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落的结构 教案

群落的结构 教案

群落的结构 教案
群落的结构 教案

《群落的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5、通过比较种群和群落在不同水平上的研究问题,掌握类比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3、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4、通过学习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等有关内容,学会观察事物,把握评价事物的尺度。

(三)情感目标:

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

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我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避免直接“下定义,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在生态学上,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是用丰富度来表示。关于“种间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对教学目标、情境、资料等环节的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体现其主体地位,并使学生在有效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四、课前准备

1、教师:上网查找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的相关图片和物种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本P75探究活动内容,小组按要求完成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制作取样器、讨论选择采集地点和取样,并在课外完成这一活动;把取样的结果带回课堂,为课堂上进行物种丰富度的统计做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学生:看图,完成讨论题。

1.可以从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肉食性鱼、植食性鱼等方面举例。

2.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通过池塘实例,使学生明白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归纳提炼“群落”的概念

教师:结合问题探讨中池塘生物种群组成的例子,强调各个种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群落的概念。根据学生的归纳情况,突出“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等判断要点。

学生:通过实例提炼出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提问: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都不是)(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教师:结合课本P71研究群落图表

设问: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和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有什么不同?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P71研究群落的图表内容,回忆上一课时的探究活动。

讨论:群落研究的内容和种群研究的内容的区别,以及研究群落的意义。

使学生领悟: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认识。

(四)探讨“群落的物种组成”

教师:(1)结合课本P72图4-8、图4-9、相关信息,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的相关图片和物种资料。引导学生对比两个森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的差别,包括常见的物种、占优势的物种等。

(2)引导学生归纳丰富度的概念。

学生:(1)观看课件展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对比、回答:新疆北部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福建武夷山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

(2)归纳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概念,并理解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主要与气候有关。

教师:通过对课前学生活动作谈论,总结。

提问:(1)统计出的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能否代表该取样地点物种的丰富度?有哪些原因使取样地点的物种丰富度不同?

(2)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在哪些方面表现得较好?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学生:仔细采集样本中的小动物,做好统计记录,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学生:讨论、回答:

1.探究活动的统计结果可以区别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的差异,但不能完全代表该取样地点物种的丰富度。物种的生存环境、气候条件、物种之间的关系、人为因素等都会影响丰富度。

2.小组间进行交流,对实验本身提出改进的意见,对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自我批评。

(五)、探讨“种间关系”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72-73的资料分析,再进行讨论: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1.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2.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教师: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数据的能力。为下一环节学习种间的四种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图4-10种间关系。

设问: 1.在资料分析中,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猞猁与雪兔的种间关系分别是什么?

2.请举出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的例子。

学生:读图,理解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的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

1.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猞猁与雪兔之间是捕食关系。

2.列举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的其他例子。

教师:及时对学生列举的例子进行评析。使学生明白种间的关系非常普遍;竞争不仅是对食物的相互争夺,还包括对资源和空间的相互争夺。

(六)探讨“群落的空间结构”

教师:结合课本P74-75图4-11、12、13,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片,并对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进行对比。

设问: 1.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2.这些结构有什么意义?

3.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动物的垂直分层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图片,讨论、归纳:

1.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的特点,水平结构具有镶嵌的特点。

2.可以更好的利用资源,如阳光。

3.在垂直方向上,动物的分布依赖于植物的分布。

教师:使学生认同不同群落在结构上的差异与气候、人为因素等有关;不仅陆地群落具有空间结构,水生群落一样具有。

(七)小结: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群落:同意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体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更高层次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三、种间关系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七、作业设计

课本P77练习,根据所剩时间的多少,适当补充本节练习题(内容见下面的练习

题)。

1、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竞争、捕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2、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关系,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是关系,又是关系。

(2)从进化角度看,鹿奔跑速度会越来越快。鹿奔跑速度的提高是通过__________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鹿群个体间在奔跑速度上的_________为鹿的进化提高了选择材料,而定向的__________决定了鹿的进化方向。

(3)由于人们连续地围猎狼,使_______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停止围捕_ _________年后,狼的数量逐渐增多,该草原生物种群间又恢复平衡。

八、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命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本课有四个亮点:①体现新课程理念,把实验探究与理论学习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动手、动脑、动口;②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把所学的知识以直观的图解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主体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以及总结等等过程主动地构建新知识;③运用现实生活的例子与本节知识点联系,降低了知识点难度。④穿插于课堂中的“问题串”,能够较有效地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较好的课堂氛围。在新知识的学习之后,我及时对本节课作出总结,并加以练习,在另一层面上复习知识点。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活动增强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面得到拓宽,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高中种群和群落教案.docx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 1 节种群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种群的特征。 2.教学难点 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三、安排 2 四、教学程 〖章引入〗学生P59,特种群的概念 〖板〗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下 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 〖引入〗以“ 探”引入,生思考回答提示。 提示: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 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问题学本节。 〖板〗第一种群的特征 一、调查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方法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位面(或体)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探究〗学生思考,提示。 〖讲述 1〗样方法( quadrat method ) 样方法的方法繁多,依生物种类、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样方的面积有大有小,样方形状 也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条带状等多种,但是各种方法的原理却是相同的。首先,在要调查的生 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 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 数量进行估计。 例如,假随机抽取方 n 个,每个方的生物个体数X 1,X 2,X 3,?X n,方的平均数 X=∑X n/n。 〖探的〗生思考回答提示。 1.提示:“ 问题探讨” 中调查对象是完全随机分布的,且调查区域是规则的,调查对象与其 他物体的区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采用样方法得到的估算值与真实情况比较容易接近(误差小)。 而在实地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分布往往不是随机的,调查区域也往往不是规则的,还有许多其他因 素会干扰和影响调查的准确性,因此,采用同样的方法其结果误差会比较大一些。但是,只要掌握 了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其误差会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提示: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第3节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 系,从而深化了对系统的认识。 据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其中群落的结构特征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描述群落 的结构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 在引入课题中,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剖析某温带草原上的生物群落,引出群落水平上所研究的问题和群落结构的话题。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群落结构的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 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 本节内容共2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三、课堂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 活动 教学 意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 呢? 生(一起答):群落 师: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3节群落的结构。 (版书)第3节群落的结构 展示案例1:下图为某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 观察并讨论:回忆前面 学习的内 容 通过具体 的案例, 引导学生 看课本、 思考 通过个体 群→?引 节课的内 承前面所 群的内容 面要学的 的概念

原子结构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必修)与旧教材相比,删掉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电子云;降低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要求;增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调整了核素、同位素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使得它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新教材更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A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 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上网查阅,C在考古上的应用;核素、同位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搜集有关原子结构模型的资料。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教案 教案 教学课题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任课老师: 任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掌握群落的概念和实例,学会分析群落中的物种组成.。 2 掌握种间关系常见的实例。 3 掌握群落的空间结构,并能对某个群落进行划分,了解植物的分层对于生活于其中的 动动植物有什么意义。 4 了解群落结构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 3 通过支群落结构的分析,使学生懂得怎样合理开发利用群落的空间资源。 (三)教育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群落的空间资源,保护群落的结构,加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1重点,难点。 (1) 群落的概念,实例。 (2) 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

(3) 种间关系,实例。 (4) 群落的结构。 2 解决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思考,对比,加深印象。 (2)对照课本上的图示进行分析讲解。 (3)设计问题进行检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方法:提问法,图示法,练习法,讲述法。五学生活动设计。 1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思考并积极回答。 2 列举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示图进行理解。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我们前面学习了种群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群落的结构。 (二)教学过程。 1 群落(板书)。 (1) 提问:大家学习了种群,那么有哪位同学可以讲出一片森林中由哪些种群组成的 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讲述:对,就是由这些种群组成的,那么这些种群聚集在一起又构成了什么, 讲述:很多同学都预习了课文,都知道答案。 板书: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空间区域内各种生物的集合。 讲述:在学习“群落”时,要把前面学过的种群联系起来: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因为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组成的。1、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

群落的结构 导学案(公开课)

4.3 群落的结构 自主预习: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内聚集在中的集合体。 2、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关系。 (3)群落的演替。(4)群落的结构 (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群落的和边界。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 2.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之为丰富度。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三、种间关系 1.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_____________. (2)举例:如______捕食_________;_________捕食_________.兔吃草、狐吃兔等. (3)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甲.其中物种____是捕食者,_____是被捕食者,依据:在某一周期内,先增加者先减少,是被捕食者. 2.竞争: (1)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2)结果:竞争各物种相互______,或者一方占优势,另一方一方处于_____甚至灭亡. (3)举例: 草原上的牛和羊、水稻和稗草。 (4)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乙. 3.互利共生 (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________,彼此__________. (2)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白蚁及其肠内的鞭毛虫。 (3) 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丙。 4.寄生:(1)定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种生物(寄主)的_______或_______,摄取寄主的 ______以维持生活。 (2)举例:蛔虫与人,豆科植物与菟丝子等.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精品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对我国进行了非常不人道的侵虐,当时穷 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最后为什么会投降呢?那是因为美国给日本投了两颗 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杀伤力摧毁了日本最后的斗志……继而“问 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原子的构成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通过其他变化或方法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原子的构成。 归纳总结 1.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原子不显电性,是由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所有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根据分析教材中“几种原子的构成”的数据可知:①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③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探究点二 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 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和体积,它的质量如何表示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归纳总结 (1)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12 1*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 (3)跟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 1*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汇报课)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3节群落的结构 高二生物组佘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属于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与群落中第三节,是之后要学习的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群落的结构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 二、学生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种群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学生能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并说明不同群落有不同物种组成的原因。 3)学生能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学生能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形成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丰富度的概念; 3)生物种群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4)种群的空间特征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生物种群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2)种群的空间特征及应用。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化学选修3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1.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 原子符号:A z X 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⑵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⑶说出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⑴能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并能据所得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提高探究、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⑵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实地探究,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并能够运用数理方法分析和整理数据,然后相互交流体会。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⑴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 ⑵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⑶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⑷生物群落的结构。 难点:⑴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 ⑵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⑶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⑷生物群落的结构。 ⑸对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实践活动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苏教版,必修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回顾:以生命系统的个体结构层次为起点的宏观层次依次是什么? 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圈 展示幻灯片:在草原上,人们放牧的牛羊是否牛肥马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鹰的数量。原因是:鹰爱吃田鼠,田鼠爱吃蜜蜂窝中的幼虫和蜜,蜜蜂是三叶草传粉时比不可少的媒介,三叶草是牛马的主要食物。你知道这些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教师: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任何一个生物都不可能单独生活,它必然要与周围同种的很多个体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种群。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有数百万种之多,一个种群能够单独生存于世吗?它与周围的其他种群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些生物如果在一起,又构成了怎样的一个群体? 学生:一个种群不能单独生存于世。它与周围的其他种群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生物如果在一起,又构成了群落。 教师:课件: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图片 思考并讨论:①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②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会出现什么变化? 交流并总结:池塘中有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精讲点拨: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生物种群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种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生态学上把在同一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高一化学 第一节 原子结构教案

第一节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 3.理解电子云的描述和本质。 4.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能力目标: 培养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为什么显电中性? [板书]一、原子核 1。原子结构 质子: 1.6726×10-27kg 原子核 原子中子: 1.6748×10-27kg 电子: 1.6726×10-27kg/1836 注意: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近似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原子质量的 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1.6726×10-27kg 1.66×10-27kg 2.质量数 质子的相对质量= =1.007≈1 1.6748×10-27kg 1.66×10-27kg 中子的相对质量= =1.008≈1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整数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A)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N = A – Z 练习:用A Z X表示原子: (1)求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2)求阳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

(3)求阴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 (4)求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12C16O2分子中, N= (5) 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 二、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请一位同学讲述宏观物体的运动的特征。 比较电子的运动和宏观物体的运动。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带负电荷,质量很小。 (2)运动的空间范围小。 (3)高速运动。 学生阅读课本P91,播放电子云形成的动画。 2.电子云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 注意:(1)图中的每个小黑点并不代表一个电子,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 (2)“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的一种形象化表示。 1.已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均为6)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 kg,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n kg ,则铁的原子量是 2.以下有关电子云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电子云示意图的小黑点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B 电子云示意图中的每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C 小黑点表示电子,黑点愈多核附近的电子就愈多 D 小黑点表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的轨道 第二课时 [复习]1。原子的结构。 2.电子云的概念及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对于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要复杂一些,通常,能量低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层序数 1 2 3 4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教案

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群落的概念 2.识别群落类型,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2.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群落的涵义 2.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学情分析 “群落的结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进而导入新课;在学生理解群落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并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通过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图片以及课本上的资料,讲解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最后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 群落的结构预计用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引导学生讨论: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设计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设计 1. 设计思想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是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3、4节的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内容。生物必修模块3强调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系统,强调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本模块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知识。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过程,建构生物群落的有关核心概念,并运用已形成的概念去尝试解决未知的系统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由于课时的限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实验在课外单独完成。 2.教学目标 (1)群落的概念,常与种群、生态系统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2)种间关系; (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4)演替的概念; (5)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及区别; (6)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3)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及区别。 4.教学方法 讲授+PPT 5.教学过程 【知识点自我巩固】 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概念:同一________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_______的集合。 2.物种组成:群落中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丰富度:群落中________数目的多少。 (2)特点:不同群落________不同。 思考1 海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有什么变化?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结构 1.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________。 (2)竞争: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和________等;②结果:相互抑制 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劣势甚至________。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虫)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________,摄取寄生的 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________。 2.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 有差异,常呈________分布。 三、群落的演替

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课题:第四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制作:荣红星 审阅:李亚萍 2012-9-13 目标导引 【知识目标】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能力目标】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方法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用数学模型分析生物学的问题 【德育目标】群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体会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叠加 问题导学 【问题一】草原上(或农田或森林或池塘)各种生物之间有关系吗?请你举例说出你知道的种间关系?分别用曲线图表示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 [课前自悟] [课中醒悟] [课后感悟] 【问题三】在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用到了诱虫器和吸虫器,请分别说明它们的使用原理, [课前自悟] [课中醒悟] [课后感悟] 分层导练 课堂基础训练 1、水稻与稻株旁的杂草,水稻同稻田里的蝗虫,水稻与其茎叶内稻瘟病菌之间的关系依次属于( ) A.共生、捕食、寄生 B.竞争、寄生、捕食 C.竞争、捕食、寄生 D.竞争、捕食、捕食 2、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配置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有效地避免竞争 B.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选项均正确 3、影响植物水平分布的因素不可能是( ) A 、地形变化 B 、土壤温度 C 、盐碱度 D 、大气含氮量 4、下列哪项不是寄生的例子( ) A.噬菌体侵染细菌 B.猪肉绦虫从人肠中吸收营养 C.菟丝子从豆科植物上获得养料 D.真菌从腐木、败叶中获得养分 5、从生态学观点看,农田管理中的间苗和除草是为了( )。 A.缓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 B.促进种内互助 C.减轻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 D.加剧种间斗争 课后拓展训练 1、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捕食、互利共生、竞争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2、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 ) 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 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3、制做泡菜的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达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同种个体的增殖。对上述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种间斗争 D.整个发酵过程包括以上三种现象 4、有一种牧草能够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够阻止取食这种牧草的鳞翅目昆虫分泌保幼激素,其结果是嗜食的幼虫迅速变态为成虫,从而减少了对牧草的危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 A.种内互助 B.种间斗争 C.种间互助 D.种内斗争

群落的结构教案

群落的结构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群落的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5、通过比较种群和群落在不同水平上的研究问题,掌握类比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3、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4、通过学习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等有关内容,学会观察事物,把握评价事物的尺度。 (三)情感目标: 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 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我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避免直接“下定义,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在生态学上,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是用丰富度来表示。关于“种间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对教学目标、情境、资料等环节的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体现其

原子的结构教案范文

原子的结构教案范文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宾县满井中学:王松玲 【教学设计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学生想像,因此,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动画或图片,这样,既能诱发学生想像,加强对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 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题1: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 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高中生物《群落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3 节群落的结构 壱、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壱)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 1、课程标准要求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课程标准解读 群落的结构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 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属于高中生物必修3 第四章种群与群落中第三节,是之后要学习的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不同版本的比较

弐、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 群落的结构特征;

2) 丰富度的概念; 3) 生物种群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4) 种群的空间特征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 生物种群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2) 种群的空间特征及应用。 (三)学生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种群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 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三、教学目标 1、阅读课本71 页,举例说明什么是群落,说出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解释丰富度。 2、阅读教材72-74 页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分析种间关系曲线图,分别判断

不同曲线图代表的种间关系。 3、阅读教材74 页,问题引领,归纳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四、评价设计 目标一、依据池塘图片判断归纳群落概念。 目标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填写导学案、完成达标检测。 目标三、学生回答问题,完成相关判断进行辨析。 五、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等。 五.教学流程设计 1、课型:新授课。 2、课时:1 课时。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 山东省齐河县晏城镇南北中学王超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单元包括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感性认识不充分,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本单元的知识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课题1是原子的构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的内容就是回答这些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课标》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二次加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出实用的教学课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分析、讨论,了解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初步了解假说与模型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五)教学难点 1、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六)重、难点突破 1、通过数学计算,让学生体会原子的大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高科技图片,展示微观世界; 3、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机会。 5、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策略 首先利用化学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发现经过,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理论知识,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结合课本中的表格,列举几种原子的构成,采用对比方式,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出原子的结构,为下一步学习相对原子质量做好准备。 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内容及注意的问题。同时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课件展示科学家的原子微观理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在想一想,议一议,讲一讲,做一做的多样化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题之前只是初步建立了原子的概念,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建立了极为初步的概念,因此对学生来说,本课题的知识只是几乎是全新的。 四、教学程序 (一)、原子的结构 1、通过引言展示课件,引出课题。 2、进行课前复习: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予以评析。 3、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 4、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发现史,学生阅读资源与评价p56,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发现,然后看课本p70课文第一部分,学习原子的构成,出示图片,了解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情况,总结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学生归纳原子的结构,并利用课件配合小结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第上册第 3 单元(章节)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原子的结构 高考(中考)、会考考点知识 点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能力 要求 认识原子的结构 教材知识点的教学步骤、内容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要求学生在阅 读的基础上自由讨论后回答。 ⑴用其他方法能否将原子继续分下去?若能,它可以分为哪几 部分?⑵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所 占空间有多大? ⑶原了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⑷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⑸不同类的原了内部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表2--1中的数 据,能发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都是巡视辅导答疑,并安排适当时间 板书再提出以下问题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⑴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 学生笔记要点

的? 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小结并板书: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电子(一)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⑶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内部结构难以直接看到,我们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发挥充分的想象,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原子模型(注意:不能完全用宏观运动去想象原子结构),从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质子 数 中子 数 核外电子 数 核电核 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碳 6 6 氧8 8 钠12 11 氯18 17 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1.原子的结构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