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笔记之STM32F103

学习笔记之STM32F103

学习笔记之STM32F103
学习笔记之STM32F103

学习笔记之STM32F103

目录

1. RCC_APB2Periph_AFIO的使用 (2)

2. GPIO设置为输出时必须设置GPIO_SPEED (2)

3. TIM_GetITStatus与TIM_GetITStatus的区别? (2)

4. 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3)

1.RCC_APB2Periph_AFIO的使用

需要用到外设的重映射功能和中断功能时才需要开启AFIO时钟,使用默认的复用功能时不需要开始AFIO时钟。

举例:重映射USART2

USART2的TX/RX在PA.2/3 PA.2已经被Timer2的channel3使用需要把USART2的TX/RX重映射到PD.5/6库函数的调用。

(1)使能被重新映射到的I/O端口时钟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D, ENABLE);

(2)使能被重新映射的外设时钟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USART2, ENABLE);

(3)使能AFIO功能的时钟(勿忘!)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4)进行重映射

GPIO_PinRemapConfig(GPIO_Remap_USART2, ENABLE);

2.GPIO设置为输出时必须设置GPIO_SPEED.

输入模式可以不用配置速度,但是输出模式必须确定最大输出频率。

当STM32的GPIO端口设置为输出模式时,有三种速度可以选择:2MHz、10MHz和50MHz,这个速度是指I/O口驱动电路的速度,是用来选择不同的输出驱动模块,达到最佳的噪声控制和降低功耗的目的。

高频的驱动电路,噪声也高,当你不需要高的输出频率时,请选用低频驱动电路,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系统的EMI性能。

注意:GPIO的引脚速度是指I/O口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而不是输出信号的速度,输出信号的速度与你的程序有关。

3.TIM_GetITStatus与TIM_GetITStatus的区别?

函数(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CC3) != RESET) 和(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Update) != RESET)

这俩个中断的具体区别

(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CC3) != RESET)

这个一般用于定时器3的通道3,捕获输入超时中断,比如做BLDC,PMSM电机控制会经常用到;

(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Update) != RESET)

这个是定时器3中断。

4.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最近在看数据手册的时候,发现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之多:

(1)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

(2)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

(3)GPIO_Mode_IPD 下拉输入

(4)GPIO_Mode_IPU 上拉输入

(5)GPIO_Mode_Out_OD 开漏输出

(6)GPIO_Mode_Out_PP 推挽输出

(7)GPIO_Mode_AF_OD 复用开漏输出

(8)GPIO_Mode_AF_PP 复用推挽输出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我想这几个概念是必须得搞清楚的,平时接触的最多的也就是推挽输出、开漏输出、上拉输入这三种,但一直未曾对这些做过归纳。因此,在这里做一个总结: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低定。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详细理解:

如图所示,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对负载而言,好像是一个“臂”在推,一

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当输出高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VT3拉出。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VT3 一路和 VT5 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都很小,使RC常数很小,转变速度很快。因此,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

2. 一般来说,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因为开漏引脚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时,只能输出低电平,如果需要同时具备输出高电平的功能,则需要接上拉电阻,很好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便可以改变传输电平。比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上拉电阻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3. OPEN-DRAIN提供了灵活的输出方式,但是也有其弱点,就是带来上升沿的延时。因为上升沿是通过外接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充电,所以当电阻选择小时延时就小,但功耗大;反之延时大功耗小。所以如果对延时有要求,则建议用下降沿输出。

4. 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通过一只上拉电阻,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况下,形成“与逻辑”关系。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补充:什么是“线与”?:

在一个结点(线)上, 连接一个上拉电阻到电源 VCC 或 VDD 和 n 个 NPN 或 NMOS 晶体管的

集电极 C 或漏极 D, 这些晶体管的发射极 E 或源极 S 都接到地线上, 只要有一个晶体管饱和, 这个结点(线)就被拉到地线电平上. 因为这些晶体管的基极注入电流(NPN)或栅极加上高电平(NMOS),晶体管就会饱和, 所以这些基极或栅极对这个结点(线)的关系是或非 NOR 逻辑. 如果这个结点后面加一个反相器, 就是或 OR 逻辑.

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所有引脚连在一起时,外接一上拉电阻,如果有一个引脚输出为逻辑0,相当于接地,与之并联的回路“相当于被一根导线短路”,所以外电路逻辑电平便为0,只有都为高电平时,与的结果才为逻辑1。

关于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最后用一幅最简单的图形来概括:

该图中左边的便是推挽输出模式,其中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时下面的PNP三极管截止,而上面NPN 三极管导通,输出电平VS+;当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时则恰恰相反,PNP三极管导通,输出和地相连,为低电平。右边的则可以理解为开漏输出形式,需要接上拉。

浮空输入:对于浮空输入,一直没找到很权威的解释,只好从以下图中去理解了

由于浮空输入一般多用于外部按键输入,结合图上的输入部分电路,我理解为浮空输入状态下,IO的电平状态是不确定的,完全由外部输入决定,如果在该引脚悬空的情况下,读取该端口的电平是不确定的。

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模拟输入:这几个概念很好理解,从字面便能轻易读懂。

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可以理解为GPIO口被用作第二功能时的配置情况(即并非作为通用IO口使用)

最后总结下使用情况:

在STM32中选用IO模式

(1)浮空输入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可以做KEY识别,RX1

(2)带上拉输入_IPU——IO内部上拉电阻输入

(3)带下拉输入_IPD—— IO内部下拉电阻输入

(4)模拟输入_AIN ——应用ADC模拟输入,或者低功耗下省电

(5)开漏输出_OUT_OD ——IO输出0接GND,IO输出1,悬空,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实现输出高电平。当输出为1时,IO口的状态由上拉电阻拉高电平,但由于是开漏输出模式,这

样IO口也就可以由外部电路改变为低电平或不变。可以读IO输入电平变化,实现C51的IO 双向功能

(6)推挽输出_OUT_PP ——IO输出0-接GND, IO输出1 -接VCC,读输入值是未知的(7)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_AF_PP ——片内外设功能(I2C的SCL,SDA)

(8)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_AF_OD——片内外设功能(TX1,MOSI,MISO.SCK.SS)

STM32设置实例:

(1)模拟I2C使用开漏输出_OUT_OD,接上拉电阻,能够正确输出0和1;读值时先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0);拉高,然后可以读IO的值;使用

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B,GPIO_Pin_0);

(2)如果是无上拉电阻,IO默认是高电平;需要读取IO的值,可以使用带上拉输入_IPU和浮空输入_IN_FLOATING和开漏输出_OUT_OD;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 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 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 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 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

05_STM32F4通用定时器详细讲解精编版

STM32F4系列共有14个定时器,功能很强大。14个定时器分别为: 2个高级定时器:Timer1和Timer8 10个通用定时器:Timer2~timer5 和 timer9~timer14 2个基本定时器: timer6和timer7 本篇欲以通用定时器timer3为例,详细介绍定时器的各个方面,并对其PWM 功能做彻底的探讨。 Timer3是一个16位的定时器,有四个独立通道,分别对应着PA6 PA7 PB0 PB1 主要功能是:1输入捕获——测量脉冲长度。 2 输出波形——PWM 输出和单脉冲输出。 Timer3有4个时钟源: 1:内部时钟(CK_INT ),来自RCC 的TIMxCLK 2:外部时钟模式1:外部输入TI1FP1与TI2FP2 3:外部时钟模式2:外部触发输入TIMx_ETR ,仅适用于TIM2、TIM3、TIM4,TIM3,对应 着PD2引脚 4:内部触发输入:一个定时器触发另一个定时器。 时钟源可以通过TIMx_SMCR 相关位进行设置。这里我们使用内部时钟。 定时器挂在高速外设时钟APB1或低速外设时钟APB2上,时钟不超过内部高速时钟HCLK ,故当APBx_Prescaler 不为1时,定时器时钟为其2倍,当为1时,为了不超过HCLK ,定时器时钟等于HCLK 。 例如:我们一般配置系统时钟SYSCLK 为168MHz ,内部高速时钟 AHB=168Mhz ,APB1欲分频为4,(因为APB1最高时钟为42Mhz ),那么挂在APB1总线上的timer3时钟为84Mhz 。 《STM32F4xx 中文参考手册》的424~443页列出与通用定时器相关的寄存器一共20个, 以下列出与Timer3相关的寄存器及重要寄存器的简单介绍。 1 TIM3 控制寄存器 1 (TIM3_CR1) SYSCLK(最高 AHB_Prescaler APBx_Prescaler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STM32通用定时器_15-1-6

通用定时器的相关配置 1、预装入(Preload) 预装入实际上是设置TIMx_ARR寄存器有没有缓冲,根据“The auto-reload register is preloaded。Writing to or reading from the auto-reload register accesses the preload register。”可知: 1)如果预装入允许,则对自动重装寄存器的读写是对预装入寄存器的存取,自动重装寄存器的值在更新事件后更新; 2)如果预装入不允许,则对自动重装寄存器的读写是直接修改其本身,自动重装寄存器的值立刻更新; 3)设置方式:TIMx_CR1 →ARPE(1) 2、更新事件(UEV) 1)产生条件:①定时器溢出 ②TIMx_CR1→ UDIS = 0 ③或者:软件产生,TIMx_EGR→ UG = 1 2)更新事件产生后,所有寄存器都被“清零”,注意预分频器计数 器也被清零(但是预分频系数不变)。若在中心对称模式下或DIR=0(向上计数)则计数器被清零;若DIR=1(向下计数)则计数器取TIMx_ARR的值。 3)注意URS(复位为0)位的选择,如下:

如果是软件产生更新,则URS→1,这样就不会产生更新请求 和DMA请求。 4)更新标志位(UIF)根据URS的选择置位。 5)可以通过软件来失能更新事件: 3、计数器(Counter) 计数器由预分频器的输出时钟(CK_CNT)驱动,TIMx_CR1→CEN = 1 使能,注意:真正的计数使能信号(CNT_EN)在 CEN 置位后一个周期开始有效。 4、预分频器(Prescaler) 预分频器用来对时钟进行分频,分频值由TIMx_PSC决定,计数器的时钟频率CK_CNT= fCK_PSC / (PSC[15:0] + 1)。 根据“It can be changed on the fly as this control register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要点

名词解释 绪论(27个) 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15)反证:是以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16)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就是指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中医学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特点之一。 17)天人相应:天指自然界,天人相应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和适应关系。18)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 19)病:即疾病。病是指特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20)症:包括病症与体征。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即病人的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

stm32定时器的区别

STM32高级定时器、通用定时器(TIMx) 、基本定时器(TIM6和TIM7) 区别? 高级定时器TIM1和TIM8、通用定时器(TIM2,TIM3,TIM4,TIM5) 、基本定时器(TIM6和TIM7) 区别? TIM1和TIM8主要特性TIM1和TIM8定时器的功能包括: ● 16位向上、向下、向上/下自动装载计数器 ● 16位可编程(可以实时修改)预分频器,计数器时钟频率的分频系数为1~65535之间的任意数值 ● 多达4个独立通道:─ 输入捕获─ 输出比较─ PWM生成(边缘或中间对齐模式) ─ 单脉冲模式输出 ● 死区时间可编程的互补输出 ● 使用外部信号控制定时器和定时器互联的同步电路 ● 允许在指定数目的计数器周期之后更新定时器寄存器的重复计数器 ● 刹车输入信号可以将定时器输出信号置于复位状态或者一个已知状态 ● 如下事件发生时产生中断/DMA:─ 更新:计数器向上溢出/向下溢出,计数器初始化(通过软件或者内部/外部触发) ─ 触发事件(计数器启动、停止、初始化或者由内部/外部触发计数) ─ 输入捕获─ 输出比较─ 刹车信号输入 ● 支持针对定位的增量(正交)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电路 ● 触发输入作为外部时钟或者按周期的电流管理 TIMx主要功能通用TIMx (TIM2、TIM3、TIM4和TIM5)定时器功能包括: ● 16位向上、向下、向上/向下自动装载计数器 ● 16位可编程(可以实时修改)预分频器,计数器时钟频率的分频系数为1~65536之间的任意数值 ● 4个独立通道:─ 输入捕获─ 输出比较─ PWM生成(边缘或中间对齐模式) ─ 单脉冲模式输出 ● 使用外部信号控制定时器和定时器互连的同步电路 ● 如下事件发生时产生中断/DMA:─ 更新:计数器向上溢出/向下溢出,计数器初始化(通过软件或者内部/外部触发) ─ 触发事件(计数器启动、停止、初始化或者由内部/外部触发计数) ─ 输入捕获─ 输出比较 ● 支持针对定位的增量(正交)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电路 ● 触发输入作为外部时钟或者按周期的电流管理 TIM6和TIM7的主要特性TIM6和TIM7定时器的主要功能包括: ● 16位自动重装载累加计数器 ● 16位可编程(可实时修改)预分频器,用于对输入的时钟按系数为1~65536之间的任意数值分频 ● 触发DAC的同步电路注:此项是TIM6/7独有功能. ● 在更新事件(计数器溢出)时产生中断/DMA请求 强大,高级定时器应该是用于电机控制方面的吧

STM32最小系统电路

STM32最小系统电路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1.电源供电方案 ● VDD = ~:VDD管脚为I/O管脚和内部调压器的供电。 ● VSSA,VDDA = ~:为ADC、复位模块、RC振荡器和PLL的模拟部分提供供电。使用ADC时,VDD不得小于。VDDA和VSSA必须分别连接到VDD和VSS。 ● VBAT = ~:当关闭VDD时,(通过内部电源切换器)为RTC、外部32kHz振荡器和后备寄存器供电。 采用(AMS1117)供电 ]

2.晶振 STM32上电复位后默认使用内部[精度8MHz左右]晶振,如果外部接了8MHz 的晶振,可以切换使用外部的8MHz晶振,并最终PLL倍频到72MHz。 3.JTAG接口 ~ 在官方给出的原理图基本是结合STM32三合一套件赠送的ST-Link II给出的JTAG接口。

ST-Link II SK-STM32F学习评估套件原理图的JTAG连接 很多时候为了省钱,所以很多人采用wiggler + H-JTAG的方案。H-JTAG其实是twentyone大侠开发的调试仿真烧写软件,界面很清新很简洁。 ) H-JTAG界面

H-JTAG软件的下载: H-JTAG官网:大侠的blog: 关于STM32 H-JTAG的使用,请看下一篇博文 Wiggler其实是一个并口下载方案,其实电路图有很多种,不过一些有可能不能使用,所以要注意。你可以在taobao上买人家现成做好的这种Wiggler下载线,最简便的方法是自己动手做一条,其实很简单,用面包板焊一个74HC244就可以了。 ! Wiggler电路图下载: 电路图中”RESET SELECT”和”RST JUMPER”不接,如果接上的话会识别不了芯片。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一、绪论 1、P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P3《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者四本书的内容及特点。 2、P3~P5各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比如某个著名医家写了什么书,这本书的地位以及它所带来的价值。 3、P6~P10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及掌握这两者的具体内容。P10名词解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P17~P18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P21~2P24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P25~P26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的内容,了解阴阳格拒、阴阳格离。以及哪些脏腑阳容易偏衰,哪些脏腑阴容易偏衰。 3、P28五行的特性,P29五行归类表,以及五行的关系,相生相克,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所胜所不胜关系,还有相生相侮关系,P35确定治则治法中的补母、泻子、滋水涵木、益火补母等等。 三、藏象 1、P39名词解释:藏象,P40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分别指什么,以及他们各自的生理特点。 2、P41~P57重点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生理联系。P59~P66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课上提到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肺主治节,是对肺主要生理功能的总概括。掌握水液代谢的过程。尤其注重肝的那一部分,以及肝体阴而用阳的解释。P54名词解释:天癸。注意:肝脾不和的病理特点:痛胀泻,肝胃不和的病理特点:痛胀呕。 3、P67~P73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重点掌握水火既济和精血同源的解释。 四、精气血津液 1、P78名词解释:精、广义之精与生殖之精各指什么 2、P79掌握精的生成,以及与哪些脏腑有关,精的功能 3、P80~P81气的来源和生成,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掌握气的运动和功能,名词解释:气机和气化。P83~P85掌握气的分类,各种气的生成分布以及各自的功能,重点掌握营卫的区别和联系,这张表格在老师的PPT中有。 4、P85~P86重点掌握血生成的过程以及血液化生与哪些脏腑有关、血运行与哪些脏腑有关、血的功能、血行通畅的三大条件。 5、P88~P90掌握津液两者的区别、津液生成和排泄的过程,以及生成与排泄与哪些脏腑有关、津液的功能。 6、P90~P92掌握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7、解释津液代谢异常的原因。 五、经络

STM32学习笔记通用定时器PWM输出

STM32学习笔记(5):通用定时器PWM输出 2011年3月30日TIMER输出PWM 1.TIMER输出PWM基本概念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简称脉宽调制,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简单一点,就是对脉冲宽度的控制。一般用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等等。 STM32的定时器除了TIM6和TIM7之外,其他的定时器都可以用来产生PWM输出,其中高级定时器TIM1和TIM8可以同时产生7路的PWM输出,而通用定时器也能同时产生4路的PWM输出。 1.1PWM输出模式 STM32的PWM输出有两种模式,模式1和模式2,由TIMx_CCMRx寄存器中的OCxM位确定的(“110”为模式1,“111”为模式2)。模式1和模式2的区别如下: 110:PWM模式1-在向上计数时,一旦TIMx_CNTTIMx_CCR1时通道1为无效电平(OC1REF=0),否则为有效电平(OC1REF=1)。 111:PWM模式2-在向上计数时,一旦TIMx_CNTTIMx_CCR1时通道1为有效电平,否则为无效电平。 由此看来,模式1和模式2正好互补,互为相反,所以在运用起来差别也并不太大。 而从计数模式上来看,PWM也和TIMx在作定时器时一样,也有向上计数模式、向下计数模式和中心对齐模式,关于3种模式的具体资料,可以查看《STM32参考手册》的“14.3.9 PWM模式”一节,在此就不详细赘述了。 1.2PWM输出管脚 PWM的输出管脚是确定好的,具体的引脚功能可以查看《STM32参考手册》的“8.3.7 定时器复用功能重映射”一节。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TIMx有分配不同的引脚,但是考虑到管脚复用功能,STM32提出了一个重映像的概念,就是说通过设置某一些相关的寄存器,来使得在其他非原始指定的管脚上也能输出PWM。但是这些重映像的管脚也是由参考手册给出的。比如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

绪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 一、精气学说 二、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 2.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映了阴阳的制约关系。又如“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 (2)阴阳的互根互用:“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平衡:“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5)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a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b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c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d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确定治疗原则:a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b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c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d阳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即所谓“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e归纳药物性能: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三、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及其引申含义 a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调达舒畅;b火曰炎上:温热、升腾;c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d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e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3)五行的相生和相克: (4)五行的相乘和相侮:a相乘: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b相侮:反克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发生;c《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A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D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D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D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汇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主要)特点是 A.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框架 B.藏象学说为理论核心 C.生理学与病理学不能截然分开 D.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E.望、闻、问、切为诊病方法 『正确答案』D A.脑 B.肝 C.心 D.五脏 E.经络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正确答案』D 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正确答案』C 2. 下列不属于“证候”的是 A.风寒感冒 B.肝阳上亢 C.心血亏虚 D.心脉痹阻 E.烦躁易怒 『正确答案』E 3. 证候不包括 A.四诊检查所得 B.内外致病因素 C.疾病的特征 D.疾病的性质

E.疾病的全过程 『正确答案』E 4.临床上因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及子宫脱垂,都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其理论依据是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辨征而治 D.异病同治 E.辨病而治 『正确答案』D 5. 治疗感冒可分别采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其理论依据是 A.辨证论治 B.同病异治 C.辨征而治 D.异病同治 E.辨病而治 『正确答案』B 6.“同病异治”的实质是 A.证同治异 B.证异治异 C.病同治异 D.证异治同 E.病同治同 『正确答案』B A.疾病 B.证候 C.症状 D.体征 E.体态

能反映和概括病变全过程的是 『正确答案』A 为疾病某一阶段病理概括的是 『正确答案』B 8.气的运动形式是 A.气机 B.气化 C.气滞 D.气脱 E.气郁 『正确答案』A 9.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人体生命的本原指的是 A.原子 B.电子 C.精神 D.精气 E.神气 『正确答案』D 10.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 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 B.阴和阳即是矛盾 C.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 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 『正确答案』D 12. 以昼夜分阴阳,后半夜为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STM32入门篇之通用定时器彻底研究

STM32入门篇之通用定时器彻底研究 STM32的定时器功能很强大,学习起来也很费劲儿,本人在这卡了5天才算看明白。写下下面的文字送给后来者,希望能带给你点启发。在此声明,本人也是刚入门,接触STM32不足10天,所以有失误的地方请以手册为准,欢迎大家拍砖。 其实手册讲的还是挺全面的,只是无奈TIMER的功能太复杂,所以显得手册很难懂,我就是通过这样看手册:while(!SUCCESS){看手册…}才搞明白的!所以接下来我以手册的顺序为主线,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并通过11个例程对TIMER 做个剖析。实验环境是STM103V100的实验板,MDK3.2 +Library2.东西都不怎么新,凑合用…… TIMER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 1、时基单元。 2、输入捕获。 3、输出比较。 还有两种模式控制功能:从模式控制和主模式控制。 一、框图 让我们看下手册,一开始是定时器的框图,这里面几乎包含了所有定时器的信息,您要是能看明白,那么接下来就不用再看别的了… 为了方便的看图,我对里面出现的名词和符号做个注解: TIMx_ETR:TIMER外部触发引脚ETR:外部触发输入 ETRP:分频后的外部触发输入ETRF:滤波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ITRx:内部触发x(由另外的定时器触发) TI1F_ED:TI1的边沿检测器。 TI1FP1/2:滤波后定时器1/2的输入 TRGI:触发输入TRGO:触发输出 CK_PSC:应该叫分频器时钟输入 CK_CNT:定时器时钟。(定时周期的计算就靠它) TIMx_CHx:TIMER的输入脚TIx:应该叫做定时器输入信号x

ICx:输入比较x ICxPS:分频后的ICx OCx:输出捕获x OCxREF:输出参考信号 关于框图还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影子寄存器。 有阴影的寄存器,表示在物理上这个寄存器对应2个寄存器,一个是程序员可以写入或读出的寄存器,称为preload register(预装 载寄存器),另一个是程序员看不见的、但在操作中真正起作用的寄存 器,称为shadow register(影子寄存器);(详细请参考版主博客 https://www.doczj.com/doc/7c7876068.html,/STM32/401461/message.aspx) 2、输入滤波机制 在ETR何TIx输入端有个输入滤波器,它的作用是以采样频率 Fdts来采样N次进行滤波的。(具体也请参考版主博客 https://www.doczj.com/doc/7c7876068.html,/STM32/263170/message.aspx ) 3、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是相同的。 二、时基单元 时基单元有三个部分:CNT、PSC、ARR。CNT的计数方式分三种:向上、向下、中央对齐。通俗的说就是0—ARR、ARR—0、0—(ARR-1)—ARR—1. 三、时钟源的选择 这个是难点之一。从手册上我们看到共有三种时钟源: 1、内部时钟。 也就是选择CK_INT做时钟,这个简单,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定 时器的时钟不是直接来自APB1或APB2,而是来自于输入为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等)整体观念: 答案: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整体观,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酌整体,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2.(中等)百骸: 答案:骸,泛指骨骼。百筋,指全身骨骼。 3.(中等) 4.(较难)人气: 答案:指人体的阳气。 5(较难)证: 答案: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6.(很难)辨证论治: 答案: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7.(中等)同病异治: 答案:指同一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中等)异病同治: 答案: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9.(中等)异法方宜: 答案:同一种疾病,由于方域、季节、气候、生活、环境、职业、体质等不同,治法就应有所区别。 10.(较难)形与神俱 答案:形,指形体,是生命的本质及结构,也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神,指精神,是生命的活动及功用,也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形存则神在,形谢则神灭,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称之为“形与神俱”,又叫“形神观”。 二、填空题 1.(较难)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_______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______为主导思想,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答案: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辩证论治。 2.(容易)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_____。 答案:《黄帝内经》 3.(容易) 4.(容易) 5.(容易) 6.(中等)《伤寒论》在_____的基础上,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 答案:《素问·热论》;六经辨证论治 7.(容易) 10.(容易)温病学理论源于—————、———————、————一。 答案:《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11.(较难)中医学理论中,神的含义有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指自然界物质变化功能;二指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三指人的精神意识。 12.(容易) 13.(容易)

STM32通用定时器

STM32通用定时器 一、定时器的基础知识 三种STM32定时器区别 通用定时器功能特点描述: STM3 的通用 TIMx (TIM2、TIM3、TIM4 和 TIM5)定时器功能特点包括: 位于低速的APB1总线上(APB1) 16 位向上、向下、向上/向下(中心对齐)计数模式,自动装载计数器(TIMx_CNT)。 16 位可编程(可以实时修改)预分频器(TIMx_PSC),计数器时钟频率的分频系数 为 1~65535 之间的任意数值。 4 个独立通道(TIMx_CH1~4),这些通道可以用来作为: ①输入捕获 ②输出比较 ③ PWM 生成(边缘或中间对齐模式) ④单脉冲模式输出 可使用外部信号(TIMx_ETR)控制定时器和定时器互连(可以用 1 个定时器控制另外一个定时器)的同步电路。 如下事件发生时产生中断/DMA(6个独立的IRQ/DMA请求生成器): ①更新:计数器向上溢出/向下溢出,计数器初始化(通过软件或者内部/外部触发) ②触发事件(计数器启动、停止、初始化或者由内部/外部触发计数) ③输入捕获 ④输出比较 ⑤支持针对定位的增量(正交)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电路 ⑥触发输入作为外部时钟或者按周期的电流管理 STM32 的通用定时器可以被用于:测量输入信号的脉冲长度(输入捕获)或者产生输出波形(输出比较和 PWM)等。 使用定时器预分频器和 RCC 时钟控制器预分频器,脉冲长度和波形周期可以在几个微秒到几个毫秒间调整。 STM32 的每个通用定时器都是完全独立的,没有互相共享的任何资源。 定时器框图:

倍频得到),外部时钟引脚,可以通过查看数据手册。也可以是TIMx_CHn,此时主要是实现捕获功能; 框图中间的时基单元 框图下面左右两部分分别是捕获输入模式和比较输出模式的框图,两者用的是同一引脚,不能同时使用。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渊源与成绩。 二教学要求 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熟悉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三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标志。 (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一教学目的 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了解其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为以后学习其他基本理论和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熟悉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了解阴阳五行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名词解释: 1、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也是的推动宇宙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动力源泉。 2、形质:气有无形和有形两种基本状态,以凝聚状态存在而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称之为“形质”。 3、三宝:即精、气、神。精和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与表现,故称之为人身之三宝。 4、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况。 5、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6、阴阳可分: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可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中有阴阳可分,阳中也有阴阳可分,如此分下去,以至无穷。 7、阴阳制约: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对抗,在相互制约之中达到动态平衡。 8、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涵阳,阳中涵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9、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在不断地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10、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不仅是相互对立,而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11、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12、阴阳交感:交,即接触交合;感,即感应相错。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13、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两者互相协调而维持着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14、阳胜则阴病:阳长则阴消,阳偏胜必然导致阴液的损伤。 15、阴胜则阳病:阴长则阳消,阴偏胜必然导致阳气的损伤。 16、阳盛则热:指阳气偏胜,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 17、阴盛则寒:指阴气偏胜,则可产生寒性的病变。 18、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19、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规律的一种方法论。 20、木曰曲直 第三章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导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 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张仲景·六经辨证 温热病辨证:清·叶桂(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瑭(鞠通)--三焦辨证 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 (2)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 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 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 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气和气机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 统一。 气机,即气的运动,一般常被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 2、精和神的含义。 精:1.气中的精华部分 2.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份 3.专指肾精(生殖之精) 神:①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②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STM32通用定时器学习

STM32通用定时器 STM32的定时器功能很强大,学习起来也很费劲儿. 其实手册讲的还是挺全面的,只是无奈TIMER的功能太复杂,所以显得手册很难懂,我就是通过这样看手册:while(!SUCCESS){看手册…}才搞明白的!所以接下来我以手册的顺序为主线,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并通过11个例程对TIMER做个剖析。实验环境是STM103V100的实验板,MDK3.2 +Library2.东西都不怎么新,凑合用…… TIMER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 1、时基单元。 2、输入捕获。 3、输出比较。 还有两种模式控制功能:从模式控制和主模式控制。 一、框图 让我们看下手册,一开始是定时器的框图,这里面几乎包含了所有定时器的信息,您要是能看明白,那么接下来就不用再看别的了… 为了方便的看图,我对里面出现的名词和符号做个注解: TIMx_ETR:TIMER外部触发引脚 ETR:外部触发输入 ETRP:分频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ETRF:滤波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ITRx:内部触发x(由另外的定时器触发) TI1F_ED:TI1的边沿检测器。 TI1FP1/2:滤波后定时器1/2的输入 TRGI:触发输入 TRGO:触发输出 CK_PSC:应该叫分频器时钟输入 CK_CNT:定时器时钟。(定时周期的计算就靠它) TIMx_CHx:TIMER的输入脚 TIx:应该叫做定时器输入信号x ICx:输入比较x ICxPS:分频后的ICx OCx:输出捕获x OCxREF:输出参考信号 关于框图还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影子寄存器。 有阴影的寄存器,表示在物理上这个寄存器对应2个寄存器,一个是程序员可以写入或读出的寄存器,称为preload register(预 装载寄存器),另一个是程序员看不见的、但在操作中真正起作用的 寄存器,称为shadow register(影子寄存器);(详细请参考版主博客 https://www.doczj.com/doc/7c7876068.html,/STM32/401461/message.aspx) 2、输入滤波机制 在ETR何TIx输入端有个输入滤波器,它的作用是以采样频率 Fdts来采样N次进行滤波的。(具体也请参考版主博客 https://www.doczj.com/doc/7c7876068.html,/STM32/263170/message.aspx) 3、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是相同的。 二、时基单元 时基单元有三个部分:CNT、PSC、ARR。CNT的计数方式分三种:向上、

STM32F103通用定时器PWM应用例程--蜂鸣器演奏乐曲

STM32F103通用定时器PWM应用例程:蜂鸣器演奏乐曲 一.说明:本例程是将流明LM3SLib_Timer.pdf文档中的例程9及例程10(PWM应用:蜂鸣器演奏乐曲),移植到STM32F103上。 二.流明LM3SLib_Timer.pdf例程9及例程10的拷贝: 例程9.Timer PWM应用:蜂鸣器发声 如图1.1所示,为EasyARM1138开发板上的蜂鸣器驱动电路。蜂鸣器类型是交流蜂鸣器,也称无源蜂鸣器,需要输入一列方波才能鸣响,发声频率等于驱动方波的频率。 图1.1 蜂鸣器驱动电路 程序清单1.9是Timer模块16位PWM模式的一个应用,可以驱动交流蜂鸣器发声,运行后蜂鸣器以不同的频率叫两声。其中"buzzer.h"和"buzzer.c"是蜂鸣器的驱动程序,仅有3个驱动函数,用起来很简捷。 程序清单1.9 Timer PWM应用:蜂鸣器发声 文件:main.c #include "systemInit.h" #include "buzzer.h" // 主函数(程序入口) int main(void) { jtagWait(); // 防止JTAG失效,重要! clockInit(); // 时钟初始化:晶振,6MHz buzzerInit(); // 蜂鸣器初始化 buzzerSound(1500); // 蜂鸣器发出1500Hz声音 SysCtlDelay(400* (TheSysClock / 3000)); // 延时约400ms buzzerSound(2000); // 蜂鸣器发出2000Hz声音 SysCtlDelay(800* (TheSysClock / 3000)); // 延时约800ms buzzerQuiet( ); // 蜂鸣器静音 for (;;) { } } 文件:buzzer.h #ifndef __BUZZER_H__ #define __BUZZER_H__ // 蜂鸣器初始化 extern void buzzerInit(void); // 蜂鸣器发出指定频率的声音 extern void buzzerSound(unsigned short usFreq); // 蜂鸣器停止发声 extern void buzzerQuiet(voi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