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6
爱家乡河南争章心得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远正在新石器时代,华夏人平易近就创制了出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汗青上,河南持久是中国的、经济、文化核心,先后有20个朝代定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
长久的汗青为河南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硕的文物奇迹,汗青学家称河南为“中国汗青博物馆”。
河南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这里有记录着人类先人正在华夏大地繁殖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莪太昊陵、黄帝家园和轩辕丘:有最陈旧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汗青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白马寺有以少林技击发源地名扬四海的“中国第一名刹”蒿山少林寺和举世闻名的相国寺,等等。
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别离于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地灵人杰名人辈出。
如古代哲学家、思惟家、庄某某、墨某某、韩非家、军事家姜某某、苏某某、岳某某科学家、医学家张某某、张某某文学家、艺术家杜某某、韩某某、白某某、司某某家玄奘等等。
他们都为华夏文明的成长和前进做出了不成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精采代表,也是河南人平易近的骄傲。
河南是中国姓氏发源地最多的省份,是70%的客家人48个姓氏的祖居地。
近年来,华人来豫寻根者川川流不息。
此外,包含着丰硕文化内容的郑州少林技击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节影响庞大,吸引了浩繁国表里客商的到来。
山西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气候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山西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山西的气候特点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
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
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
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
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
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
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
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
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
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
山西的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
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
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682千米: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
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
全省纵长约682千米,东西宽约385千米,介于东经110°14′—114°33′,北纬34°34′—40°44′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6%。
渭河源景区简介渭源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从县内渭河、漫坝河现存的大量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址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过上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渭河源景区位于渭源县城南25公里,距兰州省会城市160公里。
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好,处大兰州经济圈,区位优势突出。
整个景区植被茂盛、步移而景换,时而山环水抱、景色奇秀,时而山花烂漫、绿草如茵,时而地势险峻、飞泉流瀑。
该景区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禹导渭自鸟鼠同穴”,《水经注》载:“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
《尔雅〃释鸟》载:“鸟鼠同穴,其鸟为余鸟,其鼠为鼠突。
鼠突如家鼠而短尾。
余鸟似燕而黄色,穿地入数尺,鼠在内鸟在外而共处”。
鸟鼠山来脉于昆仑西倾,进入渭源后称“鸟鼠”,向东逶迤直至陇山结束。
鸟鼠山是一座名列经传的千古名山,在这里秦献公兵临渭首留下了古老的军事遗迹,秦始皇登上鸟鼠山巡视边防、视察长城,隋炀帝西巡狩猎于鸟鼠山,在武阶驿召见吐蕃首领、吐谷浑使节,历代诗人庾信、王维、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诗篇,为渭源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渭源涌流出了惠泽秦陇的汤汤渭河,更孕育了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流经甘肃、陕西两省数十个市县,流程818公里。
在华夏千河万水中,渭河以其对历史人文的厚重承载,成为一条古老的河流,著名的河流,文化的河流。
近年来,我县紧紧依托渭河源景区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条件,全力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
2012年,渭源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型战略主导产业来抓,强力推出“生态之源、文化之源、活力之源”战略品牌,将渭河源景区作为带动渭源旅游发展的龙头和核心,科学规划,多方筹措项目资金,全力推进景区开发建设。
该景区建设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紧紧围绕“华夏文明渭河源”战略品牌,完善景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970万元,拟建游客中心、禹王朝圣之路、九鼎台、大禹殿、历史文化展馆、玉龙景观带、亲水平台、栈道、停车场、环卫系统和景区标示系统等基础设施。
关于山西特色的说明文山西(简称晋),别称三晋(古称河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山西特色的说明文,欢送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关于山西特色的说明文1刀削面是山西有名的风味小吃,因其风味独特制作方法别具一格,而跻身“五大面食名品〞之列,它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刀削面绝对是色香味俱全的风味小吃。
做好了的刀削面,面条又薄又宽,浸在散发着滚滚浓香的鲜美汤汁里,加上几块闪着小亮点的红烧五花肉,再将绿油油的小青菜,淡黄的豆腐皮和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间,着实令人垂涎三尺。
刀削面得名于它非比寻常的做法刀削。
先搓一个面团,揉匀,揉软,揉到外表光滑平整为止。
然后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持着特制的弧形削刀,“擦、擦、擦……〞一刀接着一刀地削出薄薄的面条。
只见这些面片一片连一片,如流星赶月一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弧线,“扑通,扑通〞地落入汤锅。
汤滚面翻,这些被翻起的面片好似一个个机灵可爱的小鱼宝宝,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有意思。
等到热气腾腾的刀削面出锅时,再根据个人的口味浇上不同的乳汁,一碗香飘十里的美味佳肴就做成了。
品尝刀削面也是一种学问。
我总是先舔舔香浓醇厚的乳汁,感受它鲜美的味道,然后夹起俩三根面条和一块五花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品味那外滑内筋乱而不黏的刀削面和鲜嫩口渴的五花肉,任那浓郁的气息在嘴里回荡,接着再将汤一扫而光,吃到满嘴是油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心动了吧。
那就赶快来尝尝吧。
关于山西特色的说明文2“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这是人们对山西刀削面一句由衷的赞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菜。
你看:北京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烤鸭,内蒙古有沁人肺腑的小肥羊火锅,云南那色香味俱全的过桥米线……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最喜爱的美食——山西刀削面。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们美丽的家乡——玉田的名胜古迹。
玉田,位于河北省东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领略玉田那些令人陶醉的名胜古迹。
一、玉田的历史背景玉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时期,玉田属燕国,战国时期归燕国管辖。
秦统一六国后,玉田成为辽东郡的一部分。
隋唐时期,玉田隶属幽州。
宋金时期,玉田成为金国的边疆重镇。
明清时期,玉田隶属直隶省。
悠久的历史,为玉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玉田的名胜古迹1. 玉田古城墙玉田古城墙是玉田的重要历史遗迹,始建于明朝。
城墙周长约为6公里,现存城墙长约3公里,高约7米,宽约5米。
城墙上设有敌楼、炮台、箭楼等防御设施。
古城墙见证了玉田的沧桑巨变,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实物资料。
2. 玉田县博物馆玉田县博物馆位于玉田县城内,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如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玉器等。
其中,玉田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器“玉田编钟”被誉为国宝级文物。
玉田县博物馆是了解玉田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3. 玉田县文庙玉田县文庙位于玉田县城内,始建于明朝。
文庙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庙内有大成殿、崇圣殿、明伦堂等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玉田县文庙是研究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
4. 玉田县清真寺玉田县清真寺位于玉田县城内,始建于明朝。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重要场所,是回族人民信仰的象征。
玉田县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雄伟壮观。
寺内设有讲堂、经堂、浴室等设施,是回族人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5. 玉田县古塔玉田县古塔位于玉田县城内,始建于唐朝。
古塔高约40米,共有7层,每层均有佛像、壁画等装饰。
古塔是玉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6. 玉田县白鹭洲公园玉田县白鹭洲公园位于玉田县城南,占地面积约1000亩。
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介绍河南的导游词800字(优秀6篇)介绍河南的导游词800字篇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郑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
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
曾有夏、商、管、郑、韩5朝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商王仲丁迁都于?(今郑州市区),周武王封叔鲜于管(今郑州市区),表明郑州地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长达500多年。
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荥阳一度成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
管城作为郑州、管州州治,成为郑州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
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
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
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1923年,郑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29年至于1931年郑州曾一度废县设市。
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郑州市,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
介绍河南的导游词800字篇2太行大峡谷位于林滤山中,说起来古名隆滤山。
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20_年)避殇帝刘隆名讳而改名林滤山,主体就是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境内的南太行山,整个山体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公里,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
合阳生态旅游广告语、宣传语广告语,合阳生态旅游广告语、宣传语合阳县古称有莘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合阳旅游,文明遐迩。
既有“万亩芦荡、千眼神泉、百种珍禽、十里河塘、一条黄河、秦晋相望”的黄河流域最大湖泊湿地型风景区——洽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有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拂身的华夏绝景——瀵泉;还有三教合一的福山、灵泉居民古建、武帝仙山、千佛洞、青石殿、百良塔、尊经阁等文化景观。
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山水与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规模宏大、地方特色浓厚的生态旅游格局。
合阳生态旅游广告语、宣传语:1、梦为黄河留,心为合阳醉。
2、合阳游一天,古今览千年。
3、合阳,镶嵌在黄河“几”字湾上方的明珠……4、合阳,用爱情诗醉倒世界。
5、黄河之心,合阳之尊。
6、水韵·洽川,山韵·武帝,诗韵·合阳。
7、山水之约,文化之旅。
8、见证爱情,相约合阳。
9、千年风烟入梦,万象合阳传情。
10、黄河畔,诗经乡,爱情谷,合阳梦。
11、梦中芦苇荡,仙境处女泉。
12、百里山水合阳,四季养生天堂。
13、帝山诗水,情醉合阳。
14、大美湿地,醉美合阳。
15、品山品水品诗,合心合意合阳。
16、合阳,与黄河一起奔腾。
17、华夏情诗源,天下黄河魂。
18、逐梦黄河第一洲,情醉生态合阳游。
19、合阳,一个放“心”的地方。
20、诗经开篇圣地,中华情诗源头。
21、牵手合阳,拥抱自然。
22、《诗经》第一篇,山水第一卷。
23、中国情诗源头,世界度假胜地。
24、千年《诗经》传雅韵,一品山水聚知音。
25、独天独厚,自然享“寿”。
26、黄河会客厅——合阳。
27、忘不了诗经,放不下合阳。
28、诗经开篇地,山水游乐园。
29、关雎之洲,处女之泉,武帝之山,黄河之魂。
30、神奇山水一幅画,锦绣合阳万卷诗。
31、诗之源、福之地、梦之乡。
32、合阳,一个等了你上千年的福地。
33、合阳——中国第一爱情诗乡。
34、合阳的景点,世界的焦点。
35、千古黄河风,万般合阳情。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炎黄子孙的始祖轩辕皇帝曾在这里生息;延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有质朴的黄土风情,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延安,是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个春秋。
这一切都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课堂和教材。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一些地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因素影响青少年的现实,延安地区的中小学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把全地区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搞得有声有色,形成了圣地延安一方独到的风景。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一、利用历史文化遗迹、革命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有黄帝陵,有宋代石窟,有卫国戍边的古战场遗迹;有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瓦窑堡、王家坪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和革命纪念地,无一不显示出我国古代爱国仁人志士和老一代革命家战斗的足迹。
各中小学普遍利用这些遗址、遗迹,组织学生参观瞻仰,现场讲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我党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
二、利用校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的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建于陕甘宁边区时期,一部校史本身就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大部分学校都建起了校史展览室。
每届新生入学,学校首先对他们进行校史教育,以爱学校、爱家乡为起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校开展重大的教育活动,都把校史教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使校史成为教育师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教材。
延安育才学校是党中央于1937年创办的第一所学校。
最初叫中央保育院小学,附设在鲁迅艺术师范,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兼任校长。
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保护和培养了一大批中央首长和革命烈士的子女,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的学校。
1987年,邓颖超将周总理的2万元稿费捐赠给育才学校,学校用这笔钱修建了校史陈列室。
育才学校利用本校的光荣传统,对师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校史教育,使师生了解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校,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
三、利用乡土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辉煌的13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革命业绩,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建国几十年来,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涌现了一大批献身祖国建设事业的优秀儿女。
为了使学生了解延安,学习延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延安地区教育局于1991年组织人力编写了一套以此为内容的德育乡土教材。
同时,他们还向中小学推荐了《延安岁月》《延安史话》《闪光的足迹》《圣地风云录》《圣地沉思》《论延安精神》《延安儿女》《伟大的平凡》等一批书籍和电视片,作力爱国主义教材,有力地推动了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延安师范附小结合学习乡土教材和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延安精神的书籍,开展了学、讲、画、唱、演、写等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搞得卓有成效。
“学”就是通过学习,让广大师生了解延安的光荣历史,了解延安精神;“讲”就是利用各种形式,讲革命传统,讲延安精神;“画”就是开展一人一画的征画比赛,让学生画延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画来加深对延安的了解和热爱;“唱”就是要求全校师生必须会唱《东方红》《大生产》《南泥湾》《延安颂》四首传统歌曲;“演”就是通过文艺节目的形式进行传统教育活动;“写“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参加学校每次传统教育活动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
通过学、讲、画、唱、演、写等一系列活动,爱国主义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四、利用“三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辅导站。
延安是革命老区,有众多的革命老前辈,他们是革命的活档案,是能说会讲的活教材。
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发挥老八路、老红军、老干部的作用,全地区中小学聘请了930多位“三老”作为校外辅导员。
学校有时请他们到学校现身说法作传统教育报告,有“时组织学生访问他们,和他们说古论今,促膝谈心。
青少年一批批地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吸取健康成长的营养。
子长县瓦窑堡小学就曾聘请本校毕业的县儿童团第一任团长、少将李赤然将军和老红军强明宝、县文馆所所长张建国、子氏烈士陵园老干部王志厚等来学校作报告、讲故事20多次,使师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
五、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个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延安地区的中小学充分利用这些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搞得扎实深入,丰富多彩。
元月,王家坪小学利用元旦开展一次敬老活动,通过为革命老人、孤寡老人和困难户送温暖,召开敬老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三月,育才学校在学习雷锋活动中进行“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教育;四月,延安中学祭扫“四八烈士”陵墓,开展“踏着先辈足迹走,誓做革命接班人”题班队会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五月,各学校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红五月爱劳动”竞赛,进行“爱人民、爱劳动、爱劳动成果”教育,结合“五四青年节”作“五四”专题报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六月,各学校在欢庆儿童节的同时,讲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各班召开“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主题队会,开展“争做红花少年”活动;七月,举办”党是阳光我是花”、“我来给党唱支歌”主题班会,进行爱党、爱国、树理想、比奉献教育;八月,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行国防教育和“学习解放军,长大保卫祖国”的理想教育;九月,开展学习、宣传《教师法》活动,进行尊师重教、重视知识的教育;十月,开展“爱父母、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活动,进行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所开展的教育活动,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六、利用自然风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山河秀丽,资源丰富,有黄河第一瀑布——壶口瀑布,有大陆最早开采的延长油田,有花木兰习武练功遗址、有丰富的煤炭、石油、森林和土地资源。
延安地区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注意引导学生从了解延安、热爱延安入手,培养他们立志建设延安的志向,使同学们感到做一个延安人的光荣和自豪,从而增强他们建设延安的使命感。
延安有丰富的资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发挥这些优势,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得那些只靠理论上的灌输,文件上的宣传来搞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相形见绌。
拓宽教育途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延安地区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之外,还特别注意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式,力求收到实效。
为此,他们坚持“四个按照”、“四个为主”的原则,即按照时间顺序、年龄层次、阶段专题、学科特点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做到教师为主,专题负责;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各方配合;行为训练为主,诸项教育结合。
实施了一套“八个一”工程。
其一,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延安中学始终要求全体教师把爱国主义作为各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因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比如,地理课以”黄河”为题,讲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在灌溉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历史课讲黄河文化,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政治课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唯物史观,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美术课引导学生看祖国山河图片,画祖国大好河山;音乐课教学生唱赞美祖国、歌颂党和人民、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等等。
这样各门学科集中于同一主题,使教育内容得到充分发掘,学生从中受到了一次多角度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二,组织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
为了使师生树立“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延安地区各中小学从规定升国旗之日开始,就坚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
讲话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国旗、国歌、国徽到版图、疆域、物产,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民族气节到封建专制、列强鲸吞、国难国耻,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的爱国主义教材。
各校开展的这种国旗下的讲话,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三,每月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
在延安,各中小学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的活动搞得扎实深入,他们不只是组织师生看一看,议一议,而是不搞形式,注重实效。
认真选择影片之后,他们先是给学生介绍影片的主要内容,拟出思考题;在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之后,又在全校开展影评活动。
学生在看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周恩来》《大决战》等影片后,写出了许多感触深刻的影评。
仅去年,育才学校就写出了463篇影评,其中18篇参加了市里的影怦征文活动。
这种直观性的教育,从多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四,每班每学期唱好一首优秀革命歌曲。
在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大唱革命歌曲,对于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延安地区的中小学每校都有许多必唱歌曲,如《国歌》《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团结就是力量》等等。
除这些必唱歌曲之外,各班每学期还要学唱一首新的革命歌曲,学校每年还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歌咏比赛,这在延安地区各校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定。
每次歌咏比赛,师生的热情都很高,评比奖励也显得非常热烈隆重。
其五,各年级每学期组织学生阅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
在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学生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许多学校在这些问题上是容易忽略的。
延安地区的中小学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读爱国主义书籍,他们不仅组织学生读,而且重视组织好书评活动。
延安二中结合阅读爱国书籍就曾开展过对武侠和言情小说的讨论。
通过讨论和写书评,使学生增强了辨别能力,学会了选择。
许多中小学从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延安的书籍开始,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阅读,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其六,各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爱国主义演讲比赛。
延安地区中小学的演讲比赛,都是学校团、队组织牵头搞的一项大型活动。
各国支部和少先队中队先在各班比赛,然后再推荐优秀者参加团委和少先队大队组织的全校性比赛,这样,比赛的层次和质量较高,影响也很大。
延安师范附小为了搞好“学习革命传统”演讲,聘请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许学元给学生讲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在不同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小学生如何学习发扬延安精神。
通过老前辈的引导,全校各班都举办了“毛主席在延安”、“朱总司令在延安”、“周副主席的故事”等专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