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第一册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 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是教案最终版教案主题: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学科:德育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的概念;2.掌握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之间的关系;3.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内容:1.德育的定义和目标;2.道德的概念和作用;3.法律的含义和作用;4.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5.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例如:“什么是德育?德育的目标是什么?”等。
Step 2:德育的定义和目标(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德育的定义和目标,并通过举例说明。
如: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使其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优秀人格。
Step 3:道德的概念和作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道德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道德的作用是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Step 4:法律的含义和作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法律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法律的重要性。
如:法律是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制度。
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实现社会公正。
Step 5: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2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
如:德育是通过培养道德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和法律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依据和指导,为个人的人生提供了准则和保障。
Step 6: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和活动。
学生需要从德育、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评价。
最后,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Step 7: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一、开课对象:全院所有新生班级二、课程任务: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为线索,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义教育。
主要内容有:谱写崭新篇章,培养健康心理,恪守道德规范,增强法治观念,走好人生道路等。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和企业受欢迎的从业者。
三、课时分配表:课程名称总课时讲授实训习题测验《德育》(第一册)36 32 2 2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6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和岗位技能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与技能成才的关系;增强学习岗位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2、了解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在职业活动、职业成功中的作用;掌握了解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与理想的方法。
3、理解学习对个人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了解如何开展学业规划,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内容§1—1 职业伴随人生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2、技能成才与职业教育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1、就业是谋生之本2、职业技能是从业之基§1—2 学习改变命运一、有理想才会有追求1、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2、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二、会学习才能成人才1、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2、全面发展,提高职业素养三、善把握才会有成效1、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2、设计适合自己的成才规划3、实现规范的关键在于行动(三)教学重点1、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关系2、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下去、理想和所学专业、现实岗位不一致的问题3、明确职业教育学习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4、制定发展规划要把握的四个步骤(四)教学难点1、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下去、理想和所学专业、现实岗位不一致的问题2、制定发展规划要把握的四个步骤(五)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启发引导、问题驱动、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6课时)(一)教学要求1、认识自我的心理状态,了解青春期心理现象;认识当前个人所处的环境变化,掌握自我适应能力的方法;了解自信自强的重要性,掌握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强意识的方法;能够自觉自信面对生活。
德育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为线索,生
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义教育。主要内容有:职业伴随人生,学
习改变命运,培养健康心理,养成良好品德,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合法权益,正确看待事物
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
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和企业受欢迎的从业者。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生活紧密相连,有着现实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因此,要强调学
生在学习中,注意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力求甚解,学以致用,把书上的观点和要求自觉地
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课 谱写新的人生
教学要求
从正确认识职业开始,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描述自己的职业兴趣,解释职业理想的作用,懂得学习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尝试进行学习生活的自我设计
章节 名称 学时安排 备注
第一课 谱写崭新篇章 8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8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8
第四课 增强法治观念 8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8
总计 40
教学内容
1—1 职业伴随人生
一、 职业与人生
二、 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
三、 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
1—2 学习改变命运
1.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1.会学习才能成人才
2.善把握才会有成效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要求
列举心理健康的表现,解释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感受环境的变化,了
解适应环境的方法和途径。解释自尊自信的重要性,了解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
与合作的原则和技巧,熟悉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教学内容
2—1 培养健康心理
1.客观认识自我
2.学会主动适应
3.追求自信与自强
2—2 学会和谐交往
1.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人际交往的方法
3.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教学要求
了解公民的基本道德和公民应尽的义务,做到文明礼让,诚实守信。要善于团结合作,
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了解在社会活动中要做到爱岗敬业,勤俭自强。懂得抵制成长过程中
的诱惑和不良行为的侵袭,掌握怎样增强自制能力。
教学内容
3—1 加强道德修养
1.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1.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遵守社会公德和传承家庭美德
3—2 抵制不良侵袭
一、 拒绝不良诱惑
二、 杜绝不良行为
三、 增强自制能力
第四课 增强法治观念
教学要求
熟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以及此处罚的方法。辨别犯罪的行为,熟悉刑罚的内容 ,
分析犯罪的严重性。了解预防犯罪方法,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熟悉未成年人行为的特
殊性。
教学内容
4—1 提高法律意识
1.社会与法律
2.个人与法律
4—2 预防违法犯罪
1.预防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2.预防误入犯罪歧途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教学要求
体验人生的各种矛盾,懂得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总结对人生问题的各种看法,初步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人生价值的正确含义,归纳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客观辨证
的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
6—1 正确地对待人生
1.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
2.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6—2 实现人生价值
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