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信客
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 城市的纽带。
不是人民需要我,哪个喜欢天天走; 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却幸福。
——全国邮政劳模王顺友
1.理解文题,抓住全文脉络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信客的事迹,体会信客的为人。 3.感悟作者为信客树碑立传的真正原因。 4.感知本文语言质朴而典雅、警辟而畅达的特点。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xī xū 唏嘘
jué 昏厥
jié 诘问
jí dù 嫉妒
zhuó 焦灼
yàn 吊唁
cù 猝然
jìliǎnɡ 伎俩
二、记一记
猝 然:突然,出乎意料。 伎 俩:不正当的手段。 诘 问:(书)追问,责问。 焦 灼:非常着急。 颠 沛:贫困,受挫折。 潦 倒:形容无路可走,非常失意。 吊 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连声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表同意)。
三、寻找——信客影子
请写出关于诚信的成语、格言或名言。 成语:一诺千金 退避三舍 格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 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
四、品读——读懂作者
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余秋雨 1946年诞生,浙江余姚人,
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 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 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 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 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 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 稿》、《艺术创造工程》、《文 化苦旅》、《文明的碎片》、 《秋雨散文》、《山居笔记》。
本文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二十世纪 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 村,没有邮局,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就有 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