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丁香煮酒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煮酒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煮酒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煮酒的功效与作用

在现在大家的养生生活中,药酒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了,而且在当下使用药酒养生也是非常流行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丁香煮酒这种药酒。

丁香煮酒——(腹胀腹痛)

(验方)

【配方】黄酒50毫升,丁香2粒。

【制法】把黄酒放在瓷杯中,再加入丁香,把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锅中加热蒸炖10分钟。

【主治】感寒腹疼,腹胀,吐泻。

【用法】趁热饮酒。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丁香煮酒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药酒,对人体有着非常多的益处。但同时我们在饮用时也要注意不能过量,否则可能对身体造成不适。

第1 页

丁香油的用法 丁香油的作用与功效

丁香油的用法丁香油的作用与功效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见过丁香花吧,那么对于丁香油大家是否都认识呢?丁香油的使用方法大家都知道吗?今天就带着我们去了解关于丁香油的知识吧,让我们去了解除了生活中的丁香花之外的丁香油吧。 1、食用丁香油 食用的丁香油是可以用来进行烹调的,可以进行直接的食用。 2、药用丁香油 可内服外擦,用法请遵医嘱。 3、香料用丁香精油 用于香熏疗法,浓度很高,食用可致命,请勿尝试!严格来说丁香油又可分为丁香叶油、丁香茎油、丁香花蕾油。在香料工业中,一般说丁香油大都为丁香叶油。 【】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异名Eugenia aromaticum.或 Eugenia caryophyllata.)的一种干燥的花蕾(公丁香)经过蒸馏之后所得到的挥发性的油,在古代的时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的油。 【植物形态】 丁香树是一种常绿乔木,高达10-20米,叶椭圆形,单叶大,对生,革质;花为红色,聚伞花序,花蕾初起白色,后转为绿色,当长到1.5-2厘米长时转为红色,这时就可以收获,花蕾入药称公丁香。萼托长,花萼和花瓣4;果实为长椭圆形,名为母丁香。具体见右图。 【产地】 丁香原产印度尼西亚,目前出产丁香的地区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桑给巴尔和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也出产丁香,xx年,印度尼西亚生产的丁香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南部也有少量种植. 【药材】

为淡黄或无色得澄明油状物,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气。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浓厚而色变棕黄。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或冰醋酸中。比重为1.038~1.060。 丁香油为淡黄色或者是无色的澄明的油状型的物质,具有丁香特有的特殊的气味。露置在空气中或者是存储的时间长了,就会渐渐的浓厚而颜色变为棕黄。这种物质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冰醋酸以及醚中,比重为1.038~1.060。 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坎。外用:涂擦患处。 提取方法确定(挥发油提取装置与普通蒸馏装置比较): 实验思路:按批件方法提取,存在以下问题:(1)蒸馏得的油水混合物分离困难,必须继续借助分液漏斗分离;(2)蒸馏过程中,水沸腾冷凝到收集器中,提取溶剂水不断减少,造成提取不完全。故选用用挥发油提取装置重复回收使用水和普通蒸馏分次加溶剂方法提取。 2.1.1试验方案: 方法一:取药材40g,加纯化水240ml,浸泡2h,用挥发油测定装置提取7h,收集油层,减压蒸馏,T:80℃,将收集的挥发油静置24h。

丁香花蕾泡水喝的功效

丁香花蕾泡水喝的功效 丁香花泡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饮品,而且很多女生都希望通过丁香花泡水让自己的皮肤有所改善。丁香花泡水不仅可以改善女生的内分泌,而且对于肌肤也是有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消除肌肤表面的痘痘,而且对皮肤的色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让皮肤变白。那么,丁香花蕾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1、止咳化痰的功效 丁香叶桂花茶具有止咳化痰之功。丁香叶桂花茶可以养阴润肺,可以舒缓喉咙,改善多痰、咳嗽症状,对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及咳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暖胃的功效 丁香叶桂花茶有一定的暖胃作用。在丁香茶里面加入桂花,能够起到很好的温中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对于胃寒胃痛的患者可适当饮用丁香叶桂花茶来保健。丁香叶桂花茶也非常适合老年人饮用。 3、润肠通便的作用 丁香叶桂花茶还能润肠通便的作用。丁香叶桂花茶可以减轻胀气等肠胃不适,对便秘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除口臭 丁香叶桂花茶可用于除口臭。桂花气味芳香宜人,而茶叶中所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溶解脂肪,消除口中的异味。有口臭的人群常喝丁香叶桂花茶可以让口气更清新。

丁香桂花泡水喝的功效 5、美容的作用 丁香叶桂花茶具有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润肠通便的作用,因此,女性朋友常喝丁香叶桂花茶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6、提神的作用 丁香叶桂花茶具有提神的功效。丁香叶桂花茶浓郁的花香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饮用丁香叶桂花茶可以平衡神经系统,达到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当人们感到很疲惫精神不好及压力过大的时候可以喝杯丁香叶桂花茶来缓解调理。 7、清热的作用 丁香叶桂花茶还具有清热的功效。饮用丁香叶桂花茶可以清热消毒,润肠通便。丁香叶桂花茶对口腔炎,牙周炎,声音沙哑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丁香桂花泡水喝的功效 丁香叶桂花茶的作用和功效很多,营养价值很高,是养生保健的不错的茶饮品。长期饮用让人神清气爽,充满活力。

温白丸的功效与作用

温白丸的功效与作用 温白丸,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温白丸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紫菀22克吴茱萸22克菖蒲15克柴胡15克厚朴15克(炙)桔梗15克皂角22克(去皮、籽,炙)乌头75克(熬)茯苓 15克桂心15克干姜15克黄连15克蜀椒15克(汗)巴豆7.5克(熬)人参15克 【制法】 上十五味,合捣下筛,加白蜜和匀,更捣二千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里祛寒,消症除癖。治心腹积聚、症癖。 【用法用量】 一服2丸,不知,渐增至5丸,以知为度。

【摘录】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 【处方】 半夏60克(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白术30克丁香7.5克 【制法】 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虚寒,宿食不消,痰饮留滞,小儿久泻,脾虚不食,食即泻下,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时煎生姜汤送下;如腹痛并呕逆,食后服。小儿每服3~5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

天麻(生)15克白僵蚕(炮)白附子(生)干蝎(去毒)天南星(锉,汤浸七次,焙)各7.5克 【制法】 上药同研为末,汤浸寒食面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脾虚,泄泻瘦弱,及因吐泻或久病后而成慢惊,身冷瘈疭者。 【用法用量】 再于寒食面内养七日取出。每次服5~7丸,加至20~30丸,空腹时煎生姜米饮送下。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温白丸为传统中药方剂。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丁香酚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酚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酚是一种具有丁香气味一类液体,不溶于水,是许多香水,化妆品里必不可少的香精成分,当然也可以作为食品香料,具有很多功能,例如丁香酚可以抗菌,杀毒,作为皂用,食用的香精,也可以做成许多花的精油,可以调制康乃馨型香精,用来调配坚果的香型等,作用颇多。 1.抗菌,降血压。丁香酚具有很强的杀菌力,且兼有局部防腐作用。 2.可用于香水香精以及各种化妆品香精和皂用香精配方中,还可以用于食用香精的调配。丁子香酚具有浓郁的石竹麝香气味,是康及謦系香精的调合基础,在化妆、皂用、食用等香精的调合中均有使用。 3.丁子香酚是其他一些香料的中间体,衍生物有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乙酰丁子香酚、乙酰丁香酚、苄基异丁香酚等。丁香酚在氢氧化钾中加热时,丙烯基的双键发生重排作用,变为与苯环共轭的α-丙烯基,从而得到异丁香酚,经乙酰化和温和的氧化,α-丙烯基断裂,即得香草醛,它是一种重要的人造调味剂的主要成分。丁香酚还可用于制造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异烟肼。 4.是调配香石竹花香的体香。广泛用于香薇等香型,可作为修饰剂和定香剂,用入有色香皂加香。可用于许多花香香精如玫瑰等。也可用于辛香、木香和东方型、薰香型中,还可用于食用

的辛香型、薄荷、坚果、各种果香、枣子香等香精及烟草香精中。 5.丁子香酚具有浓郁的石竹麝香气味,是康及謦系香精的调合基础,在化妆、皂用、食用等香精的调合中均有使用。丁子香酚具有很强的杀菌力,作为局部镇痛药可用于龋齿,且兼有局部防腐作用。丁子香酚是其他一些香料的中间体,衍生物有异丁子香酚、甲基丁子香酚、甲基异丁子香酚、乙酰丁子香酚、乙酰导师丁香酚、苄基异丁子香酚等。丁子香酚在氢氧化钾中加热时。 6.用于配制康乃馨型香精及制异丁香酚和香兰素等,也用作杀虫剂和防腐剂。GB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烟熏火腿、坚果和香辛料等型香精。亦为合成香兰素的主要原料。 7.丁香酚是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薄荷、坚果、辛香型食品香精和烟用香精,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

丁香的食用功效

丁香的食用功效 丁香来源于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是口腔疾病、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及癣病患者的保健佳品。 食谱精选: 1.丁香煮酒:取公丁香3粒,黄酒50毫升。将公丁香、黄酒共人瓷杯中,加盖隔水蒸炖15分钟。趁热饮酒。本品具温中止痛、和胃降逆之功效。适用于寒湿内困胃肠引起的腹痛。 2.丁姜糖:取丁香5克,生姜30克,白砂糖250克,食油适量。先将丁香、生姜焙干研成细粉备用,另用白砂糖放人锅内,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煮至较稠时,加入丁香、生姜粉搅匀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成丝状时离火,即倒入表面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分割成块。每次饭后任意食用。本品具温中补阳,散寒止呕之功效。适用于食人良久而吐,胃脘冷痛,四肢不温者。 3.丁香煨犁:取大雪梨1个,丁香15个。先将大雪梨洗净,去心,装入丁香,外用纸包好,置炉旁煨熟,去丁香。食梨,每日1~2个。本品具清热生津、温中降逆之功效。适于反胃转食,药物不下属胃阴虚弱者服用。 现代研究: 丁香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a-丁香烯,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酯、蓰草烯、苯甲醛、苄醇、间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仪一衣兰烯等多种营养和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分析表明,丁香油能促进胃液分泌,有抗菌、驱虫、止痛及产生麻醉、抗惊厥等作用。丁香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抗诱导和抗癌、促进透皮吸收等作用。 现代医学也有将丁香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及癣等。丁香不仅是极好的药物,还是制作食品、香烟的极佳调味品,又是提制高级化妆品的原料。丁香和桂皮、八角、茴香、花椒共研细末即成“五花粉”,当今的“十三香”其中也有丁香,西式泡菜的制作中除了其他香料外,也要使用丁香。 小贴士: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丁香不可见火,畏郁金。

丁香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花茶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喝,明显的作用就是能够温胃养胃,在调理肠胃,预防肠道细菌方面,都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预防幽门螺杆菌,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在调理肠胃的过程当中,也能够预防口臭的现象,和其他的一些药材调配,在预防腰膝酸软,预防男性性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也是很好的。 如何挑选丁香 以个大、粗壮、色红棕、油性足、能沉于水、香气浓郁、无碎末者为佳。个小,香味淡,有碎末的不宜选购。 丁香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1、暖胃 丁香茶是暖胃养胃的好手,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常与柿蒂、党参、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逆,如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与白术、砂仁等同有,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如丁香散(《沈氏尊生书》);治妊娠恶阻,可与人参、藿香同用。还含有子宫收缩成分,易容于水和乙醇,不易溶于乙醚、石油、氯份、苯和醋酸。丁香内服或制成稠膏外敷脐部可以治疗胃寒妊娠呕吐者。 2、使清新口气 丁香是古代用来去除口臭的良药,丁香之所以能够除口臭,是因为其芳香可以压制口中的臭气,当然这与它能去除胃寒的功

效有关。很多人认为口臭发生的原因只是胃热,实际上胃热引起的口臭只是一种,而且大部分发生在有胃热、积食等人的身上。反复发作的口臭,有不少属于胃寒引起的,这种口臭只要多喝丁香茶,戒掉寒凉的食物,就能很快消除口臭。女性常喝亦舒堂丁香茶能消除口臭,带来清新口气。 3、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要知道,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门螺旋杆菌,而幽门螺旋杆菌的大量繁殖可能会诱发胃癌,因此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很重要,每天冲泡3——5克丁香茶饮用对胃十分有好处。

丁香茶的功效作用

丁香茶的功效作用 那么喝丁香茶有些什么功效作用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丁香茶的功效作用长白山丁香茶的主要成分丁香叶[4]为东北地区特色药材,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是一味极具开发潜力的中药。 其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温中壮阳,下气降逆的作用。 一般3到5克泡茶,为治疗胃寒呃逆的重要药物。 凡属呃声低微,并有形寒气弱、胸闷脉迟者。 治疗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泻等。 在市面上的丁香茶,主要作用就是养胃,调理胃寒。 1、为治疗胃寒呃逆的重要药物。 凡属呃声低微,并有形寒气弱、胸闷脉迟者。 可用丁香配柿蒂、生姜等开郁散痰,有助于止呃逆,方如丁香柿蒂汤,寒重者可再加肉桂。 2、治疗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泻等,可用丁香配砂仁、白术、党参、陈皮、生姜等水煎服,效果较好。 3、外用丁香煎液涂擦患部,治头癣、体癣、股癣、手癣等,有一定疗效,可能减轻痒感,减少落屑。 丁香茶的好处丁香是古代用来去除口臭的良药,丁香之所以能够除口臭,是因为其芳香可以压制口中的臭气,当然这与它能去除胃寒的功效有关。

很多人认为口臭发生的原因只是胃热,实际上胃热引起的口臭只是一种,而且大部分发生在有胃热、积食等人的身上。 反复发作的口臭,有不少属于胃寒引起的,这种口臭只要多喝丁香茶,戒掉寒凉的食物,就能很快消除口臭。 丁香茶还是暖胃养胃的好手,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 常与柿蒂、党参、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逆,如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与白术、砂仁等同有, 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如丁香散(《沈氏尊生书》);治妊娠恶阻,可与人参、藿香同用。 还含有子宫收缩成分,易容于水和乙醇,不易溶于乙醚、石油、氯份、苯和醋酸。 丁香内服或制成稠膏外敷脐部可以治疗胃寒妊娠呕吐者。 此外,丁香茶还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 要知道,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门螺旋杆菌,而幽门螺旋杆菌的大量繁殖可能会诱发胃癌,因此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很重要,每天饮用丁香茶对胃好! 丁香因为浓郁香气而得名,它健胃消胀、促进排气的功效可以压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等疾病引发的呃逆、反胃与口气不佳,抑制细菌及微生物滋长,还能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增加身体的抗菌能力。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来源:飞暖网 白术(zhú),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一,本草论述 《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 名山蓟,生山谷。 《长沙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本草蒙筌》: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 《本草备要》: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 1,药材简述 a,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b,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C,炮制方法 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 2,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6] 3,贮藏方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4,注意事项 a、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b、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c、《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二,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对各种动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对不麻醉狗静脉注射煎剂0.05~0.25g/kg,尿量增加可达9倍以上,并在用药5小时后仍高于正常;灌胃给药1~3g/kg,尿量较用药前可增加2~6倍,而且多数于用药6~7小时后仍多于正常,白术煎剂和流浸膏1.0g /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兔1.0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术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还胜于水的排泄。它也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因此白术增加水的排泄可能主要不是影响水的主动性重吸收,而是续发于电解质重吸收的减少,既有汞撒利样排泄氯、钠的作用;又有增高尿中二氧化碳容量、pH值以及增加钾排泄,减少铵排泄的醋唑磺胺样的特点。对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数试验,不能最后肯定。 2、降血糖作用: 家兔灌胃煎剂或浸膏,血糖稍有降低。大鼠灌胃煎剂有加速体内葡萄糖的同化因而降低血糖。小鼠内服煎剂有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减少作用。 3、强壮作用: 白术煎剂灌胃1mol或6g/kg,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和增强游泳耐力,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呈活化作用,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其溶酶体消化平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在白细胞减少症时,白术有升白作用。白术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IgG明显增高。说明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4、抗凝血作用: 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术煎剂0.5g/kg灌胃1~4周,能显着延长大鼠凝血酶元的时间。其作用较双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为强。根的作用比茎强。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天3次,4天后凝血酶元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着延长,停药后10天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酒精浸出液也有效果,但维持时间较短。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剂量过大时可致停博,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3~4小时内未见恢复。 6、抗肿瘤作用:

丁香茶叶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丁香茶叶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丁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种药材,丁香虽然苦涩,但是却可以温肾补阳,调理气血,缓解胃病,预防恶心腹痛和腹泻的症状,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少数孕妇出现的孕吐反应,丁香中的丁香油可以外用,同时也能治疗细菌,丁香在平时可以制茶,用丁香制成的茶叶,具有调节肠胃,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的效果,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 它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以及妇女寒性痛经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它还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尤其是孕妇害喜症状。丁香含有丁香油,对于致病性真菌及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也可作外用,对体癣及足癣都有很好的疗效。 以个大、粗壮、色红棕、油性足、能沉于水、香气浓郁、无碎末者为佳。个小,香味淡,有碎末的不宜选购(如果是在网上购买丁香茶,物流过程中外力造成的碎沫并不影响其质量)丁香的制作技巧 丁香可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 胃寒呃逆,脉迟者,可与柿蒂、人参、生姜配伍; 久患心腹冷痛者,可与肉桂、干姜等相伍; 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与肉桂、

附子、鹿角胶等相配; 少腹寒疝腹痛者可与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烹调用途:作调味料,可矫味增香。常用于制作卤菜,亦用于制糕点和饮料。亦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 开水泡丁香茶,具有很强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丁香茶叶5克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后饮用。对胃溃疡、浅表性胃炎等肠胃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注意事项 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 阴虚质、湿热质体质应忌食或少食;

丁香和功效与作用

丁香和功效与作用 丁香的功效: 丁香为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以花蕾和其果实入药。花蕾称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实称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 【功效】:温中、暖肾、降逆。 【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丁香 【宜忌】 宜:寒性胃痛、反胃呃逆、呕吐者宜食;口臭者宜食。 忌: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李杲:气血胜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气也。《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药物配伍】:《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别名】: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鸡舌香(《本草纲目》)。 【处方名】:丁香、公丁、公丁香

【商品名】:丁香、公丁香。以花蕾干燥、个大、饱满、色棕紫而新鲜、香气浓烈、油性足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树根(丁香根)、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果实(母丁香)、花蕾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 丁香的作用: 1、久患心腹冷痛者,可与肉桂、干姜等相伍。 2、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与肉桂、附子、鹿角胶等相配。 3、丁香主要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 4、胃寒呃逆,脉迟者,可与柿蒂、人参、生姜配伍。 5、少腹寒疝腹痛者可与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6、烹调用途:作调味料,可矫味增香。常用于制作卤菜,亦用于制糕点和饮料。亦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 7、丁香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研究表明:丁香浸出液有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其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与乙酰胆碱不同,前者刺激分泌的胃液酸度高,消化力较强,而后者刺激分泌的胃液酸度低,消化力较弱.丁香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似与胆碱能神经参与有关,因该作用可被静脉注射阿托品所阻抑.丁香酚乳剂亦可使胃黏液分泌显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强.丁香油的作用稍差.连续应用可使黏液耗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种植技术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种植技术 1、富含物质 【成份】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酯、葎草烯、苯 甲醛、苄醇、间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a一衣兰烯等。也有野生品种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 酮和番樱桃素。花中还含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黄酮和对氧萘酮 类鼠李素、山奈酚、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异番樱桃素亭及其去 甲基化合物异番樱桃酚。 2、功效作用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芳香散降;具有温中降逆,散寒 止痛,暖肾助阳的功效;主治胃寒呃逆,呕吐反胃,脘腹冷痛,泄泻痢疾,肾虚阳痿,阴冷疝气,腰膝冷痛,阴疽,口臭齿疳。 1、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 疝气,癣疾。 2、《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3、《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4、《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5、《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丁香的科学研究 治癣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每 日外搽患处3次,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一般 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病史较长

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则于治疗后2~3天症状才开始 消退,一般经3~5天亦能治愈。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 一法用1:10的丁香煎液外涂,每日1~3次,治疗数种皮肤霉菌病共 31例,结果8例临床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有效病例 通常在涂药后3~7日痒感减轻,炎症减退,落屑减少,以后局部症状 逐渐好转。治疗期中如中断用药,效果多不明显或无效。疗效与病原 苗未见明显关系,曾对6例治愈患者进行短期随访,1例于1个月后 复发,6例经2~12月观察未见复发。 丁香的市场信息 1、丁香的价格 丁香的价格约为2-6元/棵。 2、丁香的选购方法 以个大、粗壮、色红棕、油性足、能沉于水、香气浓郁、无碎末者为佳。个小,香味淡,有碎末的不宜选购 3、丁香的保存方法 遮光,密闭,置干燥处。 为解决用药需要,从5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现海南已扩大试种,并连年开花结果。 栽培 选地、整地宜选择温和湿润、静风环境、温湿变化平缓、坡向最好为东南坡的地区,并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 栽培。土壤以疏松的砂壤土为宜。深翻土壤,打碎土块,施腐熟的 干猪牛粪、火烧土作基肥,每亩施肥2500-3000千克。平整后,作 宽l-1.3米、高25-30厘米的畦。如果在平原种植,地下水位要低,至少在3米以下。有条件先营造防护林带,防止台风为害。种植前 挖穴,植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穴内施腐熟厩肥 15-25千克,掺天然磷矿粉0.05-0.1千克,与表土混匀填满植穴, 让其自然下沉后待植。

丁香花茶作用与功效【医学养生常识】

丁香花茶作用与功效 文章导读 丁香花有很好的保健身体的作用,它既是一种观赏的植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 药用价值,丁香花茶最明显的作用就是能够保护肠胃的健康,给予预防有害细菌作用于 肠胃,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另外有一定的温胃养胃的功效,能够预防胃寒,丁香花茶 能够促进消化,能够预防口臭。 丁香花茶作用与功效 1、暖胃 丁香茶是暖胃养胃的好手,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常与柿蒂、党参、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逆,如丁香 柿蒂汤(《症因脉治》);与白术、砂仁等同有,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如丁香散(《沈氏尊生书》);治妊娠恶阻,可与人参、藿香同用。还含有子宫收缩成分,易容于水和乙醇,不易溶于乙醚、石油、氯份、苯和醋酸。丁香内服或制成稠膏外敷脐部可以 治疗胃寒妊娠呕吐者。 2、使清新口气 丁香是古代用来去除口臭的良药,丁香之所以能够除口臭,是因为其芳香可以压制口中的臭气,当然这与它能去除胃寒的功效有关。很多人认为口臭发生的原因只是胃热,实际 上胃热引起的口臭只是一种,而且大部分发生在有胃热、积食等人的身上。反复发作的口臭,有不少属于胃寒引起的,这种口臭只要多喝丁香茶,戒掉寒凉的食物,就能很快消除 口臭。女性常喝亦舒堂丁香茶能消除口臭,带来清新口气。 3、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要知道,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门螺旋杆菌,而幽门螺旋杆菌 的大量繁殖可能会诱发胃癌,因此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很重要,每天冲泡3——5克丁香茶 饮用对胃十分有好处。 丁香花茶适宜人群 丁香茶,适合所有人饮用,尤其对于胃胀痛或者脾虚不明显的,或者说脾胃虚弱恢复期

蒲公英丁香茶的功效

蒲公英丁香茶的功效 蒲公英丁香茶,从字面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种用蒲公英和丁香共同制作而成的茶。由于蒲公英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元素,而丁香具有丰富的丁香油和丁香酚,因此两者相结合,还是具有很多功效的,比如说快速醒酒、消炎杀菌、抗击血栓等。下面将为大家具体介绍相关知识! 一、蒲公英的功效 蒲公英的整枝草都可以利用。一般来说,嫩叶可以当作沙拉,花可以酿酒,根可以代替咖啡。蒲公英的叶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和铁质,自古以来就传说在春天食用可以清血。若不喜欢叶子的苦味,可用来漱口。蒲公英在种植后第二年的秋季,绵帽飞掉之后,根就可以采收了。只不过蒲公英的根扎得很深,要自己一个人去采不太容易。此外,蒲公英还有促进消化、催乳、清血、强健肝脏、利尿,改善胆石、便秘、青春痘、畏寒、气喘的功效。 二、丁香茶的功效 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它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以及妇女寒性痛经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它还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尤其是孕妇害喜症状。 丁香茶之所以被称之为“养胃茶”、“健胃剂”,其原因得益于丁香茶叶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质以及齐墩果酸等,可治疗肠胃疾病,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因此在过节或者大型聚餐后喝上一杯丁香茶,能减少恶心呕吐,清除油腻,消除腹胀。 很多人口臭是由于肠胃消化不好引起的,因此常喝丁香花茶能逐渐改善、消除口臭,其次丁香的芳香气可以压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之类而引发的口臭气。由于丁香中含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因此用丁香泡茶,煎水服用,对幽门螺旋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也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丁香泡出来的茶,茶香浓郁芬芳,具有提神醒酒的作用。 三、蒲公英丁香茶的功效 快速醒酒:蒲公英根茶在养肝护肝方面的效果非常好,而丁香茶可以起到养胃、杀菌的作用。二者搭配在一起喝,不仅可以抗油腻、降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还可以快速醒酒。 消炎杀菌:蒲公英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某些真菌都有比较显著的杀灭作用,而丁香茶叶中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可消灭幽门螺旋杆菌。 抗击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很容易出现血栓,用蒲公英根搭配丁香茶喝,能清除血管壁垃圾,畅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丁香茶的功效和禁忌

丁香茶的功效和禁忌 丁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用丁香制作而成的丁香茶,可以治疗多种肠胃疾病,促进人体的消化能力,同时还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防治胃炎、胃癌等疾病。此外,丁香茶还有抗菌、祛风、壮阳、下气降逆等功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丁香茶的营养价值、功效作用以及饮用禁忌! 一、营养价值 丁香茶为桃金娘科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干燥花叶,含丁香油,其中主要为丁香油酚。又含鞣质、齐墩果酸等。 1、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质以及齐墩果酸等,可治疗肠胃疾病,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2、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 二、功效作用 丁香茶,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干燥花叶,以花大油足,叶以嫩绿者为佳。我国主要产地为长白山药谷,国外主要产自坦桑尼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地。主要用于泡茶或者入药,有养胃抗菌、健胃驱风、温中壮阳、下气降逆的功效。 1.醒神开窍 丁香茶辛香,性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芳香开窍,化湿辟秽。《本草再新》谓其:“开九窍,舒郁气。”故有醒神开窍之功。

可用于湿浊之邪,阻蔽清窍,扰乱神明引起神志错乱,痰声漉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沉滑等症。 2.清新口气 丁香是古代用来去除口臭的良药,丁香之所以能够除口臭,是因为其芳香可以压制口中的臭气,当然这与它能去除胃寒的功效有关。很多人认为口臭发生的原因只是胃热,实际上胃热引起的口臭只是一种,而且大部分发生在有胃热、积食等人的身上。反复发作的口臭,有不少属于胃寒引起的,这种口臭只要多喝丁香茶,戒掉寒凉的食物,就能很快消除口臭。女性常喝丁香茶能消除口臭,带来清新口气。 3.养胃护胃 丁香茶被成为花草药界的“健胃剂”,这名号得益于它出众的养胃功能。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质以及齐墩果酸等,可治疗肠胃疾病,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4.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要知道,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门螺旋杆菌,而幽门螺旋杆菌的大量繁殖可能会诱发胃癌,因此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很重要,每天冲泡3——5克丁香茶饮用对胃十分有好处。 三、饮用丁香茶禁忌 不能与郁金香同时饮用; 丁香性温,如果担心喝了上火,可放凉后饮用;

丁香膏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膏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膏大家吃过吗?丁香膏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丁香膏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丁香半两(研末),麻油1斤,黄丹7两,丈夫头发1两,蜡1两,桂心半两(研末),当归半两(研末)。 【制法】 上药先炼油令香,下发,煎令发尽,次下蜡,以绵滤过,都入铛中,下黄丹,不住手搅,候色黑,滴水如珠,即下丁香、桂心、当归等末,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 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用故帛上摊贴,日2换之。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 丁香1分,藿香1分,硫黄2分,柿蒂10个,水银1钱,木香1钱,槐花半两,腊茶半两。 【制法】 上先研水银、硫黄令匀,入众药末内,炼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 小儿或大人吐逆。 【用法用量】 以蜡裹丸如1杏核大,煎桑叶汤送下;甚者3服。小儿量大小加减,丸如1皂子大;薄荷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 丁香3两(好者,以水三升,煎至半升),黄蜡3两,麝香1两(别研),松脂1两(炼),黄耆(锉)1分,丹砂半两(研如粉),

硫黄1两(研如粉),铅丹3两,沉香2两(水三升,煎至半升),细辛3两(去苗叶,水三升,煎至半升)。 【功能主治】 牙齿痛。 【用法用量】 贴药后,或龈肿出脓血,并是病虫出也。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 母丁香7个,丁香1两,吴茱萸1两(先用醋浸后,汤洗七遍去涎,焙干,别捣为末,以醋半盏,于银石器内熬成膏),硫黄1分(研),胆矾1钱(与硫黄同研),麝香1分,生姜自然汁1分。 【制法】 将丁香等为末,与硫黄、胆矾、麝香、姜汁和匀,入茱萸膏内,慢火熬成膏,豌豆大。 【功能主治】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公丁香的功效 中文名称: 丁香 别名: 丁子香,支解香,瘦香娇,雄丁香,公丁香,如宇香,索瞿香,百里馨【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药理作用 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丁香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的花蕾或果实,多系栽培品。主产于非洲西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南洋各地,以桑给巴尔产量最大、质量最佳,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也有栽培。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绿转为鲜红时采收,除去花柄,晒干,生用。 常用名称:丁香(由丁香的花蕾或果实经拣去杂质晒干入药者,统称为丁香。习惯认为花蕾药力比果实为强)、公丁香(是在花蕾由青转红时采集,经除去花柄晒干入药的称为公丁香,简称公丁)、大花丁香(公丁香中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浓烈、油多者为佳,又称为玫瑰公丁香)、母丁香(古人以其成熟之果实,晒干入药而名之,简称母丁)、鸡舌香(因其常常丝裂成两瓣,形如鸡舌,以个大、粒实、油足、气味浓厚者为佳)、丁香露(是用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丁香粉(将丁香碾成细粉,过筛即得)、丁香油(是指由丁香干燥花蕾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呈淡黄或无色澄明的油状液,力速于丁香药材)等。 应用:1、本品辛温,其气芳香,入脾胃,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之功,为治疗胃寒呃逆呕吐之要药。其入膳多用作佐料,可奏提香开胃,增进食欲之效,入药尤能温散胃中寒邪,恢复胃气之降浊功能而制呕吐,故宜于胃寒气滞之呕吐症,

丁香外用功能及实验研究概述

丁香外用功能及实验研究概述 丁香(Flos Caryophylli)系桃金娘科番樱桃属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又称公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系常用温里药,临床多作为内用药取其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近年来,为了加快丁香的开发,国内外药学工作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中药丁香外用的功能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丁香外用功能较内用范围更加广泛,现综述如下: 1、对丁香外用功能的临床应用概括 丁香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自古以来,丁香就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药材,在我国许多药材古典专著上均有记载,如《本草汇》、《纲目》、《药材学》等。丁香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功效,主治脾胃虚汗,呢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萎等。中医临床上用与不同中药配伍可以用于治疗腹泻、急性菌痢、胃炎、隔肌痉挛、急性胃肠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脾胃杂病、泄泻、麻痹性肠梗阻、心绞痛、偏头痛、牙痛。外用治各种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腋臭、键鞘炎、乳头感染、乳牙尖周炎、牙髓炎、口腔内炎症、口臭、体癣、头癣、手足癣等症。还可用作牙科防腐剂和外科组织上的清洁剂。 1.1杀虫作用 梁裕芬1等等经体外杀螨实验观察,发现丁香煎剂具有较好的杀螨效果。 李秀芳2等应用从唇形科植物丁香罗勒中提取的丁香罗勒油(Oleum Ocimi gratissimi,主要成分丁香酚)配制的乳膏(商品名乐乐霜)治疗31例阴虱病患者,治愈率为100%。 1.2抑菌作用 《本草纲目》云:“公丁香,辛温无毒,杀虫,主治风水肿”。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用公丁香浸出液对致病性真菌的抗菌作用作过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水浸液或含8%浓度的丁香煎剂对许氏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而其抑制真菌的有效成分是丁香油酚,丁香油及丁香油酚在1: 8000~1: 16000时,对致病性真菌即有抑制作用。 杨凌阁3采用复方丁香搽剂治疗体股癣及手足癣取得较好疗效,所有患者均用复方丁香搽剂治疗。药物主要由公丁香、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等组成。并按一定比例配伍,按搽剂工艺规程制成,每瓶200ml。使用时棉签蘸药液直接涂搽于患处,待干即可。研究结果表明,该药起效快,用药第1天即能止痒, 2~3天可见红斑、丘疹、水疱逐渐消退,浸渍糜烂减轻。且对皮肤无刺激,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李瑞新4用甘遂60g、公丁香50g、皂刺50g、斑蝥3g,以7%~9%米醋1000ml 煎成500ml,过滤后装瓶备用,外治花斑癣72例,经观察,全部病例在7天内治愈,未见复发。 亦有报道用丁香4~15ɡ打碎,用冷开水浸过药面,药经4小时后即成棕色药液。治疗白色念球菌所引起的口腔溃疡,一般2~3日愈。 1.3镇痛作用 丁香对牙痛有知觉麻痹作用和镇静、镇痉作用。丁香花蕾含挥发油(丁香油),油中含有丁香酚、乙酥丁香酚、水杨酸甲酸、苯甲醒等,还含三砧化合物如齐墩果酸、黄酮等。临床应用也发现,丁香油少量滴入,而消毒龋齿腔,消除牙周部炎症并能止牙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