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常识新闻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4
新闻文体知识(提问版):
概念:新闻。
狭义的新闻单指 ,广义的新闻指、、特写、、典型报告等。
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消息的特点: 1. 性 2. 性 3. 性
消息六要素:、、、、、。
(5W5H)表达方式:以为主,可适当和。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
消息的结构
标题——了解新闻的。
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电头——交代了、和。
作用:,。
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是对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和
结语——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中)。
新闻文体相关知识嘿,大家好啊!今天咱来聊聊那个有点神秘又挺好玩的“新闻文体相关知识”。
你们说,这新闻啊,那可真是无处不在。
早上起来,咱一边喝着豆浆吃着油条,一边翻开报纸或者打开手机新闻客户端,那一条条新闻就“唰”地蹦出来了。
有时候啊,那新闻能让咱吓一跳,哇,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稀奇古怪的事儿;有时候呢,又让咱心里暖暖的,比如谁谁谁做了好事啦。
这新闻文体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小盒子,把各种事儿给装进去。
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玩法呢。
先说这标题吧,那可真是得吸引人啊!就好像一个人的脸蛋儿,得让人看一眼就想继续了解下去。
要是标题起得平淡无奇,嘿,那谁还愿意点进去看呀!这就像是你走在大街上,遇到个平平无奇的脸孔,估计你也不会多瞅两眼吧。
所以啊,标题得够“刁钻”,够有趣,才能抓住咱这些读者的眼球。
再讲讲内容。
内容可不能瞎编乱造,那得讲究个实事求是。
你不能说为了博眼球,就瞎扯一通。
要是这样,那读者们可不干了,会指着鼻子骂呢!内容还得有条理,让人一读就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可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让人看得稀里糊涂。
说到这,我想起了有次看到一篇新闻,那标题起得可玄乎了,什么“震惊!这种东西居然能……”结果点进去一看,哎呀,就是普普通通的事儿嘛,感觉自己被标题给骗了。
所以啊,新闻写作者们可得长点心,别总想着糊弄咱读者。
还有啊,新闻得及时。
你说要是一件事儿都过去好多天了,你才慢悠悠地发出来,谁还关心啊!就像是饭菜,热乎的时候才好吃,等凉了,那味道可就大打折扣咯!总之呢,这新闻文体相关知识可不少,要想写出一篇好新闻,那可得下点功夫。
咱这些读者呢,也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新闻给骗了。
让我们一起在新闻的海洋里畅游,探寻那些有趣的、真实的故事吧!嘿嘿,这就是我对新闻文体相关知识的感受,你们觉得咋样呢?。
新闻的文体常识1、定义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属于记叙文的一种。
2、分类新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3、新闻的结构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4、新闻的六要素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五个“W”和一个“H”即Who(何人) ,What(何事),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概括成一句话即: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5、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简洁性(1)报道迅速及时(2)内容真实,具体(3)语言简明准确【一个词可以概括新闻的特点,这个字就是News。
为什么英文把新闻称作News?有两种解释:一说这是由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个字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的;一说是由新(New)这个词的意思引申出来的。
综合这两种说法,News就是新的、东南西北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新闻。
如: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和导弹条约。
】6、新闻的结构方式(1)时间顺序式结构(2)倒金字塔式结构7、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兼有议论和描写。
新闻—文学常识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一)新闻首先应该是“新鲜事”。
那么大家看下面这些事新鲜事吗?1.上学路上,我看到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
2.昨晚的月亮格外亮。
3.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
4.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
(二)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
(三)新闻必须具有价值和意义。
(四)新闻事件必须要通过媒体进行报道。
媒体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有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
二、新闻的结构:1.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消息的标题,分引题、正题和副题。
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1)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引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如: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引题)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2)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引题。
如: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引题)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如: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3)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如:***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2.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3.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4.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有时是注释性的材料;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或是对消息内容作一小结,往往是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或是指出所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
一新闻的一般知识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根据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特点:A.及时性,报道必须迅速及时。
B.真实性,所报道的事件是绝对真实的,容不得任何虚构、夸大。
C.简明性,语言要简洁、精炼,简明、扼要地报道出事实。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二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人物形象;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描写。
这也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
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
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
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服务的。
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表现较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
新闻体裁知识点归纳一、新闻体裁的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 新闻体裁是指新闻报道作品的规范化的基本类别和样式,它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通称。
2. 分类。
- 消息。
- 消息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新闻体裁。
它以简洁明快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
例如,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做到简洁醒目;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主体则详细叙述新闻事实;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等的说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结尾可以总结全文、展望未来或者补充一些相关信息。
- 通讯。
-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它常常通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 通讯的种类包括人物通讯(如报道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事迹的通讯)、事件通讯(如对某次重大抢险救灾事件的详细报道)、工作通讯(主要反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等)、风貌通讯(展现某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等)。
- 新闻特写。
-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例如,对奥运会上某运动员夺冠瞬间精彩表情和动作的特写报道。
- 新闻评论。
-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时效性。
例如,对某项政策出台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评论,或者对社会上某种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性评论。
二、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1. 消息的特点。
- 时效性强。
- 消息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事件报道出去,往往是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就进行采写和发布。
文体常识导学案之“新闻”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这一文体的有关知识。
(2)探究新闻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思路。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自主探究,掌握新闻的有关知识,了解新闻的基本特征。
1、新闻的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是及时简明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重要事实的一种文体。
它一般采用客观报道的形式,只用叙述手法,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没有特殊要求,不应在消息中发表议论和抒情。
2、新闻的基本特点:(1)真实性(准确性)(2)时效性(及时性)(3)客观性(“零度写作”)(4)简明性(5)思想性(倾向性)3、新闻的分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
狭义的新闻就是消息。
4、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5、新闻的结构:(1)标题(2)导语(3)主体(4)结尾(5)背景◆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背景和结尾有时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6、新闻的标题:标题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极简短的文字,是文章的核心。
它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通常可以涵盖整篇消息,能帮助读者理解所报道的事实。
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
新闻的标题可分为: 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引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标题。
文字较短,不超过一行。
常见的有三种情况:A、通过说明相关的形势、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方法等引出主标题。
B、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来引出主标题;C、通过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标题。
引标题不涉及新闻事实。
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来交待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或思想,是新闻标题最主要的部分。
主标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副标题:又名子题,位于主标题之后,主要是用事实对主标题作出补充和解释。
副标题所作的解释,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灵活。
补充也有两种:一是补充主标题以外的次要事实;二是对主标题所写事实的续报。
7、新闻的导语: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
形式上为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一般简明扼要地概括或点出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中心思想或结论,以引起读者的兴味,引导读者进一步关注后面的具体内容。
其特点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8、新闻的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
它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通常包含着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 何时(2)where 何地(3)who 何人(4)what 何事(5)why 何因(6)how 何果9、新闻的结尾: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目的是把事实交待完整,通常结尾要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这部分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10、新闻的背景:背景是指新闻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是消息的从属(补充)部分,并无固定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或者衬托、深化消息的主题。
第二课时学习要点:熟悉新闻类文体的题型设置,归纳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新闻类材料压缩的常见题型有: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补写导语、提取关键词等。
(一)拟写一句话新闻把握材料中心,分析内容要点,筛选关键信息,根据字数要求,简洁表达出来。
一般构成:主体事件名称+时、地+主体事件目前状态、结果、趋势。
◆例将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2字)近来,在安徽枞阳县汤沟镇出了一桩新鲜事,全镇有九成农民在建造新房时,还建了专用的书房,添臵了书柜、写字台等,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该镇农民深深懂得:医治贫穷先要医治愚昧,医治愚昧必需重视文化。
过往,很多农民种庄稼、养鱼虾,吃尽了缺少文化、不懂科学的苦头。
他们读不懂书报,把握不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无法进一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他们逐渐注重智力投资,决心把子女养成有文化、有道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答案:安徽枞阳汤沟农民重智力投资,盖新房时建书房。
(二)拟写标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
对内容的概括往往不注重时间,只注重人物和事件;往往用主谓句或对偶句式来表达,句中不停顿,句末不用标点。
◆例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10字以内的标题。
记者2月21日从省商务厅了解到,由于市场供应充足,鸡蛋价格已连续7周回落。
上周全省鸡蛋平均零售价较前周下跌2.1%。
预计后期蛋价将延续跌势。
据了解,去年前三季度,我省鸡蛋价格持续上扬,在8月和9月间创下了每斤将近5元的历史峰值。
进入10月、11月后,蛋价开始回落。
上周,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价格每斤为3.17元,周环比跌幅达到3.4%,创下近两年鸡蛋价格的新低。
据省商务厅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去年蛋价走高,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加之春节后市场需求转弱,短期内供大于求,导致鸡蛋价格持续下跌。
预计,后市蛋价将在目前价位上小幅波动。
参考答案:鸡蛋价格连续7周回落(三)补写导语导语是新闻和开头,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用语要简明扼要。
导语一般包括:①主体事件+②(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③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④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说明。
①②两条可互换位置;③表述要句子完整。
假如字数要求极严,可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程。
◆例为下面一则消息写一个导语。
华南虎是世界上公认的10种极度濒危的物种之一,1988年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庇护野生动物。
1977年7月4日,宣黄县白竹乡一农民上山捕蛇被野兽袭击致死。
当晚,村民在距伤人地2000米处,目睹两只幼虎。
为此,国家林业局、江西省林业厅先后派专家到现场调查,收集到大量的动物足印和50余根兽毛。
专家认定,宣黄县的雩(yú)山山脉至少保留着五只华南虎,其中成年雌虎一只,雄虎一只,幼虎三只。
江西省林业厅有关领导称:宣黄县是目前全国唯一发现野生华南虎体毛确凿证据的地方。
答:专家认定,在江西宜黄县的雩山山脉保留着五只野生华南虎(四)提取关键词关键词多是一句话新闻中的重要名词或动词。
◆例在下面的报道中提炼出三个关键词。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1月20日电欧洲风能协会20日发表报告说,到2020 年,风能开发将为欧盟提供32.5万个就业岗位,比目前增加1倍左右。
欧洲风能协会在题为《风能为欧盟创造就业机会》的报告中说,2003年以来,欧盟风能开发迅速发展,截至2007年,欧盟风能领域从业职员达到15.4万人,其中10.86万人的工作岗位与风能开发有直接关系。
报告显示,在欧盟成员国中,风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是丹麦、德国和西班牙,其次是法国、英国和意大利。
答:欧盟风能(或风能开发) 就业(或就业岗位)。
小结:新闻类语段压缩要留意以下几点:1.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2.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正确。
3.必须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4.在字数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5.连同标点在内,千万不能超字数。
专题训练1、按照下面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语新闻。
(不超过20个字)据新华社报道,文化部在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治理的通知》中作出新规定: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办事营业场所,必需由其监护人陪伴;未成年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每日8时-20时进入“网吧”,在线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答案:2、为下列一则新闻报道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4字)2012年我国土地供应政策基调是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不改变、态度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在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同时努力保持土地市场平稳运行,避免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价格大起大落。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窦敬丽21日在新闻通气会上说,今年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低于过去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其中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总量的70%。
要抓好供应计划实施工作,切实把握好供地时序和节奏,努力保持平稳。
在继续应保尽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同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强化住房用地供后监管。
促进已供住房用地开发建设,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应。
答案:3、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
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
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
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
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
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抓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答案:导语4、从下面文字材料中提取三个关键词。
美国卡地夫大学的科学家近日起程,前往调查大西洋深处地壳失踪之谜。
通常情况下,地慢由数公里厚的地壳所覆盖,但科学家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约有数千平方公里布臵内的地壳似科大面积失踪,地慢直接暴露在水下3000米左右的海底。
卡地夫大学地球、海洋与行星科学学院的海洋地质学家克里斯认为,这有如发现了地球表面的伤口。
他表示,该处虽不是壳克里斯将参加由特勒姆大学海洋地球物理系教授罗杰•失踪的唯一之处,但可能是最有意义的一处。
一般来说,当板块断裂后,地慢将通涌出,形成岩浆。
而这种通常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原因。
科学家希望了解该处的地壳是否从来就不存在,还是因为发生大规模地层断裂所致。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科学家希望搞清楚,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塞尔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按乘库克号科学考察船,前往停得角群岛和加勒比之间的区域通行考察。
科学家将利用声的技术形成海底纳图像,并利用海下机器人钻取岩芯样本。
科学家认为,这次考察将为深入研究和了解地慢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并可能加深对板块的造的理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