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押高考政治第19题(2)——文化创新押题
- 格式:doc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4
(解析版)【考情解读】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考向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考向梳理】1.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深刻意义。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高考典题汇编】1.(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
材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答案】C2.(2015·海南高考)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③说法绝对,直接经验未必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①正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②正确。
答案选A。
3.(2014·江苏高考)“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
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
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
材料说明(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汉字的地位、中华文化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
第3部分文化生活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淄博一中期中,36)自古以来,我国婚姻的缔结都有男方在婚约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彩礼的习俗,它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向“财物”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上述现象说明( A )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③我们要积极改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④社会发展磨蚀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婚前赠送彩礼的习俗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是经过继承慢慢积累下来的文化习俗,①正确;婚前赠送彩礼的习俗起源于西周,且一直保留至今,说明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婚姻法》虽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说明文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②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改造,③表述错误;社会发展并不会磨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④错误。
2.(2018·湖南永州祁阳月考,22)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
有的剧目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适当借鉴东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剧目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连接。
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 A )①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④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①符合题意;材料“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连接”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③不符合题意;外国文化成果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因此要充分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④表述错误。
押全国卷19题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尊重文化多样性2、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交流(1)为什么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各民族文化只有不断交流、借鉴和融合,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进。
股收备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教有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④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
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2、为什么--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3、怎么做----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继承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③影响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教育④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⑤主体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力量⑥交流传播: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⑦错误倾向:“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三、文化创新1、原因: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第五课文化创新[最新考纲]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考点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对应学生用书第164页)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①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②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③条件。
提醒文化创新的源泉、基础、动力、根源、决定因素、根本目的、根本标准、根本途径等都指的是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1)必要性a.文化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b.文化创新是⑤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意义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⑥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⑦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主体:⑧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提醒可以结合哲学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方法论来把握这一知识点。
解题金手指知识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主体”,主要用于分析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知识点“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主要用于分析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问题导引]2019年9月17日,古镇唐风-全国国画名家走进“湘江古镇群”采风写生活动正式启动,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国画名家走进望城古镇群进行采风。
画家们将用两天的时间在乔口渔都、湛水芙蓉园、靖港古镇、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新康戏乡、铜官古街、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丁字石街等地采风取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古镇群的湖光山色和人文美景。
押高考政治第19题(2)——文化创新高考频度:★★☆☆☆难易程度:★★☆☆☆“白露:草录白,鹡鸰鸣,玄鸟去,临安山核桃开杆”。
杭州一食品企业新创“二十四风物”品牌,主推与节气对应的浙江特产。
同时,宣传“尊重时令,顺时而食”的传统理念,传递“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深受消费者欢迎。
这表明①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商业创新提升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③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④中华传统文化是商业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答案】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文化创新的作用(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专题25 文化创新1.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
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使科技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③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④使科技成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错误;科技创新可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②正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③正确;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C。
2.一部名为《美丽的森林》动画短片把藏在故宫“深闺”中的十余幅宋代工笔画“复活”。
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古画仿佛有了生命。
为了让花鸟“复活”,作者还创新出一套已申请专利的计算机技术,辅助形成动画效果。
短片古韵悠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打动了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专业人士,成为首部冲击2017年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
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③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技得以彰显和传播④依托科技的文化创新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C3.为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某市文化馆积极深入现场开展采风活动,及时、准确、全面采编环保行动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民声民情,并转化为艺术创作。
该文化馆的做法体现( )①人民群众从来就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并转化为艺术创作,该文化馆的做法体现了人民群众从来就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正确;该文化馆的艺术创作离不开采风活动,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正确;②④观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文档: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最新考纲]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考点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对应学生用书第164页)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①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②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③条件。
提醒文化创新的源泉、基础、动力、根源、决定因素、根本目的、根本标准、根本途径等都指的是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1)必要性a.文化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b.文化创新是⑤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意义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⑥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⑦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主体:⑧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提醒可以结合哲学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方法论来把握这一知识点。
解题金手指(1)知识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主体”,主要用于分析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2)知识点“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主要用于分析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问题导引]2017年9月17日,古镇唐风-全国国画名家走进“湘江古镇群”采风写生活动正式启动,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国画名家走进望城古镇群进行采风。
画家们将用两天的时间在乔口渔都、湛水芙蓉园、靖港古镇、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新康戏乡、铜官古街、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丁字石街等地采风取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古镇群的湖光山色和人文美景。
押高考政治第19题(2)——文化创新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白露:草录白,鹡鸰鸣,玄鸟去,临安山核桃开杆”。
杭州一食品企业新创“二十四风物”品牌,主推与节气对应的浙江特产。
同时,宣传“尊重时令,顺时而食”的传统理念,传递“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深受消费者欢迎。
这表明
①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商业创新提升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③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华传统文化是商业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答案】D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文化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2017年暑假,吴京导演的《战狼2》突破创新、制作精良以及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票房一路飙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记录。
《战狼2》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实现文化创新作为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②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③必须提供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
④坚持主流思想的多元化,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中国农民歌会》打破了“明星叙事”,走出了“创意危机”。
该节目上的歌手有农妇,有菜贩,有草原上的环保宣传员。
虽然他们音色仍有不完美之处,技巧还可再磨练,但他们的歌声没有无病呻吟、鲜少浮夸煽情,那种质朴刚健的审美、阳光向上的气质,颇打动人心。
材料启示我们A.有的文化创新来自实践B.文化创新要依赖于农民的智慧
C.内容的创新要服务于形式创新D.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3.歌舞是中国戏曲的特色,歌舞本身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其著作《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戏曲的着重点是故事,而歌舞只是“技”,“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王国维先生的这一论述说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戏决定着技的发展
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戏也重技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4.让世界倾听中国,2017年11月19日,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下帷幕。
本届艺术节将“红色基因”“一带一路”“中华传统”“节庆惠民”等关键词贯穿各项活动的始终,用更厚重的作品、更深邃的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力。
艺术节的成功举办
①传承文化经典,弘扬了民族精神②促进文化趋同,展示了国家新形象
③承载中国技艺,彰显了世界文化④创新中华文化,提升文化传播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8年3月26日,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和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此次会议正式对外公布第31届“飞天奖”和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获得提名的作品名单。
根据材料回答5-6题。
5.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喜获“飞天奖”提名,该剧紧密贴近生活,关注民生,聚焦现实人生,反映普通百姓通过勤劳实现梦想,展现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现实主义创作赢回观众,贏回尊严,更为今后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指明了方向。
这表明
①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②立足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④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所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获“星光奖”提名是众望所归。
该节目通过舞美升级、赛制创新、名家点评、同步互动等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激发了观众的诗词情怀,唤醒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开启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征途。
《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表明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吴京导演的《战狼2》突破创新、制作精良以及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票房一路飙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记录,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提供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说法错误;应坚持主流思想的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④错误;故本题选C。
3.D 【解析】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故而要丰富戏的内涵,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戏也重技,③④适合题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①是错误的;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选D。
4.C 【解析】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利于创新中华文化,提升文化传播力,传承文化经典,弘扬了民族精神,①④适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趋同说法错误,排除②;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选C。
5.B 【解析】材料表明,立足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②③项符合题意;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文化作品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①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文化创新的目的,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6.C 【解析】《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意义,①项与题意不符;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