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信息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9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走进多媒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BBS论坛的基本知识。
2.学会在BBS论坛上浏览、发布、回复主题(帖子)。
3.学会注册BBS论坛登录名。
过程与方法1.向学生讲解BBS论坛的基本知识。
2 .让学生自己动手在BBS论坛上浏览、发布、回复主题(帖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了解BBS论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在浏览、发布、回复主题中养成良好的信息伦理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BBS论坛的基本知识。
难点:学会在BBS论坛上浏览、发布、回复主题(帖子)。
三:教学准备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信息技术发展飞速,我们在家里看电视时既可以看到生动的画面,还可以听见有趣的声音;在电影院我们可以看到感人的电影,更可以在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并相互交流。
这就是BBS。
大家知道什么是BBS吗?能举出几个例子出来吗?1.学生相互讨论。
2.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对多媒体进行了解。
课堂学习(一)感受进入BBS论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BBS。
1.论坛是十分常见的媒体,它不仅可以准确地描述信息内容,还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展示文本,并进行相互间的互动。
2.BBS能够直观地呈现信息及观点,让浏览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就其他人的文章发表自己的意见;。
3.以“小学生网上作文”的论坛为例,向学生展示。
4.展示进入BBS的过程。
学生:1.认真听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2.浏览教师展示的素材,思考问题。
3.相互交流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
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浏览主题帖子1.教师示范:单击“小学生”选项卡中的“自主发表专区”。
,进入论坛分类页面,进入标题页面。
2.单击想看的主题标题。
3.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BBS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吧。
1.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2.思考问题,也可以提问。
3.观看教师放映的画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授教化内容小学信息技巧下册P78-84第15课。
教授教化目标⒈能够或许闇练应用用户名和暗码登录论坛。
⒉操纵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帖的方法。
⒊进步应用收集进行交换的才能。
⒋养成积极地、有目标地应用收集的意识。
⒌明白应文明上彀,初步形成文明上彀的道德意识。
重点难点操纵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帖的操作。
教授教化时刻一课时教授教化预备多媒体收集教室、连internet的运算机。
教授教化过程一、导入。
同窗们都差不多申请了“学生部落论坛”的帐号,大年夜家想不想到论坛上与别人进行交换呢?(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爱好)二、新授。
⒈揭橥新帖。
⑴教师演示。
①登录论坛。
(登录“学生部落论坛”,进入“水族乐土”评论辩论区)②熟悉操作界面。
③演示发帖步调。
(单击“揭橥新贴”,在“主题标题”栏中输入主题,选择“当前心境”栏中的表情符号,输入正文内容,选择“心境图片”等,单击“揭橥”按钮。
)④要求文明发帖。
(不得揭橥涉及政治、色情、暴力、迷信、造谣、诽谤、扇动等谈吐。
不要在评论辩论区中揭橥与版区主题无关的文章。
所发帖子的标题要清晰表达帖子的重要内容,以便利他人搜刮和查找。
)⑵要肄业生扫瞄本班同窗所发的帖子,评论辩论谁的帖子最有意思。
学生经由过程小组合作,测验测验在论坛中发帖。
⒉答复帖子。
⑴扫瞄论坛帖子并回帖。
⑵教师演示。
①演示回帖步调。
(单击“水族乐土”版上主题为“水鱼部族”的帖子。
在“快速答复”框中输入评论辩论内容。
单击“OK!揭橥答复”按钮。
②要求文明回帖。
(不发内容空泛的回帖,例如“是啊”、“对啊”等。
回帖不要跑题,不显现与回帖内容不相符的内容。
不在回帖中夹带人身进击性说话!)③学生演习回帖。
三、小结。
这节课大年夜家进修了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帖,学会了在论坛上与别人进行交换。
你认为在论坛上与人交换有哪些特点?你爱好在论坛上与人交换吗?学生评论辩论、总结,体验在论坛上与人交换的乐趣新课标第一网第2课:上传附件一、导入。
我们差不多能够或许在论坛上自由地与伙伴们进行交换,也交了许多好同伙。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共17篇)篇1: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即教材)分析《建立个人博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版下册第21课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上的新授课,是重新认识、使用网络的新窗口,同时也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后的又一同类型的网络新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了解博客的概念,会在网上浏览博客的相关信息,并且运用博客、电子邮箱、网上论坛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学会注册博客、发表日志,对于学生进行网路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以小学六年级(3)班为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开阔,好奇心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字录入技能和网络操作技能,而且较之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次数也较多;在课堂上,他们踊跃积极,团体合作能力较好。
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该班9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号和电子邮箱,并且部分同学还经常上网装扮自己的空间和进行网上偷菜,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了解什么是博客。
(3)建立个人博客,学会在自己的博客上面浏览信息,发表日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搜索查找关于“博客”的信息,查看中国青少年雏鹰网上的一些博客,从而初步了解“博客”的概念。
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结合分组教学法和演示法,让学生完成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并且掌握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好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建立个人博客(网上个人家园)的欲望。
(2)倡导学生健康文明地上网。
4.行为与创新(1)培养学生文明使用博客进行交流的道德观。
(2)能主动思考如何将博客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意识和个性化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网络获取关于“博客”的信息,初步了解什么是博客。
洛宁县回镇王东小学信息技术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1、让学生掌握网络操作技能,掌握IE的前进、后退、收藏夹等的基础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文字。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4、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6、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自己抵制不良网络信息二、学生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六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
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训练)要求: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网页浏览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声音、图象、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多个领域,让学生从多方面来感受和体验多媒体世界的精彩以及其它的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以及对信息的评价、理解和处理。
2、通过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三方面的实例介绍,旨在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从而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方法。
3、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1、演示法: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教学方案 (1)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2)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4)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开展 (5)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6)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7)第5课时计算机的根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7)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9)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0)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 11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第11课时键盘操作与练习.............................................................. 14第12课时汉字输入....................................................................... 15第13课时Windows的画图—绘图工具箱 ..................................... 16第14课时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 17第15课时文件和文件夹的根本操作.............................................. 18第16课时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20第17课时资源管理器................................................................... 21第三章:上网浏览〔6课时〕 ......................................................... 23第一课走进Internet ................................................................. 23第二课认识浏览器 ..................................................................... 23第三课网上浏览和搜索.............................................................. 24第四课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 24第五课下载信息......................................................................... 25第23课时网络与道德................................................................... 27第四章:word的使用 ..................................................................... 28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 ............................................ 28第一节 WORD根本操作.............................................................. 28第二节文本的根本编辑 .................................................................. 29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30第四节图文混排 .......................................................................... 31制作小报〔2课时〕........................................................................ 32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根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根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人音版(简谱)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课《雏鹰之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雏鹰之歌》是一首富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
曲调采用了新疆地区的民族音调为素材,曲调欢快活泼,表现了跨世纪的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四四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在两小节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音调后引出了欢快的第一乐段。
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在旋律上采用了变头重尾的手法,乐句间的八度跳进使得情绪更加欢快跳跃。
第三乐句在曲调上由低向上层层递进,生动地表现了少年儿童像雄鹰那样搏击着风雨矫健飞翔的形象。
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
歌曲在反复后句尾是结束在全曲的最高音上,热情地表达了祖国的少年儿童对美好的明天充满着热切的心情。
歌曲激昂、坚定、自信,呈现了雏鹰不怕风雨、展翅飞翔的情景,激励着少年要做勇敢的雏鹰,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因此在在教学中,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PPT课件等,是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感受音乐、同时学会歌曲的演唱。
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音乐审美兴趣。
教学目标: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歌唱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情感,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质。
2、运用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参与音乐,体验歌曲的风格与形式,表现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3、通过学习《雏鹰之歌》让学生努力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争做“明天的雄鹰”。
教学重难点:1、能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下滑音、休止符。
2、能演唱出歌曲坚定的、有力的、顿挫的音乐感觉。
教具使用:多媒体PPT课件、电子琴、摇铃、铃鼓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出示PPT课件——鹰(从雏鹰到雄鹰的过程),引导学生观看,出不了接应的成长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一单元遨游地球村活动1 地球村里服务多教学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发展过程;2.了解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3.掌握拔号上网的操作方法;4.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
教学重点难点:因特网的服务功能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随着因特网的出现,对于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方面已发生了先前无法想象的变化,这节可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因特网的基本知识。
因特网(Internet)是迄今最大的全球性网络,也称为国际互联网。
因特网发展到目前,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板书〉一、因特网的发展⒈研究实验阶段,1968-1984。
⒉使用发展阶段,1984-1995。
⒊商业化阶段,1995以后。
我国于1994年4月成为第71个正式联入因特网的国家,在因特网上的最高域名为“cn”。
近年来更是发展迅猛。
随着因特网的不断普及,必将对我们的经济、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特网的巨大吸引力,来源于它的信息资源和高效服务。
下面介绍因特网的几大主要功能。
〈板书〉二、因特网的服务功能〈板书〉⒈电子邮件(E-mail)〈讲解〉现在,E-mail是一个很流行的词,它已经成了最为便捷的全球通信工具。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功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迅速而且经济的交换信息的手段,其业务量约占因特网总服务量的30%。
〈板书〉⒉文件传输〈讲解〉文件传输是指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且于计算机的位臵无关。
它需要一个同意的文件传输协议,即我们上节课讲的FTP。
文件传输使得信息共享有了一种很好的实现方式。
〈板书〉⒊远程登陆〈讲解〉远程登陆(Telnet)允许将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与远处的服务器进行连接,然后在本地计算机上发出字符命令送到远程的计算机上执行。
它使本地的计算机能作为远程的高性能计算机的终端进行工作,充分共享网络的硬件资源。
〈板书〉⒋电子公告牌系统(BBS)〈讲解〉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企业雏鹰计划企业雏鹰计划是指针对初创企业或者新兴企业的一项发展计划,旨在帮助这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迅速成长,实现稳健发展。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初创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
因此,企业雏鹰计划的出现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企业雏鹰计划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资金的缺乏往往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通过企业雏鹰计划,初创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团队建设等方面,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业务,提升竞争力。
其次,企业雏鹰计划还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初创企业常常会面临各种管理和经营上的困难,缺乏经验和资源。
通过企业雏鹰计划,这些企业可以得到一些成功企业家或者专业导师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经营中的问题,提升管理水平,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企业雏鹰计划还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市场拓展和合作机会。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初创企业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曝光和机会,企业雏鹰计划可以通过一些资源整合,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定的市场推广和合作机会,帮助他们扩大业务范围,拓展客户群体,实现业务增长。
总的来说,企业雏鹰计划对于初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资金支持、专业指导和市场机会等方式,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实现稳健发展。
同时,企业雏鹰计划也会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支持企业雏鹰计划,为初创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企业雏鹰计划的实施,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信息技术课教案优秀5篇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会浏览站,会查找信息。
能力目标:能从大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
能按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正确进入少年站。
教学难点: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入(给学生介绍):第一个应用Internet类似技术的试验络用了四台计算机,建立于1969年。
该时间是拉链发明后的56年;汽车停放计时器出现后的37年;也是第一台IBM个人计算机诞生后的一三年。
Internet不仅是一个计算机络,而且也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受的信息源。
世界各地上百万的人可以用Internet通信和共享信息源。
可以送出或接受电子邮件通信;可以与别人建立联系并互相索取信息;可以在上发布公告,宣传你的信息;可以参加各种专题小组讨论;可以享用大量的信息源和软件资源。
在使用Internet时,你就像开始了一次大的探险活动。
你即将进入一个由不同国家和文化组成的世界,受到极有礼貌的接待,这是一个乐于互相合作的人们组成的世界,大家来此共享丰富的资源。
Internet是第一个全球论坛,第一个全球性图书馆。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加入进来,Internet永远向你敞开大门,不管你是什么人,总是受欢迎的,无论你是否穿了不适合的衣服,是有色人种,或者宗教信仰不同,甚至并不富有,Internet永远不会拒绝你。
使用Internet就是坐在计算机屏幕前获取信息,你可以在办公室、学校或是家里通过任何一种计算机来进行。
你可以得到信件,答复需要回答的信件,或者发送一封信给你在另一个城市的朋友。
你可以读一些世界范围内各种专题研讨团体的文章,其中可能有来自一个幽默小组的笑话,或许可帮你准备周末正餐的食谱,也许你正在参加有关星球旅行、哲学、文学或航空等话题的讨论。
离开讨论后,你可轻松一下,读一本电子杂志或在另一个国家的计算机上查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