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经典腹泻病例分析件
- 格式:pptx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57
第三章病例分析——小儿腹泻概述(一)概念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1.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等。
②细菌感染:致腹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等。
③真菌感染④寄生虫感染2)肠道外感染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2)气候因素(三)临床表现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1)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常急性起病,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①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②水、钠平衡紊乱等渗性脱水临床表现与分度脱水失水量精神眼口尿量皮肤粘眼窝前卤四休克征程度%(ml/kg)泪渴膜肢轻度5%(50)稍差略烦躁有轻稍减少稍干燥略干稍凹陷稍下陷温无中度5%-10%(50-100)萎靡烦躁少明显减少干燥,苍白,弹性差干燥凹陷下陷稍凉不明显重度>10%(100-200)淡漠昏迷无烦渴极少无干燥,花纹,弹性极差极干明显凹陷显现下陷厥冷有,脉细,血压下降等渗性脱水:血清钠130~150mmol/L;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
③钾平衡紊乱正常血清钾:3.5~5.5mmol/L,<3.5mmol/L为低钾血症。
④低钙、低镁血症⑤代谢性酸中毒: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呼出气体有丙酮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可不典型。
腹泻无痛医案分析报告腹泻是指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特点是大便稀烂,排便次数多,而且没有疼痛感。
腹泻无痛时,通常是因为肠道功能紊乱或者消化系统问题引起的,严重程度较轻。
腹泻无痛医案分析张某,男性,40岁,因为反复出现腹泻无痛症状,来就诊。
主诉: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天大约4-5次,大便量多,排便时没有疼痛感。
并伴有食欲不振,味觉差,精神疲惫,舌苔厚腻。
辨证分析:根据张某的主诉和舌诊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其病情是“食滞积热”造成的。
腹泻无痛,大便量多,表明肠道蠕动过快,容易导致大便次数增多。
食欲不振、味觉差、精神疲惫,说明消化系统功能出现问题。
舌苔厚腻,反映了消化系统中有湿热积聚。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理气。
方药组成:黄连(10g)、陈皮(10g)、泽泻(10g)、木香(6g)、苍术(10g)、炙甘草(3g)。
方药解析:1.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能够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2. 陈皮能行气、理气,有助于消化和改善胃肠功能。
3. 泽泻是一味清热利湿的中药,能够促进水湿的排除,减轻湿热症状。
4. 木香能够调理肠胃,舒缓胃肠道紧张情况。
5. 苍术具有健脾胃、化湿利水的功效,对于湿热积聚有一定的解决作用。
6. 炙甘草有益气养胃、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
处方解析:根据辨证分析和药物解析,本方由黄连、陈皮、泽泻等药物构成,能够清热、化湿、理气,对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和肠道蠕动过快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诊疗过程:张某根据医师的诊断结果,遵循医嘱,每天按时服用药物,同时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
效果评估:经过一周的治疗,张某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量逐渐恢复正常。
食欲有所改善,精神状况也较之前好转。
舌苔开始变薄,味觉也有所恢复。
总结:腹泻无痛的治疗要根据病情辩证合理选药,清热、化湿、理气是常用的治疗原则。
本医案中,采用的方剂是由黄连、陈皮、泽泻等药物构成,具有清热、化湿、理气的作用。
同时结合调整饮食习惯,加强饮食调养,治疗效果较好。
感染科感染性腹泻病例分析感染性腹泻是由于人体肠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本文将通过对感染科某医院的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与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1. 个案描述患者A,女性,65岁,近期出现腹泻、腹痛、恶心等症状,体温37.5℃,呕吐频繁,大便带血。
既往无明显慢性肝病、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临床怀疑为感染性腹泻,进行相应的检查与治疗。
2. 发病原因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
根据患者症状以及病史,可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从而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3. 症状与体征感染性腹泻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吐、腹部肌肉紧张等。
而患者A的病情表现主要集中在腹泻、腹痛、呕吐以及大便带血等方面。
4. 治疗方法对于感染性腹泻,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原体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另外,适当调整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5. 病例治疗过程经过精确的病原学检测,患者A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
在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给予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措施。
经过5天的治疗,患者A的症状逐渐缓解,大便恢复正常,体温稳定。
6. 预防措施感染性腹泻的预防非常重要,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饮食卫生的保障,饮用高温熟食,尽量避免生冷食物等。
另外,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对感染科中一位患者的病例分析和治疗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提高人们对感染性腹泻的认识,更加重视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病历分析-小儿腹泻1.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有何临床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很少为原发性,多继发于口服大量广谱抗生素后,症状与病程常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有时在慢性痢疾基础上继发。
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
呕吐常在发热1~5日前出现。
腹泻初期大便呈黄绿色,3~4日后多变为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或更多。
体液丢失较大肠杆菌肠炎多,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重,甚至发生休克。
大便中常见灰白色片状伪膜(将少量大便放在生理盐水内,可见伪膜漂浮水上),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大便粘液涂片可见多数脓球和革兰氏阳性球菌。
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2. 真菌性肠炎有何临床特点?真菌性肠炎多并发于其他感染,如大肠杆菌肠炎久治不愈者。
多数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
在便每日3~4次或稍多,黄色稀水样,偶呈豆腐渣样,有的发绿,泡沫较多,带粘液。
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及菌丝。
广西曾报道3例毛霉菌肠炎死亡病例,病史6天~3个月,黄绿水便,偶带粘液,镜下有红白细胞。
尸检查到肠道血管内及周围大量毛霉菌。
3. 侵袭性肠炎的致病菌包括哪些?属于侵袭性的病原菌有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肠炎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
这些细菌均可直接侵入肠粘膜引起炎症反应,如充血、水肿、渗出和溃疡。
有些菌株可产生肠毒素。
这种侵袭性肠炎病人的大便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多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由于这些细菌对肠道分泌功能影响不大,所以脱水程度较轻。
4. 小儿腹泻脱水第1个24小时补液总量包括哪几部分?轻、中、重度脱水补液量各为多少?补液总量:治疗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应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和生理消耗量,依脱水程度补充总量120~200ml/kg轻度脱水120~150ml/kg、中度脱水150~180ml/kg、重度脱水180~200ml/kg5. 如何确定脱水程度、脱水性质?脱水:患儿较快地消瘦、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肤苍白甚至发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窝下陷,粘膜干燥,腹部凹陷,脉细数,血压降低和尿量减少。
腹泻的病例及分析(1)一丶2015年2月16日坐长途拉肚子问:拉肚子要做长途有什么办法答:大蒜剁碎了,开水冲下去米粉炒还黑冲下去,内劲按足三里,天枢,都行。
二(1)2015.03.03,周婉孩子拉肚子三皮:@豫周婉33 孩子今天怎么样?如果明天晚上还是这样,后天的药里加上30克白茅根,30克芦根豫周婉33:已经好很多了谢了!今天只上了6趟厕所三皮:大便呢?豫周婉33:5次,他说每次拉之前都肚子痛,希望能拉拉瘦一些三皮:90多斤确实太胖了,先把她这个调理好了,再给她开点减肥的药。
(2)2015.03.07周婉孩子拉肚子2015-03-07 13:27:23 豫周婉33(1015535137)三皮老师,孩子的小便问题好了,这3天来天拉5,6次肚子,每次拉肚子前都肚子痛,是怎么了?2015-03-07 13:28:33 三皮(240416173)@豫周婉33 这叫肝郁乘脾,陈皮15克,防风15克,炒白术30克,白芍30克,苍术15克,山药30克,泽泻20克。
三付。
三皮讲大便第二个,讲大便质量的异常。
刚刚讲的大便干结还有泄泻时的稀溏,这个讲便秘和泄泻的时候再讲,大便干结和大便稀软以后再讲,那还有的异常的便质,那就是比如完谷不化,溏结不调,脓血便,便血等等。
先讲第一个,完谷不化!什么叫完谷不化,那就是大便中含有较多的没有消化的食物的症状。
如果是久病体弱的人出现完谷不化,那就是病久伤及脾肾之阳导致的,,容易在早上出现,也叫五更泻,也叫脾肾阳虚肾,是典型的四神丸证。
如果是新病,也就是突然之间出现这样,多半是食滞胃肠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就是藿香正气散证!第二个,就是溏结不调,就是指的大便时干时稀的症状。
如果是在天数上交替出现,比如今天干,明天稀,或者今天稀,明天又干,这样干稀之间交替出现的,这是肝郁脾虚,肝脾不调所导致!这肝是主情志的,主疏泄的,这情志不好,它就一下这样一下那样的,这大便也就会跟着一下干一下稀的,如果是在一次大便里出现,那就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干后稀,另一种是先稀后干先干后稀的属脾虚!先稀后干的属胃热肠寒!第三种,那就是脓血便,就是指大便里有脓血这样的粘液状的东西。
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度等渗性脱水病例分析1.病例介绍姓名:xxx性别:男年龄:11月住院号:19003585入院日期:2019-04-29出院日期:2018-05-03患者,男,11月,主因“解水样便伴发热4天,尿少伴精神萎靡1天”入院。
患儿入院前4天解黄色水样便7-10次/日,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量多少不定。
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无便前便后哭闹。
呕吐胃内容物,进食时呕吐明显,2-4次/日,非喷射性呕吐。
发热,呈不规则发热,每日2-3次,体温最高达38.5℃。
在家给予“蒙脱石散;妈咪爱”等药口服治疗,发热时给予“布洛芬混悬液 3.5ml/次”口服后体温下降正常但易反复发热。
近1天来腹泻次数增加,夜间出现尿少,精神萎靡,哭时泪少。
无烦渴、无思饮。
今急来就诊办理住院治疗。
自病以来饮食渐差,思睡,体重无明显变化。
个人史及家族史:G2P2,足月。
顺产。
出生体重:2750克。
否认产伤窒息史。
母乳喂养。
现食母乳+普食。
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成员中无传染病史,无遗传性病史,无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T:36.8℃HR:120次/分R:34次/分W:8Kg,精神萎靡,哭声弱,泪少,前囟凹陷(约1.0cm×0.8cm),眼眶凹陷,口唇干,皮肤无花斑,皮肤弹性降低。
腹部轻度膨隆,软,无拒按,肝脾未触及,肠鸣音10次/分。
手足凉。
毛血管充盈时间3秒。
辅助检查:4月29日:血常规:WBC12.8×10^9/L,N61%PLT430×10^9/L,CRP4.44mg/l;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抗体:阳性,潜血:(++);肝功:ALT:43.4U/L;AST:55.7U/L;肾功:UA:583umol/L;电解质:钙Ca:2.28mmol/L,钾K:3.01mmol/L,钠Na:133mmol/L;氯CL:104mmol/L;血气分析: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律齐。
4月30日尿常规+镜检:蛋白质:(1+),白细胞:(+),潜血:(+);5月1日复查血常规:10.02×10^9/L,N51%,PLT230×10^9/L;复查电解质:钾K:4.01mmol/L;钠Na:132mmol/L;氯CL:112 mmol/L;尿酸:235umol/L;5月2日复查尿常规+镜检:蛋白质:(-),白细胞:(-),潜血:(-);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抗体:弱阳性,潜血:(-)。
婴幼儿春季腹泻的病例分析与护理婴幼儿春季腹泻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换季时期,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影响。
本文将结合实例分析婴幼儿春季腹泻的病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病例分析1.病例一患者:小明,男,1岁症状:小明在春季突然出现腹泻,每天腹泻5-10次,大便呈水样,伴有一阵阵腹痛,食欲不振。
诊断:春季腹泻,疑似轮状病毒感染2.病例二患者:小花,女,8个月症状:小花出现腹泻,每天腹泻3-5次,大便呈蛋花汤样,偶有呕吐,精神状态较差。
诊断:春季腹泻,疑似肠道菌群失调二、护理措施1.保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婴幼儿腹泻会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给予患者口服补液盐或电解质补充液,根据患者的腹泻情况调整剂量。
同时,也可以给予患者适量的淡盐水或糖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2.饮食调整患者在腹泻期间,饮食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汤、稀饭、面条等。
避免给予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刺激肠道,加重腹泻症状。
在腹泻症状缓解后,应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并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
3.保持臀部清洁婴幼儿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容易污染臀部。
要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发生红臀。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干净。
若条件允许,可以使用一次性尿布,减少对臀部的刺激。
4.注意休息患者在腹泻期间,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充分休息。
要保持室内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刺激患者。
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烧、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5.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
同时,家长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严格遵守医嘱,避免自行给药。
6.预防措施春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期,家长要加强对婴幼儿的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同时,要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物新鲜、清洁。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带婴幼儿去公共场所,预防感染。
婴幼儿春季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要密切关注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轮状病毒腹泻病例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度等渗性脱水病例分析1.病例介绍姓名:xxx性别:男年龄:11月住院号:19003585入院日期:2019-04-29出院日期:2018-05-03患者,男,11月,主因“解水样便伴发热4天,尿少伴精神萎靡1天”入院。
患儿入院前4天解黄色水样便7-10次/日,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量多少不定。
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无便前便后哭闹。
呕吐胃内容物,进食时呕吐明显,2-4次/日,非喷射性呕吐。
发热,呈不规则发热,每日2-3次,体温最高达38.5℃。
在家给予“蒙脱石散;妈咪爱”等药口服治疗,发热时给予“布洛芬混悬液3.5ml/次”口服后体温下降正常但易反复发热。
近1天来腹泻次数增加,夜间出现尿少,精神萎靡,哭时泪少。
无烦渴、无思饮。
今急来就诊办理住院治疗。
自病以来饮食渐差,思睡,体重无明显变化。
个人史及家族史:G2P2,足月。
顺产。
出生体重:2750克。
否认产伤窒息史。
母乳喂养。
现食母乳+普食。
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成员中无传染病史,无遗传性病史,无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T:36.8℃HR:120次/分R:34次/分W:8Kg,精神萎靡,哭声弱,泪少,前囟凹陷(约1.0cm×0.8cm),眼眶凹陷,口唇干,皮肤无花斑,皮肤弹性降低。
腹部轻度膨隆,软,无拒按,肝脾未触及,肠鸣音10次/分。
手足凉。
毛血管充盈时间3秒。
辅助检查:4月29日:血常规:WBC12.8×10^9/L,N61%PLT430×10^9/L,CRP4.44mg/l;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抗体:阳性,潜血:(++);肝功:ALT:43.4U/L;AST:55.7U/L;肾功:UA:583umol/L;电解质:钙Ca:2.28mmol/L,钾K:3.01mmol/L,钠Na:133mmol/L;氯CL:104mmol/L;血气分析: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律齐。
4月30日尿常规+镜检:蛋白质:(1+),白细胞:(+),潜血:(+);5月1日复查血常规:10.02×10^9/L,N51%,PLT230×10^9/L;复查电解质:钾K:4.01mmol/L;钠Na:132mmol/L;氯CL:112 mmol/L;尿酸:235umol/L;5月2日复查尿常规+镜检:蛋白质:(-),白细胞:(-),潜血:(-);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抗体:弱阳性,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