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计量错误接线分析
- 格式:pps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45
第1篇一、前言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接线错误导致的安全事故、设备损坏等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本文对错误接线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二、错误接线类型及原因1. 错误接线类型(1)中性线和接地线未分清(2)相线与零线接反(3)三相电源接错(4)接地线接错(5)倍率错误(6)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接线错误2. 错误接线原因(1)接线人员技术水平不高(2)工作责任心不强(3)施工图纸错误(4)设备质量不合格(5)现场管理混乱三、错误接线危害1. 安全事故:错误接线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过载、短路,引发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
2. 设备损坏:错误接线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3. 计量不准确:错误接线可能导致电能计量不准确,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4. 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错误接线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电压、频率波动,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错误接线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企业配电室发生火灾,原因是接线人员将中性线和接地线接反,导致设备外壳带电,引起火灾。
2.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发生触电事故,原因是居民在改造家中电路时,将相线与零线接反,导致触电。
3. 案例三:某工厂电能表计量不准确,原因是接线人员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接反,导致电能表计量值偏低。
五、预防措施1. 加强接线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2. 强化工作责任心,确保接线质量。
3. 严格审查施工图纸,确保图纸准确无误。
4. 加强设备质量检验,确保设备质量合格。
5. 优化现场管理,规范操作流程。
6.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错误接线问题。
六、结论错误接线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对错误接线类型、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的分析,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关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错误接线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单相电能表错误接线剖析江西省萍乡市计量所刘彦刚阳柏常在萍乡地区,为了发现农村计量装置因故障而少计电量,较普遍采用三只单相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制低压用户的电量。
一用户计量装置接线如图1所示,装于配电板上,其二次线布置在板后。
现场校准时,用钳形互感器在一次线上取电流信号,在同一相的一次线上取电压信号,对对应相电能表校准。
三只电能表工作误差均较大,如A相当电压为230V,电流为90A,COSφ=0.695(L)时,相对误差r A=+38.6%。
在电能表接线端子处取电压和电流信号,对电能表校准,三只电能表工作误差均较小,如A相电压为230V,电流为 4.5A,COSφ=0.963(C)时,相对误差仅为+1.2%。
由于对电能表校准结果一次和二次不一致,又用电能表现场校准仪的两变比分别为100/5和5/5的钳形互感器,同时测各相被检计量装置的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电流,得知互感器变比正确,且比差、角差均合格。
故怀疑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有问题,从配电板后仔细检查发现:电能表电流线圈接于对应相电流互感器,但极性接反,电压线圈错接在别相上,如A相电能表的电压线圈接于C相电源线上,如图1所示。
图1在此错误接线情况下,向量图如图2所示。
仍以A相为例,在一次线上取电压、电流信号时COSφA=0.695(L)φA=46°,由于实际接线A相电能表Wh A取的是C相电压,这样Wh A得到的电流与电压相位差为(120°+46°=)166°,大于90°,按理电能表会反转,由于电流极性接反,Wh A得到的是C和-=-(180°-120°-46°)14°,COSφ-=0.970(C),电能表正转,但所计电能与A相实际消耗的电能不同,故在A相一次上取电压、电流信号,对Wh A校准时,其相对误差包括接线错误造成的误差r′A。
图2计算得到的r′A与实测得到的r A很接近,说明r A主要是错误接线造成的。
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测与分析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经常会出现错误接线,错误接线会造成电量的差错、会出现不正确的计量或多或少,这样给用户或供电部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电能计量装置正确接线是保证计量准确的必要条件。
因此,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标签:计量装置接线错误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可以通过电能计量检定机构(国家授权由电力企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一般是供电企业的计量中心)的校验得到保证,而现场接线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装表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业务水平及工作的熟练程度,而且由于电力客户法律、法规意识谈薄、有意窃电,致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直接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
对于现场接线的检查,一般采用电能表现场校验仪,采用六角图法检查分析判断,但其存在许多不足:①设备投资比较大、仪器较多、携带运输不方便;②接线较多、操作步骤复杂、使用不方便;③需提供操作电源,受现场环境影响较大;④当三相二元件有功电能表错误接线在48种以外时,仪器无法分析判断。
为克服上述缺陷,我们在现场采用了手持式钳形相位表,对计量装置接线现场检查,依据现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大大减少了投资和现场工作量,受到了现场检定人员的一致好评。
使用该仪表可以在现场完成诸如感性、容性负荷的判别、电能表接线正确与否、电能表运行快慢判断、测量三相相序、判断变压器接线组别。
可进行三相相电压、线电压、三相电流、相位差、相序及电阻的测量。
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描述一、工作前,首先要完善好工作票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认真填写好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并履行好工作许可手续。
完成后,可通过钳形相位表(以使用SMG2000相位表为例)?的相位测量档测量出三相负载的性质(阻性、感性、容性及相角)。
钳形相位表的使用方法:1.将相位表的红笔和黑笔连线的另一端,按颜色分别插入相位表上标有“U1”的两侧插孔内。
2.将相位表电流卡钳连线的另一端,插入相位表上标有“I2”插孔内。
此时应注意:使用相位表时I1和U2是一组,I2和U1是一组。
安徽省安庆培训基地培训管理处陈春--电能计量错误接线检查及更正系数计算一、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1、电能计量方式共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电力客户受电端电压的不同,分为高供高计、高供低计、低供低计三种。
(2)按照电力客户用电设备的不同,分为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
(3)按电压等级和电流大小不同,分为高压计量和低压计量,直接接入和经互感器接入方式。
2、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1)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或三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
(2)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2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下的宜采用V/V方式接线,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0/y0方式接线。
其一次侧接线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相一致。
(3)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负荷电流为50A以上的,宜采用经互感器接入的接线方式。
(4)对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
对三相四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
中性点绝缘系统:指一个系统,除通过具有高阻抗的指示、测量仪表或保护装置接地外,无其他接地的连接。
2 、电能计量方式供电线路分为单相、三相四线和三相三线电路,那么,与之对应的电能表也有单相电能表、三相四线电能表和三相三线电能表。
所谓计量方式并非按电能表分类,而是按电能计量装置相对供电变压器的位置不同来区分。
图中的A、B、C 分别是计量装置的安装点。
二、电能计量装置分类根据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规定,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五类(I、II、III、IV、V)进行管理。
1、I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电能计量回路错误接线故障分析与处理摘要:当今社会,电能资源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确保人们生产生活正常开展的基础所在。
随着用电要求的不断提高,电能计量已经越来越重要,要确保用电安全与稳定,就需要保证电能的准确计量。
本文针对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及错误接线判断方法进行了浅谈,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判断方法1电能计量设备的构造与接线原理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计量二次回路、电能屏(柜、箱)等,其中电能表包括单相电能表,不带CT三相四线电能表,带CT三相四线电能表,三相三线电能表,无功表等系列设备。
在电能计量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计量模式是选择计量设备和接线模式的标准。
电能计量设备的接线主要包括电能表直接接线和带互感器接线两种方式。
1.1电能表接线单相表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电能表。
单线电能表主要是二进二出接线方式,第一、第三端子接入电源,第二、第四端子接负载。
这样的接线方式保障了用户用电安全,也保障了电能表的正常运行。
1.2三相四线电能表直接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也叫三件电表三相四线电能表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三个驱动部件,在照明混合供电电路中经常可以见到三相四线电能表。
三相四线电能表的直接接入方法可以用图2来表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三相四线电能表直接接线为四进四出接线方式,与单相电能表接线原理相似。
1.3互感器的接线1.3.1电流互感器接线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主要有二相分相接法和三相分相接法。
这两类互感器接线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适合不同的系统。
二相分相接法主要适合三相三线系统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之间的连接。
三相分相接法主要适合三相四线系统和接地系统之间的连接。
这种电流互感器的连接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接线失误造成的不良后果,做到对电量进行技术的追捕计算。
1.3.2电压互感器V/V接线电压互感器V/V接线模式在10kV中性点三线系统中比较常见,与其他方式相比可以有效控制互感器的使用。
1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分析及退补电量计算一、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 1、单相有功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1)未接电压挂钩:0)u (i,:元件= 0P = 表不转。
(2)电压挂钩接②端:)u ,i (i :元件b + 电压元件损耗被计入电能表,对用户不公平,因用户已分摊了表损电费。
2(3)火线②进①出:u)(-i,:元件 ϕ-=cos UI P 表反转。
(4)火线、零线搞错:(-i,-u):元件 ϕ=cos UI P 负载1的电能被正确计量,但负载2的电能不被计量,所以容易造成窃电。
(5)火线①进,零线②进:火零线被电流元件短接,若电源方向送电,立刻烧毁电表。
2、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分析步骤:(1)确定各元件所接电流、电压;(2)画各元件所接电流、电压相量图;(3)根据相量图,写出电能表在对称负载时,各元件的功率表达式及总功率表达式并化简;(4)由化简后的总功率表达式判断计量是否正确。
【例1】某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接线如下图所示,试分析计量是否正确。
34解:三个元件所接电流、电压分别为:)U ,I (:1A a ••元件、)U ,I (:2元件B c ••、)U ,I (:3元件C b ••-5根据相量图得负载对称时三个元件的功率分别为:ϕ=cos UI P 1、)120cos(UI P 2ϕ+︒=、)60cos(UI P 3ϕ+︒=∴总功率 )sin 3(cos UI P P P P 321ϕ-ϕ=++='A•U6∴计量不正确。
【例2】某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接线为)U ,I (:1元件B a ••、)U ,I (:2元件C b ••、)U ,I (:3元件A c ••试分析计量是否正确。
解:根据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相量图得负载对称时三个元件的功率分别为:)120cos(UI P 1ϕ-︒=、)120cos(UI P 2ϕ-︒=、)120cos(UI P 3ϕ-︒=∴总功率)sin 23cos 21(UI 3)120cos(UI 3P P P P 321ϕ+ϕ-=ϕ-︒=++=' ∴计量不正确。
农村电工第29卷2021年第4期1相关知识结构梳理1.1感性负载:电流滞后电压φ角通俗地说,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作的大功率电器产品就是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压缩机、继电器、日光灯等。
也可以理解为在电路中带线圈的用电设备,其线圈部分即为感性负载。
如电动机、变压器、电风扇等设备。
1.2容性负载:电流超前电压φ角一般把带电容特性参数的负载,即符合电流超前电压特性的负载,称为容性负载,如电容器、补偿电容。
1.3相序正相序:电压U 1,U 2,U 3接线是顺时针,U 12和U 32的夹角为300°。
逆相序:电压U 1,U 2,U 3接线是逆时针,U 12和U 32的夹角为60°。
正相序和逆相序的相量图如图1所示。
1.4功率因数cos φ反映总电功率中有功功率P 所占的比重大小,S 为视在功率,计算公式为cos φ=P /S1.5常用公式回顾两角和公式为sin (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 (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cos (A +B )=cos A cos B -sin A sin B cos (A -B )=cos A cos B +sin A sin B 和差化积公式为sin A +sin B =2sinA +B 2cos A -B2sin A -sin B =2cos A +B 2cosA -B2cos A +cos B =2cos A +B 2cosA -B2cos A +cos B =-2sin A +B 2sinA -B22高压三相三线电能表的正确接线三相三线二元件智能电能表一般应用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高供高计用户,可同时计量四象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其内部结构一般采用二元件有功电能表和60°无功电能表计量原理。
高压三相三线电能表正确接线时的相量图如图2所示。
当系统中三相完全对称时,U uv =U wv =U ,I u =I w =I ,φu =φw =φ。
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几种误接线计量分析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是市场上常见的计量仪表,其主要用于实现有功电能计量。
但是,误接线时会导致计量不准确,甚至无法正常计量。
因此,本文将探讨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几种误接线及其计量分析。
一、电流接反误接线电流接反误接线是指在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过程中,将电流接线反向接入到了电能表上。
这种接线错误可能会导致电能表不能正常计量,或者计量误差较大。
其计量分析可从电路结构和电流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电路结构分析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主要由电流电路和电压电路两部分组成。
其中,电流电路通过互感器感应三相电流,将其变换为与电压等效的电压信号。
而电压电路则通过电压分压器将接入的三相电压分压为低电平信号。
这两个电路均结合了控制电路和电子计量单元,构成了完整的计量系统。
如果将电流接反,则互感器感应的电流与实际电流方向相反,导致电路中电压信号的相位错误。
进而,改变整个计量系统中的电量积分方向,导致能量计量的出错。
2.电流技术分析在三相电路中,每个电源的电流方向都是不同的。
若将电流接反,则会导致三相电流的相位相反,包括电流的大小及其相位角。
因此,在计量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三相电流的相位和相对大小。
三相电流在不同的相位位置上具有不同的时间加权系数和相位角,因此不同时段的计算结果会有所不同。
二、电压接反误接线与电流接反误接线相似,电压接反误接线也会对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计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进而产生类似的计量误差。
计量分析可从电路结构和电压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电路结构分析电压接线与电流接线相似,均分为电压电路和电流电路两部分。
当电压接反时,电压电路的输入信号与正常接线情况下输入的信号相反,使得计量系统中的电量积分方向变化,从而影响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
2.电压技术分析电压技术分析包括各相电压的相位、电压比例系数和有效值。
当其中一相电压接反时,其他电压的相对相位就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与电流相关联的电功率计算错误。
三相四线电度表错误接线分析1 前言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在低压系统电能计量中应用较为普遍,其接线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入和经过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两种方式,直接接入法主要用于负荷电流较小的用户,负荷较大的用户一般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法。
采用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时,在实际接线中经常会出现电流互感器接反、电流电压不同相、电压回路断线等造成电度表不能准确计量等现象,本文针对以上几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判断依据。
2 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经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正确接线正确接线图与向量图如图1所示,此时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a COS(180°-Φa)+ U b I b COSΦb+ U c I c COS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UICOSΦ,是正确接线计量值的1/3,此时电度表明显走慢。
B、C 相CT接反与A相接反结果相同。
3.1.2 2CT接反3个CT中2个CT接反,假设为A、B相CT接反,其接线图与向量图如图3所示:此时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a COS(180°-Φa)+ U b I b COS(180°-Φb)+ U c I c COS(180°-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Φ,是正确接线计量值的-1倍,此时电度表反转。
3.2电压、电流回路不同相3.2.1两元件电压、电流不同相假设A相电压、电流同相,其它两相电压、电流不同相,其接线图、向量图如图5所示。
图6所示接法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b COS(120°+Φb)+ U b I c COS(120°+Φc)+ U c I a COS(120°+Φa)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120°+Φ),此时电度表反转,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1/(1/2+ tanΦ* /2)图7所示接法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c COS(120°-Φc)+ U b I a COS(120°-Φa)+ U c I b COS(120°-Φb)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120°-Φ)当0°<Φ<30°时,电度表反转,当Φ=30°时,电度表不转,当Φ>30°时,电度表正转,但比正确接线时慢,此时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1/(-1/2+ tanΦ* /2)3.4电压回路断线3.4.1一相电压断线假设为A相断线,其接线图如图8所示此时第一元件不计量,有功功率计算式为:P= U b I b COSΦb+ U c I c COS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2UICOSΦ,此时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2/3,电度表走慢。
装表接电错接线原因分析以及相对应的预防举措装表接电是指在进行家庭用电或者工业用电时,将电表连接到电源线上,以便于对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和计量。
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有时会发生装表接电的错误接线问题,这可能会造成电路短路、电器损坏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对于装表接电的错误接线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错误接线的原因分析:1. 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在进行装表接电的工作时,如果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可能会导致接线错误。
在连接电表时,未能正确识别电源线和负载线,或者在接线过程中发生错误连接等。
2. 用电环境复杂有些用电环境比较复杂,比如一些老旧的建筑物、临时建筑或者一些地下室等场所,可能会存在混乱的电源线路和接线情况,这就增加了错误接线的风险。
3. 电线颜色标识不明显有时电线的颜色标识可能不够明显,或者在接线过程中几根线混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生错误连接。
4. 忽视规定一些操作人员在进行接线时,可能会忽视相关的规定和流程,随意进行接线,从而导致错误连接的发生。
二、相对应的预防举措:1.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从事装表接电工作的操作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从而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错误接线问题。
2. 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在进行装表接电工作时,应该对接线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和流程控制,确保在进行接线工作时,能够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避免出现错误接线情况。
3. 规范用电环境对于一些用电环境复杂的场所,应该对电线线路进行清晰明确的标识,确保在进行接线工作时,能够准确识别电源线和负载线,避免混淆和错误连接。
4. 加强监管和检查对于装表接电工作,需要加强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接线工作,同时定期对用电环境和接线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使用专业设备和工具在进行装表接电工作时,应该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接线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因为使用不当的工具而导致错误接线问题。
目录实例一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WUV;电流相序I u I w 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 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三:利用在向量图上对电压电流进行分析,判断错误接线实例二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逆相序VUW;电流相序I u I w;U相电流极性反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 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三:采用在相量图上对电压电流进行分析,判断错误接线实例三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WUV;电流相序 I w I u;功率因数为容性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 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三:使用相位表,利用向量图分析判断错误接线实例四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逆相序UWV;电流相序 I u I w;电流W相极性反;功率因数为容性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 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 相电压,分析判断错误接线方法三:使用相位表,利用向量图分析判断错误接线实例五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VWU;电流相序 I u I w;TV二次侧 U相极性反方法一:使用相位伏安表测量数据,分析 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伏安表测量数据,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方法三:使用相位伏安表测量数据,利用原理图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实例六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逆相序UWV;电流相序I w I u;W相电流极性反; TV二次侧 W相极性反方法一:使用相位表测量数据,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方法二:使用相位表测量数据,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方法三:使用相位伏安表测量数据,利用原理图分析TV二次侧不断相极性反时的错误接线实例七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VWU;电流相序I u -I w; W 相电流极性反; U相电压断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确定V 相电压的分析方法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确定V 相电压的分析方法实例八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逆相序WVU;电流相序I w I u; W相电压断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确定V 相电压的分析方法方法二:使用相位表,采用不对地测量确定V 相电压的分析方法附录一常用数学有关公式附录二怎样画向量图实例一错误现象为表尾电压正相序WUV;电流相序 I u I w 方法一:使用相位表,采用对地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V 相电压,分析错误接线一、测量操作步骤:1.将相位表用于测量电压的红笔和黑笔分别插入U1侧相对应的两个孔中。
交流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及差错电量更正交流电能表的正确接线是保证电能表正确计量的首要条件,因此电能表能否正确计量电能,不但取决于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和计量误差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电能表的正确接线,也就是整个电能计量装置的正确接线。
但是,在电能表的安装接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接线,特别是三相电能表由于使用场合广泛,发生的一些错误接线更是形形色色。
由于现代电能表及互感器等电气产品的制造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型材料的使用,以及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能表制造,电能表精度越来越高,其本身引起的计量误差很小,但由于电能表的错误接线给电能计量带来的误差往往很大,电能计量错误接线给供电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低估。
因此,对电能表的错误接线不但要善于发现和纠正,同时,还更要根据现场的错误接线情况进行分析,使错接线时差错电量得到及时和基本准确的更正。
在电能表错误接线中,单相电能表和三相四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一般都比较直观,因为这两种电能表不管是直接接入或是经互感器接入,从原理上讲,各计量单元均为独立运行,相序的正确与否不对计量造成直接影响,只要接入电能表任一计量单元的电流、电压相位属同一相,就可正确计量电能。
而由三相四线制计量方式等效演变的三相三线制电能表的接线对接入的电流、电压相序要求是唯一的,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错误接线,错误接线分析判断及差错电量的更正都较三相四线制复杂的多,而且,三相三线制计量方式在10KV动力用户(三相负荷基本平衡)计费中广泛采用,因此,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分析尤为重要。
现主要就三相三线有功计量方式错误接线及差错电量更正做简要分析。
一、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正确接线方式在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在正确接线方式下运行,经伏安相位法测得的相位关系及功率是:第一计量单元:P1=Uab·Ia cos(30О+φa)第二计量单元:P2=Ucb·Ic cos(30О-φc)两元件所测得的功率之和为:P=P1+P2= Uab·Ia cos(30О+φa)+ Ucb·Ic cos(30О-φc)当三相负荷平衡、系统完全对称时,两元件测得的总功率为:P=P1+P2= Uab·Ia cos(30О+φ)+ Ucb·Ic cos(30О-φ)=3UIcosφ一般情况下,当用户力率在0.9左右时,测得的Uab和Ia之间的相位角为56О左右,Ucb和Ic之间的相位角为356О左右。
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形式及其检查方法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电能表错接线的几种形式及相应的一些检查方法做了详细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三相电压中性线错误接线电压线圈用户的电能计量工作是计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出现表计不准、接线错误、倍率差错及其他异常情况,不但要影响国家电费收入,而且还要影响用户的经济核算,因此必须确保用户的电能计量正确,及时发现和纠正由于新装轮换、线路设备的检修等原因而导致表计异常运行情况。
这除了加强现场校验工作外,还必须提高装表质量及表计本身质量。
在电能计量装置方面,常见故障有电流互感器开路、电压互感器短路、熔丝熔断等,这些故障都会造成计量不准确,这类问题可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检查。
大部分故障是电路接线错误,反映在电能表上有倒转或停转等现象,一看就能发现,但对顺转的错误接线,要仔细检查,否则就难以发现。
1单相电能表的错接单相电能表发生错接线,常见的有以下3种情况:第一,相线和中性线对调,当灯头接地时电能表不转或漏计电量。
第二,电源线和负载线在接线端柱上反接,计量很不正确。
第三,接线端1与2之间的电压连片未接,电能表不走。
单相电能表的错接线可以通过直观检查或使用低压测电笔测试检查来发现并纠正。
2三相四线(三元件)电能表的错接线形式三相四线(三元件)电能表的正确接线是UAIA、UBIB、UCIC,正三相功率为:P=UAIAcosφ+UBIBcosφ+UCICcosφ=3U相I相cosφ。
三相四线(三元件)电能表的错接线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电压线圈A、B相接线对调错误接线是UBIA、UAIB、UCIC,错误三相功率为P′=UBIAcos(120°-φ)+UAIBcos(120°+φ)+UCICcosφ=0。
这种错误接线将A相电压误接入B相,B相电压误接入A相,结果电能表停走,但实际上往往出现转盘稍向前走些或稍向后倒些的现象,原因是3个元件之间存在着不平衡问题。
电能计量错误接线整改措施电能计量错误接线是指电能计量装置中的接线错误,导致计量数据不准确或异常。
接线错误可能是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设备老化或接线松动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确保电能计量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及时发现和整改接线错误。
下面是电能计量错误接线整改措施的一些建议。
首先,应该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发现接线错误应尽早整改。
定期检查电能计量装置和接线,确认接线是否正常,确保电表的运行状态稳定。
一般情况下,电能计量装置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接线正确、接触良好,不会产生误差。
其次,应加强设备维护,确保所有接线部件的紧固度。
接线部件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松动现象,导致接线不牢固。
在定期维护中应注意对接线螺母、接线端子等部件进行检查和紧固,避免接线松动引起计量误差。
此外,要及时修复老化破损的接线部件。
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接线部件可能因受力、老化等原因出现破损,导致接线错误。
如果发现接线部件损坏,应立即更换或修复,以确保接线可靠。
最后,电能计量错误接线整改还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接线方法,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接线错误。
在进行计量装置的安装和接线时,应按照技术规范操作,遵循正确的接线流程,确保接线的准确性。
总之,电能计量错误接线整改是确保计量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巡检与维护、设备维护与修复、规范操作与技术要求等措施,可以尽量避免接线错误,并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从长期的角度出发,注重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减少接线错误的发生。
只有在整个电能计量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才能提供准确的计量数据支持电力生产和管理工作的进行。
安徽省安庆培训基地培训管理处陈春--电能计量错误接线检查及更正系数计算一、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1、电能计量方式共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电力客户受电端电压的不同,分为高供高计、高供低计、低供低计三种。
(2)按照电力客户用电设备的不同,分为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
(3)按电压等级和电流大小不同,分为高压计量和低压计量,直接接入和经互感器接入方式。
2、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1)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或三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
(2)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2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下的宜采用V/V方式接线,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0/y0方式接线。
其一次侧接线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相一致。
(3)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负荷电流为50A以上的,宜采用经互感器接入的接线方式。
(4)对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
对三相四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
中性点绝缘系统:指一个系统,除通过具有高阻抗的指示、测量仪表或保护装置接地外,无其他接地的连接。
2 、电能计量方式供电线路分为单相、三相四线和三相三线电路,那么,与之对应的电能表也有单相电能表、三相四线电能表和三相三线电能表。
所谓计量方式并非按电能表分类,而是按电能计量装置相对供电变压器的位置不同来区分。
图中的A、B、C 分别是计量装置的安装点。
二、电能计量装置分类根据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规定,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五类(I、II、III、IV、V)进行管理。
1、I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2、II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上发电机、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3、III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100MW 以下发电机、发电企业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
4、IV类电能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
5、V类电能计量装置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
三、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的选择各类电能计量装置所用的电能表、互感器准确度等级、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不应低于表的要求。
电能计量装置所用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类别准确度等级电流互感器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Ⅰ0.2SA或0.5S 2.00.2、0.2%0.2S或0.2*Ⅱ0.5S或0.5S 2.00.2、0.2%0.2S或0.2*Ⅲ 1.0 2.00.5、0.5%0.5SⅣ 2.0 3.00.5、0.5%0.5SⅤ 2.00.5S一、相位的测量1、相位满度校准在相位测量前,先进行相位的满度校准。
方法如下:按下“电源”键,将旋转开关旋至“360°校”档,调节“360°校准电位器”,使显示屏显示360°。
2、测量两路电压之间的相位旋转开关旋至“Φ”档,将两路电压分别从U1和U2端输入,注意电压的假设正方向由左端到右端。
示值即为U1超前U2的相位角。
3、测量两路电流之间的相位将旋转开关旋至“Φ”档,将两路电流信号通过卡钳钳口,从I1和I2插孔输入,注意电流的假设正方向从卡钳“*”(红点)端流入。
示值为I1超前I2的相位角。
4、测量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测量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时,将旋转开关拨至“Φ”档,将电压从U1端输入,电流从I2插孔输入或将电压从U2端输入,而电流从I1插孔输入,注意电压的假设正方向由左端到右端;电流的假设正方向从卡钳“*”(红点)端流入。
示值为Ⅰ路超前Ⅱ路的相位角。
二、电压的测量将旋转开关旋至U1(或U2)500V、(或200V)量程档,电压信号从电压端U1(或U2)输入,示值为所测电压值。
注意,如果不知测量电压范围,应将旋转开关先拨至500V档。
三、电流的测量将旋转开关旋至I1(或I2)10A(或2A、200mA)档,电流信号通过卡钳互感器从电流插孔I1(或I2)输入,被测电流线置于卡钳窗口中心位置,示值即为所测电流值。
四、电池低电压指示机内具有电池电压自动检测功能,当显示器右端出功电池符号“凹”时,电池电压低于7.5V,应更换电池。
五、电池更换更换电池时应在底壳下部打开电池盖固定螺钉,取开电池盖,更换电池。
六、注意事项1、每一路只能接入一个信号;如果接入电压,应将电流插头拨去。
2、卡钳的专用性每台仪表的两把卡钳只对本台仪表配用,不可与另一台仪表调用。
3、卡钳的保养卡钳的钳口涂以仪表脂,用时擦去,用后再涂上仪表脂。
钳口的锈蚀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
4、背光点亮时,会增加电池耗电,请勿玩背光。
5、本仪表供二次回路和低压回路检测,不能用于测量高压线路,以防触电。
三、电能表接线智能仿真系统介绍一、硬件工作原理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PC 机、三相程控电源、接线转换箱、相位伏安表,其中三相程控电源可模拟母线上的电压、电流输出,相位伏安表用于测量加在电能表上的电压、电流和相位,接线转换箱由继电器矩阵构成,主要用于实现电流互感器接线、电压互感器接线、电能表接线的各种接线组合,在PC 机的统一指挥下,可以组合成现场的各种接线,包括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及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等。
电源接线转换箱电 能 表相位伏安表计 算 机RS232RS232RS2323×U3×I3×U3×I二、错误接线的种类下面仅对三相三线TATV,TA简化(即2个TA的二次非极性端相互联接后拉出一根公共回线)在TV一次接线正确的情况下电压部分的接线错误可以归结为两种情况,一种是TV二次输出端极性反接、断相,另一种是电压错相,即:接入电能表输入端的三根电压线可能出现的依次轮错或互相交叉。
三相三线制接线时,有2个TV,每个TV二次的接线都有3种可能:正确接线、极性反接和断相,因此有3×3=9种接线可能。
电压错相有6种可能,其中依次轮错3种(Ua-b-c Ub-c-a Uc-a-b),交叉接线3种(Ub-a-c Ua-c-b Uc-b-a。
在TA一次接线正确的情况下,电流部分的接线错误可以归结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TA二次输入端极性反接、短路,第二种是电流错相,即:接入电能表输入端的三根(有一根是公共回线)电流线可能出现的依次轮错或互相交叉,第三种是电能表电流输入端与电流输出端互相反接,即电流进、出线反接。
同样,在三相三线制接线时,有2个TA,每个TA的二次接线有3种可能:正确接线、极性反接和短路,因此有3×3=9种接线可能,电流错相有6种可能,(Ia ,Ic;Ib ,Ia;Ic ,Ib;Ib ,Ic;Ia ,Ib;Ic ,Ia),电能表电流进、出反接有四种:正确接线1种、全反接1种、1个元件反接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压接线有两情况,电流接线有三种情况,这五种情况可以随机组合出现,因此,共有9×6×9×6×4=11664种接线。
严格的说,在这么多接线组合中,只有一种符合国标接线,其余的都是错误接线,因为尽管会有一些接线组合并不影响计量结果,但有可能会影响和计量线路相联接的(如继电保护等)其它设备正常运行。
各种接线方式下可能错接线数量统计表可能错误接线方式电压错相电流错相表尾进、出线反接TV二次极性反接、断相TA二次极性反接、短路合计三/四TATV,TA简化6682727209952三/四TATV,TA六线6482727139968三/四无TV,TA六线6480275184三/四直接接入式6080048三/三TATV,TA简化6649911664三/三TATV,TA四线624993888总计370704三、面版操作图是操作外观面板图,其中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联合接线盒上的配线,在内部已全部配好,在面板上只允许使用者拆、装电度表、更改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上的连线,或更改联合接线盒上或电度表表尾上的连线。
I 断恢复U 断恢复I 短恢复~AC220V 50Hz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三相四线无功电能表母线UA1、有功电能表2、无功电能表3、联合接线盒4、恢复按钮5、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6、电源插座IC进IC 出IB进IB 出IA出IA进互感器接线端子UC 出UC 进UB 出UB 进UA 进UA 出连接好电能表后,连接好电源线、通讯线,按“启动”按钮接通电源即可进入正常工作。
按动“停止”按钮系统断复位启动停止电。
如遇到死机等故障现象按“复位”按钮。
操作者依据各种方法,判明错误接线类型后,可以现场更改接线,例如:若为互感器极性反接,则可在“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处进行更改接线,亦可在联合接线盒处更改接线;若为错接线或表尾进、出线反接,可在表尾接线处或在联合接线盒处更改接线;若为电流断、短路可以按下“I断恢复”、“I短恢复”相应按钮。
I断恢复按钮:更改接线用按钮,分A、B、C三相。
按下此按钮后对应相别的电流接通(不管原来处于何种状态),同时相对应的指示灯亮,表明已按过按钮,直到PC机清除,指标灯才灭。
I短恢复按钮:更改接线用按钮,操作同上,但作用是使CT二次不处于短路状态。
U断恢复按钮:更改接线用按钮,操作同上,但作用是使PT二次不处于断路状态。
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有正常电压电流输出,但计量元件的电压、电流组合错误,或电压、电流互感器反极性连接。
(2)计量接线造成电压或电流缺相运行;不同计量元件接人同一相电压。
关于电压互感器的反极性连接,本部分只讨论三只电压互感器中最多出现一只反极性连接的情况,因为多只电压互感器出现反极性现象,判断起来可取的答案太多。
1、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检查步骤1)电压测量三相四线电能表电压接线端子设定以U1、U2、U3排序,测量U1、U2、U3相对地电压。
还应测量线电压。
目的是检查各元件是否同一相电压,是否有电压互感器反极性连接的情况。
A、假设三相对称,则有:U1=U2=U3=Uph,线电压U12=U23=U31=√3 U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