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催熟香蕉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催熟方法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分析不同方法对香蕉色泽、口感和营养成分的改善效果,为香蕉的保鲜和销售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香蕉:新鲜、无病虫害、大小一致的香蕉若干。
2. 乙烯利: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催熟。
3. 乙烯气体:天然植物催熟剂,用于催熟。
4. 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5. 计时器:用于记录实验时间。
6. 纱布:用于包裹香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香蕉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个香蕉,分别编号为A、B、C、D、E。
2. 乙烯利催熟组(A组):将A组香蕉用乙烯利溶液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室温下(25℃)催熟。
3. 乙烯气体催熟组(B组):将B组香蕉置于密封容器中,通入乙烯气体(150-300微升/升),密封24小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25℃)催熟。
4. 自然成熟组(C组):将C组香蕉置于室温下(25℃)自然成熟。
5. 加热催熟组(D组):将D组香蕉放入电热恒温箱中,设定温度为35℃,催熟。
6. 冷藏催熟组(E组):将E组香蕉放入冰箱中,设定温度为5℃,催熟。
7. 观察与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每组香蕉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变化(1)A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但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2)B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鲜艳,无黑斑。
(3)C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逐渐加深,无黑斑。
(4)D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5)E组:香蕉外观无明显变化,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2. 口感变化(1)A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2)B组:香蕉口感适中,味道香甜。
(3)C组:香蕉口感适中,味道香甜。
(4)D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5)E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3. 营养成分变化(1)A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2)B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3)C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香蕉保鲜及催熟技巧
一、保鲜法。
1.赤霉素保鲜法:香蕉采收前20~30天,用50×10E-5的赤霉素溶液喷洒1遍,收获后在包装时以20%多菌灵溶液洗果。
此法保鲜效果较好,且能控制香蕉炭疽病。
2.过氧化钙保鲜法:将粉状或粒状的过氧化钙和香蕉装在容器内,能使香蕉存放60天仍保持青硬,对于运销北方十分有利。
二、香蕉催熟。
1.乙烯利催熟法:将收获后的香蕉放入乙烯利溶液中浸一下,取出晾干,放置在室内一段时间即可成熟。
使用药液的浓度可根据温度来调整:室温25~30℃时,浓度为0.07%~0.1%(40小时后成熟);室温20~24℃时,浓度为0.15%~0.2%(60小时后成熟);室温17~19℃时,浓度为0.2%~0.3%(70小时后成熟)。
2.线香烟熏法:把香蕉排放在较密闭的房间内,在房内点燃若干束线香,让烟雾弥漫。
如少量催熟,可将香蕉放入缸中,最好能加入一把鲜苦楝树叶,然后在缸中点燃几支线香,隔天再点1次,10天后即可成熟。
此法催熟的香蕉,颜色金黄,味道清甜可口。
- 1 -。
种植技术-乙烯利的作用有哪些?如何使用?乙烯利的作用有哪些?如何使用?还请有经验的网友帮忙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采用乙烯利来对香蕉、番茄、柿子等水果进行催熟,但乙烯利具体的作用有哪些?如何使用效果好?还有很多网友对些不太了解,因此种地网整理了乙烯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乙烯利的作用:乙烯利属于有机磷类广谱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利主要经作物叶片、树皮、果实、种子进入植物体内,再传到起作用的部位,释放出乙稀。
能促进果实成熟和着色、促进叶片及果实的脱落、矮化植株、改变雌雄花的比率、诱导作物雄性不育等。
当乙烯利喷施在作物上时,很快会被作物吸收,由于一般植物细胞液的PH 值在4以上,因此乙烯利在进入植物组织后便逐步释放出乙烯,并随PH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乙烯利释放速度也随之加快,起到促进果实成熟、抑制作物伸长生长、促进发生不定根等作用。
乙烯利可以用于多种作物,如水稻、玉米、金秋梨、葡萄、桃、番茄、黄瓜、甜瓜、棉花等多种作物上,合理使用乙烯利能增产、增效。
乙烯利的使用方法:1、用作于棉花催熟:如果棉花后劲足、秋桃多常常用乙烯利进行催熟。
对棉花施用乙烯利需要棉田的大部分棉铃的铃龄超过45天,同时用药时日最高气温要在20度以上。
用于棉花催熟主要采用40%乙烯利水剂稀释300~500倍液,在早上使用或者气温高时进行喷雾。
一般棉花在施用乙烯利后,能加快棉铃开裂,减少霜后花,有效改善棉花品质,从而提高棉花产量。
2、用于番茄催熟:一般用乙烯利对番茄催熟常两种方法,一是采后浸果,对已长足但尚未成熟处于“转色期”的番茄,放入0.001%~0.002%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中侵一下,之后堆放数日番茄便能转红成熟。
二是在番茄树上进行涂果,将0.002%~0.004%浓度的乙烯利溶液涂在“转色期”的番茄果实上,此方法催熟的番茄与自然成熟的果实相仿。
3、用于香蕉催熟:用乙烯利对香蕉催熟一般用0.0005%~0.001%浓度乙烯利溶液浸渍或者喷洒在七八成熟的香蕉上,如果温度过高进要采取通风散热,以防香蕉出现疏柄现象,在温度低于20度时需要进行加热。
问:你好!请问:1)我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温度20摄氏度。
但颜色不金黄、没亮泽。
请问是什么原因?有相关的图书介绍吗?2)30PPM的药液,怎么配的?是稀释机倍?谢谢答:咨询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出现颜色不金黄,没有亮泽原因的朋友,你好。
用乙烯利稀释液浸果或喷果方法进行对香蕉催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
使用40%乙烯利催熟香蕉的浓度一般是400-800倍。
即40%乙烯利100毫升兑水40公斤为400倍,如此类推。
乙烯利的施用浓度是因温度不同。
而浓度不同浸果时期温度低,浓度相对高些。
催熟库房温度与湿度是影响香蕉催熟时间及外观的关键,一般的库温在15-20℃为宜,如果库温超过25℃,香蕉容易发生青熟,即果皮尚青,果肉已软化。
如果温度太低,不但会令香蕉催熟时间延长,而且会令果皮灰黄缺乏光泽,着色不匀。
库房湿度在香蕉的摧残初期宜保持湿度在90-95%,待香蕉开始转色,可降低库内湿度,以80-85%为合适,如果湿度太低,就会令香蕉果皮着色不良,没有光泽,外观欠佳了。
请你根据上述的参数,对照你的操作条件行进调整。
ppm浓度的含意是百万分之一浓度,例如:乙烯利商品含量为40%,相对密度为1.258,要配制200公斤30ppm浓度,200公斤的乙烯稀释液,其计算方法如下:40%×(所求的乙烯利量单位为毫升)×1.258÷1000×200=0.00003则:所求的乙烯利量=0.00003×1000×200÷0.4×1.258=11.9(毫升)即:用11.9毫升的40%乙烯利加入200公斤水用,均匀混和成30ppm浓度乙烯利溶液乙烯利催熟香蕉有何好处?及其方法?时间:2006-12-20 16:33:48问:香蕉为什么要用乙烯利催熟?答:香蕉一般在七、八成熟时采收,采收后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后熟,才能达到完熟可食。
在过去习惯上把这种香蕉,放在密封烘房内用香熏法促使成熟,这种古老方法,烘房条件要求密封性好,劳动强度高,加工周期长,质量又不够稳定,因此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催熟剂详细使用技术上世纪初,人们发现乙烯能够催熟水果,于是用含有乙烯的“煤炉气”帮助水果成熟的方法就流传开了。
不过,乙烯是种气体,用起来实在是不方便。
乙烯利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乙烯利是一种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强酸性有机磷化合物,在弱酸和高温条件下,能释放出乙烯,用于催熟果实,达到提早成熟,方便供应市场、集中采收,增加产量等多种目的。
今天,小编就详细介绍一下该药剂的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乙烯利催熟使用方法1、番茄催熟:在番茄果实膨大结束,进入转色期,用400--500毫升/升的乙烯利药液涂抹转色期的果实;把转色期的果实采下放在2000-4000毫升/升的乙烯利水溶液中浸泡一分钟,并在20-25℃的环境中催熟;用棉球、毛笔等蘸取3000毫升/升的乙烯利溶液涂抹大部分进入转色期果实的果穗基部,可使番茄果实提早5-7天成熟,且不影响果实的品质。
2、棉花催熟:每亩以100-150毫升乙烯利兑水30公斤,喷洒棉花植株,可加速棉花落叶,促进棉铃成熟,提早收获。
能使霜前花提高70%左右,对未开絮的棉桃进行离体喷施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3、香蕉催熟:香蕉采摘后,可用800--1000毫升/升的乙烯利药液,喷洒在香蕉果实,放在22-26℃条件下,可促进香蕉成熟。
4、柿子催熟:在柿子黄熟期用750-1000毫升/升浓度的乙烯利水溶液,喷施或采摘后用2000毫升/升浓度的乙烯利水溶液浸蘸柿子,温度在22-26℃处理2-4天即可脱涩5、哈密瓜催熟:可用500毫升/升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果实,可促进哈密瓜成熟,且不影响果实品质。
7、山楂用600~7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催熟催落。
山楂催熟超过800mg/kg会引起药害,造成树叶脱落,低于600mg/kg则不能达到应有的催熟目的。
8、枇杷用15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酒植株可防裂;用500~15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催熟。
9、李子用50~100mg/L的乙烯利药液喷洒植株,可改善果实品质、催熟。
果实催熟【摘要】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用乙烯利处理的香蕉比用水处理的香蕉更快成熟,原因可能是在乙烯利溶液中浸泡的香蕉,因为乙烯利的催化调节作用,使香蕉细胞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其成熟速度加快。
【关键词】乙烯利;香蕉乙烯利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加速果实成熟、脱落、衰老等。
乙烯是植物代谢的天然产物,高等植物所有器官和组织都可产生。
本次实验用于探究乙烯利对于果实的催熟作用。
11B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准备乙烯利、保鲜袋、青皮未熟的香蕉1.2 实验方法1.2.1配制溶液:乙烯利500mg/L。
1.2.2将两个青皮未成熟的香蕉,分别放在装有乙烯利的溶液和水的两个容器中,浸30s,将其拿出,放置在密封袋中。
每天比较果皮颜色和软化程度。
2结果与讨论2.1 4B实验记录表1 不同处理下香蕉变化情况2.2 结果分析与讨论由图表知,用乙烯利处理的青皮香蕉从第二天起就能看出颜色开始变黄,成熟速度加快,第三天时已经能感觉到香蕉开始变软,到第四天已经大面积变黄色,捏起来已经软了,而用水处理的香蕉在第四天仅仅只有尾部变黄,依然没有变软。
到第五天时,用乙烯利处理的香蕉已经可以食用了。
而直到第八天,用水处理的香蕉才可以食用。
2.2.1乙烯利加速香蕉成熟的原因从上述对比情况可以看出,用乙烯利处理的香蕉比用水处理的香蕉更快成熟,原因可能是在乙烯利溶液中浸泡的香蕉,因为乙烯利的催化调节作用,使香蕉细胞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其成熟速度加快。
由此可得出结论,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参考文献[1] 王小菁,李玲,张盛春,彭长连,朱建军,李娘辉,李海航,施和平,邢惕,方璐. 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2] 李小方,张志良.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
香蕉催熟方法
为了保证安全运输,香蕉在绿时采收,生蕉皮厚色绿,肉硬味涩,无法食用,需经后熟,使淀粉转化为糖,涩味消失,质地变软,才能食用。
香蕉贮运后在温度适宜时也会逐渐变黄,但成熟不一致。
为了及时供应市场,缩短后熟时间,使上市果实成熟度一致,外观良好,人们利用各种方法人工催熟。
方法有下列几种。
①乙烯利催熟乙烯利配成0.2%(2000ppm)溶液,可用喷淋的方法施药,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刺激果实产生乙烯起到催熟作用。
17~19℃,2~3天香蕉就黄熟。
催熟温度高时,乙烯利浓度可以小,25℃以上时,0.1%的药液处理2天后就黄熟了。
②乙烯催熟将香蕉放在密闭的塑料帐或催熟室中,将温度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为85%~90%,把香蕉码好后,按容积0.1%~0.2%的乙烯气浓度充气,每小时补充乙烯气体一次,共2~3次,密闭1~2天后取出香蕉,2~3天就黄熟。
催熟温度过高时,果实皮仍青绿,但果肉已充分成熟,色、香、味均差。
温度过低,催熟时间延长。
③熏香催熟是一种传统的老式催熟法。
将香蕉放入密闭容器或小室内,点燃大香,两天后将果实取出,5~6天可变黄成熟。
用香多少,密封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气温和香蕉饱满度而定。
如容纳2500千克香蕉,气温30℃左右,用棒香10枝,密闭10小时;25℃左右时,用棒香15枝,密闭20小时;20℃左右时,用棒香20枝,密闭20小时。
蕉果饱
满度高的可以少用香。
密闭熏蕉之后,在热天要将香蕉移到空气流通、阴凉处,最好是20℃左右让其成熟,冬天则要注意防止受冷。
香蕉催熟技术详解一催熟原理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
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
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
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二催熟条件(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
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
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16~18℃)再行催熟。
适当低温催熟,可提高果实的货架期,但温度低,催熟时间长,火局蕉房的利用率不高。
我国目前常用的温度为18~20℃,6天催熟。
湿度太低香蕉难催熟。
催熟的前中期(前4天刚转色),需要较高的湿度,以90%~95%的相对湿度为宜,高湿环境下果皮色泽鲜艳诱人。
但后期(后2天转色后)湿度宜较低,以80%~85%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货架期。
乙烯利5~4000ppm溶液均可把香蕉催熟,通常用800~1000ppm乙烯利浓度。
据华南农业大学试验,浓度降低500ppm,成熟时间相应推迟1天。
浓度低,催熟时间长;浓度高,后熟快,但果肉易软化,果皮易断,货架期较短。
乙烯利浓度对催熟时间的效应不如温度大。
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是呼吸高峰期,需要大量的氧气,并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氧气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抑制延迟香蕉的黄熟,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时,香蕉会产生异味。
故香蕉数量大时,催熟房应适当通气。
国外先进的催熟房,装有抽气机及乙烯气体进气机,恒定供给乙烯量和氧气量,并抽出房内的二氧化碳等。
果实的饱满度越高,对催熟处理越敏感,后熟时间相对较短。
香蕉催熟原理香蕉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一种水果,香蕉果实在植株上自然成熟,很难长途运输流通,香蕉要长途运输,必须采摘青果,而从树上砍下来的成串香蕉很难自熟,如果不使用乙烯利,大部分香蕉就会腐烂。
所以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已有百年之久。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
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
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
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常见的香蕉催熟方式有:乙烯利催熟、薰香催熟、加温催熟、混果催熟。
1、乙烯利催熟。
乙烯利催熟的浓度不同及处理后的气温不同,香蕉转熟的速度也有差异。
在17℃-19℃,浓度为0.2%-0.3%时,催熟后70小时果皮即变为大黄;在20℃-23℃,浓度0.15%-0.2%时,催熟后60小时果皮多为大黄;在22℃-27℃,浓度0.1%时催熟48小时出现大黄;但在浓度超过0.3%时容易降低果品质量,果肉软化,失去特有风味。
所以,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应使用较高浓度并结合加温的方法,催熟的效果更好。
使用时按需要的浓度配好乙烯利溶液(加入0.05%的洗衣粉)后,直接喷洒(整个蕉果浸湿),然后自然晾干,存放3-4天便会黄熟。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是呼吸高峰期,需要大量的氧气,并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氧气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抑制延迟香蕉的黄熟,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时,香蕉会产生异味。
故香蕉数量大时,催熟房应适当通气。
国外先进的催熟房,装有抽气机及乙烯气体进气机,恒定供给乙烯量和氧气量,并抽出房内的二氧化碳等。
果实的饱满度和采收季节--果实的饱满度越高,对催熟处理越敏感,后熟时间相对较短。
问:你好!请问:1)我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温度20摄氏度。
但颜色不金黄、没亮泽。
请问是什么原因?有相关的图书介绍吗?2)30PPM的药液,怎么配的?是稀释机倍?谢谢
答:咨询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出现颜色不金黄,没有亮泽原因的朋友,你好。
用乙烯利稀释液浸果或喷果方法进行对香蕉催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
使用40%乙烯利催熟香蕉的浓度一般是400-800倍。
即40%乙烯利100毫升兑水40公斤为400倍,如此类推。
乙烯利的施用浓度是因温度不同。
而浓度不同浸果时期温度低,浓度相对高些。
催熟库房温度与湿度是影响香蕉催熟时间及外观的关键,一般的库温在15-20℃为宜,如果库温超过25℃,香蕉容易发生青熟,即果皮尚青,果肉已软化。
如果温度太低,不但会令香蕉催熟时间延长,而且会令果皮灰黄缺乏光泽,着色不匀。
库房湿度在香蕉的摧残初期宜保持湿度在90-95%,待香蕉开始转色,可降低库内湿度,以80-85%为合适,如果湿度太低,就会令香蕉果皮着色不良,没有光泽,外观欠佳了。
请你根据上述的参数,对照你的操作条件行进调整。
ppm浓度的含意是百万分之一浓度,例如:乙烯利商品含量为40%,相对密度为1.258,要配制200公斤30ppm浓度,200公斤的乙烯稀释液,其计算方法如下:
40%×(所求的乙烯利量单位为毫升)×1.258÷1000×200=0.00003
则:所求的乙烯利量=0.00003×1000×200÷0.4×1.258=11.9(毫升)
即:用11.9毫升的40%乙烯利加入200公斤水用,均匀混和成30ppm浓度乙烯利溶液
乙烯利催熟香蕉有何好处?及其方法?
时间:2006-12-20 16:33:48
问:香蕉为什么要用乙烯利催熟?
答:香蕉一般在七、八成熟时采收,采收后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后熟,才能达到完熟可食。
在过去习惯上把这种香蕉,放在密封烘房内用香熏法促使成熟,这种古老方法,烘房条件要求密封性好,劳动强度高,加工周期长,质量又不够稳定,因此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特别当旺季香蕉大量上市时,由于房屋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更影响到香蕉的成熟上市。
现在采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方法简便,效果很好,它具有不需要密封条件,不受房屋设备限制;加工技术简便,容易掌握;减少加工劳动强度;降低损耗;香蕉质量比较稳定,色、香、味和香熏法基本相同等优点。
问:香蕉如何使用乙烯利催熟?
答:(1)乙烯利溶液浸或喷催熟香蕉
处理方法:将配制好的乙烯利溶液,浸渍或喷洒在生香蕉(七、八成熟)的表面上,就能起到催熟的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经4~5天香蕉便能黄熟。
但蕉皮色泽是否鲜黄美观,果肉是否香甜可口,还取决于催熟时的温度,乙烯利催熟香蕉的温度以20~25℃为宜,若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范围,则要辅以加温或降温措施,以利于提高香蕉质量。
使用浓度:在20~25℃时,乙烯利溶液浓度以1000ppm为宜,温度低药液浓度高些;温度高药液浓度低些。
(2)乙烯利加碱释放乙烯催熟香蕉
乙烯气体携带不方便,在使用上受到限制,利用乙烯利加碱分解释放的乙烯来催熟香蕉,较直接用乙烯更为方便。
方法是:先在密封的房内堆好香蕉,室内放一个盆子,盆内放工业用的固体氢氧化钠,然后倒入乙烯利溶液,之后迅速闭上密封门。
氢氧化钠和乙烯利的用量视房间大小而定,如60平方米的房间,需要氢氧化钠200克,乙烯利500毫升。
封闭后40~60小时开房,让香蕉在空气中自然后熟1~2天,香蕉就能转黄成熟。
问:香蕉经乙烯利催熟后,品质发生哪些变化?
答:一般地说,用乙烯利处理香蕉后二天,果实开始软化转色,4~5天后黄色果皮上开始出现“芝麻点”,果肉进一步松软,甜味增加,并散发出香味,而未经处理的香蕉成熟转色缓慢,品质较差。
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测定,乙烯利处理香蕉后,呼吸高峰比对照提前4天,且峰值也高。
果皮中叶绿素含量迅速减少,而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
果肉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急剧增加,淀粉含量迅速下降,如在处理前,糖的含量占鲜重的0.72%,淀粉含量占鲜重的28.3%,经乙烯利处理后4天,糖的含量增加到28.7%,淀粉含量下降到0.9%,而此时对照糖的含量只有1.32%,淀粉含量为27.1%,直到第10天,对照糖的含量才达到25%,淀粉含量下降到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