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15年三诊考试地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10.50 KB
- 文档页数:4
四川省绵阳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n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突出,中央政府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图1示意1992年〜2013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主要的热点地区。
据此完成1.天津能够成为历史上发展的热点是因为其A.海运便利B. 矿产丰富C.地势平坦D. 古代都城2.张(家口)承(德)地带长期以来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冷点” 的是A.科技水平B. 年降水量1〜2题。
对其经济发展制约明显C.劳动力数量D. 地形条件星巴克(Starbucks )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是世界领先的特种咖啡的零售商, 烘焙者和品牌拥有者,其目标市场为注重享受、休闲、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的这一群体。
从1999年1月,星巴克主要通过合资经营方式陆续进入北京、上海、广州及南京等城市开 设门店,随着2004年中国零售业对外的全面开放,星巴克开始了其在中国的独资经营,并 迅速布局国内省会城市, 2011年后开始对内陆二三线城市的空间布局。
据此完成3〜5题。
3. 星巴克1999年1月才能够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 政策 C.交通D.原料4. 星巴克选择先入驻京、沪等非内地城市,主要是考虑内地 A.民族饮品品牌多 B. 门店地价过高 C.人均可支配收入低D.通信网络欠发达5. 下列四类城市功能区中,星巴克优先选择布局门店的是 A.康复疗养中心 B. 大型商场内 C.公交汽车站旁D.居民小区内图2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洲地形状况。
综合题题型—开放性试题审题要求:此类问题常涉及行为动词有“提出、列举、简述、说明、采取”等,中心词一般为“措施”“意见”“建议”“理由”等。
主要涉及措施类和观点类试题,高考中一般一个题,分值在6~8分。
Ⅰ措施类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选五选六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必修二的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①.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②.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一、区域发展1.人口问题归纳分析角度:发达国家(地区):主要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是老龄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我国虽然老龄化问题严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宜采用上述措施,仍然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发展中国家(地区):主要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是就业压力大,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
2.区域经济(农业、工业)发展【练习1】(12年山东潍坊3月)27.目前,东部地区已发现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材料一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练习2】(13年广东卷)(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 1 5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 0 1 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又科综合.历史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 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 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o第1卷5至7页,第II卷7至8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 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1 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演变。
下列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A.铁犁牛耕一—私田出现B.王室衰微——井田瓦解C.小农经济封建制度D.土地改革——.人民公社2.下列图片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转型B.封建大一统C.文化大发展D.民族大融合3.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廉洁诚信”:反对正统思想是“万世至论”B.“个人理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天下为公”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4.1 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裎福”四字.(注:“裾,安也。
”)这表明晚清政府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5.下图是中华民国邮政于1939年发行的纪念邮票。
中华民国邮政发行此邮票的主要意图是A.纪念美国成立一百五十年B.希望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C.鼓动美国开辟太平洋战场D.争取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战6.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7.历史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恰如其分,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图1 公私合营图2 论十大关系图3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期间成就辉煌8.“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
四川省绵阳市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考点: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分析: 读图可得,A 图所示的是北极熊,B 图所示的是大象,C 图所示的是袋鼠,D 图所示的是企鹅. 解答: 解: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读图解答即可. 2.(2015•绵阳)2015年尼泊尔发生多次强烈地震,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如图),知道尼泊尔位于( )A . 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考点: 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解答: 解:尼泊尔靠近喜马拉雅山区,该国家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板块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解答:解:雪屋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吊脚楼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其中吊脚楼适宜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民居,读图解答即可.4.(2015•绵阳)读图知,截止2010年计划生育使我国少生人口约()A. 9亿B. 1亿C. 5亿D. 3亿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如图)全国大约少生了约3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故选:D.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2015•绵阳)如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2014年12月13日中线正式通水,读图回答5﹣7题:5.(2分)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将极大缓解我国()A.西北缺水B.华北缺水C.东北缺水D.南方缺水考点: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解答:解: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起点是长江丹江口水库工程,中线沿途经过湖北省、河南省、跨过黄河河流,沿太行山麓,经过华北平原到达北京,大大缓解了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缺乏问题.点评: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路径,牢记即可.6.(2分)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主要目的是()A.防治水污染B.节约水资源C.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D.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考点: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分析: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解答: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主要目的是节约水资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农业中对水资源的节约措施,理解解答即可.7.(2分)绵阳的“母亲河”涪江属于()A.外流河B.内流河C.外流区D.内流区考点: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分析: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多分布在我国东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终未流进海洋的河流,即中途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内流河.解答:解:涪江因流域内绵阳在汉高祖时称涪县而得名,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属于外流河,位于外流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牢记即可.(2015•绵阳)《舌尖上的中国》呈现了我国天南海北的美食文化和形形色色的生产生活,展示了一幅幅绚丽的画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8.(2分)品尝地道的糌粑最好到我国()A.青藏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其主食是糌粑.解答:解:品尝地道的糌粑最好到我国青藏地区,糌粑是主要用青稞面做成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主食,牢记即可.9.(2分)欣赏片片竹林美景最好到()A.白山黑水B.黄土地C.红土地D.塞外江南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白山黑水所示的是东北平原,黄土地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红土地是指江南丘陵,塞外江南是指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解答:解:山东省日照竹洞天风景区作为江北最大的毛竹林生长区,吸引着许多游客慕名来欣赏,题干中片片竹林美景分布在华北平原即黄土地.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土地景观及竹林的分布,牢记即可.10.(2015•绵阳)水文特征“一碗水,半碗泥”描述的是我国()A.长江B.京杭运河C.黄河D.塔里木河考点: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 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解答:解: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一碗水,半碗泥”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5千克.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故选:C.点评:考查黄河的特点,要理解记忆.11.(2015•绵阳)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它的含义是指()A.“世界屋脊”B.大江大河源地C.中国“雨极”D.野生动物天堂考点:青海省.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该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解答: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该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它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了查三江源地区的称号,学生要牢记解答.12.(2015•绵阳)下表为某兴趣小组测得的校园不同地点PM2.5数据,从运动与健康角度建议同学们课后最好A.食堂B.走廊C.图书馆D.广场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分析:空气质量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PI的不同,可将空气质量分级如下: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300为重度污染.解答:解:空气质量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根据表中的资料可知,校园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地点是图书馆,因此从运动与健康角度建议同学们课后最好去图书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指数的知识点,属基础题.(2015•绵阳)如图为某学校所在山脉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3﹣14题:13.(2分)图中数字代号标注处地形部位为山谷的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读图可知,图中④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14.(2分)老师提醒同学们周末春游时需加一件毛衣,他的理由是山顶比学校气温低约()A. 2℃ B. 4℃ C. 9℃ D. 20℃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解答:解: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该图山顶的海拔是2050米,学校的海拔是550米,山顶的气温比学校气温低:(2050m﹣550m)÷100×0.6℃=9℃,因此老师提醒同学们周末春游时需加一件毛衣.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理解答题即可.15.(2015•绵阳)我国北方的居民冬季吃到了当地产的新鲜西红柿,农民伯伯们采用的科技是()A.温室、大棚B.机械化收割C.杂交品种D.先进灌溉设施考点: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光照的面积越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冬季北方地区气温低,温室大棚可以弥补热量的不足,使冬季的北方也可以种植新鲜西红柿.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属于基础题,理解答题即可.16.(2015•绵阳)“同城效应”使李江南父母每天往返于上海的家和苏州的工作地,他们最可能乘坐()A.民用航空B.高速铁路C.内河航运D.管道运输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分析: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解答:解:借助发达的交通,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好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效应叫做同城效应.形成上海与苏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发达的京沪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上海与苏州的交通更加快捷.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交通方式的选择,理解解答即可.17.(2015•绵阳)如图为王善思同学整理的中东思维导图,甲处最贴切的是()A.混血人种的社会B.黑种人的故乡C.多元的文化D.民族大熔炉考点: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分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解答:解: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中东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因此中东地区宗教、文化非常复杂,矛盾由来已久.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中东地区的概况,此类型的题目就要结合课外知识扩充自己的视野.18.(2015•绵阳)如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借用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可知该地()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多雨D.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少雨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解答:解:读图可得,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015•绵阳)演示地球自转: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如图,据此回答19﹣20题:19.(2分)拨动时,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A.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B.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C.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D.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1)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2)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由于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因此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一点儿也不过分.解答: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29%,陆地面积71%,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其中,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北极周围以海洋为主,南极周围以陆地为主.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记忆即可.20.(2分)该实验主要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交替B.昼夜长短变化C.四季变化D.地球是“球体”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结合图示得知,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地球自转的概况,属基础题.二、综合题:21.(2015•绵阳)读世界部分区域和某国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6%,①大洲为2.3%,由于历史原因和人口增长过快,①大洲的人口、和问题突出.(2)新加坡的居民主要是来自我国南方华人华侨的后裔,喜欢吃;②地区是工业革命源地,具有发达的工业、繁荣的和现代化的畜牧业,当地居民以为主食.(3)③国家横跨亚欧大陆,北极圈横穿北部,较高,大部分地区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4)20世纪80年代,④国家的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该国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是.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世界的人口数量概况.分析: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①是非洲,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侵入非洲,因此非洲大部分国家沦为殖民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过快;因此非洲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2)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读图可知,图中②是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具有发达的工业、繁荣的旅游业和现代化的畜牧业,当地居民以乳畜产品为主食.(3)读图可知,图中③是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极圈横穿北部,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4)读图可知,图中④是印度,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该国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是: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增多,发展规模加大;由原有工业中心(大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西部与南部地区产业集聚效应突显.故答案为:(1)资源;环境;(2)大米;旅游业;乳畜产品;(3)纬度;(4)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增多,发展规模加大;由原有工业中心(大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西部与南部地区产业集聚效应突显.点评:本题考查了的知识面较广,要认真分析解答.22.(2015•绵阳)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差异大,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昆明所在省(市或区)的简称是,岛屿甲的名称是岛.(2)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级阶梯分界线,大致与我国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最接近;秦岭大致与我国1月℃等温线分布最接近,该山脉南面为盆地.(3)《中国国家地理》描述:“中国的春天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跨越30个纬度、长达3300公里的远征”,这说明我国气候具有的特征,图中甲、乙、丙三地油菜花盛开最晚的是地.(4)图①、②、③为景观图,其中图①反映的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高是其冰川广布的原因,从地理位置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交汇之地,图②和图③体现了该地区的文化特色.(5)吉林省查干湖渔民的冬捕,世代相传用稀疏的网眼捕捞,这一行为体现了对资源的思想.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分析:昆明是云南省的行政中心,该省区简称是云或滇,甲是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解答:解:(1)云南省的简称是云或滇,岛屿甲的名称是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2)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最接近;秦岭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分布最接近,该山脉南面为四川盆地.(3)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我国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图中甲、乙、丙三地油菜花盛开最晚的是丙地,该地最偏北,气温最低.(4)青藏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海拔高是其冰川广布的原因,从地理位置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长江与我国大陆海岸线交汇之地,图②和图③体现了南方地区旅游业发达的文化特色.(5)吉林省查干湖渔民的冬捕,世代相传用稀疏的网眼捕捞,这一行为体现了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故答案为:(1)云或滇;台湾;(2)第二阶梯和第三;400;0;四川;(3)复杂多样;丙;(4)青藏;海拔;长江与我国大陆海岸线;旅游业发达;(5)可持续利用.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23.(2015•绵阳)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与中亚和欧洲各国共同的愿景,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原长安)所在的地理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2)沿“丝绸之路”走进西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和荒漠,这里距较远,又有重重山岭阻隔,湿润空气难以到达,西北地区地最多(农业用地类型),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当地主要发展业,河套平原引黄河水,发展了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3)“丝绸之路”走廊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资源丰富,集聚了几乎所有的城镇,盆地内交通线呈状将一个个城镇串联起来.(4)“丝绸之路”沿线可以考察“大散居、小聚居、杂距”的我国民族分布特征,可以领略众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族呼麦等少数民族文化.考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的分布特点.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新疆边境线漫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解答:解:(1)“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在渭河平原,是由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这里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和适中,加之河渠纵横,灌溉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作区,盛产小麦、棉花等.(2)沿“丝绸之路”走进西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半荒漠和荒漠,这里距海较远,又有重重山岭阻隔,湿润空气难以到达,西北地区草地最多,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当地主要发展畜牧业,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河套平原引黄河水,发展了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塔里木河沿岸、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并由盆地内交通线呈环状将一个个城镇串联起来.(4)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丝绸之路”沿线可以考察“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距”的我国民族分布特征,可以领略众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蒙古族呼麦等少数民族文化.故答案为:(1)灌溉;(2)半荒漠;海;草;畜牧;灌溉;(3)水;环;(4)交错;蒙古.点评:考查新疆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绵阳市高201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数学(文史类)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BCBAC DCACB10.提示:当AB 垂直于x 轴时,显然不符合题意.设AB 中点为)2(t P ,,于是t y y y y y y x x y y k AB 2444212221212121=+=--=--=. ∴ 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2(2-=-x tt y , 联立方程: ⎪⎩⎪⎨⎧=-=-,,x y x t t y 4)2(22 消去x 得: 082222=-+-t ty y ,∴ y 1+y 2=2t ,y 1y 2=2t 2-8,∴ )432(44)3284)(41(22222t t t t t AB -+=+-+= 由21tk k k MP MP AB -=⇒-=⋅,得)2(2--=-x t t y MP :, 令0=y 时,得)04(,M , ∴ 2224)0()24(t t MP +=-+-=,于是S △MAB 228)4(2121t t MP AB -+=⋅=. 令28t m -=,则m m m m S 621)12(2132+-=⋅-=, ,,,20200)2)(2(236232>⇒<'<<⇒>'-+-=+-='m S m S m m m S ∴ 当2=m 时, (S △MAB )max =8,此时42=t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4 12.37 13.208 14.6 15.②③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解:(Ⅰ)由题意有120)005.0015.002.0(=⨯+++x ,解得 01.0=x .∵ 低于60分的频率为3.02001.020005.0=⨯+⨯,∴ 被抽查的学生有203.06=÷人,即n =20. ………………………………4分(Ⅱ)由(Ⅰ)知,[)4020,分数组的学生有2)20005.0(20=⨯⨯人,[)6040,分数组的学生有4人,记这6人分别为1a 、2a ,1b 、2b 、3b 、4b (a 、b 表示不同分类组),从中随机选取2人,不同的选法有:1a 2a 、1a 1b 、1a 2b 、1a 3b 、1a 4b 、2a 1b 、2a 2b 、2a 3b 、2a 4b 、1b 2b 、1b 3b 、1b 4b 、2b 3b 、2b 4b 、3b 4b 共15种, ………………………………9分2人在同一分数组的选法有:1a 2a 、1b 2b 、1b 3b 、1b 4b 、2b 3b 、2b 4b 、3b 4b 共7种, ………………11分 ∴ 2人在同一分数组的概率157=P . ……………………………………12分 17.(Ⅰ) 证明:连接B 1C 交BC 1于O ,连接OD .∵ O ,D 分别为B 1C 与AC 的中点,∴ OD 为△AB 1C 的中位线,∴ OD //AB 1.又∵ AB 1⊄平面BDC 1,OD ⊂平面BDC 1,∴ AB 1//平面BDC 1. ………………………………………………………5分 (Ⅱ)解:连接A 1B ,作BC 的中点E ,连接DE ,如图.∵ A 1C 1=BC 1,∠A 1C 1B =60º,∴ △A 1C 1B 为等边三角形.∵ 侧棱BB 1⊥底面A 1B 1C 1,∴ BB 1⊥A 1B 1,BB 1⊥B 1C 1,∴ A 1C 1=BC 1=A 1B =21211BB B A +=22.………7分∴ 在Rt △BB 1C 1中,B 1C 1=2121BB BC -=2,于是,A 1C 12= B 1C 12+A 1B 12,∴ ∠A 1B 1C 1=90º,即A 1B 1⊥B 1C 1,∴ A 1B 1⊥面B 1C 1CB .又∵ DE //AB //A 1B 1,∴ DE ⊥面B 1C 1CB ,即DE 是三棱锥D -BCC 1的高.……………………9分 ∴ DE S V BCC BCC D ⨯⨯=-1131=AB BC BC 2121311⨯⨯⨯⨯=221222131⨯⨯⨯⨯⨯=32. ∴ 321111111-⨯=-=∆--BB S V V V C B A C BC D ABC C B A 322)2221(-⨯⨯⨯= =310. ……………………………………………………………………12分 18.解:(Ⅰ) 由图象知,2126561=-=A ,故312161-=-=b , 26322πππ=-=T ,即π=T ,于是由πωπ=2,解得2=ω. A 1 B 1 C 1 C B A D O E∵ 6131)62sin(21=-+⨯ϕπ,且)22(ππϕ,-∈, 解得6πϕ=.∴ 31)62sin(21)(-+=πx x f . …………………………………………………4分 由22ππ-k ≤62π+x ≤22ππ+k ,Z ∈k , 解得3ππ-k ≤x ≤6ππ+k ,Z ∈k ,即)(x f 在R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Z ∈+-k k k ,,]63[ππππ.………………6分 (Ⅱ)由条件得:031)62sin(21)(00=-+=πx x f ,即32)62sin(0=+πx . ∵ 0)0()6(<⋅f f π且)(x f 在)60(π,上是增函数, 61)6(=πf >0,3143)4(-=πf >0,)(x f 在)46(ππ,上是减函数, ∴ )60(0π,∈x , ∴ )26(620πππ,∈+x , …………………………………………………………9分 ∴ 35)62(sin 1)62cos(020=+-=+ππx x , …………………………………10分 ∴]6)62cos[(2cos 00ππ-+=x x 6sin )62sin(6cos )62cos(00ππππ+++=x x 6215+=. …………………………………………………………12分 19.解:(Ⅰ)设数列{a n }公差为d , 由题设得⎪⎩⎪⎨⎧=+==⨯+=,,43622331413d a a d a S 解得⎩⎨⎧==,,111d a ∴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n a n =(n ∈N *). ………………………………5分(Ⅱ) 由(Ⅰ)知:⎪⎩⎪⎨⎧∈-=∈==.,,,,,**12222N N k k n n k k n b n n …………………………………6分 ①当n 为偶数,即*2N ∈=k k n ,时,奇数项和偶数项各2n 项, ∴ )2222()]1(262[642n n n T ++++-+++=3432221])2(1[22)222(2222222-+=--+-+=+n n n n n ; ………………………9分 ②当n 为奇数,即*12N ∈-=k k n ,时,1+n 为偶数.∴ 34322)1(23422)1(1213211-++=--++=-=+++++n n n n n n n n a T T . 综上:⎪⎪⎩⎪⎪⎨⎧∈-=-++∈=-+=++.,,,,,*12*221234322)1(234322N N k k n n k k n n T n n n …………………………12分 20.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 ,则c =1.又由e =33=a c ,可解得a =3, ∴ b 2=a 2-c 2=2,∴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2322=+x y .……………………………………………3分 (Ⅱ) 设过焦点F 1的直线为l .①若l 的斜率不存在,则A (0,-3),B (0,3),即|AB |=23,显然当N 在短轴顶点(0,2)或(0,2-)时,△NAB 面积最大,此时,△NAB 的最大面积为623221=⨯⨯.……………………………5分 ②若l 的斜率存在,不妨设为k ,则l 的方程为1+=kx y .设)()(2211y x B y x A ,,,. 联立方程:⎪⎩⎪⎨⎧=++=,,123122x y kx y 消去y 整理得:044)32(22=-++kx x k , ∴ 324221+-=+k k x x ,324221+-=k x x , 则32)1(34122212++=-+=k k x x k AB .…………………………………………7分 ∵ 当直线与l 平行且与椭圆相切时,此时切点N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 设切线)2(:-≤+='m m kx y l , 联立⎪⎩⎪⎨⎧=++=,,12322x y m kx y 消去x 整理得:0624)32(222=-+++m kmx y k , 由0)62)(32(4)4(222=-+-=∆m k km , 解得:)3(3222-<+=m k m .………………………………………………9分又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112+-=k m d ,∴ 32113232)1(3411212122222++-=++⨯+-⨯=⋅⋅=∆k k m m m m n MN d S PMN, ∴ =2S 2222)32()1()1(12++-k k m .………………………………………………10分 将3222+=k m 代入得: )11()11(6222m m S --=. 令)033(1,-∈=m t ,设函数)1()1(6)(22t t t f --=, 则)12()1(12)(2+--='t t t f ,∵ 当t ∈)2133(--,时,)(t f '>0,当t ∈)021(,-时,)(t f '<0, 即)(t f 在)2133(--,上是增函数,在)021(,-上是减函数. ∴ 881)21()(min =-=f t f , 故212=k 时,△NAB 面积最大值是429.…………………………………12分 显然4296<, ∴ 当l 的方程为122+±=x y 时,△NAB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29. ……………………………13分21.(Ⅰ) 解:∵ 1ln )(+='x x f ,∴ 21ln )(=+='=e e f k .又e e f =)(,∴ )(x f 在点))((e f e ,处的切线方程为:)(2e x e y -=-,即02=--e y x .………………………………3分(Ⅱ) 解:)()()(x g x f x h +==)00(ln ln >>-+b a a b x x x ,,∴ b x x h ln 1ln )(++=',由0)(>'x h 解得bex 1>,由0)(<'x h 解得be x 10<<, ∴ 函数)(x h 的单增区间是)1(∞+,be ,函数)(x h 的单减区间是)10(be,. …………………………………6分(Ⅲ)证明:由)(0x f ≤)(0x g 可变为a b x x +00ln≤0. 令a b x x x p +=ln )(,]534[b a b a x ++∈,,则1ln )(+='b x x p . 由0)(>'x p 可得e b x >,由0)(<'x p 可得eb x <<0, 所以)(x p 在)0(e b ,单调递减,在)(∞+,e b单调递增.………………………7分 根据题设知:534b a b a +<+,可解得)70(,∈a b . ①若53b a +≤e b ,即)753[,e e a b -∈时, ∵ )(x p 在]534[b a b a ++,单调递减, ∴ a b b a b a b a p x p +++=+=53ln 53)53()(min ≤0, 即a b a b a b++⋅+3553ln ≤0对)753[,e e a b -∈恒成立. 令=t )753[,e e a b -∈,tt t t q +++=3553ln )(≤0, 则0)3(98)(2<++-='t t t t q ,即)(t q 在)753[,e e -上是减函数; 则052)53()(max <-=-=e e e q t q , 所以对任意)753[,e e a b -∈,ab a b a b+++3553ln ≤0成立.……………………10分 ②当534b a e b b a +<<+,即)534(e e e e a b --∈,时, 当且仅当a e e b e bp x p +==1ln )()(min ≤0,即a b ≥e ,此时)53[e e e a b -∈,. ……………………………………………………11分 ③当4b a +≥e b 时, 即)40(e e a b -∈,时, ∵ )(x p 在]534[b a b a ++,上单调递减, ∴ a b a b a b a p x p +++=+=4ln 4)4()(min ≤0,令=t )40(e e a b -∈,,即tt t t +++=1441ln )(ϕ≤0恒成立. 因为0)1(15)(2<++-='t t t t ϕ,所以)(t ϕ在)40(e e -,上是减函数, 故存在无数个)40(0ee t -∈,,使得0)(0>t ϕ, 如取0221ln )1(10>+==ϕ,t 与)(t ϕ≤0恒成立矛盾,此时不成立. 综上所述,e ≤a b <7.…………………………………………………………14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地理(本试题有本人辛苦制作,为抄袭)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
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B、非洲以南→南海C、南海→台湾海峡D、台湾海峡→青岛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2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5—6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图4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工业废水和生活汗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
初2013级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模拟检测试题卷生 物、地 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
满分2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在答题卷题号下对应的方框内,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的对应位置。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Ι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
)1.本初子午线是指:A .赤道B .0°经线C .0°纬线D .180°经线2.我们生活在世界第一大洲,对这个第一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B .均属于黄色人种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3.“湿透全身,幸福终生”。
这是傣族泼水节最美好的祝福。
如果你想体验,应该到我国 A.海南省 B.云南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贵州省4.2015年4月28日,尼泊尔发生了8.2级特大地震,造成7000余人的重大伤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因此下降2.6厘米……请问:造成这次强烈地震的原因是: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的 D.亚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造成的5、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 .巴拿马运河B .马六甲海峡C .苏伊士运河D .白令海峡6.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距离5000多千米,这造成读我国某季节盛行风示意图,据图回答25~26题。
阅读材料:2015年2月24日绵阳地区天气预报:白天,多云转晴,降水概率20%,风向北,微风。
夜间,晴,降水概率0,风向北,微风。
温度8℃—18℃.回答7—8小题7.能正确描述绵阳地区该天天气的词语是A.寒冷干燥 B.风和日丽C.炎热多雨 D.温暖湿润8.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绵阳人最适宜开展的户外活动是A.开展滑雪比赛活动 B.开展游泳比赛活动C.在稻田里插秧 D.在室外晾晒衣服9.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44分)1——5:CBAAD,6——11:CDBCBD二、非选择题(56分)36.(24分)(1)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2分);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2分);平原分布在东西两侧(1分);海岸线较平直(1分)。
(2)大部分地段地形较为平坦,便于大型机械进入,利于施工(3分);尼加拉瓜湖和中部段需要深挖,难度较大(3分)(3)不会(2分)。
因为湖面高于海平面,运河底部亦高于海平面(2分);船只通过船闸提升,翻越通行,船闸会阻隔海水侵入(2分)。
(4)做好规划,分期分段处置,其中一部分可就近堆积成山,实行封山育林(2分),另一部分可按风景园林、度假村等规划,发展旅游业(2分);此外可用作公路、机场等修建用料,改善该国交通运输条件(2分)。
(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7.(22分)(1)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的差异,导致差异化侵蚀(2分);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4分);在岩性松软地段,初期的“V”型谷的河岸极易被冲刷,水的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且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底被冲刷,河床摆动不定,形成宽谷(4分)。
(2)流速慢(2分);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夏汛明显(2分)。
(3)赞同。
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市场大;带动藏区经济发展(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
(任答三点,答对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不赞同。
流域人口稀少,交通极差,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建水电站后难以恢复;地质结构不稳定,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当地电能市场狭小,且电能输出难度大;属于国际河流,可能引发国际纠纷。
(任答三点,答对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42. (10分)【旅游地理】客源市场:主要是中东部各大院校的学生(2分)。
地理试卷 第1页(共16页)地理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绵阳市2015年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理让我们了解世界、祖国和家乡。
1.下面四种动物属北极地区特有的是( )ABCD2.2015年尼泊尔发生多次强烈地震。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下图),知道尼泊尔位于( )A .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3.下面四种传统民居在湿热条件下能使人感受舒适的是( )A .雪屋B .蒙古包C .窑洞D .吊脚楼 4.读下图知,截至2010年计划生育使我国少生人口约( )A .9亿B .1亿C .5亿D .3亿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2014年12月13日中线正式通水。
读图回答5~7题。
5.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将极大缓解我国( )A .西北缺水B .华北缺水C .东北缺水D .南方缺水6.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主要目的是( )A .防治水污染B .节约水资源C .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D .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 7.绵阳的“母亲河”涪江属于( )A .外流河B .内流河C .外流区D .内流区《舌尖上的中国》呈现了我国天南海北的美食文化和形形色色的生产生活,展示了一幅幅绚丽的画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品尝地道的糌粑最好到我国( )A .青藏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南方地区 9.欣赏片片竹林美景最好到( )A .白山黑水B .黄土地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地理试卷 第3页(共16页)地理试卷 第4页(共16页)C .红土地D .塞外江南10.水文特征“一碗水,半碗泥”描述的是我国( )A .长江B .京杭运河C .黄河D .塔里木河1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它的含义是指( )A .“世界屋脊”B .大江大河源地C .中国“雨极”D .野生动物天堂分析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地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城市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用地类型分别是A.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绿化用地、住宅用地B.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绿化用地C.绿化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绿化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2.如果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盛行风向可能是A.东南风、东北风B.东北风、西南风C.西南风、西北风D.西北风、东南风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从此清澈的长江水自流北上直达北京。
图2为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输水线路和铁路交通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调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交通D.城市4.在图中①城交汇的铁路线是A.陇海线、京沪线B.焦兖日线、京沪线C. 陇海线、京九线D.焦兖日线、京广线图3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乳畜业B.季风水田农业C.游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6.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市场C.交通D.劳动力表1为近年来四地地震资料,据表回答7~8题。
A.①地B.②地C. ③地D. ④地8.②地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区时为A.25日5时39分B.24日18时21分C.25日20时21分D.24日16时39分图4为30°S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