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27寓言两则
- 格式:ppt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53
27 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了解寓言,揭题导入:1、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寓言】“寓”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宝盖头。
2、你有没有曾经看过或听过什么寓言故事?3、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就给我们讲了两则寓言故事,我们叫它——【出示:寓言两则】。
4、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
【出示课题:揠苗助长】你有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或者听过差不多的?【出示:拔苗助长】与揠苗助长比较:“揠”也是拔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是“揠”是指轻轻地往上提。
谁来读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
【出示词语: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
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
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6.指导朗读课文的其他几个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这段课文中有好多词语,谁能读?【出示词语:巴望、焦急、自言自语】(2)【出示:第三自然段】朗读:这一自然段中也有两个词语,谁能当小老师领读?【出示词语:喘气、一大截】(3)【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朗读。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反思》摘要: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是《寓言两则》,老师在教学后如何进行反思呢,小编为二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寓言两则》教学反思,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下页更多"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教学建议"本课是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如:《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揠苗助长》这则《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这是古人做的一件蠢事,对什么事情都存有侥幸心理,不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夺。
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依然存在,学习本篇课文时,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续编《守株待兔》学生写的很形象很生动,有的学生写到:"种田人对自己的行为很是懊悔,于是他就振奋起来,不再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而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最终在秋季得到了大丰收,并且家庭逐渐富裕起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后来这个种田人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了自己的儿女听,并奉劝孩子不要像自己学习."孩子现在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但以后他们会怎么做呢?我期待孩子不要只是片刻的明白,而是长远理解。
《揠苗助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七单元中一篇课文,是则传统寓言。
它展现了一个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而滑稽的农夫形象,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违反规律的道理。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是比较难的,而且绝大多数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可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怎样让学生既明理又会表达呢?我是这样设计本科教学的:联系旧知导入--初读了解大意--品读感悟寓意--点明寓意一、新旧知识链接,首尾相呼应课伊始,二、抓词品句炼意,并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孩子们学好寓言的最好策略是充分利用寓体的形象性,引导三、课内课外链接,使孩子的语文素养更丰厚学生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寓言作为一种四、激趣复述,培养孩子们的表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容易注重语文基础知识而忽视策略知识教学或注重策略知识教学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8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3、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1.认识6个生字。
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田地图)你们瞧,春天来了,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在田边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师的板书中。
拿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
(板书课题)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师:(指着‘守’)这个字怎么读?生:读“守”。
师:谁能给它组个词?生:防守。
师:“守”在这里指的“守侯”。
师:谁能用“待”来组词?生:看待。
生:等待。
师:“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
师:“株”指什么?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株”在文中指的什么?生:“株”指的'是树桩。
师:你们同意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图片:树桩)。
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
(出示词卡:树桩)这个词谁会读?生(齐):树桩。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拔苗助长》:《揠苗助长》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寓言故事。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寓言故事。
2、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课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2、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一般就是篇幅较小,语言精练并能从中感悟深刻道理的文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二、检测预习情况(一)、检查生字1、读字词:开火车方式2、抽查领读:(平板)(二)、理解课题(齐读课题)现在谁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生:揠苗助长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意思?师总结:揠——拔助——帮助谁能给寓言换个题目?看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三、初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语句通顺。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合课文,谁能分别说一说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按着以上几点再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感悟课文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具体看一看种田人是怎么做的?1、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从这幅图中,你看感受到了什么?你从文中的哪写词语感受到了农夫的焦急?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B、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C、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谁愿意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农夫此时此刻的心情。
2、(出示第二幅图)农夫如此地焦急,想办法要帮禾苗长大,那他想出的办法是什么,让我们快来看一看吧!他具体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一棵一棵往高拔”、“一直”、“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他那么着急让禾苗长高,那么卖力气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长高了吗?3、(出示第三幅图)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从哪句看出来的,读一读。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课文原文:
一、《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人,他非常急于求成。
他在田里种了稻谷,每天都要去地里看几次,希望能看到禾苗快速长高。
可是,他等了几天,发现禾苗似乎一点儿也没长高,心里十分焦急。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聪明”的主意:把每株禾苗都拔高一些。
一天下来,他忙得满头大汗,但看着被拔高的禾苗,他心满意足。
然而,过了几天,禾苗却全都枯萎了,因为它们没有按照自然规律生长。
二、《守株待兔》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劳作时,偶然看见一只兔子撞到田边的树桩上,竟然撞死了。
农夫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一顿兔肉,心中窃喜,心想:“何必辛辛苦苦耕田呢?只要每天守在这个树桩旁边,说不定还能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于是,他放下锄头,整日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自投罗网。
然而,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而他的田地也因此荒芜了。
赏析:
这两则寓言故事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情节,给人深刻的启示。
《揠苗助长》通过描述宋人急功近利,违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行为,揭示了一个道理: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教育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耐心等待,不可盲目妄为。
《守株待兔》则是讽刺那些企图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人。
农夫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兔子,便放弃本职工作,幻想依靠运气坐享其成,结果却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付出,依赖侥幸心理和懒惰行为只会导致失败和空虚。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7课寓言两则《守株待兔》同步练习填空题按拼音写汉字cuàn出zhuàng 死chú头巴wàng shǒu株待tù守hù【答案】窜;撞;锄;望;守;兔;候【解析】从字的结构上分划分,“撞、候”是左右结构;“锄”左中右结构;“兔、守、望、窜”是上下结构。
填空题多音字组词看kàn kān干gān gàn【答案】看书;看护;干扰;树干【解析】看:[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见、看书、看齐。
[kān] 守护,监视:看护、看押、看门。
干:[gān]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gàn]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填空题我是拼音小能手cuàn chūzhuàng sǐchútoubāwàng shǒu zhūdài tùshǒu hù【答案】窜出;撞死;锄头;巴望;守株待兔;守候【解析】窜出:突然跳出来。
巴望:指望;希望。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填空题写出近义词守株待兔?乐滋滋?希望?【答案】刻舟求剑;喜滋滋;盼望【解析】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乐滋滋:形容满意而喜悦的样子。
希望:心里想着实现某种情况。
填空题写出反义词肥?节约?丢?【答案】瘦;浪费;捡【解析】瘦: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
节约:勤劳而节俭。
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丢:失去,遗落。
填空题形近字组词焦售肥巴桩脏膀榜【答案】焦急;出售;肥胖;巴结;木桩;心脏;肩膀;榜样【解析】焦: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焦。
售:卖。
肥: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