法知识;
4.问题讨论法:教师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步骤
Step1. Warm-up
1. 教师准备多个小熊,让学生观察,用“What is this?”进行热身,让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气氛;
2. 让学生看几个小熊,用形容词来描述,如:This bear is cute. This bear is soft. This bear is furry.
Step2. Presentation
1.教师准备本课时的短文,让学生朗读,并让学生重复模仿;。
小学二年级语文《绒毛小熊》情感教案
一、故事梗概
小熊绒毛被做成了一个玩具,却无法如同其他玩具一样被孩子们喜欢和玩耍。
他感到自卑并悲伤,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最终,他通过勇敢地努力和自信的态度,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二、情感教育目标
1.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认识情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孩子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提高自信心。
3.促进孩子发展正面和积极的社交关系,建立健康的互动方式。
4.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1.情感课程的设计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情感教育的课程,例如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表达情感、处理情感问题等。
这些课程可以让孩子体验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培养孩子情感的认知能力和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
在课堂中,可以安排一些合作学习,例如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培养出对异质性的尊重和接纳,提高社交能力。
3.情感模拟
可以组织一些情感模拟活动,例如小熊绒毛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模拟小熊的情绪,通过角色发挥,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和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故事《绒毛小熊》是一本十分优秀的童话书籍,它能够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提高了孩子处理情感问题和社交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本书的优
势,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情感教育的力量,并掌握好情感处理的技巧和方法。
最终,让每一个孩子在健康的成长中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
《绒毛小熊》教学设计《绒毛小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以读促写,让孩子仿写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2、教会孩子爱惜自己的玩具。
教学重点:1、理清__的结构,有助于孩子仿写。
2、课堂上让孩子多说。
教学难点:仿写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孩子们,今天你们都带了什么玩具来学校?注意啦,要说清楚宝贝的名字和外形哦!二、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宝贝叫什么名字?它长得什么样?2、重点学习第三小节,想一想:①“我”和小熊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我”给小熊打针,“我”给小熊上课,“我”拉着小熊到处走)②你和你的宝贝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3、齐读第五、六小节,想一想:①“我”为小熊做了什么?②你是怎么爱惜你的玩具的?三、写作:1、请学生口头作文,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2、书写。
3、展示优秀作文。
板书:绒毛小熊小熊的外形有趣的事情我们是朋友《绒毛小熊》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爱惜玩具,在玩具游戏中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二、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自由读,画出生字词。
听录音,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自主识字。
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说出回生的词,师及时补上。
开火车读。
做"语文天地"有关习题。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画出描写小熊样子的词读一读。
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冬冬眼中小熊是最好的朋友?你有心爱的玩具吗?你是怎样对待它的?师引读,学生齐读。
冬冬为什么不采用妈妈的建议?(体会对老朋友的感情是无法代替的)感情朗读。
分组比赛读。
四、延伸表达玩具伴随我们长大,把你和玩具的故事写下来。
五、指导书写,生字组词。
《绒毛小熊》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性目标了解儿童的玩具世界,是他们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体会玩具的巧妙和与玩具的感情。
绒毛小熊(四稿)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单元P94-96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积累词语。
学写生字“求”。
掌握多音字“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只知道……”句式的训练;说自己喜欢的玩具,实现读写迁移。
(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趣味性,想象游戏情景;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小熊给“我”带来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惜玩具,在玩具游戏中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学写“求”生字,掌握多音字“长”。
2.通过读诗,体会“我”在和玩具小熊一起玩时的时光多么快乐。
教学难点:1.体会“我”在和玩具小熊一起玩时的时光的快乐,懂得珍爱自己的玩具。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句式仿写,说自己喜欢的玩具,实现读写迁移。
课前准备:课件、玩具生字卡、学生带一个自己喜爱的玩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配乐出示玩具画面)同学们,老师邀请来了一群朋友,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我们的好朋友冬冬,她最好的玩具朋友是谁呢?跟老师书空写写它的名字(板书课题:绒毛小熊),一起来读一读。
认读词语:绒毛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分享冬冬和绒毛小熊之间的快乐故事吧!(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玩具画面引入课文,拉近课文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步感知,自主合作识字1、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学过的办法解决。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你可以把课文读给同桌同学听听。
注意要求:○1读准字音,○2把句子读通顺。
读得好就夸一夸他,把掌声送给他,哪里读得不好也可以给他提出建议。
(二)展示合作读书情况。
(屏幕分小节出示全文)逐小节分组读,大家注意听他们的字音读正确了|吗,句子是否读通顺了。
(相机课件出示:玩具朋友带着生字朋友来和你见面了,谁把字音读得准,小玩具就和他交朋友。
《绒毛小熊》语文教案《绒毛小熊》语文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绒毛小熊》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绒毛小熊》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爱惜玩具,在玩具游戏中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二、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自由读,画出生字词。
听录音,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自主识字。
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说出回生的词,师及时补上。
开火车读。
做语文天地有关习题。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画出描写小熊样子的词读一读。
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冬冬眼中小熊是最好的朋友?你有心爱的玩具吗?你是怎样对待它的?师引读,学生齐读。
冬冬为什么不采用妈妈的建议?(体会对老朋友的感情是无法代替的)感情朗读。
分组比赛读。
四、延伸表达玩具伴随我们长大,把你和玩具的故事写下来。
五、指导书写,生字组词。
《绒毛小熊》语文教案2一、教学目标:1.识字15个,写字7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玩具也是有生命力,要珍爱自己的玩具。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读诗,体会“我”在和玩具小熊一起玩时的时光多么快乐。
2.识字和写字。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模型纸玩具。
学生准备:生字卡,自带玩具(玩具上标有玩具的名字)。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一、教学内容:感知课文,自主识字,练习朗读。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从小到大,你一定有很多玩具,能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吗?有位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她特别喜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
2.请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尽可能用自己常用的方式解决,并多读几遍。
《绒毛小熊》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绒毛小熊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绒毛小熊的制作材料和基本技巧。
3. 了解绒毛小熊的护理和保养方法。
1.2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制作一个绒毛小熊。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绒毛小熊进行护理和保养。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以《绒毛小熊》为教材,通过讲解绒毛小熊的起源、制作材料、制作技巧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绒毛小熊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讲、观察、动手实践中掌握绒毛小熊的制作技能。
2.3 教学过程1. 引入:讲述绒毛小熊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绒毛小熊的制作材料、工具及基本技巧。
3. 示范:演示绒毛小熊的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绒毛小熊。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绒毛小熊的制作材料和基本技巧。
2. 绒毛小熊的制作过程。
3. 绒毛小熊的护理和保养方法。
3.2 教学难点1. 绒毛小熊的制作技巧。
2. 绒毛小熊的护理和保养方法。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
2. 布置好教室,确保教学环境安全、舒适。
4.2 学生准备1. 提前了解绒毛小熊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好制作绒毛小熊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1. 学生制作的绒毛小熊外观、质量。
2. 学生对绒毛小熊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绒毛小熊护理和保养知识的了解程度。
5.2 评价方法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制作情况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制作情况进行评价。
第六章:制作步骤与技巧6.1 制作准备1. 检查所需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
2. 确保工作台干净整洁。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生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引导孩子们掌握生词的拼读和意义,从而提高英语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本教案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词汇掌握,以《绒毛小熊》为例,设计了一些生词讲解和拓展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词。
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拼读7个新生词,并掌握其基本意思;2.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并简单表述故事情节;3.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通过练习提高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生词解析:(1)furry:毛茸茸的,长着毛发的(2)claws:爪子(3)glide:滑翔,滑动(4)curled:卷曲的(5)bramble:荆棘,刺(6)hedgehog:刺猬(7)burrow:地洞2.生词拓展:(1) furry:furry blanket(毛茸茸的毯子)(2) claws:claw hammer(爪锤)、claw machine(夹娃娃机)(3) glide:gliding(下滑)、glider(滑翔者)(4) curled:curly hair(卷发)、curled lips(撅嘴)(5) bramble:blackberry(黑莓)、raspberry(覆盆子)(6) hedgehog:porcupine(豪猪)、echidna(针鼹鼠)(7) burrow:rabbit burrow(兔洞)、badger burrow(獾洞)三、教学过程1.生词讲解让学生朗读文章,熟悉文章的情节和人物,然后分别介绍每个生词的拼读和基本意思,并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实际含义。
2.生词运用在介绍完每个生词后,设计一些关于生词的练习,如填空、连线、单选题等,以测试孩子们对生词的领会和记忆能力。
此外,设计一些口语和书面表达的练习,让学生运用生词,进行简短的问答、情景模拟等,加深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生词拓展在结束生词讲解和运用后,可以鼓励学生拓展更多和生词相关的词汇,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自然地运用生词。
《绒毛小熊》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绒毛小熊》。
(2)理解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绒毛小熊》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绒毛小熊》的文本。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绒毛小熊的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绒毛小熊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让学生个别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诗歌时的感受和想象。
5. 表达与创造:(1)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2)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绒毛小熊》的主题和情感。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绒毛小熊》是一本非常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不仅内容温馨有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针对这本绘本,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中的教育知识。
下面,我将总结出几个教学设计活动,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小熊的成长历程及其感受与变化。
2、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阅读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一起阅读这本《绒毛小熊》的绘本,让孩子们逐字逐句地理解故事情节,以便后续的活动展开。
2、角色扮演在阅读完成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小熊和其他动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这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体验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可以培养其表达和沟通能力。
3、制作手工绒毛小熊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小熊的形象,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棉花或者毛线等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一只绒毛小熊。
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小熊的形象特征、性格和生活环境,以及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4、小组分享当所有小组完成绒毛小熊的制作后,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小组分享活动,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分享制作的过程。
这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合作和分享经验的价值观念。
5、结合幼儿园生活我们可以把小熊的生活和幼儿园生活进行对比和联系。
比如,询问孩子们最喜欢幼儿园的哪些活动,和小熊的最喜欢的事情是否相似?以及如何学习小熊的勇敢、自信和努力等品质,来适当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评价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学习到更多有关创造力、表达能力、沟通技能和集体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使他们更愿意表现自己,并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多给予他们乐观向上、鼓励和支持,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精品】北师大版语文二上第十四单元绒毛小熊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信息匹配1.在加点字正确的拼音上画“√”。
绒.毛yóng róng年级.jī jí破.坏pò pí 股.票gǔ bān洗澡.zhǎo zǎo 补.习pǔ bǔ2.选词填空。
亲密亲切1.小熊是我最(_________)的朋友,我真喜欢他。
2.妈妈(_________)地对我说:“快点睡吧!”乐趣快乐3.我俩度过了数不清的(_________)时光。
4.学习中的(_________)是无穷的。
二、填空题3.给(ɡěi)加(jiā)点(diǎn)字(zì)选(xuǎn)择(zé)正(zhènɡ)确(què)的(de)读(dú)音(yīn)。
cháng zhǎng我长()大了,知道绒毛小熊的身高是五十六厘米,比我生下时还长()。
4.一(yī)字(zì)组(zǔ)多(duō)词(cí)。
洗()()()术()()()求()()()5.读(dú)课(kè)文(wén),填(tián)一(yī)填(tián)。
1.我和小熊度过了数不清的____________。
2.小熊当过我的__________,我给他打针;小熊当过我的__________,我给他讲课;小熊当过我的__________,我拉着他到处走。
3.妈妈要扔掉小熊,我求妈妈给小熊洗澡,缝好了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我(wǒ)来(lái)加(jiā)标(biāo)点(diǎn)。
1.老朋友怎么能随便扔了()2.老朋友是不能随便扔的呀()3.老朋友不能随便扔了()4.老朋友能随便扔了吗()三、书写7.拼(pīn)读(dú)写(xiě)字(zì)我(wǒ)最(zuì)棒(bànɡ)!参考答案1.róng jí pò gǔ zǎo bǔ【详解】略2.亲密亲切快乐乐趣【详解】略【答案】zhǎng cháng【解析】略4.洗手洗脸干洗手术技术算术求学要求求和【解析】略5.1.快乐时光2.病人学生小狗3.尾巴耳朵【解析】略【答案】1.?2.!3.。
2023年小学二年级语文《绒毛小熊》北师版原文及教案好的教案是教学阅历的积累,仔细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
老师编写教案是一个讨论教学方案或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同学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
学校二年级语文《绒毛小熊》原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忙。
《绒毛小熊》原文在我的珍宝当中,有只绒毛小熊。
他很旧,还打着补丁,身上的毛乱蓬蓬。
他身高五十六厘米,比我生下时还长。
我对诞生没有一点印象,只知道小熊始终在我身旁。
上完幼儿园又上学校,我俩度过了数不清的欢乐时间。
小能当过我的病人,乖乖地躺着一动不动。
我打针的技术不高超,他却从来不喊一声疼。
我当老师给他讲课,他坐着一本正经地听。
那时我不认字也不懂算术,他却是的同学。
我有时把他当成小狗,拉着他处处走。
由于使的劲儿太大,他掉了耳朵又丢了尾巴。
妈妈说,这只小熊又脏又破,应当扔掉再买一个。
我听了万分惊异:老朋友怎么能任凭扔了?我求妈妈给小熊洗澡,缝好了他的尾巴、耳朵。
现在我上了二年级,我和小熊还是特别亲热。
每天他用黑眼睛送我上学,读书、睡觉,我们依旧在一起。
《绒毛小熊》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
同学伴着欢快的歌声走进课堂。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歌中的小熊今日也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绒毛小熊”。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假如你熟悉就把他读出来。
(老师板书:绒毛小熊)2、同学们,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篇新的课文时,我们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学习?二、自学,检查字、词。
(一)无论哪种方法,首先都要自己学。
谁能说说自己学时都学习哪些内容?同学沟通、自学。
(二)小组检查小组长先在小组中用生词卡片检查。
(老师发放生词卡片,小组检查。
)(三)读词句1、出示词语卡片:绒毛、幼儿园、乖乖地、很疼、惊异、任凭、恳求、年级、补丁、印象、技术(如读不准,“小组谁来帮帮他?”)师:好,词先读到这,其他两组同学先不要焦急,这还有两个句子等你们读呢。
《绒毛小熊》教案二:语文知识的运用与提升语文知识的运用与提升语文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工具,也是我们接受信息和思考的基础。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如何运用和提升这些知识更是重要的。
本文将以《绒毛小熊》为例,探讨语文知识的运用与提升。
一、故事情节介绍《绒毛小熊》是由冯骥才创作,董铁山绘制的一本儿童文学绘本。
书中讲述了一个粗心大意的小熊毛毛,在爱心熊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小熊毛毛一开始是一个非常粗心的小熊,常常忘记事情、弄丢东西,让爱心熊妈非常担心。
为了帮助小熊毛毛成长,熊妈给毛毛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和计划,并给了他一只名叫“小红帽”的小熊做伴。
小熊毛毛在“小红帽”的帮助下,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不再粗心大意,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小熊。
二、语文知识运用在《绒毛小熊》这个故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语文知识,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1.拟人化的运用在这个故事中,熊妈和小熊毛毛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特点。
熊妈温柔、关心,呈现出母性的特质,而小熊毛毛则是一个顽皮、粗心大意的小孩,带有孩子的天真和顽皮。
这些人物特点的赋予,让读者更容易与故事产生共鸣,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2.丰富的词汇运用在《绒毛小熊》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使文本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在熊妈关注小熊毛毛时,作者用了“温柔细致”的词语,描绘了熊妈关心小熊毛毛的表情和动作。
而小熊毛毛忙碌时,也使用了生动的词汇:“匆匆忙忙地跑来跑去”,“灵活地爬上爬下”,让读者一下子想象出了小熊毛毛忙碌的场面。
3.反复运用《绒毛小熊》中还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把故事情节一遍遍地在重复,引导读者思考,增强文学的亲和力。
例如小熊毛毛发现东西不见了时,他一次次地问熊妈,熊妈也一次次地反问他。
当小熊毛毛想起了东西的时候,也反复地说了很多遍,增强读者对小熊毛毛成长经历的印象和关注。
三、语文知识的提升除了语文知识的运用,语文知识的提升也非常重要,能够让我们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使文本更加丰富,更加生动。
绒毛小熊
《绒毛小熊》是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一篇文章。
诗歌中的“绒毛小熊”虽然又脏又破,可是“冬冬”却把他当成宝贝,足见“冬冬”多么爱与他在一起。
在孩子眼中玩具是有生命的,“绒毛小熊”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诗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前两句主要介绍了“绒毛小熊”的样子;第二小节着重写了“冬冬与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是课文的重点;第三小节,体现了冬冬对绒毛小熊浓浓的爱;最终老朋友又能天天在一起了,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知识与能力
1.本课主要学习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积累带生字的词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玩具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同桌互读,相互帮助的形式朗读课文,从而使学生养成合作的好习惯。
2.通过独立读句子,四人小组交流,共同探讨,从而使学生理
解课文,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玩具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玩具带来的乐趣。
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快乐是和游戏、学习、理想、信任、友爱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准备:一些模型纸玩具。
学生准备:生字卡,自带玩具(玩具上标有玩具的名字)。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知课文,自主识字,练习朗读。
一、激趣导入:
从小到大,你一定有很多玩具,能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吗?有位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她特别喜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
2.请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尽可能用自己常用的方式解决,并多读几遍。
)
4.小组合作,认识生字及词语。
5.小组汇报,交流最好的识字方法。
6.游戏检测:“开火车”认读生字。
(鼓励学生组不同的词。
)
三、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明白,联系上下句想一想,或者和同学讨论讨论。
四、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赏读课文,体会小朋友和玩具小熊一起玩的时光多么快乐。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
绒毛屁股补丁印象乖乖技术
喊疼惊讶随便旁边
二、赏读体验: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朗读第一节诗歌。
(1)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绒毛小熊?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节诗歌。
(1)请位同学朗读课文。
(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来读)
(2)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汇报交流:主要是“我”和绒毛小熊度过了哪些快乐的时光。
)
(3)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摆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谁来说说“它”给你带来的快乐?(鼓励学生在头脑中过过电影,回忆一下,想好的先说。
)
(4)朗读指导;同桌赛读,相互评价。
3.自由朗读第三节诗歌。
(1)把自己当成作者来读,看谁读得好。
(2)邀请学生就第三小节的故事跟老师表演小品;
同桌之间进行表演,全班参与。
(3)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也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爱惜玩具的?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
绒毛小熊
样子:很旧打着补丁乱蓬蓬
伙伴:当病人当学生
洗澡缝补
老朋友
《绒毛小熊》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孩子眼里,玩具是有生命的。
儿童的玩具世界是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以谈话导入,引起他们对玩具的兴趣,引出课题。
之后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来让他们熟悉课文,读准字词。
在生字词方面由小老师带读,出示生字卡片,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学习课文时,用到了小熊,果然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小女孩和小熊玩了三个游戏,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时光,感受到了玩具的可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过程。
由此可见,“对话”已成为一种核心理念,渗透者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经过此次课堂,我对怎样进行有效对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话贯穿于课堂的始终,首先要增强对话的技能,提高对话技能,就像陈淑端老师所说的,这就需要平时多积累,多学习。
我知道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慢慢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有所付出就会有所收获。
接着是讲
究对话的多样性,实现师生、生生、生本、及师本的有效对话。
在今后教学中,会努力提高教师语言水平,实现语言多样化。
当然,还要懂得用激励性语言来调动激励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本次教学中有一些地方自己是比较满意的,例如情景创设,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兴趣进行教学;有一些评价语来得及时到位;课堂上能够进行梯度创设教学等。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深思。
1.朗读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少不了朗读这个环节,可以看出朗读是比较重要的。
本次教学中,个性朗读还可以更多样化,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其次,还可以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做好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2.在生字教学中,需要注意音形义结合,让学生加深印象,做到高效课堂。
3.调控课堂方面。
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调控整个课堂,这点我有待加强。
就像课堂上有些学生举手,没能及时叫到,稍显沮丧,就不能很好地听接下来的课,这时就需要教师善于去引导、关注。
经过此次教学,我受益匪浅,相信只要不断努力探索,肯定能取得突破,让自己成为教学的“有心人”,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