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0
濮阳是几线城市2022年濮阳是四线城市。
依据:根据《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城市排名,濮阳属于四线城市!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座落在黄河之滨,现辖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和市区五县一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
北部与河北省交界,东部和南部与山东省隔黄河相望,西部与安阳市毗邻,西南部与新乡市接壤。
濮阳是一个富有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也是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基本信息:中文名:濮阳外文名:Pu yang别名:帝丘行政区划代码:410900行政区类别:地级市地理位置:河南省东北部面积:4271 km²下辖地区:1个区、5个县、1个工业园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驻地:濮阳市华龙区人民路158号电话区号:0393邮政编码:457000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性气候人口数量:374.4 万著名景点:戚城遗址火车站濮阳东站,濮阳站,台前站车牌代码豫J地区生产总值:1771.54 亿元简介:濮阳,古称帝丘、开州,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黄河下游冀、鲁、豫3省交界处,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邻,北部与河北省邯郸市相连,西部与河南省安阳市接壤,西南部与河南省新乡市相倚;介于北纬35°20′0″-36°12′23″,东经114°52′0″-116°5′4″之间。
截至2021年10月,濮阳市共辖1个区、5个县、1个工业园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为4271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末,濮阳市常住人口为374.4万人。
濮阳是河南省的东北门户,是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为豫鲁冀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京九铁路、晋豫鲁铁路通道在此交汇,大广高速、濮鹤高速、南林高速、濮范高速等多条高速贯穿全境。
濮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杂技文化享誉中外,是“中国杂技之乡”。
濮阳县概况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
东及东南部与山东省鄄城、菏泽牡丹区、东明隔河相望;东和东北部与范县及山东省莘县毗邻;北部与濮阳市华龙区、清丰县相连,西和西南部与内黄县、滑县、长垣县交界。
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4°52′-115°25′,北纬35°20′-35°50′。
总面积13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75万亩。
辖8镇12乡,1005个行政村,人口108.6万人。
共有汉、回、壮、满、朝鲜等25个民族。
濮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全年日照指数百分率为58%,太阳辐射总量为118.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3.4℃,稳定通过0℃的平均天数294天,年均无霜期208天,年均降水量626.4毫米。
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多,冬季干旱雨雪少。
濮阳县地势比较平坦,地面海拔48米至58米之间,东南高西北低,黄河河床高于堤外。
濮阳县的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位于东濮凹陷之上,该凹陷在形成过程中,在古生界基岩上,形成了一套巨厚的以下第三系为主的中、新生界陆相沙泥岩地层,是油气生成与储存的有利地区,已探明濮阳一带油气蕴藏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546亿立方米,中原油田70%的原油、90%的天然气产于濮阳县。
岩盐储量达1400亿吨,纯度高、易开采,开发建设盐化工项目潜力巨大。
濮阳县土地肥沃,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濮阳县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适合栽种多种农作物,是国家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的重要生产地。
濮阳县水肥草美,是发展养殖业的理想地区,养殖的家畜家禽有牛、马、羊、猪、兔、鸡、鸭、鹅,以猪、羊、鸡、兔最多。
濮阳县历史悠久,上古时代称帝丘,夏为昆吾国,战国时称濮阳,为卫国都城;秦置濮阳县,西晋时为濮阳国,唐改澶水县,宋、明时为开州;民国初复称濮阳。
濮阳县又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礼记》中就有“桑间濮上”的记载;三皇五帝中舜帝生于濮阳,颛顼、帝喾均建都于此,素有帝舜故里、颛顼遗都之称;据专家考证,濮阳还是中华张姓的祖根起源地。
濮阳调研报告濮阳调研报告一、濮阳市概况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重要地级市。
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辖7个县级行政区,总人口超过370万人。
濮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二、农业产业调研1. 主要农产品濮阳市农业以粮食、棉花、油料、瓜果和蔬菜等为主,其中小麦、玉米和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濮阳市的小麦产量在河南省内排名前列,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此外,蔬菜和水果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 农业现状在濮阳市的调研中发现,尽管农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面临着一些挑战。
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明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单一以及农机化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3. 农业发展机遇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濮阳市也面临着一些农业发展的机遇。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政府引导和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也为农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三、农业发展建议1.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濮阳市应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网络构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
2.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濮阳市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多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鼓励农民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开展农业电商等新业态,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3. 加强农机化建设濮阳市应加强农机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田作业的机械化水平。
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投资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四、结语濮阳市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地级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支持,以及加强农机化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濮阳市的农业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政府部门能够重视农业发展,积极出台政策,提供更好的扶持和支持,助力农业发展。
濮阳市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三省交界处,现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五县一区,并设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省级工业园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63万。
濮阳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代,濮阳是上古“五帝”第二帝颛顼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故有“颛顼遗都”之称。
濮阳同时还是上古“五帝”第五帝舜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有“帝舜故里”之称。
造字圣人仓颉曾在这里发明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创造了文字文明。
仓颉陵墓就在濮阳。
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考古时,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并发掘出轰动国内外学术界的墓葬,在墓葬中发现了三组蚌壳摆塑龙虎图。
据碳14测定,发掘的蚌壳距今6400余年,蚌壳龙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濮阳因此被命名为“中华龙乡”。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在濮阳建都388年,诸侯14次在卫国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的政治活动中心。
孔子曾周游列国14年,在当时的卫国现濮阳就待了10年,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兵家之祖吴起、一代名相商鞅、《吕氏春秋》的编撰者吕不韦、天文学家一行、治黄名师高超等历史名人均诞生或生活在这里。
濮阳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华夏子孙来濮阳寻根问祖。
濮阳杂技享誉中外,濮阳市东北庄被授予中国杂技之乡,与河北吴桥并称“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濮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濮阳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居中原要冲,东靠黄河与山东省荷泽市隔河相望,北与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聊城市相连,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
京九铁路穿越濮阳的台前县。
汤(阴)台(前)铁路西连京广、东接京九,沟通两大动脉。
濮(阳)鹤(壁)高速公路西连京珠高速公路,东接我国第二条南北快速通道大广高速公路。
连接大广高速公路和山东环省高速公路的濮(阳)范(县)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
未来的濮阳将成为中原地区又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汇集地。
濮阳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毗邻,北部与河北省邯郸相接,西南与河南省新乡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安阳市接壤。
濮阳市素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
一、历史沿革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
上古时期,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濮阳为都,遂濮阳古称帝丘。
夏朝昆吾氏受封为帝伯,都濮阳,故濮阳有“昆吾国”之称。
殷商时期以帝丘(今濮阳)为其陪都。
西周时期在濮阳属卫国。
春秋战国时,卫国迁都于此。
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流经濮阳,带来水利之便,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相继出现帝丘、戚城、铁丘、咸城、清丘等五个较大集镇。
卫国后期14次会盟半数在戚城举行,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10年居卫。
秦置濮阳县,为东郡治所,有“河朔巨郡”之称。
汉沿秦制,置濮阳县,修渠筑堤千余里,固河道于濮阳城南,黄河稳定700余年。
晋设濮阳郡,隋为澶州县,唐为澶水县。
五代时为澶州,宋时改称开德府。
景德元年,契丹兵临澶州,宋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双方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金、元、明、清为开州。
民国时期称濮阳县,归河北省大名府管辖。
1944年濮阳解放,曾一度设濮阳市、濮阳专区。
1954年撤消濮阳专区,濮阳县归安阳地区。
1983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濮阳市,至今濮阳市辖5县1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
二、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价值一:濮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上古文化传说和物质遗存,有“中华龙都”之美誉,其丰富的上古文化价值可以概括为“华夏龙乡之祖,春秋卫国之都”。
价值二:濮阳市地处军事要冲,是历代北门锁钥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军事政治的影响下,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合和民间文化发展,军事城市价值可概括为“中原河朔之门,文化汇聚之地”。
价值三:濮阳城池历史悠久、建制连续的城市格局和独特的半圆形城垣形制,城池建设特色突出,是“千年青史记双城,今朝揽胜卧虎城”。
河南濮阳导游词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座落在黄河之滨,现辖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和市区五县一区,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总人口____万。
北部与河北省交界,东部和南部与山东省隔黄河相望,西部与安阳市毗邻,西南部与新乡市接壤。
濮阳是一个富有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也是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濮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濮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代,这里是五帝之一颛顼及其部族活动的中心,素有\"颛顼遗都\"和\"帝丘\"之称。
战国时期城址位于濮水之阳,始称濮阳。
历代曾先后称澶州、开州,民国时复称濮阳。
秦汉以来,各个朝代均在此设郡置府,商业繁荣,农事发达,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不少诗篇都描绘了\"桑间濮上\"的繁荣景象。
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如造字圣人仓颉、军事家吴起、政治家商鞅、思想家吕不韦、天文学家僧一行等。
濮阳是著名的中原古战场,历史上曾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著名战役。
如春秋时期诸侯____次在这里会盟,孔子周游列国____年在濮阳。
城濮之战,在这里留下了退避三舍的千古美谈;马陵之战,在这里留下了孙膑、庞涓斗智斗勇的身影;澶渊之战,在这里缔结了城下之盟。
____年在这里出土了距今____多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把中华民族____年文明史向前推进了____多年,被国内外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据此命名濮阳为\"龙乡\"。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积淀,使濮阳有着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
濮阳是一座绿色的城市。
建市以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城市,绿化美化城市,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____%,绿地率____%,人均公共绿地面积____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