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

是.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请写出两点).

【答案】(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

(2)大气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3)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就越大,海水的pH就越低;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

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图如下:.

(2)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是因为大气温度降低,植物蒸发水分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3)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这是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难度不大.

2.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③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打开a,关闭b,由长颈

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②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

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

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

反应产物一定有

_____和_____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

②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_____,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碳一氧化碳碳酸钠

Na2CO3+Ca(OH)2=CaCO3↓+2NaOH排除空气中氧气、水的影响浓硫酸水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解析】

【详解】

(1)实验记录:①A中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固体,说明有碳产生,白色固体可能是

Na2O、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G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产生一氧化碳;

③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碳酸钠,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氧化钠不能;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说明D中原有的空气已经排尽,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水和钠反应,排除空气中氧气、水的影响;

②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检验第4种物质(即氧化钠)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有氧化钠,反之没有。

【点睛】

认真阅读题目中[查阅资料]的内容,该部分的信息往往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关键。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青铜古称“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 故名青铜。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西南足部位的锈蚀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Cu2Cl(OH)3Cu2O Cu2CO3(OH)2SnO2其他

198%2%000

25%95%000 329%34%12%025% 461%04%9%26%

上述成分中,碱式氯化铜[Cu2Cl(OH)3]对青铜文物的危害极大,器物一旦沾染上这种物质,在环境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像患上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将会造成溃烂、穿孔,直至彻底瓦解。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名称的由来是_________。

(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4%

B 10%

C 18%

D 26%

(3)后母戊鼎西南足上的锈蚀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密切相关。

A 氯化物

B 二氧化碳

C 水

D 氮气

(5)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__________。

A.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

B.珍贵的青铜器应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

C.保护青铜器时,无须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

D.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和Cu2CO3(OH)2

【答案】其铜锈呈青绿色C Cu2O、SnO2A C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