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质押品——进口铁矿砂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8
进口铁矿石装卸两港品质差异原因浅析的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进口铁矿石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进口铁矿石主要从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进口。
然而,铁矿石在不同的装卸港口之间,存在质量差异,经常容易受到污染和破损等问题,这种质量差异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装卸两港品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品质差异原因(一)装卸方式进口铁矿石在装卸过程中,经常遭受磨损和跌落,导致铁矿石的粉化、变形和破损,从而影响了铁矿石的品质。
有些港口在装卸铁矿石时没有采用吊装方式,而是采用机械装卸的方法,这种装卸方式相对没有吊装方式安全可靠,铁矿石所受损失不可避免。
(二)存储条件铁矿石在装卸港口之后,需要进行长期的贮存,以等待进一步的货运。
某些港口的贮存设备陈旧,储矿区地面不平,储存空间受限,储存条件相对较差,容易导致铁矿石受潮、受污染和受热,进一步影响了铁矿石品质。
(三)包装卸载部分铁矿石在装运过程中,没有采取防水、防尘和防冻等措施,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潮湿、变形等问题,导致了品质的下降。
二、对策1. 改善装卸设备,提高装卸效率和质量。
合理选择或改造装卸设备,可有效降低铁矿石磨损率,减少铁矿石破损现象。
2. 降低铁矿石的存放时间,避免长时间储存。
可在铁矿石的存储环节加强管理,制定合理计划,降低铁矿石的储存时间和环节。
3. 加强铁矿石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保护,防止铁矿石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受损。
对于老旧的包装设备,应及时更新升级,保障包装质量。
4. 优化装卸流程,提高装卸精度。
对于装卸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应合理培训,使其有能力及时发现铁矿石品质存在的问题,避免损失的发生。
此外,我们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于进口铁矿石品质的监管,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从源头上的控制,为我国钢铁行业提供一流的原材料资源。
总之,进口铁矿石品质的不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从多个角度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进口铁矿石行业分析报告本文旨在对进口铁矿石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OT分析、行业集中度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定义进口铁矿石是指从国外进口的,含铁量高于60%的铁矿石。
二、分类特点进口铁矿石按出口国家可分为巴西矿、澳大利亚矿、印度矿、非洲矿等;按品种可分为超级大矿、大矿、中矿、小矿等。
三、产业链进口铁矿石产业链分析:铁矿石采矿→选矿→运输→加工→销售。
四、发展历程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进口铁矿石市场得到快速发展。
2011年以前,中国进口铁矿石量不断增长,市场供应紧张;2011年后,市场需求下降,进口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五、行业政策文件进口铁矿石行业政策文件主要有:矿业法、国家有色金属和矿产品储备管理办法等。
六、经济环境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各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大量增加,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但由于全球铁矿石产能过剩,市场供应过于充足,致使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
七、社会环境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铁矿石行业的环保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近年来,一些国家对高排放的企业实施了限产措施,严格控制铁矿石等污染物的排放。
八、技术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矿石采矿、选矿等环节的自动化、绿色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九、发展驱动因素进口铁矿石行业的发展主要由全球经济、国际市场供求情况、政策法规、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
十、行业现状中国进口铁矿石需求不断下降,行业总体市场低迷。
十一、行业痛点中国进口铁矿石行业存在的痛点主要有:铁矿石价格波动大、市场不稳定、环保压力大、产业链零散、供应商集中度低等。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为解决进口铁矿石行业的痛点,应加强产业链对接和结构优化,优化进口铁矿石贸易结构,提高供应商集中度;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推广绿色矿山建设;加强政策法规支持,推动进口铁矿石行业健康发展。
铁矿砂进口中存在三大问题铁矿石是钢铁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随着国民经济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增长,我国铁矿石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对铁矿石的需求也逐年递增。
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仅宁波口岸铁矿砂进口就达160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7%,价值10.1亿美元。
铁矿砂进口中存在三大问题值得关注:一、资源性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缺失。
中国是世界上石油、铁矿砂、大豆等很多大宗原材料的“大买家”,却没有大宗原材料的国际定价话语权,要随时无奈担当国际市场投机涨价的风险。
在今年6月20日结束的铁矿石谈判中,以宝钢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钢厂被迫接受了国际三大矿业巨头铁矿石原料19%的提价协议。
二、严峻依靠进口,需求增速高于供应增速,形成卖方市场。
据我国地质调查局《危机矿山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报告显示,我国现存的铁矿砂等金属矿山,大多数建于20世纪50年月至70年月。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目前已有2/3的矿山呈现老化状态,保有储量严峻不足,再加上近些年我国矿产勘查投入逐年削减,造成很多矿山资源枯竭、后备资源接替基地匮乏,企业生产陷入逆境。
因此,我国铁矿砂供求的基本格局为:一方面是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是供应严峻不足。
假如在勘探和替代资源方面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将来铁矿砂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靠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三、铁矿砂进口依靠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钢铁业进展的软肋,使我钢铁业以及整体经济进展在肯定程度上受制于人。
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能面临国际供应商联合提价的考验。
国内众多钢铁企业都有铁矿石进口经营权,生产需要迫切,但选购过于分散,而供应商则相对集中,致使国内企业在与国外铁矿砂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时处于被动地位;其次,面临远洋运输费用上涨的考验;第三,面临国际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局部战斗的考验,一旦与我国铁矿砂运输线有关的国家发生政治动荡,我国铁矿砂运输线路平安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目前国际上铁矿砂供应相对充分,但仍有必要从战略高度防患于未然,实行综合措施,努力将风险降至最低。
2024年铁矿砂及其精矿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铁矿砂是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
精矿是铁矿砂的高品位产品,是钢铁生产中的关键原材料。
本文通过对铁矿砂及其精矿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市场需求、供应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2. 市场需求分析2.1 钢铁行业需求钢铁行业是铁矿砂及其精矿的主要需求方。
当前,全球钢铁行业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环境压力,但仍然保持较高的需求量。
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如中国、印度等国家,钢铁需求量仍呈现增长态势。
2.2 钢铁品种需求差异不同类型的钢铁产品对铁矿砂及其精矿的需求量有所差异。
高端钢材产品对精矿的需求较大,而一些低端钢材产品则对低品位的铁矿砂需求较多。
3. 市场供应情况分析3.1 全球供应地区分布全球铁矿砂供应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3.2 供应商质量与价格竞争由于全球铁矿石资源相对稀缺,供应商之间存在激烈的质量与价格竞争。
供应商的矿石品质、运输成本、环保标准等因素将直接影响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3.3 中国市场供应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砂进口国,对于铁矿砂及其精矿的需求量大,但国内资源有限,主要依赖进口。
中国的铁矿石市场呈现供应过剩状态,进口矿与国内矿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
4. 市场发展趋势展望4.1 技术进步对市场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铁矿砂及其精矿的开采、加工和利用技术将不断提升,对市场供应格局会产生重大影响。
高效、环保的技术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4.2 国际贸易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对铁矿砂及其精矿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贸易摩擦、保护主义政策等因素都可能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3 可持续发展对市场的影响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友好型铁矿砂及其精矿将越来越受市场青睐。
减少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市场分析和对策研究一、绪论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刺激了国内铁矿石的需求增长,机械、制造、造船、汽车等钢铁相关行业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我国铁矿资源禀赋差,存在开采量低、品位低、矿石类型复杂、开采成本高等问题,不能满足国内钢铁企业的需要,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
本文通过对中国贸易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对中国铁矿石贸易有利的战略,以求打破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垄断格局。
这对中国钢铁业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与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进口铁矿石的贸易分析(一)进口对外依存度高2016年4月14日,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透露,2015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80%大关,达到了84%,而在2010年。
这一数字还只是64%。
在2016年前两个月,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更是升高到了86.7%。
(二)主要进口来源集中度继续增加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
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巴西几乎垄断了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市场,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国家集中度越来越高,其他国家小矿山的出口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低成本矿山优势逐渐显露出来。
(三)进口矿价格波动频繁,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2016年,全球经济整体仍未明显复苏,且中国经济也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转变,铁矿石需求量增速大幅放缓,而四大矿又都大幅扩产,导致铁矿石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矿价大幅下跌。
三、中国进口铁矿石贸易的不利影响(一)对进口市场的依赖性过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我国铁矿石的进口对外依存度过强,已经连续9年超过50%,说明我国钢铁原材料的供应受制于人,这表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极度依赖于世界市场,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
1、单一的进口渠道,过度集中的进口来源地。
我国的铁矿石主要从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进口,导致我国在铁矿石供应市场处于十分被动的弱势地位。
并且由于我国的进口渠道单一,在铁矿石的成色、品位的选择范围较小,更加强化了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
2019年10月进口铁矿石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柳乾相仇存郭建芳(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江西九江332500)摘要:铁矿石是工业发展的原材料,但由于我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大,需要采用进口的方式解决。
为了保证进口铁矿石的品质符合要求,应该积极做好检验工作。
文章首先分析我国进口铁矿石的现状,对检验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最后,从多个角度入手探究解决检验问题的对策。
基于此,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切实维护好相关单位的权益,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铁矿石;检验;检验标准;技术合作;备案制度新时期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得到了发展机遇,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
正因如此,加大了对铁矿石的需求量。
不过我国铁矿石的储量较少,且矿石的品质较低,并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只能通过进口的方式满足需求。
在进口铁矿石贸易中,必须积极做好检验工作,避免发生以次充好现象。
1进口铁矿石的现状分析在钢铁工业的发展中,需要将铁矿石作为主要原料。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铁矿石的含量较多,但是我国铁矿石的含量有限,同时品质较低,无法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如果对铁矿石进行开采,不仅无法推动工业发展,还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相比之下,美国、乌克兰、俄罗斯、巴西等国家都有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
也就是说,为了推动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需要采用进口铁矿石的方式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从当前情况来看,铁矿石的品种分为球团矿、块铁矿以及粉铁矿三种,主要来源包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进口贸易中进口铁矿石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所需要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对进口铁矿石进行严格检验,为钢铁工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1]。
2进口铁矿石检验环节存在的问题目前,进口铁矿石检验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结合销售情形来看,铁矿石属于卖方市场,所以国外的供货商并不会高度重视铁矿石质量。
(2)我国并没有形成与铁矿石相关的检验标准,同时检测机构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A公司铁矿石进口采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的今天,铁矿石的进口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A公司,其铁矿石进口采购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A公司铁矿石进口采购供应链管理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A公司铁矿石进口采购供应链管理现状A公司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其铁矿石进口采购供应链管理涵盖了采购、运输、仓储、生产等多个环节。
目前,A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策略制定、物流运输、库存管理等方面。
在铁矿石进口采购方面,A公司积极与全球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确保稳定供应。
三、A公司铁矿石进口采购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尽管A公司在铁矿石进口采购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机制有待完善,部分供应商存在质量不稳定、交货延迟等问题。
其次,物流运输环节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整体供应链成本较高。
此外,库存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库存积压、缺货等问题时有发生。
四、优化策略针对A公司铁矿石进口采购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 完善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机制。
A公司应建立更加严格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机制,对供应商的质量、交货能力、价格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以确保选择到优质的供应商。
同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2. 优化物流运输环节。
A公司应积极寻求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途径,如采用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等措施。
此外,与物流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优化运输网络和运输方式,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
3. 加强库存管理。
A公司应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包括合理的库存水平、高效的库存周转等。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实时监测库存情况,及时调整库存策略,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等问题。
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供求分析与进口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极高的铁矿石需求。
但是,随着国内
铁矿石产量的减少和环保政策的加强,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铁矿石供应压力。
因此,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来满足国内需求。
但是,随着国际市场变化和进口政策调整,中国的进口铁矿石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风险。
目前,国际市场上铁矿石价格波动频繁,市场供求格局也在逐渐变化。
同时,国内外
政策环境也对进口铁矿石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供求分析和进口
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以期为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内容
1. 市场供求分析:通过分析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供求情况,探讨影响供求格局的因素,
并结合国内市场情况,分析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的供求格局。
2. 进口政策分析:分析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政策措施,包括关税、配额、贸易条件等,以及国际上影响铁矿石贸易的因素,如关税政策、矿业资源管理等情况。
3. 进口对策研究:针对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提出相应的进口对策,包括发掘新的市场、加强供应链管理、拓宽贸易方式等。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的供求情况和政策环境,探讨中国铁矿石市
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为制定有效的进口对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同时,
本研究对铁矿石贸易的国际化、市场化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内铁矿进口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对于一个工业大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的铁矿石资源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来满足国内钢铁产业发展的需求。
本报告将分析国内铁矿进口的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展望。
2. 国内铁矿进口情况根据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2019年,中国进口的铁矿石总量达到10.4亿吨,同比增长0.5%。
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占到了总进口量的60%以上,巴西和南非分别是中国的第二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国。
在进口铁矿石的来源地中,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较低的硫含量,能够满足中国钢铁企业的高品质需求。
此外,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产量稳定,能够满足中国大规模进口的需求。
而巴西和南非等国家的铁矿石虽然质量较好,但供应量相对较少,价格也较高。
3. 铁矿进口的影响因素3.1 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对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稳定增长。
此外,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对铁矿石的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中国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铁矿进口将保持稳定增长。
3.2 国内铁矿石资源短缺国内铁矿石资源的短缺是中国大规模进口铁矿石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国内铁矿石矿石资源供应不足,而且大部分资源品质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不得不依赖进口。
此外,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采成本较高,也是影响进口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3.3 外部市场价格和供应情况国际市场上铁矿石的价格和供应情况也是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重要因素。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特别是铁矿石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时,国际市场上铁矿石供应的波动也会对中国的进口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 未来趋势展望4.1 多元化进口来源随着中国钢铁业的不断发展和对铁矿石需求的增加,未来的趋势将是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虽然澳大利亚目前仍然是中国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国,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和政治风险的存在,中国将加大对其他国家的进口。
国际业务部窗口指导之(九)进口铁矿砂调研报告编者按:春节过后,传出2004年进口铁矿砂合同价格谈判会上,面对国际矿石三巨头供货商——巴西淡水河谷(CVRD)公司、澳大利亚力拓(Rio Tinto)公司和必拓(BHP Billiton)公司,作为亚洲钢铁企业的代表新日铁首先出人意料地接受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涨价71.5%的要求,而作为中国钢铁企业谈判的代表宝钢只好无奈接受的消息。
对全球最大钢铁进出口国中国来说,这是一个灾难性打击,业内人心惶惶,人们更相信拿着铁矿砂才是真理。
随后钢材价格扶摇直上,同时也牵动了下游产业脆弱的神经。
据称有下游产业500多家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04年9月以来,国际部一直跟踪铁矿砂的市场行情和调查其作为押品的可行性,先后采取到码头实地调查、咨询业内人士、搜寻专业网站等方式深入了解该商品的特性及其上、中、下游贸易、运输情况。
目前针对不少支行询问铁矿砂是否适宜作“金满仓”押品事宜,国际部推出本期窗口指导,供各支行调查客户、开拓市场作参考。
铁矿砂(iron ore)是铁元素(Fe)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冶炼钢铁的主要原料。
铁是地壳含量仅次于铝的第二大金属材料,以化合物的状态分布在各种矿物中。
地壳里含铁的矿物约有300多种,但可用于冶炼钢铁的矿物却只有以下几种:磁铁矿(magnetite主要成分是Fe3O4)的含铁量最高,为50%~65%,是冶炼钢铁的主要原材料;赤铁矿(hematite主要成分是Fe2O3)的含铁量稍低;菱铁矿(siderite 主要成分是FeCO3)和褐铁矿(limonite主要成分是Fe2O3的水合物)中铁的含量更少一些,但仍可用于冶炼钢铁。
我们日常提到的铁矿砂就是指上述的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
铁矿砂化学成分复杂,对于用做冶炼钢铁的铁矿砂,其成分含量应达到以下标准为佳:磷(P)含量不高于0.05%,硅(Si)含量不高于4%,硫(S)含量不高于0.05%,对于大型钢铁厂,铁(Fe)的含量不得低于62%,对于小型钢铁厂,铁的含量也不得低于55%。
以上标准中,磷及硅的含量决定了铁矿砂的品位;而硫和铁的含量则对铁矿砂的价格起决定性作用。
本报告所指的铁矿砂是冶炼钢铁使用的,铁含量不低于62%的铁矿砂。
全球铁矿砂储藏量为3,000亿吨1,产地主要集中在巴西、澳洲、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六国合计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4以上,其中澳洲铁矿砂储量153亿吨,巴西铁矿砂储量650亿吨,印度铁矿砂储量97.54亿吨。
由于铁矿砂产地集中,因此铁矿砂的供应也相对集中,目前巴西是最大的铁矿砂出口国,资源量大且品位高,其次是澳大利亚,印度是第三大出口国。
目前BHP Billiton(澳洲)、Rio Tinto (澳洲)和CVRD(巴西),这三家公司控制了全球75%-80%的铁矿砂贸易2,铁矿砂供应呈垄断态势。
从国内的资源状况看,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我国铁矿砂探明储量为593亿吨,保有储量(可开采量)仅为125.5亿吨,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推算,仅够使用48年。
储量低,品位也低,我国的铁矿含铁量大多在20%-30%,富矿(含铁量在60%以上)很少,其中铁矿平均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仅有11.74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98%,而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含量都在60%以上。
如此,国内自产无法满足生产所需,必须依靠大量进口。
2003年我国铁矿砂的对外依存度达到36%,进口超过1.48亿吨,比2002年增加了26%,占世界自由贸易量的26.43%,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砂进口国3。
鉴于我国铁矿的贫矿、难选矿多的特点,继续利用国外铁矿资源的状况短期不会改变。
1数据来源: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经商室2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3信息来源:2004年03月09日《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我国产钢材2.22亿吨,同比增长22.38%;产生铁2.02亿吨,同比增长19.65%;产钢材(含重复材)2.41亿吨,同比增长24.3%。
2003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个年产钢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并连续第八年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4。
铁矿砂为冶炼钢铁的原材料,产1吨铁约需1.5-1.6吨铁矿砂,产1吨钢材约需2吨铁矿砂,两者密不可分。
2004 年在国家控制投资规模的情况下,1-9月仍进口铁矿砂1.5亿吨。
从现在起到2008年甚至更长期的需求看,按照每吨钢材消耗两吨铁矿砂计算,在我国自己开采的之外,每年至少需要进口2亿吨的铁矿砂5。
据总部位于悉尼的行业权威AME(Australian Mineral Economics澳大利亚矿业经济研究所)指出,2000年中国进口的铁矿砂仅0.7万吨,2001年进口0.923亿吨,2002年进口1.12亿吨,2003年进口1.48亿吨,截至2004年9月中国已进口铁矿砂超过1.5亿吨,对比同期增长36.6%,预计而2004年则将达到近2亿吨的规模6,2005年-2010年,中国的铁矿砂消费需求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预计5年累计增长15.38%。
其中:国产铁矿砂增长8.35%,进口铁矿砂增长14.55%。
到2010年,铁矿砂自给率44.56%,进口铁矿砂将达到2.21亿吨,对外依存度55.44%7。
目前中国进口铁矿砂的供货国家主要有10个,即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秘鲁、智利、加拿大、瑞典、哈萨克斯坦和越南等。
其中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对我国的出口量分别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9.6%、25.8%、21.2%和6.9%8。
综所上述,近年来全球经济高速增长,从而带动对钢铁的需求增大。
2001年全球钢铁消费量为7.22亿吨,2004年则上升至9.35亿吨。
在全球钢铁产量、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钢铁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与4信息来源:中华商务网《2003-2004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5信息来源:商务部 2004-9-30《中国钢铁工业有无经济安全之忧》6信息来源:商务部 2004-10-19《澳洲媒体:铁矿砂价格将在2005年新一轮价格谈判中上涨20%》7信息来源: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理事长邹健《中国铁矿工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8信息来源:阿里巴巴中国网《未来国际铁矿砂供应形势分析》此同时,世界经济已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增长期,在预期对钢铁实际需求增大的情况下,更加刺激钢铁产量和产能的扩大,从而带动对铁矿砂的大量现实和预期需求,加之铁矿砂本身属于天然资源类物质,其储存量是一定的,只能越用越少,其开采量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所以在此情况下,铁矿砂必须依靠长期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由于全球铁矿砂需求不断增长,00、01、02、03年国际市场铁矿砂价格变化率总体表现为增长态势9。
国际市场铁矿砂价格变化率统计表 -4-22468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单位:%价格变化率2003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砂1.48亿吨,最低价为一月份的25.8美元/吨,最高价为12月份的44.85美元/吨,平均价格为32.39美元/吨,2003年度较2002年度同比增长32%,2003年铁矿砂价格波动在全年平均线上下9.5%之间,整体价格呈持续增长趋势。
我国2003年进口铁矿砂月平均价格(含税)统计 26.426.2529.2928.430.4931.9333.6734.8535.9540.844.8525.8051015202530354045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单位:美元/吨03年进口铁矿砂月平均价2004年由于全球铁矿砂的需求旺盛,加上进口铁矿砂的运费上升幅度较大,在过去一年间(03年5月至04年5月),铁矿砂的运费平均上9 数据来源:经济日报2004.07.29涨了2.8倍10,已出现运费高于铁矿砂情况,由此导致铁矿砂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攀升,由于近期运费将难以下调,所以铁矿砂价格将持续在高位运行较长的时间。
2004年1-11月份我国进口印度铁矿砂月平均价格统计 8695.593.26510068.57478737002040608010012004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8月9月10月11月单位:美元/吨进口印度铁矿砂月平均价格影响进口铁矿砂价格的主要因素有:1国际铁矿砂的供应量(取决于几大国际供应商的开采计划及对我国的供应计划),2运输成本的增减。
以04年11月为基期回顾铁矿砂的价格变化,回顾三个月价格波动趋于平缓,浮动在70-78美元/吨;回顾6个月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最高点为5月的100美元/吨,最低点为6月的68.5美元/吨,最大跌幅在5至6月的31.5%;回顾11个月的价格变化,最高点为5月的100美元/吨,最低价为4月的65美元/吨,最大跌幅在5至6月的31.5%,最大涨幅在4至5月的53.8%,整体表现为:年中是铁矿砂价格的大幅波动期,年头、年终价格为相对平稳期。
目前,国内进口铁矿砂贸易中有一特殊现象,即铁矿砂供应商世界三巨头BHP Billiton 、Rio Tinto 和CVRD 仅向我国的大型钢铁厂供货,且每年年初制定年度的供货计划和商定价格(今年即出现本文开篇的一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供货价享有一定优惠并不随市场价上涨而涨,但限制国内大型钢厂必须自用,不得转售、分销采购额度。
从而形成高品质铁矿砂的市场垄断和价格保护。
我国对进口铁矿砂无须征收关税,增值税均为13%。
在2003年全球消耗的12亿吨中约有5亿吨是通过国际贸易方式交易。
国际上的铁矿砂贸易常用的计价方式有FOB 、CNF 、CIF ,由于铁矿砂贸易金额巨大,10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网为便于理赔,价格条款以CNF方式为主。
绝大部分铁矿砂贸易以即期信用证结算,一般初次交易,卖方在收到买方开出的LOI(购买的意向书,全称:Letter of Intent)、BCL(银行证明,全称:Bank Comfort/Commitment Letter)后向买方提供货物证明、过往交易的提单及SGS报告,买方收到上述资料后买方开出L/C,同时卖方开出P/B (即履约保函,全称:Performance bond,一般不高于信用证金额的2%)给买方。
铁矿砂采取散装整船远洋(近洋)运输为主,从开证到装船的期间短则20天,长则45天,视买卖双方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而定交货期。
船期方面,以天津港为例,澳洲需12天,巴西需40天,印度约需10天。
一般澳洲的船为15万吨,巴西为20万吨,印度为6万吨。
在我国,铁矿砂到港后还需在卸货港口通过CIQ检验,铁矿砂商检内容主要包括对矿砂颗粒的大小,Fe、SiO2、Al2O3、P及S的百分比含量的检验,其中以Fe的含量为主要指标。
铁矿砂为混合物,形状为固体颗粒状,性质较稳定,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发生变化,存放无特殊要求,一般存放在露天堆场即可,其成分在多年内都不会发生变化,一般无保质期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