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教学初体验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初体验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一成不变地分析、讲解,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即便有的教师能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方式,也大多按“既定方针”办,只注重知识体系的传授,而缺乏学生的自主活动,这样既抑制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同时也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情,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那么,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呢?在此浅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批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喜欢“人云亦云”,不敢提出或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就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语言文字、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感知,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以《麻雀》一文为例,教师让学生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做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讲速度的“飞得快而

猛”;有说态度的“真勇敢、做事坚决、果断”;有论品格的“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有评用词的“简洁、生动、形象”。通过批注阅读,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身救孩子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分析得入木三分。

二、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反思和调控

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在阅读中自我反思、调控,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方法。

实现阅读中的反思和调控的途径主要有三点:一是学生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是正确的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一想,做一做?等等。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思考方法、理解问题的独特之处,寻找自己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知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及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目的。

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每读完一段,都想想: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读完全文再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以此启发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中逐渐深入、逐渐全面。

三、注重对学生的答案在阅读中的延时评价

一个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如果过早地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

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如让学生找出“老虎、麻雀、狮子、狐狸”中不属于同类的一个词,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麻雀”,理由是老虎、狮子和狐狸都是兽类,而麻雀是鸟类。这个理由显然是对的,但教师不要立即就下结论。可以进一步问:“还有其他原因吗?”于是又有学生说:“麻雀有翅膀,会飞;其他三种动物没有翅膀,不会飞。”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说:“麻雀爱吃粮食,而老虎它们爱吃肉。”“麻雀只有两只脚,其他三种动物却有四只脚。”……试想,如果教师运用即时评价而不是延时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和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四、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讨论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讨论,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激发学生通过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在学生讨论之中,教师要注意调控学生,适时“煽风点火”,引发思考,同时又不要轻露自己的见解,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发言、归纳,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强,个性就会得到张扬,阅读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如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师先出示句子:他们闯进园内,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然后让学生对“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体会:有从侵略者的做法体会他的野蛮行径的;有学生从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社会背景;也有学生从内容体会到了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讨论,使他们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五、激发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在阅读教学中,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较高层次或较有价值的问题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他们,区别对待,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给予解答。这样,让优等生“吃饱”,让中等生“消化”,后进生“解渴”,做到“上不封顶,下能保底”。在质疑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答,坚持训练,学生们就能逐渐学会质疑问题,学会自主探究,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结尾进行探究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设想一下,当狼扑向小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学生们都说羊被狼吃了,我又接着问:羊一定会被狼吃掉吗?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学生们开始大胆的想象了。有的设想:狼扑向小羊时,小羊勇敢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还太小,您吃不饱。我知道前面有一只肥羊,我带您去。”狼信了小羊的话,跟着他走进了牧羊犬的“埋伏圈”。还有的学生设想:小羊大声地呼救,拼命地奔跑,呼救声引来了小狗、小鹿、小猪等小伙伴,大家齐心协力赶走了老狼……学生能即时塑造出“小羊新形象”说明是对课文的超越,体现了其独特的阅读感受过程,显露出儿童的天性是智慧的火花,是创新的

萌芽。

教学实践证明:个性化阅读教学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