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小熊[1]
- 格式:ppt
- 大小:6.94 MB
- 文档页数:30
|
若笠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公开课简明教案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马志莲
时间
课题
绒毛小熊
地点
教室
课型
新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小朋友和
玩具小熊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人、老师、同学的喜爱及感谢之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小朋友和玩具小熊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仿照课文学写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讲解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点名读课文
二、赏读体验:
1、老师朗读第一小节诗歌。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听到了一只怎样的绒毛小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小节诗歌。
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汇报交流:主要是“我”和绒毛小熊度过了哪些快乐的时光。
)
3、自由朗读第五小节诗歌。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爱惜玩具的?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板
书
设
计
绒毛小熊。
《绒毛小熊》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生字,熟读课文。
积累相关词语:乱蓬蓬、数不清、一本正经、技术。
2.认识本文的多音字“当、长”。
3.能通过自己的读,体会“我”与小熊的深厚感情。
4.进一步了解小熊为什么是“我”的好朋友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我与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2.学会爱护玩具,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教学重点:1.重点学习生字“却、求”的书写,认读“绒、印”。
2.理解“长、当”两个多音字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
教学难点:通过对我和小熊之间玩耍的游戏的理解感悟,体会我和小熊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解决课中生字、词,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搜集自己的玩具,查阅有关任溶溶爷爷的资料和图片,使用“手机”拍照,和同学共享。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从小到大,你一定有很多玩具,能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吗?2.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玩具。
3.有位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她特别喜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板书课题:绒毛小熊。
齐读课题。
4.认识“绒”字。
指导学生比较“戎”和“戒”,提醒学生注意“绒”字的中间是一撇。
5.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介绍作者任溶溶,男, 1923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
1949年后历任上海少儿社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
译著有《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奖项。
2012年12月6日,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单元
主题
第十四单元
玩具和游戏
课题
绒毛小熊
授课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我对绒毛小
熊难以割舍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自主识字
游戏识字
小组合作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玩具游戏中
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
教学
准备
实物展示台
学情分析
1.借助字典和生字表熟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搜集或回忆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准备向大家介绍。
教学流程
重点问题指导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阅读要求:(齐读要求)
1.小熊是什么样子的?
2.“我”和小熊一起度过了哪些快乐时光?
3.我和小熊的感情怎样?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
(一)小组合作读课文。
(二)小组展示读文。
(三)齐读课文
四、认读词语,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词
1.自己拼读
2.小老师领读带拼音的词语。
3.齐读。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绒毛小熊》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冬冬”对“绒毛小熊”的情感,训练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体会“冬冬和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冬冬对绒毛小熊”难以割舍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字、新词;通过有层次的反复读文。
课前准备:课件、绒毛小熊、课文录音、玩具图形的生字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2.从刚才的歌曲视频中,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玩具?(生反馈)在我们家里,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心爱的玩具;从小到大,你也一定玩过很多玩具,能跟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吗?(指名学生发言,师及时评价)3.看的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的玩具,有位小姑娘给我们也带来了一个她特别喜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如果你认识就把他读出来。
(教师板书:绒毛小熊)“绒”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生字,谁有办法帮我们认识并写好这个生字呢?(生反馈)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在写的时候不能丢了最后一撇,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4.看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疑问呢?(生反馈)大家都是一些爱学习的小朋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相信大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5.请小朋友们自己先试着读读课文,看谁最聪明通过预习把课文中的词宝宝们都认识了,还能把课文流利地读下来。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1.有几个词语宝宝要和大家见面呢,看!他们争得小脸都红(出示生字词)宝贝、绒毛、乱蓬蓬、印象、技术、却一本正经、又脏又破、万分惊讶、、洗澡、屁股补丁、年级2.谁能把他们全都读下来?指名读。
绒毛小熊教材分析:《绒毛小熊》是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十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诗歌中的“绒毛小熊”虽然又脏又破,可是“冬冬”却把他当成宝贝,足见“冬冬”多么爱与他在一起。
在孩子眼中玩具是有生命的,“绒毛小熊”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全诗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前两句主要介绍了“绒毛小熊”的样子;第二小节着重写了“冬冬与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是课文的重点;第三小节,体现了冬冬对绒毛小熊浓浓的爱;最终老朋友又能天天在一起了,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教学构想:教学时,我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们与玩具的感情,用童心教学,用童心朗读。
不逐字逐句的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想自己与玩具在一起的快乐心情,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中重点指导“冬冬”与“绒毛小熊”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冬冬”对“绒毛小熊”难以割舍地情感这两部分内容的朗读。
教学构想如下:一、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让语文知识回归生活,有意识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语文。
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学生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冬冬”对“绒毛小熊”的情感,训练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体会“冬冬和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冬冬对绒毛小熊”难以割舍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字、新词;通过有层次的反复读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
学生伴着欢快的歌声走进课堂。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歌中的小熊今天也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绒毛小熊”。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如果你认识就把他读出来。
(教师板书:绒毛小熊)2、同学们,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篇新的课文时,我们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学习?二、自学,检查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