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切削用量如何选择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25
切削速度,吃刀量,进给速度三者关系及计算公式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从刀具的耐用度出发,切削用量的选择顺序是:先确定背吃刀量,其次确定进给量,最后确定切削速度。
2、背吃刀量的确定背吃刀量由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确定背吃刀量的原则:(1)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12.5μm~25μm时,如果数控加工的加工余量小于5mm~6mm,粗加工一次进给就可以达到要求。
但在余量较大,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或机床动力不足时,可分多次进给完成。
(2)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3.2μm~12.5μm时,可分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两步进行。
粗加工时的背吃刀量选取同前。
粗加工后留0.5mm~1.0mm余量,在半精加工时切除。
(3)在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0.8μm~3.2μm时,可分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步进行。
半精加工时的背吃刀量取1.5mm~2mm。
精加工时背吃刀量取0.3mm~0.5mm。
3、进给量的确定进给量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工件的材料选取。
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
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1)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得到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
一般在100~200m/min 范围内选取。
2)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20~50m/min范围内选取。
3)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些,一般在20~50m/min范围内选取。
4)刀具空行程时,特别是远距离“回零”时,可以选择该机床数控系统设定的最高进给速度。
1.粗车Φ155端面:粗车刀具:刀片材料为YT15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主偏角︒=90r k ,负偏角︒='10rk ,前角︒=120γ,后角︒=60α,刃倾角︒=0s λ,刀尖圆弧半径mm r R 8.0=。
机床:CA6140卧式车床。
确定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3mm ,不考虑1o 拔模斜度的影响,则毛坯长度方向的最大加工余量mm Z 3max =。
由于粗车要满足mm a p 3≤,取mm a p 3=,可一次加工。
确定进给量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1.4,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mm a p 3≤以及工件直径为155mm 时=f 1.0~1.4mm/r按CA6140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1)取=f 1.02mm/r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根据《切削手册》表1.9,寿命选T=60min )(m/min) v y x p m v c k fa T c v vv=式中,158=v c ,15.0=v x ,4.0=v y ,2.0=m 。
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册》表1.28,即85.0=mv k ,8.0=sv k ,04.1=kv k ,73.0=krv k ,0.1=Tv k ,0.1=tv k所以0.10.173.004.18.085.002.13601584.015.02.0⨯⨯⨯⨯⨯⨯⨯=c v=30.25(m/min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min)/(84.59min /16125.3010001000r r d v n w c s ≈⨯⨯==ππ 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与59.84r/min 相近的机床转速为63r/min 及50r/min 。
现选取=w n 63r/min ,如果选50r/min ,则速度损失较大。
数控车床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选择数控车床切削用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确定切削用量。
不同材料和加工要
求需要不同的切削用量。
一般来说,对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切削用量
应小;对于柔软材料,切削用量可以适当增大。
加工要求越高,切削
用量应该越小,以保证加工精度。
2. 根据刀具特性选用切削用量。
不同类型的刀具对切削用量有
不同的要求。
例如,碳化钨刀具通常要求切削用量小,而多刃刀具适
合于大切削用量。
3. 根据机床刚度选用切削用量。
机床的刚度决定了切削用量的
大小。
刚度越高的机床可以使用较大的切削用量,以获得更高的加工
效率和加工精度。
4. 根据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选择切削用量。
一般来说,切削用
量越大,加工效率越高,但加工精度较低;切削用量越小,加工效率
较低,但加工精度较高。
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
5. 根据切削力选用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力
的大小。
过大的切削用量会增加切削力,影响机床的稳定性和寿命;
过小的切削用量会导致切削力不足,影响切削效果。
需要根据切削力
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
选择数控车床切削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加工要求、
刀具特性、机床刚度、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和切削力等因素。
根据经
验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卧式数控车床切削用量选择作者:杨树诚单位:沈阳第一机床厂技术部日期:2005年09月本文着重提醒读者1.不要轻易按刀具样本的推荐值确定切削速度,那样刀具寿命很低。
一般情况下,硬质合金刀片可按刀具样本推荐值的0.64~0.71倍选择切削速度。
2.确定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进给量着眼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它还和刀尖半径有关。
文中列表表明三者对应关系,供选择进给量参考。
3.条件允许时希望粗加工吃刀深尽量大。
一方面有效提高生产率;一方面也为了消除表面硬皮.切除砂眼等缺陷,从而保护刀尖不与毛坯接触。
精加工时也不希望吃刀深太小,以免产生刮擦对粗糙度不利。
4.表5~表12列举了外圆.端面.内孔加工,切槽,车螺纹的切削用量推荐值。
供一般情况下采用。
目录一.原始资料 (1)二.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 (1)三.吃刀深αp (2)四.进给量f (2)五.切削速度V (4)六.切削用量推荐值 (5)切削用量选择关键词: 刀具耐用度 切削速度 表面粗糙度 进给量 吃刀深在售前服务编制加工工序卡以及调装设计中,都需要确定切削用量及计算节拍时间。
本文就卧式数控车床如何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进行探讨。
一. 原始资料:无论编制加工工序卡-即制定工艺方案还是调装设计都需要掌握以下资 料,做为刀具选择.卡具设计以及选择切削用量的依据。
.1 工件图:包括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和其他技术要求。
特别强调的是本序 加工的部位必须明确,用于及可能影响装卡部位的形状要表示清楚。
2.毛坯图:毛坯形状.尺寸,加工余量,材料.硬度等。
3.生产纲领:即年产量或单件时间,这对招标项目尤为重要。
4.验收要求:机床验收时对工件考核什麽项目,有无Cp 值和其它要求。
5.用户对工件定位基准.卡紧面.辅助支承 等要求,或指定参考的卡具样式。
6. 对刀具选择要求:用国产刀具或国外指定厂家 的刀具,特殊刀具是否自备等。
7. 用户单位,件名.件号等也应标明,以便管理。
二 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1. 总的要求:保证安全,不致发生人身事故或设备事故;保证加工质量。
数控车床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车床切削量(AP、F、V)的选择是否合理,对于充分发挥机床的潜力和切削性能,实现高质量、高产量、低成本和安全运行具有紧要作用。
2.3.3介绍了切割剂量选择的一般原则。
这里重要讨论转向剂量选择的原则:对于毛坯模型,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尽可能大的背拔模量ap,其次是较大的进给量f,然后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V。
加添背切量ap可以削减切削次数,加添切削量进给f有利于断屑,因此依据上述原则选择粗车切削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削减刀具消耗,降低加工成本。
汽车精加工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加工余量小且均匀。
因此,在选择精车切削量时,应要关注如何保证加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生产率。
所以精车应选择小(但不能太小)的后退刀距ap和进给f,并选择切削性能高的刀具材料和合理的几何参数,以提高切削速度V。
一、确定退稿量。
数控数控车床设备在工艺系统刚度和机床功率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大的反向进给,削减进给次数。
假如零件精度较高,应考虑留出精车余量,留出的精车余量一般比一般车削要小,常取0.1~0.5㎜。
二、进给f(部分数控机床使用进给速度VF)进给量f的选择应与后切量和主轴转速相适应。
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可选择更高的进给速度(2000mm/min以下)。
切削、车削深孔或精车时,应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
可以在刀具空闲时设置可能的较高进给速度,尤其是在长距离回零时。
粗车一般取F=0.3~0.8mm/r,细车常取F=0.1~0.3mm/r,截断F=0.05~0.2mm/r。
三、确定数控车床主轴转速。
1)轻车在圆外时的主轴转速。
轻型车圆时,应依据加工零件的直径和零件、刀具材料和加工性能所允许的切削速度来确定主轴转速。
除计算和选表外,还可依据实际阅历确定切割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交流变频数控车床低速输出扭矩小,切削速度不能太低。
确定切削速度后,采纳公式n=1000vc/πd计算主轴转速N(r/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