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CT及MRI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1.29 MB
- 文档页数:73
龙源期刊网 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作者:班超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摘; 要】目的:针对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特征之间的差异。
方法:将我院接诊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向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施行CT和MRI影像检查,对比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
结果: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胸椎结合,有10例患者为腰椎结核,有2例患者为腰骶椎结核,有3例患者为胸腰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颈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骶椎结核。
溶骨性以及虫蚀状和硬化是患者CT扫描结果。
椎骨质破坏并且椎旁有囊肿形成是MRI扫描结果。
结论: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检查都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在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时候,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脊柱结核的确诊率更高,并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脊柱结核;CT;MRI;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84-01引言我国临床医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就包括脊柱结核,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极高,在众多的全身骨关节结核病中处于第一位,占总体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40%到50%之间,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以十八岁到二十八岁为核心。
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由于胸椎或者颈椎以及腰椎是这种疾病的主要发生部位,所以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患者的多个椎体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
这种疾病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表现,并且偶尔会出现漏诊的状况。
现阶段在我国临床医学中常常运用影像学来诊断这种疾病,并且临床效果较好。
这篇文章通过将我院接诊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特征之间的差异。
以下为详细的医学报告。
1 临床治疗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接诊了20例脊柱结核患者,将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手术后病理结果以及运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MSCT与MR检查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1T16:42:42.8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作者: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导读] 观察MSCT与MR检查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效果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脊柱二科 830001摘要:目的观察MSCT与MR检查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患者,全部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
针对90例患者分别进行MSCT检查和MR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脊柱结核阳性征象检出率、病灶检出时间和检查所需总时间几方面情况。
结果通过实验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在脊髓侵犯、骨质坏死和钙化、病灶检出时间以及检查所需总时间几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MSCT检查和MR检查两种方法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在脊柱结核检查中进行联合应用可以使诊断结果更加准确。
关键词:MSCT检查;MR检查;脊柱结核;临床应用部分国家中,脊柱结核依然具有一定的流行性,这种疾病的病理学变化通常集中于患者胸腰段脊柱的地方。
一直以来,临床中脊柱结核都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并且大部分情况下这一疾病特异性不足,给临床鉴别诊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漏诊与误诊的情况时常发生。
因此,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脊柱结核疾病诊断的正确率成为了备受医学界关注的课题。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的90例脊柱结核患者,观察MSCT与MR检查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患者,全部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
其中包括65例男性,25例女性,患者年龄为15-70岁,平均年龄为(46.11±5.70)岁。
1.2 方法MSCT检查应用GE Light Speed螺旋CT机进行检查,对相关扫描参数加以设置,将层距和层厚都设置为5毫米,重建层厚设置为1毫米,连续扫描12-14个层面。
脊柱结核临床病例分析:医学英语篇一、引言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类型,占全身骨骼结核的50%以上。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疫情的回升,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与治疗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细菌学等多方面资料。
本文通过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病例,探讨其诊断与治疗要点,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二、病例资料1. 病例选取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6±12.3)岁。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病理学、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
2. 临床表现(1)症状:60例患者中,腰痛52例(86.7%),下肢疼痛或麻木20例(33.3%),乏力16例(26.7%),低热12例(20.0%),盗汗10例(16.7%),消瘦8例(13.3%)。
(2)体征:患者均有脊柱压痛,其中椎旁肌紧张18例(30.0%),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0例(33.3%),局部叩击痛16例(26.7%)。
3. 影像学检查(1)X射线检查:60例患者均行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脊柱生理曲度异常52例(86.7%),椎体骨质破坏48例(80.0%),椎间盘狭窄36例(60.0%),椎旁脓肿24例(40.0%),死骨形成16例(26.7%)。
(2)CT检查:48例患者行CT检查,结果显示椎体骨质破坏44例(91.7%),椎间盘狭窄32例(66.7%),椎旁脓肿24例(50.0%),死骨形成16例(33.3%)。
(3)MRI检查:32例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显示椎体骨质破坏28例(87.5%),椎间盘狭窄24例(75.0%),椎旁脓肿20例(62.5%),死骨形成12例(37.5%)。
4. 病理学检查60例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肉芽肿性炎40例(66.7%),干酪性炎16例(26.7%),纤维化炎4例(6.7%)。
5. 细菌学检查60例患者均行细菌学检查,其中涂片抗酸染色阳性48例(80.0%),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32例(53.3%)。
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作者:李慎江,赵勇,吴寿臣,刘德斌,梁文杰,徐向东崔学峰,蔺大伟,朱岩,朱峰【摘要】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资料。
41例做了CR,22例做了CT,31例均做了MRI。
[结果]41例中38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及椎间隙狭窄或消失,30例CR片可看到软组织阴影。
22例CT均清晰显示了钙化,22例CT检查附件均未见明显异常,21例CT清晰显示椎体骨质改变,20例CT显示了软组织阴影。
31例MRI均显示软组织均受累,附件均未见受累,其中29例椎间隙狭窄或消失。
病变T1WI均以低信号为主,T2WI均以高信号为主。
[结论]CR片仍为脊柱结核的基本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结核的破坏范围及细微钙化,MRI对显示结核的侵犯范围、软组织异常及椎间盘异常有明显优势。
三者相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关键词】脊柱;结核; CR; CT;磁共振成像目前,全球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全球目前每年新增800~1000万〔1〕。
我国是结核高发国家之一,脊柱结核致残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
脊柱也是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且肿瘤种类繁多〔2〕。
很多脊柱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3、4〕,需要与很多疾病,尤其是脊柱骨肿瘤鉴别,影像诊断在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设备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CR、CT和MRI在国内已较普及。
如何合理、恰当将这些先进设备用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就成为脊柱结核影像诊断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评价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筛选出2004年3月~2006年1月间连续受检的脊柱结核患者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8~81岁,平均35.5岁。
)。
41例均做了CR,22例做了CT,31例做了MRI。
/
单纯性脊柱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单纯性脊柱结核最常用的检查
方法都在这
单纯性脊柱结核常见的检查方法
CT检查、脊柱MRI检查、一般摄片检查、脊柱超伸试验
单纯性脊柱结核一般都有哪些检查方法
一、检查
血细胞沉降率增快。
二、X线检查
(1)骨关节改变:X线片上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表现为主。
一般在发病后2个月内没有阳性X线征象。
因此,对可疑病例需重复摄片或采用其他检查。
中心型的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在侧位片比较清楚。
很快出现椎体压缩成楔形,前窄后宽。
也可以侵犯至椎间盘,累及邻近椎体。
边缘型的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很快侵犯至椎间盘,表现为椎体终板的破坏和进行性椎间隙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图4)。
边缘型的骨质破坏与楔形压缩不及中心型明显,故脊柱后凸不重。
(2)寒性脓肿表现:在颈椎侧位片上表现为椎前软组织影增宽、气管前移;胸椎正位片上可见椎旁增宽软组织影,可为球状、梭状或筒状,一般并不对称。
在腰椎正位片上腰大肌脓肿的表现为一侧腰大肌阴影模糊,或腰大肌阴影增宽、饱满或局限性隆起,脓肿甚至可流注至臀部及股三角区(图5)。
在慢性病例可见多量钙化阴影。
2、CT检查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可见有空洞和死骨形成。
即使是小型的椎旁脓肿,在CT检查时也可发现。
CT检查对发现腰大肌脓肿有独特的价值。
3、MRI检查 MRI检查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炎性浸润阶段即可显示异常信号,还可用以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性。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dcxjzjh/jcjb/。
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式:回忆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明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观看椎体、椎间盘、椎弓根、附件破坏、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形。
结果:12例患者26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6例,3个椎体4例。
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成不均匀强化。
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椎体骨炎,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及神经损害。
对脊柱结核有确切诊断价值。
[关键词]脊柱;结核;磁共振成像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常见病,由于X片和CT对脊柱结核诊断较困难,MRI检查是脊柱结核初期诊断最准确手腕之一。
本文回忆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明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
1 材料和方式一样资料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23岁~58岁,平均年龄岁。
病程2个月~3 a。
所有病例有胸背部和(或)腰背部疼痛,7 例有下肢病症,8例有驼背,2例有结核中毒病症低热、盗汗和消瘦。
检查方式利用飞利浦公司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
脊柱相控阵线圈,采纳SE序列及FSE/T2/SPIR。
矢状位T1WI(TR/TE 500 ms/13 ms~600 ms/13 ms),T2WI(TR/TE2 250 ms/120 ms~3 200 ms/120 ms)。
层厚4 mm,层距mm,FOV为320 mm。
轴位T2WI(TR/TE 2 250 ms/110 ms~3 500 ms/110 ms),FOV 220 mm。
必要时加做冠状位成像。
9例患者行Gd DTPA增强T1WI。
2 结果病变部位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4 例,腰骶椎2例。
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受累6例,3个椎体受累4例。
椎体及附件改变椎体破坏以与椎间盘相邻处为主,离椎间盘较远的部位MRI显示正常,其中前中部破坏为主者8例,椎体全数破坏4例,2例患者椎弓根受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6月 第20卷 第06期 总第152期Differential Diagnosis Value and Imaging 【通讯作者】卫建民,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脊柱疾病诊断与治疗,擅长脊柱内镜。
E-mail:*******************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62··163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N. 2022, Vol.20, No.06 Total No.1521.2 方法 仪器:西门子3.0T及飞利浦1.5T磁共振,选用脊柱DWI体线圈。
扫描参数:SE序列T 1WI序列,射频脉冲重复时间(TR)425ms,回波时间(TE)12ms,层厚4mm,视野(FOV)23cm×23cm。
T 2WI序列,TR/TE为3000ms/102ms,层厚6mm,FOV 23cm×23cm。
DWI序列:b值为0s/mm 2、500s/mm 2,扫描层数为36层,TR/TE为2000ms/76ms,层厚4mm,FOV为23cm×23cm。
平扫+Gd-DTPA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比较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患者b值=500s/mm 2时正常椎体、骨髓水肿、椎体病变及椎旁病变组织的ADC值,并分析MRI诊断两者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本组数据,计量资料以(χ-±s )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不同疾病ADC值比较 b值=500s/mm 2时,脊柱结核患者的正常椎体、骨髓水肿、椎体病变及椎旁病变组织的ADC值均高于脊柱转移瘤,其中两者正常椎体的ADC值比较无差异(P >0.05),骨髓水肿、椎体病变及椎旁病变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明显(P <0.05),见表1 。
脊柱结核诊断金标准
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脊柱结核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包括背痛、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这些症状
并不具有特异性,但是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影像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
其中,MRI是最为
敏感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脊柱结构的细节和病变的范围。
在MRI上,脊柱结核的特征表现包括椎体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脊柱
后凸畸形等。
3. 细菌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细菌学检查包括痰液、脓液、组织等标本的培养和涂片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直接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但是其阳性率较低,仅
有30%左右。
4. 免疫学检查
脊柱结核的免疫学检查包括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间接反映患者的结核感染情况,但是其阳性率也较低。
综上所述,脊柱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细菌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MRI是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疑似脊柱结核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浅析CT与MRI在脊柱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摘要】目的:观察CT与MRI在脊柱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64例脊柱结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MRI检查,比较CT与MRI在脊柱结核临床诊断结果。
结果:MRI脊柱结核检出率(98.44%)显著高于CT检查,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脊柱结核临床诊断MRI脊柱结核检出率高于CT检查检出率。
【关键词】CT;MRI;脊柱结核;临床诊断Comparison of CT and MRI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pinal tuberculosisShu tingChengdu Shuangliu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West China Airport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200[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and MRI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pinal tuberculosis.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spinal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1 wer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ll the subjects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 and MRI examination, and compared theclinical diagnosis results of CT and MRI in spinaltuberculosis.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MRI spinal tuberculosis (98.4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T examination, and thedata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MRI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T examination.[Key words] CT; MRI; spinal tuberculosis; clinical diagnosis脊柱结核病的发生与感染结核杆菌有关,据相关调查显示,肺外结核约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发生骨关节疾病,患者以腰背疼痛为典型症状,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脊柱畸形,脊柱结核病患者单纯依靠临床症状难以判断患者脊柱损伤情况,目前临床主要通过CT检查以及MRI检查以明确脊柱结核病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