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 格式:ppt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3
努力的你,未来可期!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里的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这里的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在单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具体劳动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的量是不同的,即生产商品的数量是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反之,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就越少,而在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的量不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不变的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反之,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
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
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这两种测量方法是一致的,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越多,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这里需要大家掌握的是“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是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即社会分工的程度,社会分工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
由于国际水平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的社会分工)逐渐代替国际垂直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社会分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拼搏的你,背影很美!。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和价值量是同一个概念吗?二者是何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是一个事物质和量的关系。
就质来讲是指耗费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量来讲是指劳动量的多少,即价值量。
那么,商品价值的大小用什么来衡量?这就是价值量的决定问题了。
2、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抬价值的大小,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价值的大小当然就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多少来决定。
又由于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如天、小时、分等),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
(l)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2)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3)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是一个重要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强调说明三点:第一,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并非指绝大部分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比如织布,有的用织布机,有的用手工或电脑,如果社会上绝大部分布匹是用机器织出来的,而很少一部分是用手工或电脑织的,那么使用机器的生产条件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商品的价值量就由这个“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到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比如,在同样使用机器织布的生产条件下,由于每个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有高有抵,生产经验有多有少,体力有强有弱,劳动态度有勤有做,因而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是不一样的,生产同样一匹布的劳动时间也就不同,有快有慢,决定这一匹布价值量的既不能取决于快者,也不能取决于侵者,而是取决于大多数生产者或企业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问题所用原理:(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表现为价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与个别劳动时间没有关系(切忌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同于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
数学公式为价值=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总量/劳动生产率。
(2)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表现为数量)越高,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跟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没有关系。
数学公式为价值=1/生产率。
(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理论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价值量相抵消,所以价值总量问题不考虑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为使用价值量=数量=生产率*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企业价值总量成正比(公式为价值总量=数量*价值量(不变)=生产率*时间*价值量)。
(4)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币值变化(商品价值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货币用来表现商品价值),公式为商品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商品增减值时价格变化为商品价值=货币价格*(1±变化);币值变化时为商品*(1±变化)=货币价格。
例1:(08全国一卷)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B)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解析:本题把数学知识与政治经济学知识做了有机的结合。
这是今年高考中考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道选择题。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两个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
在此题中,2007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M=15元。
假定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1件,那么当200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1+50%)M=15元,通过计算可得出此时M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0元,即M=10元。
xiniz●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何关系? (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国家所有制就经营方式而言有哪些实现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一,国有国营,就是企业的资本完全属于国家,生产经营由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加以规定,企业的盈亏由政府负责。
二,国家委托经营,这是为了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家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授予国有经济组织,委托其经营。
经营者具有了国有资本的独立经营的权力,同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三,承包经营,是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国有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的经营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政企分开。
四,租赁经营,是以租金作为价格,国家将国有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权让渡给承租者,国家保留所有权,并收取租金。
●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1)商品国际价值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国别价值的大小则是由生产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个人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1)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交换、分配是决定消费的,但消费对它们有重大的反作用。
xiniz●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何关系? (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国家所有制就经营方式而言有哪些实现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一,国有国营,就是企业的资本完全属于国家,生产经营由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加以规定,企业的盈亏由政府负责。
二,国家委托经营,这是为了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家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授予国有经济组织,委托其经营。
经营者具有了国有资本的独立经营的权力,同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三,承包经营,是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国有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的经营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政企分开。
四,租赁经营,是以租金作为价格,国家将国有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权让渡给承租者,国家保留所有权,并收取租金。
●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1)商品国际价值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国别价值的大小则是由生产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个人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1)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交换、分配是决定消费的,但消费对它们有重大的反作用。
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知道:(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花费)个人的劳动生产效率越高,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数量越多,成正比;(见上图的数量)个人的劳动生产效率越高,同样的时间内,成本越低,赚的利润越多;对个人越有利;(见上图的成本)但不能由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成本(或价值量)决定,否则绝大多数人都要亏本倒闭,因此只能由绝大多数人决定,这绝大多数人所花的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彩电的效率(这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彩电的时间(这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少了,因为效率高了,生产彩电的数量增加了,数量多了,平均到每台彩电所花的时间少了(见上图的“现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成本降低了(见上图的“成本”),彩电也就没那么值钱了,也就是价值量降低了,所以我们现在发现彩电便宜了,也就是价格降低了。
能过彩电的价格越来越便宜,我们可以知道价值量(成本)越来越低了。
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数量1.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数量提高一倍,由于数量多了,东西就便宜了,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一倍,一个提高一倍,一个降低一倍,那么相互抵消,所以价值总量不变。
2.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一倍,数量减少一倍,由于数量少了,东西就贵了,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一倍,一个降低一倍,一个提高一倍,那么相互抵消,所以价值总量不变。
结论: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而社会必要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的,所以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无关。
由上图:我们发现,个别劳动生产率怎么变都好,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因为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但由于个别劳动生产率变了,因此商品数量就会变,而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数量越多,价值总量越多,商品数量越少,价值总量越少。
高中政治商品价值的计算方法基本概念单位商品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单价。
商品价值总量: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的价值总和。
商品使用价值量:指商品的数量。
劳动时间:指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
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基本关系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受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不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假定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使用价值量(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例3.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D.2/3袋大米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2/3袋大米。
正确答案是D。
注意:提高了2倍,即是原来的3倍。
提高到2倍,即提高了1倍,是原来的2倍。
(2001年?广东政治卷、河南卷?18)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答案:C(2005年?广东综合卷?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为:方法一: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部分÷实际发行的纸币量)*100%。
如何理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上虞春晖中学许伯祥高一思想政治第一课中《商品的价值量》一框谈到的“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历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材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没有作详细的展开,只是笼统地讲到“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学生在理解这一知识点时往往存在着困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关系,老师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弄清几个相关的概念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它包括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某生产部门全体劳动者生产同一劳动产品的劳动效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即是指个别劳动生产者生产某一产品的劳动效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两者的区别在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普遍性的,而个别劳动生产率则是指特殊的个别现象;但两者又有联系,却可以相互转化,但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阶段。
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它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二是商品价值总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某个商品的价值大小;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劳动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价值量的总和,两者也不能混淆。
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个体,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个体之和(一定时间商品价值之和)。
其次要理顺几对关系一商品的价值量(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两者成正比,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成反比。
二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才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三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因为商品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的乘积,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与使用价值的数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愈小,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也就愈多,因而价值总量不变。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考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在理解上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在当时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其次,“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同样生产条件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到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因此,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这里,前一个决定因素是客观条件,物的因素;后一个决定因素是主观条件,人的因素。
“两个决定因素”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二者共同参与平均的结果。
【典题剖析1】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经营的商品生产者,他们都生产布匹,当时绝大部分布匹都用织布机生产。
甲、乙、丙用织布机,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甲耗费10小时,乙耗费12小时,丙耗费8小时,丁耗费20小时。
则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 6 小时B. 8小时C. 10 小D. 12小时【答案】【典题剖析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14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15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5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 5小时B. 7小时C. 7.5 小D. 8小时【答案】B【解析】在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要注意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
2015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时十(1+20%)=5小时;2015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商品数量为10万件X(1+20%)=12万件;2015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X 12万件+10小时X 8万件)+ (12万件+8万件)=7小时。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新解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
商品价值量分为商品总价值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总价值量指非单位商品的货币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单位商品的货币量。
商
品的价值量是用货币进行计量的,货币是价值的尺度。
商品的价值量在商品交换(商品与
货币交换)后才能实现。
没有交换也就没有商品的价值量。
影响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1、生产商品所须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这就为什么一辆玩具飞机再怎
么便宜也不能便宜于一辆波音飞机。
因为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
2、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反之,则越少;劳动生产率
与这一劳动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比如原来一个小时生产10双鞋,由于劳动生产率
提高了,一个小时可以生产双,所得到的使用价值量也就越多。
3、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这
一劳动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随着劳动生产率提升,原来一双鞋花费6分钟的劳动量,现
在一双鞋只要0.6分钟了,这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