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疗(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27 KB
- 文档页数:2
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作者:孙晓光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6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51-01【摘要】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
方法:回顾分析19例胃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的选择,治疗的措施。
结果:经保守治疗后19例均痊愈。
无手术探查。
结论: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绝大部分是功能性引起,也可能是机械性梗阻造成。
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特征加以鉴别。
如没有绞窄征象,应先行保守治疗,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如排空障碍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大多症状在2~3周内缓解。
【关键词】胃手术;手术后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胃切除是临床治疗胃癌和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常应用的手术方式。
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与机械性梗阻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1年5月治疗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19例,现就其临床特征及处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0例,女9例。
年龄28岁~71岁,平均52.1岁。
原发病及术式:消化性溃疡2例,胃癌17例。
胃肠吻合方式5例为毕罗式Ⅰ式,14例为毕罗式Ⅱ式。
1.2 临床表现:术后4~5天仍然肠鸣音微弱,大量胃液从胃管抽出,夹闭胃管则出现腹胀、呕吐者9例;术后3~4天肠鸣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开始进食后发生腹胀、呕吐者10例;其中5例有腹痛,多数以胀痛为主。
多数病人经胃管减压后腹痛、腹胀症状缓解,但停止减压后排空障碍的症状又复出现。
24小时胃液量多在700~3000mL。
X线钡餐或碘剂检查19例,发现钡剂或碘剂长时间在胃内或残胃内存留,残胃扩张。
有7例6~24小时后有少量钡剂呈点状或线状进入输出袢空肠,有14例可见部分钡剂进入输入袢空肠。
有2例见部分钡剂进入输出袢空肠。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9-03-12T11:03:47.0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1期作者:张远兴[导读] 探究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 年5 月-2015 年10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32例张远兴(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 年5 月-2015 年10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
结果本组患者均在腹部手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时间在术后4-12 天,平均6.47天,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协同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做出诊断,均予以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疗时间18.29天。
结论腹部手术后常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它由多因素所致,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能够痊愈。
【关键词】胃排空障碍;腹部手术;临床诊断;Analysi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Yuan-Xing ZhangShang f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Nanjing,2111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bdominal operation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32 cases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ning from May 2012 to October 2015.The clinical data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suffered from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t occurred in the postoperative 4-12d, the average 6.47d, through gastroscope or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radiography combined with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diagnosis, all were cure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18.29d. Conclusion Many factors should lead to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and most patients can be cured by non-surgical treatment. Key words:Gastric emptying disorder; Abdominal surgery; Clinical diagnosis;【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1-0151-01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FDGE)是指继发于腹部手术后引起的非机械性梗阻,导致胃排空迟缓,以胃动力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
肠道术后37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究肠道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对其疗效分析。
方法病例选取于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间37例肠道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fdge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37例fdge例患者中,30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恢复健康,7例经过保守治疗后无效继而进行手术治疗,后恢复健康,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出现。
经过半年的随访,37例患者均无复发病例出现。
结论肠道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见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保障患者身体恢复健康。
【关键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肠道术;临床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9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88-02胃肠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等一些并发症状[1]。
患者在出现此症状的时候,常常因为某些外科手术医生的疏忽而延误治疗,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应该结合患者自身病情,采用“因人制宜”的治疗理念对其进行治疗。
本文通过对我院37例肠道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肠道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共发生37例患者出现肠道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24-5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33.8周岁。
其原发病史如下:十二指肠溃疡12例,胃溃疡10例,胰头癌4例,胃癌11例。
其进行手术方式为:胃大部切除11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4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2例。
患者出现肠道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时间为术后6-10d,平均时间为术后7.8d。
1.2fdge评判依据[2]根据患者临床表现,37例患者肛门排气后拔出胃管开始进食。
胃排空障碍诊疗规范2022版胃排空(gastricemptying)是指胃内容物进入到十二指肠的过程,此过程是自主神经系统、平滑肌细胞和肠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协调完成的。
胃排空的动力来源于胃的收缩活动,同时受十二指肠内压及幽门阻力的影响,各方面的调控异常均会导致胃排空隙碍。
胃排空障碍(disorderso£gaslricemptying)包括胃排空延迟和胃排空加速。
胃排空延迟可由幽门、小肠、结肠的机械性梗阻造成,也可在没有机械性出口梗阻的状态下发生。
没有机械性出口梗阻但存在客观的胃排空延迟证据的一组综合征称为胃瘫(gastroparesis),属于胃动力性疾病,以固体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点。
胃排空加速可发生在十二指肠溃疡、Zollinger-EW-Son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和吸收不良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固体和/或液体排空加快。
本节主要阐述胃瘫,关于胃手术后出现的胃排空加速详见本章第五节“胃部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胃瘫的病因有很多,包括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Addison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战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周围神经病变、ChagaS病等)、风湿免疫疾病(硬皮病、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和副肿瘤综合征、腹部手术、病毒感染、胃淀粉样变、克罗恩病、胰腺疾病、神经性厌食症、药物(阿片类麻醉药、抗胆碱能药物、抗胰高血糖素样肽・1、题肾上腺素激动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贫血也可致本病。
其中主要病因有特发性(36%)、糖尿病(29%)、腹部手术后(13%)。
胃瘫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胃底张力异常、幽门十二指肠不协调、胃窦排空障碍、胃节律异常、异常十二指肠反馈等。
(-)特发性胃瘫特发性胃瘫是最常见的类型。
女性为多,部分特发性胃瘫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普通外科20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
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发现、明确诊断是关键,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
【关键词】腹部手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术后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chen jian-min,chen zhi-gu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3):134-135【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s,mechanism,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methods:the data of 20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our hospital.results: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with gastric motility returned und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conclusion:the causes of the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re multiple.it is important to observe and diagnose early.the abnormality can usually be cured by non-operative treatment.【key words】 abdomen operation;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postoperationfirst-author’s address:yonglin central health center,yongjia 325106,china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胆囊切除等各种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加重经济负担,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经非手术治疗方法得以治愈。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分析目的探讨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期间发生胃肠道手术后胃排空障碍23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治疗后6~37 d恢复胃动力,其中1周内恢复8例,2周内10例,3周内3例,4~6周内2例。
随访6个月以上,症状均无复发。
结论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胃镜检查可确诊,明确诊断后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标签: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胃肠道手术;诊断;保守治疗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肠道手术后继发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胃肠道手术后比较少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1~2周,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及呕吐,易与术后近期肠梗阻相混淆[1]。
为提高对FDGE的诊断和认识,现就本院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治的23例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FDGE 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9~77岁,平均56.2岁。
原发病:胃窦癌13例,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贲门癌1例。
术式:胃癌根治行BillrothⅡ式手术14例;胃大部切除9例,其中毕Ⅱ式手术6例,毕I式手术3例。
本组23例均经胃镜或/和消化道造影证实。
1.2 临床表现本组20例进流质2~3 d后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主要为胃液,部分含有胆汁。
吐后自觉症状缓解,无明显腹痛表现。
体格检查可见上腹稍饱满,无蠕动波。
全部病例腹部均无明显压痛或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上消化道碘油造影见胃扩张,有大量潴留物,胃内无蠕动或蠕动减弱。
胃镜检查示胃壁及吻合口水肿,但无梗阻表现。
1.3 诊断标准术后7 d仍需胃肠减压或术后3~5 d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胃肠减压,进食流质饮食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胃潴留症状而需胃肠减压者;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无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未应用影响胃肠平滑肌收缩的药物;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以及外腹腔内感染等原因[2]。
【重点词】胃手术后功能性功能性胃排空阻碍(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FDGE )是指胃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阻塞,惹起的以胃排空阻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杂乱综合征,亦称为胃瘫。
是胃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易误诊为符合口或输出袢的机械性阻塞,正确实时的诊治对防止盲目再手术、减少患者难过有重要意义。
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胃手术224例,此中9例发生FDGE,发生率4.0%。
报导以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24例患者,胃良性疾病151例,胃恶性疾病73例。
实行毕Ⅰ式112例,毕Ⅱ式98例,胃空肠符合14例。
术后发生FDGE9例,此中男7例,女2例,年纪32~68岁。
此中毕Ⅰ式组发病2例、毕Ⅱ式组6例、胃空肠符合组1例。
临床表现2例患者术后第3~7时节,胃管内引流出的胃液>1000ml/d,夹闭胃管后即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4例于术后4~7d在拔出胃管、进流质饮食后1~2d出现上述症状;3例于术后第8~10天由流质改为半流质后出现上述症状。
查体主要发现上腹部有轻压痛,振水声阳性,肠鸣音稍弱或正常,无气过水声。
出现症状后9例患者均经30%泛影葡胺造影发现残胃无蠕动,造影剂未经过符合口;胃镜能顺利经过符合口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胃镜检查符合口均有不一样程度的充血、水肿,残胃无蠕动或仅有轻微蠕动。
治疗及结果予禁食、禁饮,连续性胃肠减压,温生理盐水洗胃,3L袋全静脉营养液行支持疗法,增补分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纠正负氮均衡,间断输血、血浆。
经胃镜置鼻饲营养管于空肠输出段或十二指肠远端进行肠内营养,每日滴入流质或瑞高(其为高代谢患者特意设计的肠内营养制剂),2例症状显然缓解,胃肠引流液显然减少,数往后胃功能恢复。
6例患者使用红霉素7d,此中4例成效显然,2例无效。
3例使用胃复安7d,10mg/d,静脉推注2~3次,胃排空功能恢复。
4例患者应用西沙比利,均未见显然成效。
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疗(一)
【论文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综合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疗方法。
方法本院自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20例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其中15例行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TPN),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方法,保守治疗,5例患者保守治疗2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积极性行剖腹探查,松解粘连,空肠造瘘等治疗。
结果15例保守治疗及5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胃排空症状复发。
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排空功能障碍的患者予以积极综合治疗,效果好,能促进患者胃肠排空功
能障碍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FDGE)是胃肠道腹部外科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这种并发症的正确诊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现对本院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经验与方法予以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20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其中门脉高压术后2例,贲门部癌手术后3例,胃窦癌6例,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十二指肠外伤2例,胰头癌3例。
手术方法包括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加幽门成型术、远端胃癌根治术、毕II式吻合术、毕I式吻合术、胃穿孔单纯修补术、十二指肠溃疡行单纯修补术、十二指肠外伤行剖腹探查粘连松解术,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
术后情况:患者术后3~7d均出现肛门排气,胃管引流量大致在300ml 以下,拔除胃管后进食流质或者半流质2~3d后出现上腹部饱胀、呃逆甚至呕吐含胆汁胃液,患者无腹痛。
查体见上腹部膨隆或者平坦,无明显压痛反跳疼,听诊肠鸣音。
76%泛影葡胺溶液稍作稀释后,口服行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胃无张力,蠕动波减少甚或消失,吻合口通过欠佳或者缓慢。
行胃镜检查一般无明显阳性发现,少数可见胃壁增厚。
所有患者生化指标等均正常。
1.2治疗方法首先可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减少其焦虑恐惧情绪,并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及胃肠外营养支持等,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红霉素等。
辅助中医药治疗,若适量应用大黄以及针灸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另外尝试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如放置困难可考虑行空肠造瘘,以求尽早恢复肠内营养,同时辅助治疗。
30例患者应用上述保守治疗方法后均恢复,FDGE症状消失,2~3个月后随访复查症状无复发。
10例患者行手术探查治疗。
解除梗阻因素如胃扭转,胃体张力过高,内疝以及粘连带压迫胃窦或者幽门等结构。
术中必要时可同时行胃空肠吻合、空肠造瘘、空肠与空肠侧侧吻合等。
2结果
以上病例经上述方法治疗后FDGE症状均消失,住院治疗天数10~23d,平均16d,2~3个月后随访复查症状无复发。
3讨论
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机率在0.6%~0.7%。
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一般分为机械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别。
机械性因素有粘连带压迫致输出肠袢不全梗阻、吻合口狭窄、胃体扭转等,多与手术时的操作有关联。
一旦出现,往往需要再次手术而得以解决。
FDGE 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是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
手术操作中损伤迷走神经机会较多,正常情况下,在距贲门5~7cm处有cajal细胞,它具有起搏功能,维持正常胃的电节律活动,并产生控制胃蠕动的慢波。
迷走神经对胃电节律活动由调控的作用,能保持胃正常的电节律以及排空的功能。
除此之外,胃排空障碍还与严重创伤以及手术刺激有关,创伤和刺激使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的状态,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即可引发胃排空延迟。
同时手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抑制胃肠神
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且儿茶酚胺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a和b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平滑肌收缩,从而抑制胃的排空。
对合并有幽门梗阻的患者,术前应插胃管减压和洗胃,术后明确为FDGE后首先应减轻其焦虑不安等情绪。
其次,营养支持在整个治疗中非常重要,早期可使用TPN,通过中心或外周静脉营养,能量总量一般为(126±21)KJ/(kg.d),同时注意胃肠功能监测,每天评估胃肠功能情况,一旦恢复及早考虑肠内营养,因为胃排空障碍患者如长期禁食会出现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发生细菌移位和毒素吸收,而肠内营养不仅能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而且能刺激肠黏膜细胞分泌胃肠素,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同时可辅以中药治疗,针灸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均有助于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
若以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寻找病因同时解除诸如粘连、扭转等因素。
通过上述综合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FDGE多能在较短时间内治愈。
所以,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出现FDGE时,应首先排除机械性因素,明确为功能性因素后,采取包括精神安慰、肠内外营养、促胃肠动力药物及中医中药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