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可降解材料的分析资料

常见可降解材料的分析资料

常见可降解材料的分析资料
常见可降解材料的分析资料

常见可降解材料的分

常见可降解材料的分析

学校:安徽工程大学姓名:钱永飞

指导教师:季长路教授

内容摘要:

聚乳酸(PLA)聚乳酸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用它制成的各种制品埋在土壤中6至12个月即可完成自动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力学性能十分优异,耐热性能好,热变形温度接近100℃,改性后使用温度接近100℃,克服了其它生物降解塑料耐热温度低的缺点;加工特性良好,材料成本低,在正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性能非常稳定; 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BHV)具有完全的生物相容性和对水、气的高阻隔性等,因此在诸如医用材料、薄膜材料、一次性用品、包装材料(特别是食品包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常见的可降解包装材料还有一些以聚乙烯醇为代表的水溶性包装材料、以淀粉类塑料为代表的生物溶性包装材料、以在高分子链中加入羰基与酮,在光照条件下加速分解为代表的光降解包装材料以及以利用珍珠岩发泡技术制作缓冲包装件为代表的天然材质包装材料。

关键词:可降解材料聚乳酸 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引言:

聚合物和塑料是二十世纪典型的材料,年产量急剧增长,从20世纪三十年代最初的每年几百吨,到二十世纪末已经超过了1.5亿t|年, 2005年已达到2.2亿t|年,其中西欧占其中的19%。欧盟目前的塑料使用量为60kg|(人。年)①。随之而来的是地球的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始逐渐提高。由于新型可降解包装材料具有可降解、无污染、造价越来越低等诸多优点,它慢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可降解材料的各种性能。

绪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科技和包装工业的迅速发展,全球追捧食品健康、安全消费的呼声日益高涨,无论是监督部门还是生产企业,都对我国近期亟待制定的产品标准更加迫切,目标也更加具体明确。据统计,食品包装涉及的相关卫生标准近百种,除了2009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限定的添加剂种类从65中添加到958种外,还有五十多种产品标准已列入标准制修订计划,大量的产品标准在等待进入修定计划中②。

国际上关于环境可降解塑料的含义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⑴化学(分子水平)上:其废弃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最终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⑵物性(材料水平)上:其废弃物在较短时间内,力学性能下降,应用功能大部分或全部丧失。

⑶形态上:其废弃物在较短时间内破裂、崩碎、粉化成对环境无害或易被环境消化③。

几种常见可降解材料的分析

【一】:可降解性:

1.聚乳酸(PLA):

聚乳酸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用它制成的各种制品埋在土壤中6至12个月即可完成自动降解。它使用后的废物埋在土中或水中,可在微生物分解下生成碳酸气和水,它们在阳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又会生成起始原料淀粉。这样经过一个循环过程既能重新得到聚乳酸初始原料淀粉,又借助光合作用减少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易被自然界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典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另外,PBS 只有在堆肥、水体等接触特定微生物条件下才发生降解,在正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性能非常稳定。

3.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PHV,PHBV,biopol):

是一种生物聚酯,它由细菌生产,能被细菌消化,在土壤或堆肥化条件下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质。

【二】:生产:

1.聚乳酸(PLA):

乳酸生产是以乳酸为原料,传统的乳酸发酵大多用淀粉质原料,目前美、法、日等国家已开发利用农副产品为原料发酵生产乳酸,进而生产聚乳酸。

美国LLC公司生产聚乳酸工艺为:玉米淀粉经水解为葡萄糖,再用乳酸杆菌厌氧发酵,发酵过程用液碱中和生成乳酸,发酵液经净化后,用电渗析工艺,制成纯度达99.5%的L-乳酸。由乳酸制PLA生产工艺有:(1)直接缩聚法,在真空下使用溶剂使脱水缩聚。(2)非溶剂法,使乳酸生成环状二聚体丙交酯,在开环缩聚成PLA。

法国埃尔斯坦糖厂日本钟纺公司据有关媒体报道,欧洲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商---Hycail材料工业公司在提升聚乳酸(PLA)耐温性的开发和生产方面最近取得突破。

2.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昭和高分子公司采用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与传统缩聚合成的低分子量PBS反应,制备出分子量可达20万左右的高分子量PBS。分子量超过10万的PBS在力学性能上较低分子量PBS有极大的飞跃,力学性能可到达普通塑料聚丙烯的水平,完全可以作为通用材料使用。目前日本昭和高分子公司扩链法生产的PBS的产能为3000t/a,2万t/a的新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3.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biopol):

美国帝国化学工林公司利用细菌把糖和有机酸制造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其方法与生产出乙醇的发酵工艺相似,所不同的只是,用的细菌是产碱

杆菌属,能把喂食的物质转变成一种塑料.称为PHBV。这种细菌积累这种塑

料是作为能量储存,就像人类和动物积存脂肪一样。当细菌积存的PHBV达到

它们体重的80%时,就用蒸汽把这些细胞冲破,把塑料收集起来。

【三】:缺点

1.聚乳酸(PLA):

1:不能耐高温,玻璃化温度低只有55度,虽然有些厂家对它做了一些耐温的

改性,可还是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会在生产是增加一定的成本,还会在一

些应用领域得到排挤和限制,没法大批量的推广。

2:很脆没柔性,延伸性很差,没法吹膜工艺生产,没法达到应用所需要的一些性能;价格也是一个问题,太高了。市场没法接受,只能在特定应用上推广,

没法在普通市场推广。

2.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几乎可以替代现在广泛应用的非降解包装材料,

它克服了其他可降解材料的弱点,成为生物降解塑料材料中的佼佼者, 用途极

为广泛,综合性能优异, 性价比合理, 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力学性能优异, 接近PP 和ABS 塑料;加工性能非常好,同时可以共混大量碳酸钙、淀粉等填充物, 得到价格低廉的制品;

3.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biopol):

耐热性差,加工工艺条件苛刻,产业化上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困难。

【四】:应用:

1.聚乳酸:

可用于加工从工业到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快餐饭盒、无纺布、工业及民用布。进耐口工成农用织物、保健织物、抹布、卫生用品、室外防紫外线织物、帐篷布、地垫面等等,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聚乳酸有良好的相容性与可降解性,在医药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可生产一次性输液用具、免拆型手术缝合线等,低子聚乳酸作药物缓释包装剂等。

2.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可以用做垃圾袋、包装袋、化妆品瓶、各种塑料卡片、婴儿尿布、农用材料及药物缓释载体基质等;还有其它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各种塑料制品,如土木绿化用网、膜等。可用于包装、餐具、化妆品瓶及药品瓶、一次性医疗用品、农用薄膜、农药及化肥缓释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3.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biopol):

PBHV具有完全的生物相容性和对水、气的高阻隔性等,因此在诸如医用材料(缝线、骨钉)、薄膜材料(地膜、购物袋、堆肥袋)、一次性用品(笔、餐具)、包装材料(特别是食品包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① -------JOGDAND S N,Welcome to the world of eco-friendly plastics,www。Members。rediff。com,1999.

②-------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手册,陈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③-------食品包装学第三版,章建浩,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料分析公式及例题最全

一、增长 增长量 = 现期量 — 基期量 增长率 = 增幅 = 增速 = 增长量 ÷ 基期量 =(现期量 — 基期量)÷基期量 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 如果初值为A ,第n+1年增长为B ,年均增长量为M ,年均增长率为x?%,则: M= B?A n B =A(1+x ?%)n 增长量 = A 1+m%×m% , 当m >0 时,m 越大,m%1+m% 越大。 现期量高,增长率高,则增长量高。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乘除法转化法: 当0

长38.7%。 问题: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 )万亿美元。 A.1.6 B.2.2 C.2.6 D.3.0 二、比重 比重 = 分量÷总体量×100% 已知本期分量为A ,增长率为a%,总量为B ,增长率为b%,则: 基期分量占总量的比重: A ÷(1+a%) B ÷(1+b%)=A B ×1+b%1+a% 如果a%>b%,则本期A 占B 的比重( A B )相较基期( A B × 1+b%1+a% )有所上升。 如果a%

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与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题,有相当一部份考生能够理解了文章意思后,列出相应的表达式,但由于计算过程的相对复杂,使得不少考生因此而失分。同时,计算类题型在资料分析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计算,是最终取得好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基于这一问题,曾老师通过实例说明了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题中实现快速计算的技巧。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与技巧 "十五"期间某厂生产经营情况

第一章资料分析综述 第一节命题核心要点 一、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资料,考生对于其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都应特别留意。因为这里往往都蕴含着考点。 常见时间表述陷阱: 1.时间点、时间段不吻合,或者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2.月份、季度、半年等时间表述形式; 3.其他特殊的时间表述。 【例】资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题目: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常见单位表述陷阱: 1.“百”“千”“百万”“十亿”“%”等特殊的单位表述;

2.资料与资料之间、资料与题目之间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3.“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资料:2008年,某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 题目:2008年,该省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 2008年,该省的绿茶出口额约为多少万美元? 常见特殊表述形式: 1.“增长最多”指增长绝对量最大;“增长最快”指增长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 2.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则“可能正确/错误”都要选,“一定正确/错误”都不能选; 3.“每……中……”“平均……当中的……”,都以“每/平均”字后面的量作分母; 4.“根据资料”只能利用资料中的信息;“根据常识”可以利用资料外的信息。 二、适当标记、巧用工具;数形结合、定性分析;组合排除、常识运用 资料分析答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适当标记”,一切以便于自己做题为准。适当合理地运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辅助答题。 直尺使用法则: ◆在较大的表格型材料中利用直尺比对数据。 ◆柱状图、趋势图判断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时用直尺比对“柱”的长短或者“点”的高低。 ◆在像复合立体柱状图等数据不易直接得到的图形材料中,可以用尺量出长度代替实际值计算“增长率”。

资料分析常用基础公式

资料分析常用基础公式 一、关于基期值、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相关的基础公式 增长率增长率 现期值增长率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增长量?+=?==1- %1001-%100-%100?=?=?=)基期值 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 增长率 增长量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1-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 +?=+=1 二、关于年均增长相关公式 年份差 初期値末期值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年份差初期値末期值?+= 年份差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値?=- 1-年份差初期値 末期值年均增长率= 年份差年均增长率)(初期値末期值+?=1 年份差年均增长率) (末期值初期値+=1 三、隔年增长相关公式 1-11间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隔年增长率+?+= 间期增长率) 现期增长率)((现期值隔年增长率现期值隔年增长中的,基期值++=+=111 四、比重相关常考公式 比重 部分整体比重整体部分整体部分比重=?=?= %100.1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现期整体现期部分基期比重++?= 11.2

部分的增长率 整体的增长率部分的增长率现期整体现期部分比重的增长量+?=1-.3 4.比重变化的判定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注意:比重增长量的单位为百分点。 五、平均数相关常考公式 平均数 总量份数平均数份数总量份数总量平均数=?=?= %100.1 总量的增长率 份数的增长率现期份数现期总量基期平均数++?=11.2 总量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总量的增长率现期份数现期总量平均数的增长量+?= 1-.3 4.平均数变化的判定 总量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则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总量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则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总量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则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份数的增长率 份数的增长率总量的增长率平均数的增长率+=1-.5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哪些常见的材料类型考察形式如何复习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哪些常见的材料类型?考察形式?如何复习? 国考报名已经开始,很多同学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国考备战中。在行政能力测验备考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对于行测资料分析这一部分的题是爱恨交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改变大家对于资料分析错误的理解,在这里就如何备考资料分析给予大家建议和意见。 从每年的考题方式来看,每年的资料分析都是材料、题干和选项这三部分构成的,给出一篇完整的材料,进行查找列式和题目的求解,这也是初学资料分析感觉没有任何熟悉感的原因,因为与之前的学习经历和资料分析挂钩不是很大。 从材料类型来看,以文字类、表格类、图形类和复合类这几种数据呈现形式居多,而且越来越以复合型材料为主,例如2018国考中资料分析考出材料类型为文字+表格材料2篇、图形+表格材料1篇、文字材料1篇,这无疑对考生通过不同类型材料快速数据分析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总题量依旧是以20道题为主。 从考察方式来看,围绕着计算、比较、排序这三大类为主,考点基本上围绕增长率相关知识、比重相关知识、倍数和平均数相关知识这三大类,比重相关类的居多,例如2018国考中考察以增长、比重(比重计算、部分整体值计算、基期比重计算)、倍数和平均数为主,年均增长也有题目涉及,部分题目涉及多公式结合的较难题型,其中增长和比重为重点考查内容,比重知识点涉及尤为全面,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并且较细致。 从计算方法上看,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和错位加减法应用较为广泛,观察比较法、同位比较法为主要解决比较类问题的方法,绝大多数题都可以通过以上方法快速求解。 从行测各个部分得分率来看,资料分析这一部分是所有部分当中得分率最高的,20道题通常可以拿到17道题的分数,简单,不占用时间,重点是正确率很高。 在时间投入上,备考的复习时间应当拉长战线细水长流的进行学习,材料读起来比较费神,所以几天的冲刺反而会容易产生厌学心态,坚持每天做4篇资料分析可以快速的提升资料分析的做提效率以及正确率。另外在考试当中投入的时间建议把握在30分钟左右,绝对不能超过35分钟,超过35分钟就意味着占用了其他部分的时间,那样就会导致其他部分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了,可能会有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涉及很多统计术语与公式,小编已经整理好了,拿去背吧。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如果基期量就是A,经过n个周期变为B(末期量),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 注意:利用上述公式算出的年均增长率略大于实际值,且当|x|>10%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已知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就是a,B的增长率就是b,“A+B”的增长率就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例如10%,12%。 百分点: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增长率之间作比较时可直接相加减。 现期平均数 基期平均数: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的增长率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一成”代表的就是10%,“二成”代表的就是20%,以此类推。 A就是B的多少倍,A÷B; A比B多多少倍,(A-B)÷B=A/B-1。 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例如,如果翻一番,就是原来的2倍;翻两番就是原来的4倍;翻三番就就是原来的8倍。 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她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资料分析就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模块,对于这一模块而言,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偏大,许多小伙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做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统计术语的基础上,因此,公考通()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就是120。 算法: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就是80。 算法: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就是100,那么现在就就是20。 算法:100×20%=20。

资料分析最全公式

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统计术语 ◆现期与基期 资料题目中,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例1】2009年全年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8亿元,增长18.9%,增幅

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例2】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 ◆增长率 增长率指的是现期与基期的差值与基期之间的比较。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特别提示】 增速、增幅:一般情况下,均与增长率相同。(但在特殊语境下,增幅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例如:某企业9月份的产值和上月相比,有了200万元的增幅,这里增幅就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 【判别特征】: 增长率:(现在)……比(过去)……增长(下降)……% 式子1:给基期值,现期值,求增长率?增长率=; 式子2:给基期值,增长率,求现期值?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

式子3:给现期值,增长率,求基期值?基期值=。 【例1】1959年与1958年比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A. 提高了151.8% B. 提高了51.8% C. 提高了251.8% D. 提高了105% ◆百分数与百分点 增长率之间的计算只能用百分点,不能用百分数。 【例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0年6月汽车零售同比增幅() A.回落42.3个百分点 B.加快42.3个百分点 C.回落42.3% D.加快42.3%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第二产业 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 第三产业 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 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涉及很多统计术语和公式,小编已经整理好了,拿去背吧。 No.1 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No.2 年均增长率 如果基期量是A,经过n个周期变为B(末期量),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 注意:利用上述公式算出的年均增长率略大于实际值,且当|x|>10%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No.3 间隔增长率 已知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No.4 混合增长率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No.5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No.6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例如10%,12%。 百分点: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增长率之间作比较时可直接相加减。 No.7 平均数 现期平均数 基期平均数: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的增长率 No.8 比重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一成”代表的是10%,“二成”代表的是20%,以此类推。 No.9 倍数 A是B的多少倍,A÷B; A比B多多少倍,(A-B)÷B=A/B-1。 No.10 翻番 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例如,如果翻一番,是原来的2倍;翻两番是原来的4倍;翻三番就是原来的8倍。 No.11 指数 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他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模块,对于这一模块而言,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偏大,许多小伙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统计术语的基础上,因此,公考通(https://www.doczj.com/doc/7b7522274.html,)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手册—职测(全国通版)-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知识点汇编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比较方法。基本概念包括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等,其中增长、比重考查占比大,是考试重点。常用计算比较方法有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观察比较法等,这些方法应用范围较广,需重点把握。 知识点一、资料分析之增长 (一)常见概念 基期值: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基期指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 现期值: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现期是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 增长率是现期值与基期值相比较的增长幅度,常表述为增幅、增速、增长速度。 增长量指现期值较基期值变化的数值。 (二)常用公式 增长率基期值增长率 增长率 现期值基期值现期值增长量?=+?==1- %100%100-?=?= 基期值 基期值 -现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 增长率 增长量 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 =1- 增长率) (1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 【例】2017年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7334个。其中,医院2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9个,村卫生室4003个,乡镇卫生院222个。 2016年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6892个。其中,医院20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3个,村卫生室3973个。

①2017年年末石家庄市的医疗卫生机构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 )张床位。 A.4064 B.4285 C.8230 D.16860 【答案】B 。解析:2016年年末石家庄市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3357张,2017年年末为57642张,同比增加57642-53357=XXX5张。故本题选B 。 ②截止到2017年年末石家庄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同比增长了: A.15% B.8.7% C.6.4% D.6.0% 【答案】C 。解析:2016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6892个,2017年为7334个,同比增长了(7334-6892)÷6892=442÷6892≈442÷6890=6.4X%,故本题选C 。 知识点二、资料分析之比重 (一)含义 比重指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二)常用公式 整体值部分值比重= ×100%;比重 部分值 整体值=;比重整体值部分值?= 部分增长率 整体增长率 现期比重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整体值部分值基期比重++?=++?= 1111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大,即比重上升。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小,即比重下降。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等,即比重不变。 比重变化=现期比重-基期比重=现期比重×部分增长率 整体增长率 部分增长率+1-,用百分点 描述。 【例】2016年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6892个。其中,医院20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3个,村卫生室3973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3357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44197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0593人。其中,执业医师31781人,注册护士27749人。 2016年年末石家庄市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人数约占卫生技术人员人数的: A.69% B.75% C.78% D.84%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资料分析必须要做到稳又快,基本来说我们需要25分钟内做完20道小题,因此要有快速计算的方法。 截位直除法是非常实用的,截位指的就是四舍五入保留几位,保留的是有效数字。 例如一个分数 13674879,他们的首位分别是4与1,截位直除就是将式子变成144879。 一、基期与现期 今年比前年。比字后面是基期,前年是基期。 二、增长量与增长率 增长率r=基期 基期—现期 三、基期量=现期-增长量 基期量= r +1现期量 四、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r ) 五、一般增长率 一道题目中问到增长或下降了百分之几、几成、增长速度、增长幅度等,都是问的增长率 r=基期量增长量=增长量—现期增长量=基期 基期—现期 六、增长量=现期-基期=基期×r=r +1现期×r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 七、现期比重= 总体部分 占字前面的量是部分,占字后面的是总体。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比重 八、基期比重=B A ×a b ++11 A :部分的现期量 B :整体的现期量 a :分子的增长率 b :分母的增长率 九、两期比重比较=现期比—基期比=B A -B A ×a b ++11=a b a B A +-?1 若a 大于b,比重上升,若a 小于b,比重下降,a=b,比重不变。

十、现期平均=个数总数=B A 十一、基期平均= a b B A ++?11 十二、平均数的增长率=b b a +-1 a 为分子增长率,b 是分母增长率 十三、现期倍数=B A 基期倍数=a b B A ++?11 十四、间隔增长率 中间隔一年,求增长率 R=r1+r2+r1×r2 当r1与r2绝对值均小于百分之十时,r1×r2可忽略 十五、间隔倍数=间隔增长率+1 十六、间隔基期量= 间隔增长率 现期量+1

2018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2018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河北省考的资料分析考查20道题,较数学运算的难度较小,得分率较高。而资料分析一般在最后部分。因此,合理分配做题顺序非常重要。资料分析题目基本都是以公式为基础,下面为大家梳理下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公式。 1. 基期量和现期量 基期量=r +1现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r ) 基期量现期量求解分析的关键是抓住问题中时间的关键词。 2. 增长率 增长率=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增长量- 增长率常考的有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两者均与时间相关。其中同比增长率是以历史同期相比(一般是以去年同期相比);环比增长率是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 3. 增长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r=r r +1现期量 增长量求解时要与增长率区分开,增长率是相对变化的指标是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而增长量是一个绝对变化量,是一个具体数值。另外,增长量的计算通常是以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形式考查,即对 r r +1现期量的计算,该公式计算时以百化分的方法计算较为简便。 4. 比重 现期比重==%100?B A

基期比重=b 11+÷+B a A =a b B A ++?11 (部分现期量A ,部分现期增长率a ,整体现期量B ,整体现期增长率b ) 比重问题是河北省考资料分析的重点考察题型, 比重的计算题型较为简单。而比重比较的题目直接求解比较复杂,需要掌握比重比较的规律:当a>b 时,现期的比重大于基期的比重;当a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 量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一尧基本概念中常用公式(一)增长量 1.定义 增长量:说明两个同时期发展水平增减差额的指标。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2.计算公式 增长量计算公式为:对比期水平-基期水平 (二)同比和环比 1.定义 同比指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变化幅度。环比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变化幅度。2.计算公式 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00% 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 ×100% (三)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率 1.定义 平均增长量:又称“平均增减量”,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平均增长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段时期的增长幅度。当这个时期为年时则为年均增长率,公务员考试中通常考查的是平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2.计算公式 平均增长量计算公式为:总增长量 时间 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 ,第n +1年为B ,则年均增长率x = B A n √ -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四)比重 1.定义 比重指的是总体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比重=分量 总量×100% (五)百分数/百分点 1.定义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它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运用百分数时,也要注意概念的精确。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它是分析百分数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倍数是关于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就是倍数,常常用于比数(分子)远大于基数(分母)的场合。 翻番是指数量加倍。如1变为2(1×2),2变为4(2×2),3变为6(3×2)……A变为A×2,翻两番为(A×2)×2=A×22,是指原基数在翻一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2.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同一组数据的倍数和增长率存在如下关系:增长率=(倍数-1)×100%。 2

资料分析之常见名词汇总

资料分析之常见名词汇总 备战事业单位行测考试,资料分析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但是大多数考生对这类试题望而却步。因此,中公教育对资料分析题中常见的名词解释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百分数 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成数÷总量×100%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 2、百分点 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3、成数 相当于十分之几。 4、倍数 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则人均收入为300×4.6 =1380元。 5、翻番 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2n倍。 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00×2×3=15000亿元。 6、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5% 7、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期望值=基期值× (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 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8、增速 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量

9、增幅 增长了百分之几=增长量÷基期量 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增速-基期增速 增幅和增速的关系,容易混淆,意义一样。 10、同比 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完成2.2万元,同比增长(2.2-2)÷2×100%=10% 11、环比 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2×100%=10% 12、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变化的,指标的相对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 某地区房地产价格指数,1998年平均价格4000元为基准指数100。 到2005年,平均价格为8400元,则当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为8400÷4000×100=210。 13、基尼系数 用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一般来说: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14、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15、平均数 一组数的和,和它们的个数之间相除;即位数字总和?数字个数。

资料分析常见命题形式之特点归纳及应对策略

资料分析常见命题形式之特点归纳及应对策略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中命题方式多种多样,了解出题者各种命题形式,针对不同的命题特点技巧解题是考生快速攻克资料分析堡垒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我们就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命题形式如计算题、查找排序题、综合分析题、趋势判断题等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考生做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一、计算题 计算题是资料分析必考题目类型之一,题目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对考生的分析资料、提炼有效数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多个数据间的计算,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选项之间的偏差。 应对策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对数据关系进行整合,正确化简计算,根据涉及数据和选项的特点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计算技巧,选择正确的计算技巧快速解题。避免误用计算技巧导致计算结果与正确选项偏差过大。 例题: ……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统计。2006年5月份,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延续了4月的高幅增长,持续旺销,零售额同比增长了50%,其中,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8%。同时由于季节变换和节日商家促销的共同作用,家电销售大幅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6%。 2006年5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占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的比例是()。 A.27.4% B.29.9% C.32.2% D.34.6% 【解析】设去年5月家具零售额为a,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为b,则27.3% a+60.8%b=50%(a+b),求出 则(1+27.3%)a÷(1+50%)(a+b)= =0.26,最接近的就是A。 二、排序题 排序题指的是题干中出现“排在第几位”、“前几名是……”以及“最多”、“最少”、“最大”、“最小”等关键性词语的题目。排序题在资料分析中也比较常见,主要考查考生快速查找数据并分析数据关系的能力。

资料分析公式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1+= 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N -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x% 1+=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x%1 x%+?=?+=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N N +=基期量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11)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公式可变换为: % 1%x x +? =现期量增长量,其中

2020国考资料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2020国考资料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资料分析是行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知识点虽然多,但多数都不难,容易理解,题目难度也不大,短时间内容易提高。有些同学有这样的共性问题,有些公式看起来很相似,考场上用到时总是把几个相似公式互相记串了,影响做题正确率。 华图教育集团阿信老师将用五次专题文章给同学们介绍资料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本期我们就来解决公式容易记串的问题。 公式容易记串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自己对公式掌握不牢固,以下几个公式比较相似,容易记错,我们来重点巩固一下: (1)基期比重公式:,其中A为现期部分值,a为现期部分值的同比增长率,B为现期整体值,b为现期整体值的同比增长率。 (2)两期比重公式:,其中A为现期部分值,a为现期部分值的同比增长率,B为现期整体值,b为现期整体值的同比增长率。 (3)平均数增长率:,其中a为总量的同比增长率,b为份的同比增长率。 经比较容易发现,基期比重公式和两期比重公式左边一样,右边只有分子不同,平均数增长率公式也跟其他两公式的右半部分相似。 那除了死记硬背多练习还有什么记忆方法呢?这里我分享

一个自己的思路,先看基期比重公式,这个公式是最容易理解的,基期部分值除以基期整体值,那么分子分母上都有一个基期公式:基期整体值=。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那回到公式中,就是把基期整体值公式上下颠倒,1+b就变成了分子,1+a还是分母,把数值放在公式左边,把增长率相关的放在公式右边,就得到了。 现在我们能清晰分辨出基期比重公式后,再联想两期比重公式与基期比重公式非常相似,但因为两期比重=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公式中一定有一个减号,把基期比重公式中分子上的加号换成减号,把分子的1换成a就得到了两期比重公式。 再来记忆平均数增长率的公式,我们只要记住它和两期比重公式右半部分分母不同,把a换成b就是平均数增长率公式。 以上就是对资料分析考试中一些相似公式的记忆方法,你学会了吗。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1+= 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N -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x% 1+=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x %1 x %+?=?+=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N N +=基期量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11)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公式可变换为: % 1%x x +? =现期量增长量,其中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 基期和本期 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 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 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 多少是量;快慢是率 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 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 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 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 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1 / 11

倍数、翻番 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 N 翻了两番,以此类推。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 ,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比重、比值、平均 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 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平均:将总量分成若干份,例如:人均消费=总消费/总人数 【注】题目中出现“占”字时,考察的是比重的问题。 产业增加值 产业增加值:该行业在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该描述为固有名词,为本期量,切忌与增长量混淆。 资料分析的做题顺序 总的来说,要先看问题,后看材料,让问题引领我们去了解材料。 具体顺序:看资料首句(图表标题),确定材料时间—--从问题入手—--分析问题--—选取关键字—---回到原文寻找关键字所在语段------圈出所给数据------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挑选关键词原则:简略、特别(英文缩写,带有“”等等) 四则运算计算常用技巧 解决加减法之尾数法和高位叠加法 技巧解读: 尾数法与按位叠加法均适用于多个数求和求差的题型,但两种方法又有不同,适用题型如下: 尾数法:精确求和 按位叠加:估算多个数总和 适用计算:加法和减法 2 /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