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0 KB
- 文档页数:9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学习目标:懂得进入青春期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掌握培养批判精神和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
模块一:自主学习1.面对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我们应如何做?(1)发展;(2)培养;(3)开发。
2.如何认识思维的独立性?(1)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 (2)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 (3)同时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3.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对事情有自己的;(2)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挑战。
4.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意义?(1)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2)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5.如何培养批判精神?(1)要有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建议的能力;(2)要考虑他人的,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6.如何开发青春的创造潜力?(1)敢于,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2)关注他人与,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3)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7.为什么说创造离不开实践?(1)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
(2) 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模块二:合作探究1.发展独立思维:《中国孩子精神成长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想法,能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做主”;11.2%的孩子认为“长大就得独立,这是长大的标志”;只有3%的孩子认为“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大人会帮我安排好”;2.8%的孩子认为“什么都自己想好累,过一天算一天呗”。
(1)结合材料,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2)面对材料中3%和2.8%的那些孩子,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2.开发创造潜力:2016年9月9日至11日,2016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办。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一、【预习-导入】视频导入:《思维决定命运》思考:这一视频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活动:思维决定命运。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二、【交流-提升】学生活动二:知识模块一发展独立思维材料:两代人的对话一个被生活所迫的母亲把两个10岁的孩子手脚捆绑从高楼推下,然后自己跳下,全死了。
我:“要死就自己死,干嘛把孩子也搭上?”妈:“她(那个母亲)已经走投无路了,她养不了这两个孩子了!”我:“这么说你还支持她了?”妈:“支持?!我只是说......”我(没等我妈说完):“那两个孩子可还有六七十年的生活,就这么一推,这六七十年让他们的妈给毁了!”此材料说明我们对父母的观点是不是一味的认同?我们有了?的思维?点拨: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我们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探究:教材P10 探究与分享(1)小刚的理解的“酷”是什么?你同意它的说法吗?小刚的说法体现了他渴望?为什么?答案提示:真正的个性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魅力,小刚渴望独立。
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青少年而言,真正的酷应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应该是洋溢青春活力,不事雕琢,“清水出芙蓉”般。
酷是发自内在的,展示自己真正的才华、特长。
活动探究:探究与分享(1)你同意以上的说法吗?为什么?(2)你认为青春的独立是指什么?答案提示:本题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独立,要求我们大胆培养独立精神,但不能一味追求独特,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真正的长大、独立不是故做姿态,而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精神。
但不是对父母的劝告不理不睬。
真正的长大是能判断自己行为的正确,善于听取父母的劝告,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并为自己的行为的后果负责。
人格和思想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知识模块二培养批判精神活动探究:文学评论家李建军在文学报发表的“直议莫言与诺奖”一文中指出:“莫言的创作并没有达到我们这个时代精神创作的最高点。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知识点总结第一课青春的邀约1.1悄悄变化的我1、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含义)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有哪些?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3、青春期的生理(身体)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积极:(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消极:(1)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2)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4、如何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5、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美?(1)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2)提高品德和文化素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6、青春期心理变化有哪些?(1)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2)自我意识不断增强(3)情感世界愈加丰富7、产生矛盾心理的原因是什么?(1)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2)自我意识不断增强(3)情感世界愈加丰富(4)青春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8、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9、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培养兴趣爱好、接纳和调适矛盾心理。
(4)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10、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的烦恼,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的?(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2)参加体育活动(3)学习自我暗示(4)试试自我解嘲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青春期的思维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创造潜力2、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独立性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1. 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10-19 岁)是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2、3、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消极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4、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④青春的我们追求美。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5、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表现?6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7 温暖中放松自己。
(集体)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他人)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我)④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我)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 怎样理解思维的独立性(独立思维)?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 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表现?(批判精神的表现)(1)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2)敢于表达不同观点;(3)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4)敢于向权威挑战。
3. 思维批判的好处(批判精神的作用和意义)?(1) 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2) 能调动我们的经验;(3) 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4) 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4. 如何进行批判?(怎样培养批判精神)(1) 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2) 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5. 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自己的成长充满好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挑战。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误区,比如认为成长就是身体的变化,忽视了心理和能力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困惑。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讨论流程。
3.准备自我反思的引导问题和反思模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成长是什么?”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长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