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铁路风沙路基的防护措施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6
铁路风沙路基施工及边坡防护技术摘要:根据风积沙填料的自然特点,探索风沙地区路基最佳施工方法,技术参数,从而科学合理的指导施工。
关键词:风沙路基施工防护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sand filling, explore the best construction method,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sand subgrade,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Key words: aeolian sand roadbed construction; protection;0.前言目前在国内沙漠地区路基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方法仍处于试验阶段,但近几年来同类工程的成功实例表明风积沙路基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沉降量小、水稳性好、后期病害少等优点,但风积沙又属于级配不好的细砂,在天然条件下呈松散状态,内聚力几乎为零,抗剪性能极差,一般机具难以行驶,普通钢轮压路机根本无法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同时由于沙漠地带特殊的气候、地质状况,使得沙漠路基的施工比一般气候、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难度要大得多。
沙漠地区生态脆弱,干旱少雨多风,如何对路基本体及对两侧防护,保证线路正常运行,便是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话题。
1.工程实例概况大马何铁路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煤炭富集的鄂尔多斯市境内,横穿该市东北部所辖达拉特旗、准格尔旗。
大塔至马场壕铁路由在建新包神铁路大塔站疏解引出,向东北行经三垧梁、王爱召工业园区(新奥工业园区)、而后转向东南沿乌兰格尔煤田北侧经马场壕乡到达马场壕矿区,正线全长约59.065km,大塔站下行疏解线4.634km。
马场壕至何家塔铁路从大马线马场壕站引出至呼准铁路何家塔站止,设计里程为DK60+200~DK134+623.97,正线全长74.92397km。
铁路风沙防护措施1. 简介在铁路运输中,风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当大风吹起时,携带着沙尘的风会对铁路线路、设施和行车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正常进行和乘客的安全,采取一系列的铁路风沙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2. 风沙带识别与监测风沙带识别与监测是铁路风沙防护的第一步。
铁路沿线的风沙带主要包括沙漠地区、沙丘地区、裸露地表和干旱地区等。
通过对风沙带的识别与监测,可以及时了解风沙的活动情况和趋势,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风沙防护设施3.1 风沙固化风沙固化是一种常见的风沙防护措施,通过在铁路两侧种植适宜的植物来固化风沙带,减少风沙对铁路线路的侵蚀。
常用的固化植物包括柏树、柳树等。
3.2 风沙护坡风沙护坡是指在铁路线路两侧设置护坡结构,以减少风沙对铁路线路的侵蚀。
常用的护坡结构包括混凝土护坡、石头护坡等。
这些护坡结构可以有效阻挡风沙的侵蚀,保护铁路线路的安全。
3.3 风沙屏障风沙屏障是一种有效的风沙防护措施,可以阻挡尘沙的飞扬和降低风速。
常见的风沙屏障材料包括钢板、聚乙烯薄膜等。
根据风沙的活动情况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设置风沙屏障,可以明显减轻铁路线路风沙的侵蚀程度。
3.4 风沙覆盖物风沙覆盖物是一种有效的风沙防护措施,通过在铁路线路上覆盖特殊的材料来阻挡风沙的侵蚀。
常见的风沙覆盖物材料包括塑料薄膜、人造革等。
这些材料具有防沙、透水、透气等特性,可以有效减少风沙对铁路线路的影响。
3.5 清沙设施清沙设施是一种常见的风沙防护设备,用于及时清除铁路线路上积聚的风沙,确保铁路线路的畅通。
常用的清沙设施包括沙扫车、清沙车等。
这些设备可以将积聚在铁路线路上的风沙清除,保持线路的平整和安全。
4. 风沙防护管理为了确保风沙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进行科学的风沙防护管理。
风沙防护管理包括风沙防护规划、风沙防护措施选定、风沙防护工作组织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确保风沙防护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有效实施。
铁路沿线风沙综合防护施工工法一、前言铁路沿线风沙综合防护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防止风沙对铁路线路的侵蚀和破坏的施工工法。
随着中国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铁路线路修建在沙漠和沙丘地带,面临着风沙侵蚀的威胁。
因此,开发出一种高效可行的工法来保护铁路免受风沙侵蚀是非常重要的。
二、工法特点铁路沿线风沙综合防护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综合性:该工法结合了多种手段,包括固沙植物的种植、沙障的建设、护坡的加固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沙防护系统。
2. 高效性:该工法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风沙对铁路的侵蚀和堆积,保护铁路的安全和稳定。
3. 环保性:该工法广泛采用自然生态的方法,如种植固沙植物、利用沙障等,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三、适应范围铁路沿线风沙综合防护施工工法适用于修建在风沙地带的各类铁路线路,特别是那些经过沙漠和沙丘地区的线路。
该工法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风沙特点和地形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应用。
四、工艺原理铁路沿线风沙综合防护施工工法的实际应用基于以下的工艺原理:1. 固沙植物:通过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种类,进行规范的种植和养护,形成沿线的防风固沙绿化带,减少风沙的侵蚀。
2. 沙障建设:在沿线合适的位置建设沙障,利用沙障来阻挡和抑制风沙堆积,保护铁路不受风沙的影响。
3. 护坡加固:对铁路沿线的护坡进行加固,采用不同的加固措施,如钢筋混凝土护坡、植被护坡等,提高护坡的稳定性和抗风沙能力。
五、施工工艺铁路沿线风沙综合防护施工工法包含以下施工阶段:1. 土地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土壤剥离和平整,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 固沙植物种植:选取适宜的固沙植物种类,按照规定的密植距离进行种植,并进行养护和管理。
3. 沙障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在沿线合适的位置进行沙障的建设,确保沙障的密度和高度满足要求。
4. 护坡加固:根据不同地形和风沙特点,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对护坡进行加固,提高护坡的抗风沙能力。
风沙地区路基防护治沙措施【摘要】风沙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条件,给路基施工带来较多困难。
本文分析了风沙对路基的危害,并结合工程实例,指出:风沙治理主要采用植物治沙和工程治沙相结合,路基本体防护与路基线路两侧防风治沙的综合防护体系。
【关键词】风沙地区路基防护治沙1 前言风沙地区路基是指沙漠、大风和风沙流地区路基的总称,位于此类地区的路基,容易遭受风蚀和沙埋等危害。
新建呼准鄂铁路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沿线地形稍有起伏,多为半固定沙丘,少部为移动沙丘。
为降低铁路沙害的隐患,保证铁路建成后的顺利运营,本文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及建设经验,分析了风沙地区铁路路基沙害的特点,并总结了新建呼准鄂铁路DK117+390~DK140+100工点的路基防护设计及施工,为今后类似区域的路基施工提供了实例资料。
2 风沙地区路基的沙害类型风沙地区路基的沙害类型主要为风蚀和沙埋。
2.1 风蚀风沙地区修筑的铁路路基被风蚀是铁路路基沙害的普遍现象,特别是高填深挖路基段更为突出。
坡面被风蚀出凹槽,对路基本体造成危害,直接威胁铁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风蚀危害主要是由于路基边坡直接受到风力的影响,引起坡面沙粒的搬移,一般路基迎风坡已吹蚀为主,背风坡以掏蚀为主。
风蚀常使坡面被风蚀出凹槽,严重者路基宽度不足,对路基本体造成危害,直接威胁铁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2 沙埋沙埋是风沙地区铁路最普遍的一种危害方式。
沙埋主要是由于风沙流活动和沙丘移动造成的,轻则污染道砟,重则积砂掩埋道轨,造成列车脱轨事故。
这种危害具有险情时间短,难以预测的特点,对行车安全危害巨大。
另外,沙埋对路基还有潜在危害,即预埋路基附属排水措施,在多雨季节,由于排水不畅,流向路基则对路基造成冲刷,严重者还会造成路基坍塌。
因此,对沙埋这种类型的危害也应加以重视。
风沙流活动对路堤而言,就是当其在行进过程中遇到路堤阻挡时,在迎风侧一定范围内贴地层气流有明显的减速,当气流抬升翻过路堤面时,因气流扩散,背风侧风速明显降低,进而使沙粒从气流中脱离出来,造成沙埋危害。
铁路沙害治理措施概述铁路沙害指的是在铁路线路沿线,由于沙尘天气造成的沙尘暴等大风天气对铁路线路及设施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沙害会导致线路积沙、桥梁被沙覆盖、护坡被侵蚀,给铁路运输带来严重困扰,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铁路沙害治理措施的研究和实施对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沙害治理措施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沙害预警系统是防止沙害发生的重要环节。
该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气象条件、风速、沙尘浓度等指标,及时发出警报,并向相关部门和铁路运输单位发送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沙害的到来。
沙害预警系统的建设需要配备高精度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防护措施为了对抗沙害,铁路沿线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防护工程建设。
首先是加固线路护坡,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加固边坡、设置护坡网等,以防止沙尘暴侵蚀和侵害线路。
其次是加固桥梁结构,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增加桥梁的抗风能力,减少沙尘暴对桥梁的破坏。
此外,还需要适当增设风沙围挡设施,对敏感区域进行保护,减少沙尘对线路正常运行的干扰。
环境监测与治理为了有效治理铁路沙害,需要进行线路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
首先是定期进行线路的巡视和检修,及时清理线路上的沙土积聚,确保线路的畅通。
其次是进行环境治理,采取植被恢复、绿化等措施,增加沿线植被的密度和高度,形成天然屏障,减少沙尘在铁路线路上的扩散。
此外,还可以适当采用沙害控制喷雾技术,通过喷洒特定的液体剂来抑制沙尘的产生和传播。
教育宣传与培训铁路沙害治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因此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沙害防治意识和技能,增加他们对沙害治理的重视和支持。
此外,还可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沙害知识,增加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号召他们积极参与沙害治理的行动。
结论铁路沙害治理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采取防护措施、进行环境监测与治理以及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沙害对铁路线路的破坏和影响。
文章编号:0451-0712(2004)10-0164-03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B 川藏线竹东段砂石路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陈发林(武警交通第四支队 波密县 860300)摘 要:根据近5年来对川藏线竹东段78215km路段的养护、抢险保通及管理情况,分析道路病害的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从养护、保通、改善及技术方面,提出处治病害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川藏线;病害分析;处治1 川藏线竹东段概况111 竹东段现状川藏线竹东段属国道318线,从竹巴笼(西藏自治区与四川省交界的金沙江西岸,K3359+000)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县的东久乡(K4129+500),再加上一段长链12km,路线长共计78215km,技术等级为三级砂石路面,路基宽6m,路肩宽度0175m,其中在“九五”期间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214km,路面宽6m,路肩0175m。
竹东段地跨2省5县。
112 地理、地质及气候情况竹东段78215km路段穿行在念青唐古拉山东侧余脉之中,横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龙藏布江,海拔从1880m(波密县通麦镇)到5008m(左贡县境内的东达山),平均海拔高3200m。
沿途海拔3500m以上的路段(K3407~K3900)达493km,占全线长约63%,其中有5座山峰海拔在4000m 以上(宗拉山4164m、拉乌山4460m、东达山5008m、业拉山4618m、安久拉山4330m)。
沿线有寒带、温带、亚热带,地理环境、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变化特殊。
另外,由于地处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快之间, 2个很不稳定的板块活动造成这个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且十分不稳定,地震频繁发生。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1996年之间发生410~519级地震就有14次之多。
综上所述,由于竹东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地质构造,沿途的病害十分频繁,被誉为“世界病害大全”。
78215km路段内有“天险”之称的“排龙天险”段,有死亡地带之称的“102”滑坡群,有“流沙奇观”的中坝段,有“面善心恶”的然乌雪崩段等等。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规范1、在风沙地区修建路基时,应考虑风力和降雨季节,并在较小的风速或有雨季节进行分段集中施工。
如果必须在风季节进行施工,则需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对于设计的永久性防护工程,如果材料运输存在困难,可以在通车后再进行施工,但需要采取临时的防护过渡措施。
如果当天无法完成填筑路堤的一段,则需要覆盖坡面和路肩以保护它们。
在开挖路堑时,需要从一开始就使用平铺式栅栏、草席或芦苇等将坡面和路肩随挖随用保护好,并使用小木桩或大石块或混凝土预制块将其固定。
2、在风沙地区进行路基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线路两侧的地表原有植被和地表硬壳。
为此,施工前应充分准备好相应的防护材料。
如果因施工作业而导致的两侧地表受损,应按照设计要求及时填筑砾卵石土防护层,以修复植被和硬壳的损失。
在施工路基时,应集中力量完成一段,同时进行该段的防护工作,以确保效果最佳。
3、为了在填方取土时更好地应对当地的风信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取土坑位置。
在单一风向的地区,应将取土坑设在路堤下风一侧,并且距离路堤坡脚至少5米。
在有反向风交替作用的地区,可以在路堤的两侧设置取土坑。
完成填方后,需要将其边坡修成缓坡,以使其断面成为浅槽形。
这有助于减小风雨对边坡的冲刷和侵蚀。
应尽量利用挖方材料,如需废弃,应弃于背风坡一侧的低地或距路堑坡顶不小于10m处,并应摊平。
4、路基压实(1)在风沙地区用粉砂或细砂填筑路堤时,仍然需要进行分层压实,以提高填筑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根据现场自然条件、沙的特性以及水源分布等情况,应确定合适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
通常来说,应该主要采用机械振动压实的方法,并结合蓄水、快成型、快防护的施工方法。
这样做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填筑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以确保路堤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当完成压实后的路基不能稳定通车时,可按8条办理。
(2)对缺土、缺水,压实确有困难的风积沙路基,可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编织布、编织袋)对路基进行加固。
铁路路基病害及整治防护措施一、路基变形整治路基变形是铁路路基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于填料不良、压实度不够、排水不畅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整治路基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更换填料:对于变形严重的路段,可以采取更换填料的措施,选择具有良好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材料进行回填。
2. 加强压实:在填筑过程中,应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压实,保证填料的密实度,减少变形量。
3. 设置排水设施: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及时排除雨水和其他水分,防止路基浸泡导致变形。
二、路基裂缝防治路基裂缝是由于填筑层厚度不均、压实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防治路基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填筑层厚度:在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层填料的厚度,保证每层填料的压实度。
2. 加强压实: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压实,保证填料的密实度,减少裂缝的产生。
3. 设置防裂措施:对于容易出现裂缝的路段,可以在路基表面设置防裂网或防裂贴等措施,防止裂缝扩大。
三、路基渗水处理路基渗水主要是由于地下水或地表水渗透到路基内部导致的。
为了处理路基渗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排水设施: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及时排除雨水和其他水分,防止路基浸泡导致渗水。
2. 加强防水措施:对于容易渗水的路段,可以在路基表面设置防水层或防水材料,防止水分渗透到路基内部。
四、路基滑坡预防路基滑坡是由于土体失稳或水流冲刷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预防路基滑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排水:在滑坡易发区设置排水设施,及时排除雨水和其他水分,防止土体失稳导致滑坡。
2. 增加支挡结构:对于容易滑动的土体,可以增加支挡结构如挡土墙、抗滑桩等,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五、路基冻害防治路基冻害是由于土体在低温下冻结膨胀导致的。
为了防治路基冻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更换填料:对于容易受冻的土体,可以更换不易受冻的填料如砂砾石等。
2. 加强保温措施:在路基表面设置保温层或保温材料,减少土体与外界的温差,防止土体冻结膨胀导致冻害。
风沙地区铁路路基防护的探讨1 基本概念铁路路基防护措施一般是指各级铁路应采用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该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对于路基不稳定性的路段,应特别注意路基边坡防护和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
2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不利因素路基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担行车时相互之间所产生的负荷力,没有稳固的路基,就谈不上有稳固的路面。
因此,要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就必须要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
一般影响路基的不稳定因素有多种,主要分为两种:2.1 自然因素影响铁路路基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包括有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地质等,不同的自然因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泥土在浸水后,湿度增大,土强度就会降低;岩性差的岩体,在水温变化的条件下就会加剧风化等。
2.2 人为因素影响铁路路基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有荷载因素、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及质量、人为设施及养护措施等。
另外还有附近沿线附近的人为设施,如水库、水田及人为活动等。
所以,路基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掌握好周围的各种人为因素,确保路基稳定。
3 路基防护措施铁路路基的防护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铁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以风沙地区铁路路基的防护作为例子,解释说明铁路路基的防护措施。
风沙地区主要是包括沙漠和沙地,在我国主要是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位于这些地区铁路的路基容易遭受到风烛或者沙埋等现象。
考虑到风沙地区的特殊环境,这些地方的铁路路基应采取近期与远期防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取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风沙铁路路基的防护主要是路基本体防护和路基两侧平面立体防护。
本体防护主要是防风烛,两侧防护主要是针对沙埋危害。
3.1 路基本体的填料选择及防护3.1.1 路基本体的填料选择风沙地区的路基一般是根据当地石料、粘土来源的难以程度确定,可采用粉土、粉细砂、细砂等作为填筑路基的主要材料,边坡坡度角度一般在28°-32°。
浅谈风沙地区铁路路基防护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各类铁路工程随之不断增多。
但是在风沙地段的铁路施工技术,施工方法还处于试验阶段,实例表明风积沙路基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沉降量小、水稳性好、后期病害少等优点,但风积沙又属于级配不好的细砂,在天然条件下呈松散状态,内聚力几乎为零,抗剪性能极差,一般机具难以行驶,普通钢轮压路机根本无法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同时由于沙漠地带特殊的气候、地质状况,使得沙漠路基的施工比一般气候、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难度要大得多。
沙漠地区生态脆弱,干旱少雨多风,如何对路基本体及对两侧防护,保证线路正常运行,便是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风沙地区;铁路路基;防护在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的同时,风沙地段的建设成了一大难题,由于我国沙漠面积较大,加之沙漠化程度较为严重,从而使沙漠铁路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这主要与风蚀等沙害的影响有关。
虽然我国对于沙漠铁路的研究从未间断,但其中关于风蚀对路基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基于此点,本文就沙漠公路风沙土路基防护措施进行探讨。
一、风沙对路基的危害以及产生沙害的原因风沙地区与其它的自然特征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风沙地区降雨量非常的小,气候条件非常的干旱,然而蒸发量却特别大能达到几百乃至数千毫米以上,另外气候变化比较大,晚上与白天的温差也比较大,就这一特点是风沙地区特别显著的,因此以上原因导致了风沙活动过于频繁,从而给铁路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沙害的主要形式就是沙埋和风湿。
沙埋的产生是由于在风沙流通过路基时,风速的减慢,造成了一部分沙粒的沉落,时间久了有大量的累积把路基掩埋,另外一点是因为随着沙丘的不断流动而掩埋路基,给路基带来为危害。
其次风蚀的形成给路基造成了削低、掏空和坍塌等危害,这一后果直接影响了路基的宽度以及高度,使路基严重变形。
原因是由于路基上存在的一些保护膜,如沙粒、土颗粒等在风沙的直接冲击下都被吹走,从而对路基造成危害。
川藏铁路风沙路基的防护措施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川藏线途经雅鲁藏布江沿岸两侧,沿线地形受风的影响显著,风向多与河谷走向一致,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干风季节,风速一般为8~9级,最大可达11~12级,形成移动或半移动沙丘。
铁路路基部分经过移动或半移动沙丘,这些沙丘被铁路路基阻断后,在大风季节会在路基迎风和背风侧重新堆积形成沙埋及风蚀现象,增加工程设计防护难度,产生路基病害。
除沙埋病害及风蚀病害外,受气候因素及植被环境的控制,川藏线局部地区沙漠化十分严重,全线分布约20处风沙地段,约有15处以路基形式通过。
拉萨河宽谷区路基病害较为严重,风积沙主要分布于拉萨至协荣段落,尤其是在协荣车站一带尤为严重,此段全部为半固定沙丘、沙垄地形,风沙路基处理困难,增大了路基防护设计难度,增加了工程投资。
因此,项目组经现场踏勘,多方论证,确定严重的风沙段落采用桥梁或隧道通过,无法避让或不适合桥梁、隧道的情况下采用路基通过。
路基通过地段设计难点在于防沙、固沙措施的确定,以及活动沙丘的长期监测工作的布置。
1路堤填料选择及防护风沙地区路基应避免采用长度大于30m和深度大于6m的路堑,故设计中路基以填方为主,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
路堑开挖多为浅表层开挖,主要成分为粉土、粉细砂、细砂等,无法满足铁路对填料的要求,故本线填方选择本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就近选取开山石作为路基填料,可以满足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
风沙路基为避免风沙的侵蚀,增大迎风面,降低风速,故边坡率应较缓,路堤边坡率设计可取1∶~1∶2,路堤边坡两侧根据堤高不同选用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或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路肩采用C25混凝土护肩,以确保路堤边坡不发生风蚀破坏。
D IJI Y U JI C H U434㊀«工程与建设»㊀2019年第33卷第3期收稿日期:2019G03G11;修改日期:2019G04G08作者简介:高井望(1985-),男,安徽蚌埠,硕士,工程师.风沙地区公路路基防护措施初探高井望(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㊀230088)摘㊀要:本文以宁东基地磁甜路项目为依托,主要介绍了风沙地区的基本特点㊁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常见防护形式,针对气候特点及以往经验,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关键词:风沙地区;绿色公路;沙地;防护;防冲刷中图分类号:U 416.1+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G5781(2019)03G0434G030㊀引㊀㊀言国家推行的绿色公路建设,有效提高了公路的耐久性㊁使用性㊁环保性和景观性.但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受气候因素的限制,存在较多的沙地,土地贫瘠,绿化覆盖率极低(图1).西部地区风资源丰富,风力较大时,风夹杂着风化后的粉砂漫天飞舞,给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修筑公路和城市道路,如何做好边坡防护,是摆在工程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良好的边坡防护方案,也是道路建成运营后的有力保障.图1㊀风沙地区地貌国内关于风沙路基的防护,多见于对铁路路基的探讨,而对于公路路基防护的探讨鲜有报道.本文结合项目实际,借鉴铁路风沙路基防护经验,对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进行简单探索.1㊀影响风沙地区路基坡面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风沙地区公路路基病害主要为沙埋和风蚀.风沙流通过路基时,因风速减弱而堆积㊁掩埋路基,或者因沙丘移动而掩埋路基,称之为沙埋;风沙直接吹蚀路基坡面的沙粒或土粒,导致路基尺寸减小㊁坡面被掏和坍塌,称之为风蚀[1].1.1㊀沙地类型西北风沙地区地表多覆盖风积沙,形态分为固定沙地㊁半固定沙地㊁流动沙地(沙丘).固定沙地地表基本为植被所覆盖,植被覆盖度大于30%,风沙活动不明显,地表稳定或者基本稳定;半固定沙地指植被覆盖度在10%~29%,而且分布均匀,风沙流活动受阻,但流沙纹理依然普遍存在的沙丘或沙地;流动沙地(沙丘)指植被覆盖度小于10%的沙地或者沙丘.由以上定义可知,相同坡率及防护形式的前提下,固定沙地危害最小,流动沙丘危害最大.1.2㊀地形地貌㊁工程地质条件及路堤填料的选择地形地貌㊁工程地质条件对路基边坡的影响很好理解.若工程建设区位于开阔地带,则往往沙害较为严重;反之,若位于山区或者城市建成区下游,考虑风被局部山体阻隔,则很难形成较大的沙害.路堤填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松散㊁水稳定性较差的填料往往需要采取更强的边坡防护措施.风沙地区往往很难找到黏粒含量较多的土,地表往往堆积较厚的风积沙,如何兼顾工程的经济性和方案的合理性,是摆在工程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1.3㊀主导风向和路基边坡坡率流线型㊁缓边坡有利于风沙流顺利通过路基,有利于输沙.但是,当风向与路线交角较小或者平行时,路基顶面风速较两侧地面风速大,可采用较陡的边坡.434D IJI Y U JI C H U㊀«工程与建设»㊀2019年第33卷第3期435㊀2㊀风沙地区常用防护方案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 T G D 30-2015),目前风沙地区常用的边坡防护形式分为柴草类防护㊁土类防护㊁砾片石类防护㊁土工材料类防护和植物防护等.风沙地区的特点决定了其防护形式为综合性防护体系,分为坡面防护和路侧防护体系,同时还要考虑坡面冲刷等因素[2].文献[3]提出了目前铁路部门常用的 四带一体 风沙路基平面防护体系建设,属于以植物措施为主的防沙治沙措施.适用于 有水源可利用或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50m m 时,应采用植物固沙.国内对于在风沙地区修建铁路已有较为成熟的设计与施工经验,例如在«新建陶利庙至鄂托克前旗铁路风沙路基防护原则的研究»中,新建陶利庙至鄂托克前旗铁路护肩就采用了C 20混凝土预制块,坡面采用树枝沙障结合沙柳防护,边坡坡面采用C 15混凝土六棱空心砖护坡,迎风侧200m ㊁背风侧100m 范围内采用树枝沙障㊁高立式沙障等固沙㊁阻沙措施防护;在«神延铁路风沙路基防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针对新建铁路包西线采用20c m 厚的黏性土包坡,栽植1.0m ˑ1.0m 草方格沙障防护林带,并采用草方格㊁撒播草籽等阻沙㊁固沙措施,防护边缘设置钢筋混凝土立柱带刺铁丝围栏.文献[4]结合项目特点,主风侧于排水沟边缘外150.0m 处㊁背风侧于排水沟边缘外100.0m 处设置截沙堤;截沙堤采用一般黏性土填筑,截沙堤内侧或外侧根据截沙效果,于坡脚1.0m 处设置截沙沟.拦沙堤内㊁外侧(50.0m 范围内)设置块石方格网沙障,块石方格露出地面高度大于0.1m ,方格网平面采用1.0mˑ1.0m 尺寸布置,拦沙堤外侧方格内采用碎石覆盖.3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宁东(图2)能源化工基地位于宁夏中东部,银川市东南部,毗邻宁夏沿黄河城市带,距离银川市区仅40k m ,控制区面积3484k m 2.自2003年以来,宁东基地逐渐发展成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图2㊀项目地理位置图本工程处于鄂尔多斯缘拗陷带磁窑堡向斜西翼,属单斜构造,岩层平缓.地表为第四系风积㊁冲积的黄土状粉土㊁砂土,沿冲沟及山坡堆积有冲积相的角砾㊁碎石.下部基岩主要地层为第三系砂岩,岩层平缓,倾向南东,倾角8~15ʎ.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其厚度大于50m .场地及周围没有发现大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地质条件稳定.拟建场区处中温带干旱㊁半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日照充分,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夏热而短促,冬寒而漫长,冷热变化急剧,年温差㊁日温差较大.最高气温37.5ħ,最低气温-26.5ħ.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00~250m m ,最大降雨量481m m ;多年平均蒸发总量1400~1600m m ,最大蒸发量2596m m .最大风速31m /s,西北风及偏西风为主导风,10m 高处基本风压0.65k N /m 2,基本雪压最大厚度13c m ,雪压值取0.2k N /m 2,土壤标准冻深1.09m ,每年11月下旬开始冰冻,次年3月解冻.拟建宁东基地磁甜路(黎羊公路至鸳冯公路段)改扩建工程地势起伏大,由于流水侵蚀和风蚀的作用,地形变化比较复杂,缓坡㊁丘陵纵横交错.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宁夏陶灵盐台地缓坡丘陵区.场区内地层自上而下分为四个主层:第四系人工填土㊁冲积相粉细砂层㊁角砾层及第三系砂岩.室内浸水试验和现场钻探结果表明:①层素填土㊁②层粉砂上部具湿陷性,自重湿陷系数δz s =0.003~0.010,自重湿陷量为0.00m m ;湿陷系数δs =0.009~0.028,总湿陷量为37.50~111.75m m .综合判定该场地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等级为Ⅰ级(轻微)非自重湿陷场地(图3).图3㊀534D IJI Y U JI C H U436㊀«工程与建设»㊀2019年第33卷第3期本项目北侧(道路左侧)为规划建设区,南侧为待规划区.项目起点表层植被相对丰富,后半段大多为表层积沙覆盖.通过现场调查,西北风及偏西风为主导风,且场区表层沙地多为半流动沙地或者固定沙地,风沙危害轻微.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00~250m m ,最大降雨量481m m .4㊀风沙地区公路路基防护初探4.1㊀边坡防护方案本项目区域内基本全是粉砂层,缺土严重,考虑当地粉煤灰资源丰富,路基填料采用粉煤灰(掺30%碎石)和砾类土.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ʒ2,填方边坡坡率采用1ʒ3,结合路基填料,拟初选以下防护方案(表1).表1㊀防护分类一览表边坡类型边坡高度防护类型路堤边坡<4mȡ4m 拱形护坡(拱圈内湿法喷播绿化)三维网草灌混植路堑边坡粉砂或素土层粉砂层挂网客土喷播㊀㊀响应绿色公路理念,本次设计将传统的草方格及沙障改为50m 的防护林带,并设置滴灌系统,确保绿化成活率,既能防风固沙,又能绿化环境,实现沙害治理.考虑绿化植物成活具有滞后性,考虑在路堤边坡上设置土工格栅,以确保初期边坡稳定.4.2㊀路基路面排水方案常规的边坡防护往往以防风固沙为主,对于坡面冲刷的防护作用收效甚微.因此,边坡防护必须与路基路面排水方案相结合,做好边坡防冲刷措施.本设计中在路基两侧设置浅碟形预制混凝土边沟,因项目所属区域表层均为粉砂层覆盖,且宁东地区冬季容易积雪,浅碟形边沟宽度设为3m ,用于积雪积沙,方便养护,同时为远期开发预留条件.为尽可能减少路面汇水冲刷边坡,采用路面集中排水方案,土路肩统一砂浆卵石方案,实现阻水㊁净水的目的.挖方段路面表面排水采用漫流方式,排至路堑边沟内;填方路段,集中排水由道路横坡㊁排水槽及急流槽组成.行车道路面范围内的雨水通过2%的横坡排至硬路肩,并通过硬路肩边缘设置的排水槽汇集到急流槽,最后将水排出路基以外.路面排水槽和急流槽均采用混凝土预制.排水槽设置于填方段两侧.急流槽设置于无超高填方路基两侧及填方超高段超高内侧,从道路填方段起点开始设置,间距22m ,同时在填方段桥涵构造物两侧必须设置(图4).图4㊀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当地习惯做法)5㊀结束语风沙地区公路路基边坡防护需要考虑气候特点㊁主导风向与路线的交叉关系以及沙地类型进行综合处置,同时充分贯彻绿色公路理念,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风沙地区公路必然逐渐增多,设计实践中需要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思路㊁优化方案.下阶段将结合项目运营实践,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㊀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 T G D 30-2015[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2]㊀张鹏,田建文.风沙路基边坡冲刷影响因素认知分析[J ].路基工程,2008(3):59-60.[3]㊀刘登峰,陈飞卫,栗健,等. 四带一体 风沙路基平面防护体系建设[J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5,5(2):51-54.[4]㊀刘恒.亚吉铁路风沙路基段的病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 ].路基工程,2018(6):216-218.[5]㊀柳杨春.风沙地区铁路路基边坡防护浅探[J ].路基工程,1997(1):5-8.[6]㊀夏超峰.新建陶利庙至鄂托克前旗铁路风沙路基防护原则的研究[J ].铁道勘察,2012,38(2):46-48.[7]㊀卿国平.神延铁路风沙路基防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 ].路基工程,2004(5):24-27.634。
风积沙填筑路基的边坡稳定性与工程防护措施薛飞【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在沙漠地区修建出来.沙漠地区筑路材料稀缺,风积沙作为常见的路基填料,具有分布广泛、储量高的优点.同时,风积沙这种物质材料具有透水性强,保水性差,抗压能力强,抗剪能力差,粘聚力弱等特点,需要在沙漠公路路基设计施工中特别注意.本文以毛乌素沙漠国道338线沙漠公路相关路段的设计施工为工程实例,对沙漠公路风积沙填筑路基的边坡稳定性与工程防护措施进行研究说明,以期为其他采用风积沙填筑沙漠公路项目的设计施工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9(042)006【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沙漠公路;风积沙;边坡稳定性;防护措施【作者】薛飞【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鄂尔多斯0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10 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在沙漠地区被修建出来。
风积沙是沙漠公路常见的筑路材料,具有透水性强,保水性差,抗压能力强,抗剪能力差,粘聚力弱等特点。
在沙漠公路路基设计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风积沙的材料特点,控制好风积沙的填筑质量,并做好边坡防护措施。
风积沙是指被风吹走然后堆积沉淀形成的沙层,广泛分布于沙漠、戈壁等地,主要粒径范围在0.074~0.250 mm之间。
刘国华针对沙漠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王迎等提出了风积沙填方路基的3种失稳破坏形式,并进行了分别研究。
古哈尔克孜·马合苏提针对新疆沙漠公路常见的病害形式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刘伟伟等通过风沙流风洞试验对沙漠公路路基填土的合理高度进行了研究。
陈晓光等依托相关科研项目针对沙漠公路建设和综合防沙进行了成套技术研究。
薛安顺等针对沙漠公路路基边坡冲刷水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风积沙物理性质和降水是影响沙漠公路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风沙大铁路合理建议
(1)选择合理的路线在风沙地区修建铁路,正确的选择线路是防止铁路沙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①选择沙害威胁最轻地段。
②使线路通过起伏不大的沙丘地段、使线路由沙区内的古河道及山前平原的潜水带边缘通过。
③力求使线路通过植被较好的固定沙丘及半固定沙丘。
④将线路选择在沙丘体的上风—侧,将线路选择在沙区间沼泽地或草垫子地的下风侧。
⑤使线路与当地主风向平行,尽量避免弯道。
⑥少占耕地。
(2)路基本体防护
风沙地区的铁路路基,容易遭受风蚀,尤其是路堤的路肩部位风蚀最重,而且踩踏变形。
路基本体防护的原则是根据路基本体遭受风蚀为主的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达到不受本文介绍了风沙对铁路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方法,供工程施工人员参考。
风蚀的目的。
一般有下列措施∶截砌碎卵石、路肩栽砌片石、平铺卵砾石、加宽路面、黏土包坡、泥糊抹面、铺草皮砖等。
(3)线路两侧防护
①铺设防护带,合理确定防护带的宽度。
②机械沙障固沙,—般采用高立式沙障、平铺式沙障和草方格沙障。
③植物固沙。
铁路路基风沙防护措施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铁路交通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风沙灾害的问题,这给铁路路基的安全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证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沙防护措施来加固铁路路基,以应对风沙灾害的挑战。
风沙的危害风沙灾害是指因风力引起的沙尘暴、风沙暴等现象,对铁路路基的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威胁。
风沙暴环境下,沙尘会侵蚀路基表面,造成路基的松脆化和侵蚀。
同时,风力还会对路基的土体产生风压,加剧了路基的沉降和侧翻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铁路路基,确保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行。
铁路路基风沙防护措施铁路路基风沙防护措施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风沙灾害的程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表面覆盖材料选用覆盖材料来保护铁路路基表面,可以有效减少风沙对路基的侵蚀。
常用的表面覆盖材料包括砂石、砂浆等,可以在路基上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层,增强路基抵抗风沙侵蚀的能力。
2.植被覆盖通过植被覆盖来保护铁路路基,是一种有效的风沙防护措施。
植物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路基被风力侵蚀和沉降。
植被覆盖还可以减少风沙暴所带来的沙尘扬尘,改善路基的环境状况。
3.风障建设在铁路路基周围建设风障,可以有效地抵挡风沙的侵蚀。
风障可以采用人工建筑物、植物屏障等形式,将强风吹到路基上的沙尘隔离开来,减少风沙对路基的损害。
4.水源保护保护铁路路基周围的水源,可以降低沙尘的产生和风沙的侵蚀。
通过加强地下水补给、防止地下水位过低等措施,可以保持水源的稳定性,减少风沙灾害对铁路路基的危害。
5.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风沙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趋势。
通过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铁路管理部门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行。
防护措施的实施与监测为了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监测表面覆盖材料的状况,检查是否出现破损、松散等情况。
风沙路基施工方案
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区拓展的不断进行,道路的修建工程也越来越多。
在荒漠和沙漠地区进行道路施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风沙的侵袭。
风沙对道路施工造成的危害包括沙尘、风化、植被覆盖等,极大地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针对风沙路基施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保障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为了减轻沙尘对道路施工的影响,需要进行风沙防护。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植树造林和种植防护网。
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固定沙土,阻挡沙尘传播,减少风沙的影响。
同时,植树造林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绿化效果,美化环境,改善生态。
种植防护网可以形成有效的屏障,防止沙尘直接冲击路基,减少沙尘的侵蚀。
其次,为了增加路基的稳定性,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由于荒漠和沙漠地区土壤较为贫瘠,不利于道路的施工和使用。
可以采用深层翻耕、覆盖表土等方法,提高路基的土壤质量,并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增加土壤黏性的材料,如黄土和膨润土等,提高土壤的抗沙能力,并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最后,为了保护路基的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沙漠地区多为干旱地区,雨水很少,但一旦下雨,水分很难渗透,易引发道路表面积水和路基下沉等问题。
因此,需要合理布设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及时排除,减少积水对道路的影响。
可以使用排水沟和排水管等设备,将积水及时引导到合适的地方,
防止对路基的破坏。
总之,风沙路基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沙尘防护、土壤改良和排水措施等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在科学规划和合理操作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川藏铁路风沙路基的防护措施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川藏线途经雅鲁藏布江沿岸两侧,沿线地形受风的影响显著,风向多与河谷走向一致,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干风季节,风速一般为8~9级,最大可达11~12级,形成移动或半移动沙丘。
铁路路基部分经过移动或半移动沙丘,这些沙丘被铁路路基阻断后,在大风季节会在路基迎风和背风侧重新堆积形成沙埋及风蚀现象,增加工程设计防护难度,产生路基病害。
除沙埋病害及风蚀病害外,受气候因素及植被环境的控制,川藏线局部地区沙漠化十分严重,全线分布约20处风沙地段,约有15处以路基形式通过。
拉萨河宽谷区路基病害较为严重,风积沙主要分布于拉萨至协荣段落,尤其是在协荣车站一带尤为严重,此段全部为半固定沙丘、沙垄地形,风沙路基处理困难,增大了路基防护设计难度,增加了工程投资。
因此,项目组经现场踏勘,多方论证,确定严重的风沙段落采用桥梁或隧道通过,无法避让或不适合桥梁、隧道的情况下采用路基通过。
路基通过地段设计难点在于防沙、固沙措施的确定,以及活动沙丘的长期监测工
作的布置。
1路堤填料选择及防护
风沙地区路基应避免采用长度大于30m和深度大于6m的路堑,故设计中路基以填方为主,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
路堑开挖多为浅表层开挖,主要成分为粉土、粉细砂、细砂等,无法满足铁路对填料的要求,故本线填方选择本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就近选取开山石作为路基填料,可以满足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
风沙路基为避免风沙的侵蚀,增大迎风面,降低风速,故边坡率应较缓,路堤边坡率设计可取1∶~1∶2,路堤边坡两侧根据堤高不同选用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或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路肩采用C25混凝土护肩,以确保路堤边坡不发生风蚀破坏。
2路堑边坡形式及防护
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风沙地区路堑宜采用敞开式、缓边坡路基横断面,挖方边坡坡率应根据挖方深度、风力、风向、路侧地形及防护措施确定;深路堑边坡坡脚应设置积沙平台,以便于养护。
结合川藏线实际情况,经现场踏勘,确定路堑采用展开式,且设置路堤式路堑,路堑侧沟外侧留4m积沙平
台,边坡为1∶4,路堑边坡两侧根据边坡高度不同选用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或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空心砖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路肩采用C25混凝土护肩,防止风蚀破坏及沙埋病害
3风沙路基坡脚及堑顶外侧防护措施
风沙路基除对路堤、路堑边坡进行防护以防止风蚀和掏蚀外,根据《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的规定,路堤坡脚及堑顶外侧应按不同情况设置防护带和植被保护带。
川藏线防护带宽度按下面几种形式设置:严重风沙地段:迎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1=300m,背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2=200m;中等风沙地段:迎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1=200m,背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2=100m;轻微风沙地段:迎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1=100m,背主导风向侧防护带宽度为L2=50m。
决定路基坡脚、堑顶外侧采用何种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为:地方政府成功的防沙、治沙经验;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大气降雨量及不同行业相关规范要求等。
应同时采取固沙、阻沙、输沙和封沙育草、保护天然植被等多种防护措施,构成严密的、整体性的防沙结构体系,确保铁路安全、美观,并改善铁路周围自然环境。
川藏线风沙路基的特殊性体现在:沙源来自于河床经风力搬运至河岸上,地表沙源丰富不具备沙源治理条件;西藏地区干冷多风,大风是风沙形成、发展的主因;独特的高原气候特点导致部分区域土地贫瘠,周围植被稀疏低矮等。
通过对沿线降雨量的调查和统计,根据《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及《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要求,一般地区铁路应建设绿色通道;其他地区铁路根据项目条件和特点,经技术经济后,可分区段建设通道。
对于风沙地段路基,年平均降雨量大于250mm的地区,应采用植物固沙。
通过对川藏线沿线风沙治理措施进行的调查研究,经方案综合比选,提出低立式沙障防护与高立式沙障相结合的措施。
低立式沙障固沙
风沙流中90%以上的输沙量都集中在离地面0~20cm范围内搬运,故于路基两侧设置插活柳条方格形式进行固沙,柳条沙面以上高为20~30cm,沙面以下埋深约20cm。
根据中国铁路科学研究院郝小杰《青藏铁路格拉段沙害防治措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对低立式沙障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在低立式沙障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沙障的固沙能力与沙障高度有密切的关系。
要达到较好的固沙效果,沙障高度和方格宽度的
比值应该大于1∶5。
川藏铁路最终确定活柳条方格尺寸为1m×1m~×。
高立式沙障阻沙
高立式沙障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根据川藏铁路特点,沙路基沿线零星分布且集中的特点,采用固定式HDPE高立式阻沙栅栏。
根据观测资料,透风结构的高立式沙障削减网速的有效距离约为基高度的25倍,迎风侧不积沙或很少积沙,背风侧积沙范围约为其高度的7~10倍,经过对比并考虑施工方便快捷,采用方格状透风高立式沙障-HDPE阻沙栅栏。
4结语
本文以川藏铁路为出发点,根据沿线地形、地貌特点,结合沿线气候特征等,分析了铁路周边风沙成因、风沙对铁路路基的各种危害,对铁路风沙路基防护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从原始的路基设计,逐渐延展至路基周边的风沙防护设计,为处于风沙地段的铁路路基工程防护设计提供参考,甚至为更广泛的交通土建类工程风沙治理提供借鉴。
以上论述的风沙防护措施,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保护铁路的运营安全,并不能达到广泛的风沙防治效果。
更广泛的风沙防治应将近期封沙、固沙与远期综合治理相结合,以铁路
防沙与周围其他区域防沙相关联,共同协作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以求取得更好的防沙、治沙的效果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