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 格式:docx
- 大小:11.20 KB
- 文档页数:4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授课内容: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课时:一课时授课班级:高一5班课型:音乐鉴赏授课教师:张岚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初中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声乐的体裁: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一课题揭示了: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将歌曲这一现代最为常见的音乐形式回归于人类艺术发展的轨迹之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认真赏析古诗词与近现代诗词的相关歌曲,并通过朗读、分析、学唱等环节,感受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以及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听赏和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以诗歌为创作依据的声乐作品有所了解,进而加深印象。
3.情感目标: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与艺术表现内涵,体现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群众歌曲、艺术歌曲、大合唱等不同声乐体裁的歌曲。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特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手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教师: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曲的曲名。
(《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学生:歌词是宋代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师:把诗或是诗词谱上曲,用独唱或合唱的方式演绎,这样的歌曲创作形式就叫做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一课时《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出示课件)教师:请同学们再列举几首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种体裁的声乐作品。
(《阳关三叠》、《送别》、《欢乐颂》)【课题揭示】诗是心灵之歌,歌是诗意的结晶。
二、新授课内容(一)教师讲解书上169页关于歌曲的阅读材料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我国古代诗乐合一。
诗歌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意但配上音乐唱起来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的畅快淋漓。
到了近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已经很善于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的样式就是歌曲。
⼀、教学内容: 1、⾳乐欣赏:《忆秦娥·娄⼭关》 2、⾳乐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3、⾳乐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4、⾳乐欣赏:《祝酒歌》 5、⾳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学⽬标: 1、聆听《忆秦娥·娄⼭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
感受、体验歌曲的⾳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三、教学准备: 1、钢琴、视听⾳响设备(卡座、DVD等),磁带、⾳乐光盘、电脑等⾳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等。
3、有关教学图⽚资料:全⼭⽯《娄⼭关》,群众歌曲类⼤合唱资料,艺术歌曲类作曲家,舞台演唱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乐声中⾛进教室,欣然⼊座。
2、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师播放的这⾸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乐情绪?(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这⾸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你听过有什么样的启发?这⾸歌曲属于什么艺术形式?(教师:这⾸歌曲创作于1986年,表达了中华⼉⼥对祖国河⼭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尚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为⼆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
使⼈听了有⼀种发⾃⼼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
这⾸歌曲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
教师引导学⽣阅读教材P209、P212,作以补充。
3、教师简析⾳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师讲清定义后,特别说明: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不同的国家,在⼀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的。
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
⼀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起。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是高二下学期音乐的体裁第一课《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第一课时。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一标题揭示了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歌曲这一现代最为常见的音乐样式,回归于人类艺术的发展轨迹中,结合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之中进行学习,对于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起着积极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声乐体裁的内容之一,即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这是产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根据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而区分的。
所以,课堂上要多让学生聆听音乐,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传达出的情感,通过合作探究来分辨出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不同的艺术特色,并通过欣赏歌曲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课堂中还会学唱一首群众歌曲,让学生再次体会群众歌曲的艺术特色,也能从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习目标】1、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感受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
2、探究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3、通过聆听歌曲、学唱歌曲,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得到情感升华。
【教学重难点】探究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请同学为李清照的《一剪梅》配乐朗诵,体验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多媒体画面]《一剪梅》宋词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首唱起来的宋词呢?(欣赏)大家觉得这两种形式哪一种更能将情感表达出来呢?(学生回答)所以说,诗歌朗诵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意,但配上音乐唱起来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的畅快淋漓。
其实,除了宋词可以入乐歌唱,我们中国古代很多作品都是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多媒体画面]歌曲的发展[教师语言过渡]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分辨出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并且学会了区别的方法,我们也来学唱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打开自主学习材料文件夹中的音乐,戴上耳机,学唱歌曲[学生学唱、展示成果、激情唱响][教师语言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音乐与诗歌交融中的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同学们想一想,声乐体裁的划分是绝对的吗?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这首歌曲是什么体裁?[多媒体画面]聆听歌曲[学生回答] 通俗歌曲、群众歌曲、创作歌曲[教师总结]声乐体裁的多种分类方式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歌曲的原因。
谈谈我对艺术歌曲的认识艺术歌曲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通过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和精湛的演唱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相比,更注重音乐的表达力和艺术性,常常给人以深度的思考和情感上的共鸣。
艺术歌曲的特点首先,艺术歌曲通常具有精心编曲和复杂的音乐结构。
作曲家和音乐制作人在创作过程中会倾注大量心血,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乐器和声音效果,使得歌曲的音乐质感更加出众。
其次,艺术歌曲的歌词通常富有诗意,探讨深刻的主题。
这些歌词往往涉及生活、爱情、社会等方面的思考,旨在引起听众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
艺术歌曲的魅力艺术歌曲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直触人心,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
优美的旋律、婉转动人的歌声以及深情的歌词,相互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艺术歌曲如一道细雨,轻柔地洒在心灵的土地上,滋润着每一个渴望自由表达的灵魂。
"艺术歌曲还能够启发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通过描绘人生的喜怒哀乐、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切,艺术歌曲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欲望,引导他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多样性。
艺术歌曲的发展与影响艺术歌曲在音乐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它不仅为聆听者提供了一种艺术享受,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表达途径。
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通过艺术歌曲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见解,留下了经典的作品。
另外,艺术歌曲也对流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流行音乐作品中都融入了艺术歌曲的元素,使得流行音乐更加多样化和富有深度。
结语总而言之,艺术歌曲是一种情感丰富、具有艺术性的音乐形式。
它既是一种艺术的创作形式,也是一种传递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通过欣赏艺术歌曲,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并且在心灵上得到滋养。
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一、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忆秦娥·娄山关》2、音乐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3、音乐欣赏:《我和我的祖国》4、音乐欣赏:《祝酒歌》5、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二、教学目标:1、聆听《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
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三、教学准备:1、钢琴、视听音响设备(卡座、DVD等),磁带、音乐光盘、电脑等音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等。
3、有关教学图片资料:全山石《娄山关》,群众歌曲类大合唱资料,艺术歌曲类著名作曲家,舞台演唱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1、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欣然入座。
2、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这首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你听过有什么样的启发?这首歌曲属于什么艺术形式?(教师: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
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
这首歌曲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09、P212,作以补充。
3、教师简析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师讲清定义后,特别说明: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不同的国家,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
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
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教学目标:
1、积极地体验和欣赏歌曲,了解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特点;
2、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不同体裁音乐的美,培养对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在区分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实践中,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和体验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特点
2、感受和区分歌曲的体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照下表,比较欣赏《跳蚤之歌》、《义勇军进行曲》
二、听赏《跳蚤之歌》
1、词作者简介
2、曲作者简介
3、创作背景简介
4、乐曲简析
三、听赏《义勇军进行曲》
1、词作者简介
2、曲作者简介
3、创作背景简介
4、乐曲简析
四、完成表格
五、介绍群众歌曲、艺术歌曲
六、根据课本鉴赏提示,欣赏《我爱你,中国》、《马赛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菩提树》、《和未来有约》五首歌曲,并讨论这些歌曲属于艺术歌曲、群众歌曲中的哪一类,并请说出理由。
《我爱你,中国》
《马赛曲》群众歌曲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菩提树》艺术歌曲
《和未来有约》
七、小结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虽然有着自己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但也不能够以绝对划分来区别,划分是相对的。
浅析冼星海的歌曲创作风格作者:刘哲日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年第01期摘 ; 要: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中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二百多首群众歌曲、三部大合唱、一部歌剧、两部交响乐、四部交响组曲、一部大型管弦乐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和声乐独唱曲。
他以自己辛苦的劳动,通过各种音乐体裁,深刻地反映了处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里我国人民群众复杂的斗争生活和丰富的内心感受,并且创造了无数音乐形象。
关键词:冼星海;歌曲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K825.76;J605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2-0116-01歌曲创作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的群众歌曲(包括齐唱及小型合唱曲)数量最多,此外还有抒情独唱曲、儿童歌曲、劳动歌曲以及艺术歌曲等等。
一、群众歌曲创作(从性格上分两点)一是富于号召性的,雄伟进行曲,其中以《青年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救国军歌》等作品最突出。
在这一类作品中,他很善于以鲜明的节奏和富于棱角性格、宽阔的旋律来表现一种坚决果敢的气势和激昂慷慨的情绪。
同时,这些作品大多具有各自的个性和鲜明的形象,显然节奏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的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三八妇女节歌》等。
这里,作者通过抒情性的音乐,生动地反映了群众战斗生活的一些侧面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抒情性独唱曲抒情性独唱曲的数量虽然不很多,但它们在冼星海创作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他真挚的倾诉了自己对人民的热爱,对革命斗争的关切以及对生活、对时代的深刻感受。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夜半歌声》、《黄河之恋》、《热血》等等。
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为舞台剧或电影等做的插曲,形式结构较复杂,并且具有悠长、宽广、热情奔放的旋律和舒展的和缓的节奏。
冼星海在这些创作中以富于起伏的旋律与充满深情的、气息宽广的音调相结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抒情风格。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一、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二、教学重点:判断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方法:启发、视听、对比、讨论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赏歌曲《水调歌头》,讨论歌曲的名称?(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诗歌朗诵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谊,但配上音乐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得畅快淋漓。
这种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例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亦吟亦唱的《诗经》、东汉的《相和歌》等,到了近代,人们已经善于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样式就是歌曲。
2、关于歌曲体裁向学生提问:(对小学、初中知识的简单回顾)提问:刚才大家欣赏的《水调歌头》它的歌曲体裁?(师)独唱歌曲、抒情歌曲、通谱歌曲等。
除以上歌曲体裁外,我们今天来学习两类不同的声乐体裁——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三)自主学习:1、什么是群众歌曲?2、什么是艺术歌曲?群众歌曲:群众歌曲的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生活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人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
群众歌曲的曲调以雄壮豪迈的居多,音域不太宽广,结构亦不复杂,歌词一般通俗简练,易于上口。
群众歌曲绝大多数是创作歌曲,也有根据民歌填词的。
群众歌曲又可按题材内容分为工人歌曲、士兵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
演唱形式一般分为齐唱或轮唱,亦用合唱形式,有无伴奏均可。
群众歌曲的产生和发展,与近现代的革命斗争紧密相关。
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五单元《我爱你,中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聆听《我爱你,中国》、《菩提树》、《马赛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中外创作歌曲的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高一级的学生对音乐的体裁还是比较熟悉的。
在小学就能区分齐唱、对唱、小组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歌曲的演唱形式,在初中就能按不同题材来区分声乐体裁中的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与诙谐歌曲等。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安排学生进一步学习声乐体裁,即群众歌曲。
通过对作品的聆听、演唱、分析来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群众歌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1、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
2、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4教学过程
1【导入】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导入: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4分06秒)学生在婉转抒情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欣然入座(播放一段后,音乐声音变小做为背景音乐开始提问)
师:(1)请问刚刚欣赏的歌曲它的演唱者是谁?
(张也,可能没有学生知道,自己说出来)
可能同学们对张也不太熟悉,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外著名歌唱家?。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一、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二、教学重点:判断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方法:启发、视听、对比、讨论
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赏歌曲《水调歌头》,讨论歌曲的名称?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诗歌朗诵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谊,但配上音乐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得畅快淋漓。
这种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例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亦吟亦唱的《诗经》、东汉的《相和歌》等,到了近代,人们已经善于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样式就是歌曲。
2、关于歌曲体裁向学生提问:(对小学、初中知识的简单回顾)
提问:刚才大家欣赏的《水调歌头》它的歌曲体裁?
(师)独唱歌曲、抒情歌曲、通谱歌曲等。
除以上歌曲体裁外,我们今天来学
习两类不同的声乐体裁——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三)自主学习:
1、什么是群众歌曲?
2、什么是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的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生活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人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
群众歌曲的曲调以雄壮豪迈的居多,音域不太宽广,结构亦不复杂,歌词一般通俗简练,易于上口。
群众歌曲绝大多数是创作歌曲,也有根据民歌填词的。
群众歌曲又可按题材内容分为工人歌曲、土兵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
演唱形式一般分为齐唱或轮唱,亦用合唱形式,有无伴奏均可。
群众歌曲的产生和发展,与近现代的革命斗争紧密相关。
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中国作曲家也写有大量的艺术歌曲,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思乡》、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都是优秀的艺术歌曲。
(四)听赏歌曲:1、《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作于1980 年。
歌曲通过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细腻描绘,充分表现了海外儿女炽热的爱国之心。
歌词清新秀丽,旋律宽广舒展、优美深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欣赏完后提问(讨论)
(1)歌曲诞生在什么时期?
(2)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
2、《马赛曲》
《马赛曲》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作于1792年4 月,原名《莱茵军战歌》。
同年夏天,马塞市救国义勇军唱着这支歌挺进巴黎,因此改称《马赛曲》。
它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并对以后的历次欧洲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179 5 年正式定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
欣赏完后提问(讨论)
(1)歌曲诞生在什么时期?是哪国国歌?
(2)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
3、《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这首歌创作于1980 年夏。
歌曲采用主、副歌的形式,音乐语言近似口语,节奏轻快、简洁。
三拍子的交替出现使节奏富有内在的变化与活力。
歌曲的风格轻快、洒脱,表现了20世纪80年代新一辈青年的理想和抱负。
特别后面那舒展而略带俏皮的问答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充满自信、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极富情趣。
欣赏完后提问(讨论)(1)歌曲产生于哪个年代?曲作者是谁?(2)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为什么?互动地带:教师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第一段欢快活泼的旋律和学生共同感受体验。
(注意旋律和歌词的结合)
4、《菩提树》
《菩提树》是舒伯特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比较著名的一首,是舒伯特182 7年根据德国诗人威廉.谬勒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
《菩提树》是《冬之旅》中的第五首小曲。
“艺术歌曲” 是舒伯特创作中的重要体裁。
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是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
他首次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这种体裁成为极富表现力的一种音乐形式,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
舒伯特写了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
这两部声乐套曲都是以失意的流浪者为题材的欣赏完后提问讨论:
(1)歌曲的曲作者是谁?(2)歌曲出自于哪部声乐套曲?
(3)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为什么?
(五)巩固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有关知识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比较
听赏《和未来有约》讨论其声乐体裁
(师)群众歌曲、通俗歌曲、创作歌曲等。
由此可见一首歌曲很可能有多种体裁,可能既是独唱歌曲,又是叙事歌曲、通谱歌曲,还是创作歌曲。
因此,声乐体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而是相对的、多视角的。
五、课后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体验和感受了两种声乐体裁 ------- 群众歌曲和艺术
歌曲,了解了它们的艺术特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我们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