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与有效供给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30
第四章公共产品的供给第一节公共产品一、公共产品的性质(一)公共产品的特征除以上两个本质的区别外,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还有其他的不同,如在效用上,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
总之,我们把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取得方式上具有非竞争性、效用上具有不可分割性的产品称为公共产品。
(二)公共产品的进一步说明1.公共产品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公共物品。
2.公共产品具有历史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社会产品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原属私人产品可能转化为公共产品,原属公共产品的可能转化为私人产品。
3.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
按公共物品的地域划分,可将公共物品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区域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4.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产。
公共产品的提供,指的是公共产品的决策层面,即公共产品的总量、结构、水平以及如何融资、由谁生产等的决定;而公共产品的生产,指的是公共产品的技术层面,即公共产品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工作。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公共资源、俱乐部产品与混合产品可统称为准公共产品。
概括地说,公共产品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组成。
三、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一般地说私人产品主要由市场来提供,而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称之为“免费搭车”现象。
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公共产品。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市场只适于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对提供公共产品是失效的,而提供公共产品恰恰是政府活动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表4-1政府供给的三种方式第二节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一、支出结构的一般分析(一)财政支出费用结构1.分类依据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分类,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战备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费用五大类。
2.分类的意义可以分析财政支出的用途及整个财政支出在主要职能之间的配置,还可以分析各类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重点与难点:1、公共产品的含义与特征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3、公共产品提供的均衡分析4、混合物品3.1公共产品的定义一、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相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来说,公共产品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也可以说,公共产品或服务不能因为拒绝付款的个人或厂商而停止,任何人也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来把自己所不喜欢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
纯粹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是纯粹公共产品大都是那种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受益者的产品,如国防等。
二是某些公共产品在技术上虽然排他,但派他的成本十分昂贵,以致经济上不可行。
2、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享用的同时,并不排斥和妨碍别人或厂商对其的享用,而且也不会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这种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产品一般都具有效用不可分割的性质。
需要说明的是:公共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
也就是说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这种物品或服务不但是共同消费的,而且也不存在消费中的拥挤现象。
但事实上,因消费者增加但带给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为零并不能说明其边际社会成本为零。
比如高速公路,对于高速公路的生产者(建造者)来说,只要在公路不需要拓宽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会引起其生产成本的增加。
但对消费者而言,高速公路快捷方便,消费者都愿意走高速公路这样就导致大量的车辆涌入高速公路,这时的道路拥挤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种成本。
总之,纯粹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是指那种提供给全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而且不具有消费竞争性和受益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相比较之下,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是指那种只提供给为其付款的个人或厂商享用的,并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在受益上把未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品或服务。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公共生产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对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是无差异并且供给无法排除的产品或服务。
公共产品的特点是一旦提供给一个人,其他人都可以免费享受到同样的好处,无需付出额外的成本。
典型的公共产品包括公共道路、公园、安全、环境保护等。
公共产品的供给难题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自由魔咒”。
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性,一旦提供给一个人,其他人都可以在无需付费的情况下受益。
这就导致了供给者很难从中获取回报,进而减少了供给的动力。
另外,公共产品的供给还面临可持续性的问题。
由于公共产品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投入才能提供,并且供给范围广泛,很难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了解决公共产品供给的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其有效供给。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案:1. 政府干预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法规来确保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且有权利对使用公共产品的行为加以限制和管理。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来提供公共产品。
通过纳税和财政支出,政府可以获取资金,并将其用于公共产品的建设和维护。
这样可以保证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并且为供给者提供回报。
2. 公私合作公私合作是指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共同提供公共产品。
私营部门可以通过投资和经营来提供公共产品,并从中获取回报。
政府则可以通过监管和协调来确保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公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还可以分担政府的财政压力。
通过引入私营部门的参与,可以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提高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3. 公民参与公民参与是指社会各界居民积极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
公民可以通过投票、建议和监督等方式参与公共产品的决策和管理,确保其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利益。
公民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透明度和效率,还可以增强公共产品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当公民积极参与时,公共产品的供给将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减少供给者的滥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