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投资分析ppt
- 格式:pptx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26
平安银行投资分析一基本面分析1. 我国宏观经济分析"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基于最新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调整并估计CQMM,预测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
预测结果表明,中国GDP增速2013年可能回升至9.03%。
预计2013年CPI有可能回升至4.45%,课题组模拟了将50%的社会保险缴费还给居民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结果显示,GDP增长率将稳中略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投资增速放缓,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下降,在短期会提高物价水平,但长期影响趋弱。
因此,以社会保险缴费返还的方式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可以直接增加居民收入,在稳定增长的同时,调节、优化社会总需求结构。
当前,我国可通过国有垄断企业利润的再分配来实现社会保险缴费返还,并同时保证社会保险资金的正常运转。
2.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风险管理系统群成为建设重点在金融创新逐渐自由化和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大背景下,风险管理尤其是与信贷业务紧密关联的信用风险管理将继续成为国内银行业和监管者的关注焦点。
因而,在未来几年,无论是受到新的《巴塞尔协议III》的约束,还是主要银行机构IT 系统整合、升级的影响,抑或是银行控制业务风险、加强风险防范措施的触动,风险管理和相应的IT 建设都将备受关注。
商业银行对建设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将尤为关注,他们不仅将更加积极主动地防范由经济周期调整引起的潜在信贷风险,而且将采取极为严格的防范措施应对由市场条件变化引致的流动性、市场和运营等各方面的风险。
全面的风险管理IT 系统将涵盖包括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审查批准、贷款发放和收回等风险控制的各个领域,这些系统和外部监管一起,将形成对银行信贷资产和金融系统安全性的综合监测体系。
(2)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拓展、业务流程和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市场方兴未艾从银行发展的角度来看,客户的需求和竞争的加剧促使银行业不断在产品和服务领域推陈出新,相应地管理软件的内容将逐步扩大,与公司金融、个人金融、机构金融、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业务相关的管理软件市场将蓬勃兴起;面向营销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市场也将迅速扩大,对金融产品、客户、机构的成本盈利分析、绩效考核等的软件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录1.1行业概况1.2行业一般特征分析1.3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第2章公司篇2.1集团介绍2.2公司竞争地位2.3产品分析2.4成长性分析第3章财务篇3.1主营业务收入及盈利3.2偿债能力指标分析3.3营运能力指标分析3.4现金获取能力指标分析3.52012年度盈利预测第4章战略篇4.1战略目标4.2产业布局4.3战略重点4.4未来十年业绩目标第5章价值篇5.1市盈率和市净率定价法5.2EV/EBT定价模型第1章行业篇新兴的保险大国1.1行业概况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着成就。
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从2006年-2010年的5年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绩,保险公司从93家发展到146家,中国保险全行业高管人员由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09年保费收入已达到11137.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列出的保费收入超万亿的目标。
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4500亿,2010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是2005年的3.3倍。
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到2010年底,国内有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
理财规划投资分析:中国平安一、公司概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2318和601318。
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
在综合金融构建的过程中,平安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截至2011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22,854.24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308.67亿元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
市场地位持续提升,不断逼近龙头企业。
无论是寿险还产,中国平安保费增速都远高于同业竞争者。
05-11年寿险均复合增长21.3%,产险均复合增长36.87%,市场份额由 05 年的10.31%上升至11年的 18.05% 集团运用旗下各专业子公司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向超过6000 万客户提供保险、银行、投资等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集团拥有中国金融企业中真正整合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位于上海张江的中国平安全国后援管理中心是亚洲领先的金融后台处理中心,公司据此建立起流程化、工厂化的后台作业系统,并借助电话、网络及专业的业务员中国平安在2011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名列第147位;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第107位;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领先企业500强”第328位,并蝉联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
二、投资理由1、保险起家,目标远大。
平安保险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成立初期只开办财产险业务,在90年代整个金融行业分经营的背景下,公司确定了公司的综合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开展寿险务成立证券、信托和海外控股公司,确定了公司的综合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并一直坚定地实施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