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分子扩散传质-1~3节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9
第三节单相传质本节教学要求1、重点掌握的内容:单相传质过程及单相传质速率方程;2、熟悉的内容:单相扩散、分子扩散、扩散通量、等分子反向扩散、漂流因子、分子扩散系数、对流传质、涡流扩散、有效膜概念及菲克定律;3、了解的内容:分子扩散系数影响因素及估算;4、难点: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及单相传质速率。
当不平衡的气液两相接触时,若y>y*,则溶质从气相向液相传递,为吸收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溶质由气相主体向相界面传递,即在单一相(气相)内传递物质;(2)溶质在气液相界面上的溶解,由气相转入液相,即在相界面上发生溶解过程;(3)溶质自气液相界面向液相主体传递,即在单一相(液相)内传递物质。
不论溶质在气相或液相,它在单一相里的传递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分子扩散,二是对流传质。
5.3.1定态的一维分子扩散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分子扩散:在静止或滞流流体内部,若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则因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使该组分由浓度较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现象:如图5-7所示的容器中,用一块隔板将容器分为左右两室,两室分别盛有温度及压强相同的A、B两种气体。
当抽出中间的隔板后,分子A借分子运动由高浓度的左室向低浓度的右室扩散,同理气体B由高浓度的右室向低浓度的左室扩散,扩散过程进行到整个容器里A、B两组分浓度均匀为止。
扩散通量:扩散进行的快慢用扩散通量来衡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扩散的物质量,称为扩散通量(扩散速率),以符号J表示,单位图5-87 两种气体相互扩散为kmol/(m 2·s)。
菲克定律:由两组分A 和B 组成的混合物,在恒定温度、总压条件下,若组分A 只沿z 方向扩散,浓度梯度为zc d d A ,则任一点处组分A 的扩散通量与该处A 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此定律称为菲克定律,数学表达式为zc D Jd d A AB A -= (5-27) 式中 J A ——为组分A 在扩散方向z 上的扩散通量,kmol/(m 2·s );zc d d A ——为组分A 在扩散方向z 上的浓度梯度,kmol/m 4; D AB ——为组分A 在组分B 中的扩散系数,m 2/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