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紫外吸收光谱
- 格式:ppt
- 大小:7.09 MB
- 文档页数:41
第二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3)(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2.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3.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1)σ→σ*(2)π→π*(3)n→σ*(4)n→π*4.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5.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1)(2)(3)(4)6.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1)(2)(3)(4)二、解答及解析题1.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由于一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只能提供190-850nm 范围的单色光,因此,我们只能测量n→σ*的跃迁,n→π*跃迁和部分π→π*跃迁的吸收,而对只能产生200nm以下吸收的σ→σ*的跃迁则无法测量. 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分子中在些吸收带已被确认,其中有K带、R带、B带、E1和 h E2带等.2.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1)如果在200~400nm区间无吸收峰,没该化合物应该无共轭双键系统,或为饱和有机化合物。
(2)如果在270~350nm区间有一个很弱的吸收峰,并且在200nm以上无其他吸收,该化合物含有带孤电子的未共轭的发色轩。
(3)如果在UV光谱中给出许多吸收峰,某些峰甚至出现在可见区,刚该化合物结构中可能具有长链共轭体系或稠环芳香发色团。
如果化合物有颜色,则至少有4~5个相互共轭的发色团。
(4)在UV光谱中,其长波吸收峰的强度在10000~20000之间时,示有α、β不饱和酮或共轭烯烃结构存在。
(5)化合物的长波吸收峰在250nm以上,且波吸收峰的强度在1000~10000之间时,该化合物通常具有芳香结构系统。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2.1 波(光)谱分析的一般原理电磁波的分区电子光谱的波长范围在10——800nm远紫外区:10——200近紫外区:200——400可见光区:400——800芳香族化合物或具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近紫外区域有吸收,是紫外光谱研究的主要对象。
测量物质被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或波长)和强度,可以得到其特征波谱。
频率(或波长):反映被测物质的结构特征——用于定性分析强度:与物质的含量有关——用于定量分析波(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对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2.1.1电磁波的基本性质电磁波能量与波长或频率的关系:E = hυ= h c/λE——光子能量h——Planck常数,等于6.624×10-34j·sυ—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λ—波长,以长度单位表示,纳米(nm),微米(μm)、厘米(cm)、米(m)C—光速,3×1010cm·s-1可知,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频率越低,波长越长,能量越小2.1.2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具有量子化的特征∆E = E2-E1= hυ= h c/λ在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多个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E = ∆Ee +∆Eυ+∆Er所以紫外光谱不是纯电子光谱,而是电子-振动-转动光谱,所以测得的有机物紫外光谱大多是很宽的吸收带。
2.1.3分子吸收光谱仪和分子吸收光谱的表示用于检测紫外或红外等分子吸收光谱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十分相似。
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分光系统、样品池、检测器、记录仪等组成。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透过被测样品,如果某些波长的光能量符合条件,就被吸收,透过光的强度就减弱,产生吸收信号。
吸收光谱的横坐标是波长或频率,纵坐标是吸收强度。
吸收强度用百分透过率(T%)或吸光度(A)表示最大吸收值对应的波长称最大吸收波长(λmax)摩尔吸光系数ε:样品浓度为1mol·L-1的溶液置于1cm样品池中,在一定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百分(比)吸收系数E1cm1%:溶液浓度为1%(1g/100ml),液层厚度为1cm时,在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百分吸收系数和摩尔吸收系数的关系ε= E1cm1%×M/10M为摩尔质量2.2 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2.2.1 紫外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1)电子跃迁的类型按照分子轨道理论,有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分别用σ,π,n, σ*,π*表示σ→σ*激发光的波长在150—160nm范围,落在远紫外区域,π→π* 孤立双键的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在160—180,仍在远紫外区但在共轭体系中,吸收带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红移)乙烯的吸收带位于162nm,丁二烯为217nm,1,3,5-己三烯为258nm,这是因为共轭体系的轨道发生了重新组合n→σ*分子中存在-NH2,-OH,-SR,-X等基团时,能发生这种跃迁,一般出现在200nm附近,受杂原子的影响较大。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1)670.7nm (2)670.7μ(3)670.7cm (4)670.7m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1)ζ→ζ*(2)π→π*(3)n→ζ*(4)n→π*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1)(2)(3)(4)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值最大的是max(1)(2)(3)(4)二、解答及解析题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