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
- 格式:pdf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33
阳江市建筑设计规则第一章总则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阳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阳江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阳江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 在阳江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2.1建筑分类名词2.1.1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 居住建筑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 住宅建筑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 宿舍建筑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 公共配套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
2.1.9 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0 教育建筑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1.11 城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规定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规划导向下的城市商业商务用地价值模拟分析——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龚睿;付雄武;陈渝;沈平;张伟铭;吴春【期刊名称】《城乡规划》【年(卷),期】2024()1【摘要】区位条件作为级差地租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土地资源在国土空间规划调控和城市选址投资中的主要价值体现。
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商业、商务用地为研究对象,聚焦土地区位价值,从设施配置、人口分布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混合衰减模型的空间量化表达方式和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自适应构建特征价格模型下的商业、商务土地价值反演模型。
研究发现:第一,遗传算法逼近求解,证实土地价值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商业、商务土地价值指标体因子选取的差异性。
第二,商业、商务用地现状价值高区具有沿“两江四岸”十字发展轴的分布特征,且二环线附近具有较为清晰的高、低值空间分异。
第三,规划实施对商业、商务用地的土地价值提升效果显著,尤其是商业用地价值的提升更依赖规划要素的实施;在空间上,各区域空间发展潜力具有差异性,汉阳、后湖区域具有较好的商业发展前景,光谷东则应侧重商务。
【总页数】9页(P43-51)【作者】龚睿;付雄武;陈渝;沈平;张伟铭;吴春【作者单位】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相关文献】1.小城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规划初探——以广东省阳江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规划为例2.城市中心城区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分析——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为例3.城市低效用地的再利用及城市的有机更新\r——以北海市中心城区低效用地规划为例4.大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及规划应对——成都市中心城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探讨5.规划导向下的城市住宅用地价值评估--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阳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21•【字号】阳府办[2010]42号•【施行日期】2010.07.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阳府办〔2010〕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七月二十一日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阳发〔2009〕14号),设立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为阳江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将原市建设局、城市规划局、房产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二)取消和调整已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将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行业评比、评优、市场研究分析等工作交给行业协会。
(四)加强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市建设事业的方针、政策、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的发展战略并指导、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市住房制度改革与发展工作;负责推进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市级保障性住房资金安排并组织实施;负责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住房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公积金和其他住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住房公积金政策并组织实施,制定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
(三)负责全市房地产业管理。
承担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责任;拟订全市房地产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全市城镇住宅建设工作;负责房地产企业资质管理工作;负责房地产开发、房屋权属管理、房屋租赁、房屋面积管理、房地产中介管理、物业管理、房屋征收拆迁管理、直管公房管理、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工作;负责代征本行业税费工作。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阳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09•【字号】阳府办[2007]1号•【施行日期】2007.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工作方案的通知(阳府办〔2007〕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阳江市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工作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径向市环保局反映。
二○○七年一月九日阳江市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工作方案根据《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的通知》(粤府〔2006〕35号)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方案》(粤环函〔2006〕909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阳江市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区域整体生态功能较为脆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仍较突出。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市当前的环境状况与追赶全省发展步伐,实现与全省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差距,通过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走出一条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我市经济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环境利益的高度,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促使我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让全市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住上宽敞的房屋,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2024年重点建
设项目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4.03.13
•【字号】阳府办〔2024〕6号
•【施行日期】2024.03.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
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阳江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业经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2024年我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26项,总投资314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3亿元。
其中,投产项目30项,续建项目52项,新开工项目44项。
安排开展前期工作的预备项目135项,总投资1792亿元。
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市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抓紧抓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市重点项目实行工程进度月报制度,市属项目进度月报由市有关单位直接报送,县(市、区)属项目进度月报由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汇总后报送。
各单位须在每月1日前将有关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书面盖章后(含电子版)报送市发展改革局(项目促进与评估督导科,联系电话:3367636,电子邮箱:***************)。
附件:1. 阳江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2. 阳江市2024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3月13日。
山东化工SHANDONGCHEMCCALCNDUSTRY・246・2020年第49卷阳江市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司圆圆,刘和平,唐海尧,李红燕(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阳江529500)摘要:通过对阳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与处理对策展开研究,通过实际调研,初步分析了阳江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和制约因素,通过电子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有效填报数268份,明晰了强制分类背景下阳江市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针对制约性难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促进以阳江为代表的小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垃圾分类;阳江市;制约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X799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X(2020)23-0246-03Research on the ClassiCcation Staths and Counteimeasuirs of Domestic Waste in YangjiangSi Yuanyuan,Li Heping$Tang Haiyao$Li Hongyan(YangiiangPoeytechnic$Yangiiang529500$China)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scale,the amount of urban domestic was—is increasing yeaebyyeae,and theeneieonmentaepeobeem3cau3ed byimpeopeeteeatmentoedome3ticwa3tebecomemoeeand moeeobeiou3.Gaebagecea3ieication ithekeyto3oeeethepeobeem oe"gaebagebe3ieged city".Recentey,anumbeeoegaebagecea33ieication poeicie3haeebeen i3ued, thipapee,theough the 3tudyoethecu e nt3ituation and TeeatmentCounteemea3uee3oeueban dome3ticwa3tecea33ieication in YangiiangCity,theough the actuaeinee3tigation,peeeiminaeyanaey3i oethedi e i cuetie3and con3teaint oeueban dome3ticwa3tecea33ieication in Yangiiang City,theough theeoem oeeeecteonicque3tionnaiee3ueeey,thenumbeeoeeaeid ei e i ng268, ceeaetheexitingpeobeem3and di e i cuetie3in YangiiangCityundeethebackgeound oecompueoeycea3ieication,and puteoewaed undeetandingeoetheee3teictiee peobeem3Fina e y,itpeoeide3eeeeeenceeoepeomotingthe3u3tainabeedeeeeopmentoe3ma e citie3eepee3ented byYangiiang.Key words:refuse cUssifica—on;Yangiang;rest—c/ve factors;coun—rmeasures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伴之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上升,由生活垃圾的不当处理引发的环境问题越发明显,城市生活垃圾的妥善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公示(一)前言《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原《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于2004年7月正式开始编制;于2010年12月,《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技术成果和行政审批工作已基本完成。
2015年底,省住建厅下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抓紧修改完善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函》(粤建规函〔2015〕2619号),要求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起止年限由原来的2008-2020年调整为2011-2030年,并充分落实“十三五”国家和广东省对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
为更好落实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的部署、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及考虑茂名属地化发展的诉求,进一步提高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和统筹作用,强化科学性和严肃性,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多次征求两区三平台、相关市直部门意见,并经市规委会原则同意,同时通过市常委会和市常务会审议,经吸收多方意见、多轮修改完善后,形成本次最终成果。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1、规划范围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本次《总规》包括市域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如下:(1)市域:茂名市所辖的茂南区、电白区(原茂港区、电白县)和高州、信宜、化州三个县级市,总共辖87个镇和22个街道,辖区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为茂名市的茂南区、电白区(原茂港区、电白县)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为2748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共计10个街道,13个镇,包括茂南区的河东街道办、河西街道办、红旗街道办、新华街道办、露天矿街道办、官渡街道办、站前街道办、城南街道办、公馆镇、新坡镇、高山镇、镇盛镇、袂花镇,电白区的高地街道、南海街道、羊角镇、坡心镇、七迳镇、沙院镇、水东镇(含原陈村镇)、旦场镇、电城镇以及博贺镇,总面积约为960平方公里。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阳江市社区及小城镇消防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3.04.10•【字号】阳府办〔2003〕56号•【施行日期】2003.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防管理正文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阳江市社区及小城镇消防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阳府办〔2003〕5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阳江市社区及小城镇消防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三年四月十日阳江市社区及小城镇消防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暨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的通知》,及公安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消防工作和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我市决定开展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工作。
为确保这一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我市将先期开展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城市社区消防工作和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试点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根本目标。
紧紧围绕城镇化发展和城市社区建设的任务,深入贯彻《消防法》,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
通过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区消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标。
积极推进城镇消防规划建设,抓紧制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的消防规划并付诸实施,取得试点工作经验后向全市推广,以推动全市社区消防工作和城镇消防规划建设。
二、组织领导机构为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曾昭厂副秘书长担任组长,市公安局莫汉伟副局长、市公安消防局陈小青局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建设局项国弛副局长、民政局游泮才副局长、财政局范正荣副局长、规划局谢克许副局长。
阳江市市区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标准及实施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土地市场管理,规范地产市场交易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国土资厅发〔20XX〕20号)的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准地价适用的区域范围本次公布的基准地价适用于阳江市市区建成区及规划区约244平方公里,包括江城区约139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约40平方公里,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约65平方公里。
第三条基准地价主要作用1、是政府宏观调控地价水平和制定地价政策的依据;2、是进一步评估宗地价格和确定国有土地出让底价的依据;3、是企业改制、清算和政府征收土地税赋的依据;4、反映土地市场地价变化趋势,为土地使用者投资与开发决策提供依据;5、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土地交易行为,维护土地市场稳定。
第四条基准地价的内涵和价格构成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和区段的土地,按照商服、住宅、工矿仓储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五通一平”(宗地红线内场地平整,宗地红线外通路、通水、排水、通电、通信)的开发程度条件下,评估基准日为20XX年1月1日,法定最高出让年期(商服用地40年、住宅用地70年、工矿仓储用地5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基准地价由土地取得费、“五通一平”开发费、相关税费、利息、利润和土地所有权收益等构成。
地面价与楼面地价的换算关系为:楼面地价=地面价/容积率。
第五条基准地价的表现形式基准地价表现形式分为级别价和路线价两种。
1、级别价是根据土地级别所划分的区域评估出的,能反映同一级别区域的宏观平均地价,以级别平均价表示。
商服、住宅及工矿仓储用地的级别价,是以规划建设用地红线(指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用于项目建设的用地红线,其范围包括建设小区内的道路、绿化、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的土地面积)为基础测定的均质区域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
印发《阳江市城市规划区内控规未覆盖、已出让、容积率无约定用地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阳府〔2010〕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阳江市城市规划区内控规未覆盖、已出让、容积率无约定用地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市政府五届三十三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阳江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三月十七日阳江市城市规划区内控规未覆盖、已出让、容积率无约定用地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城市规划区内控规未覆盖、已出让、容积率无约定的用地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省有关规划技术规范、标准和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省、市量化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要求的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阳江市城市规划区内控规未覆盖、已出让、容积率无约定用地的规划编制及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指的阳江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江城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本规定所指的控规未覆盖、已出让、容积率无约定用地,是指土地出让时没有规划设计条件或土地出让合同没有明确容积率、现在控规仍未覆盖的商业、旅游、娱乐、居住、工业、综合等用地,包括“三旧”改造用地,不包含私人自建住宅用地和现在仍规划作工业用途的用地。
第三条“三旧”改造用地包含以下范围:“三旧”改造用地是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建设用地,具体包括下列用地:(一)城市市区“退二进三”产业用地;(二)城乡规划确定不再用作工业用途的厂房(厂区)用地;(三)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的原厂房用地;(四)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厂房用地;(五)布局散乱、条件落后,规划确定改造的城镇和村庄;(六)列入“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村庄。
第四条城市规划区内控规未覆盖、已出让、容积率无约定用地必须依法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图则)。
控规依照本规定的规划经济技术主要控制指标编制,且须满足国家和省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求,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小城镇风貌规划方法探析摘要:通过对阳江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与绿色城区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出发对如何塑造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城镇风貌建设方式,希望对正处建设热潮中的城镇风貌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城镇、风貌、景观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到小城镇,农村非农产业也在小城镇获得极大发展,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纵观当前一些小城镇的发展,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忽略了城镇风貌和特色的建设,导致千镇一面,处处雷同,很难从小城镇的外貌上予以识别。
本文就阳江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与绿色城区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城镇风貌建设的一些思考予以介绍,希望能对小城镇发展有所贡献。
1 阳江市概况阳江,因漠阳江流经境内而得名。
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地处广州与湛江之间,是广湛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地理坐标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
1988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现市区建成区面积 22 平方公里,市区人口 24 万多人。
1.1 历史悠久阳江历史悠久,古为百越之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漠阳江水路上通阳春,下经北津,出海通粤港、广州,县城宋代始从海上通内地贸易,商业、手工业发达。
明中后期,城内逐步形成九街十二巷,明末在城外十二街(今太傅路渔洲路)和西门漠阳江边(今龙津路)一带逐渐形成商业区,行业集中的有埠尾鱼栏,河堤木栏和多处农贸市场。
清时县城内外已有17坊87条巷,广府商人(多指佛山、南海)多来江经商,并于同治三年设广州会馆于十二街(今太傅路)。
光绪三十四年辟县前街市场,这时县城区已有商市500余家。
清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开始突破城墙束缚。
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始拆墙开马路,到民国23年建成河堤路、太傅路、南恩路、渔洲路、兴仁路、龙津路;民国25年建成环城东、西、南、北路,基本形成了现在旧城的格局。
阳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一、研究背景阳江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是一个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沿海城市的战略性重视和对海洋经济的发展,阳江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对阳江进行可行性研究,为阳江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指导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阳江在海洋经济、旅游业、产业结构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可行性,为阳江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指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阳江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探讨阳江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潜力和可行性;2. 研究阳江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力,探讨阳江在旅游业方面的可行性;3. 分析阳江的产业结构和城市规划现状,探讨阳江在产业升级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可行性;4. 提出阳江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阳江的长远发展制定战略规划。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搜集和分析等。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我们对阳江的海洋资源、旅游业、产业结构和城市规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1. 阳江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发展阳江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但目前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通过对阳江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阳江在海洋能源、海洋渔业、海洋旅游等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和可行性,可以通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为阳江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2. 阳江的旅游业发展阳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但目前阳江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不强等。
通过对阳江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的调研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改善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如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开发创新旅游产品,提升阳江的旅游品牌影响力等。
嘉兴市中心城区建筑风貌管控策略研究
沈菁;翟端强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24()6
【摘要】建筑风貌作为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进入集约型、精细化建设发展阶段的重要管控对象。
文章以嘉兴市中心城区为例,辨析现状建筑风貌特色,基于嘉兴市中心城区建筑风貌现状问题以及我国先进城市风貌管控实践经验,从管控思路、管控原则、总体建筑风貌管控路径、具体建筑风貌管控路径等方面着手,形成“明特色、管要素、划分区、定分类”的管控体系。
为了探究新时代建筑风貌管控路径与策略,提供嘉兴经验和样板。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沈菁;翟端强
【作者单位】嘉兴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小城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规划初探——以广东省阳江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规划为例
2.新徽派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风貌整治中的应用——以黄山市中心城区昱中花
园区块建筑风貌整治为例3.基于风貌营造的高层建筑高度控制研究——以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为例4.嘉峪关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导控策略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市区建成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阳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09•【字号】阳府函〔2024〕14号•【施行日期】2024.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市区建成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阳府函〔2024〕14号江城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现将《阳江市市区建成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反映。
阳江市人民政府2024年1月9日阳江市市区建成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工作方案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市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提升中心城区环境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新机制,实施市区(江城区)建成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我市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工作,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江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及工作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遵循“管干分离、事企分开、现代管理”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加快我市城区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改革步伐,逐步建立起环卫作业长效管理机制,统筹区域资源,形成作业企业化、运行市场化、监管规范化的环卫行业发展新格局,实现环卫作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整体提升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一)组织领导为保证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成立市区建成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协调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小组组长,成员由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主要领导和江城区人民政府、市委编办、市委网信办、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信访局分管领导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