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重点把握哪些内容及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9.07 MB
- 文档页数:41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与治理措施分析摘要:目前,矿山环境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国家规定,凡是要开发的基本建设项目、开采矿山等必须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地质影响报告书。
文章概略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内容、方法与治理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治理一、矿山环境评价重要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是当今世界各国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成功经验,也是我国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或某一项目的建设计划,全面科学地来预断该地区将来的环境质量变化,从而制定出预防保护环境的措施。
这对于确保将来环境质量不致下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矿山环境评价同样是为了预防和避免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发展趋势等进行重点评价,提出防止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措施和方案。
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一)矿业活动引发的水资源、水环境变化,包括地表水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区域水均衡破坏、水质污染等。
(二)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土石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包括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地面变形、土地荒漠化、土石污染等。
(三)矿业活动引发地面隆起、沉降变形、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情况。
(四)矿业活动对重要工程设施、房屋、厂矿和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情况。
(五)矿山建设工程和设施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及其危害程度。
(六)为避免和消除各种不良影响拟采取的防治对策和工程技术措施,以及矿山土地复垦的方案。
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在充分查明评价前矿区存在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表水漏失、土地资源破坏、土石环境污染、崩塌、滑坡等,在规模、发育程度、危害对象和生产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一)充分掌握评价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工程地质等基础条件,查明评价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特征、发育程度,查明与相邻矿山矿业活动的相互影响特征与程度。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19年第四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1.引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不同类别矿山环境维护服务的基础工作,为矿山地质环境维护和矿山自然生态规复再建提供科学根据。
对于一些新矿,因为地质环境条件还没有通过采矿行动测试,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相对隐蔽和不清楚。
因此,这种局限给评估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困难,也对评估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条件。
所以,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于定量描述矿山地质环境十分重要。
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估是基于某些原则和标准。
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找出最重要的地质条件,为矿山策划和地质环境整顿的发展给予了参照。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量化评级,确定指标权重,对评估对象运用数学评估模型实现区分,以完成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整体评价。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用来确定矿区地质环境的状况和阶段。
推测地质条件是为了预测潜在的由采矿引起或加速的地质灾难,并评估周围环境中地质灾害的风险。
然后,针对相应的评估,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灾害损失。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估矿山是否适合开采和维护整顿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根据。
它也是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采矿许可证和地质环境监管工作的科学凭证。
2.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在现代化建设中,矿产资源的开拓运用进入高效率,高准则的时期。
然而,面对巨大领域的发展阶段,环境问题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开拓和运用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必须受到全世界的高度注意。
面对这个问题,只有在矿山地质环境得到适当评估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些情况的改良,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开拓并运用矿产资源。
主要评价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采矿行为造成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变化,包括地下水资源枯竭,区域水平衡损害,地表水损失,水污染。
第二,矿业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重点是调查和分析占用土地和破坏植被问题,进行现状和预测评估,确定影响程度。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根据本次调查及研究认为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主要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恢复难易程度、矿山人类活动及环境条件等4方面的内容。
由于不同矿区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因素及其作用程度明显不同,因而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时,只能选择一些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经综合分析,选择本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为: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考虑年排废水废液、年排尾矿废石、累积尾矿废石、占用破坏土地、矿山地质灾害等五个指标;②矿山恢复难易程度主要考虑采空区规模、矿类、开采方式等三个指标;③矿山人类活动:主要考虑矿山从业人数及经济类型两个指标;④环境条件主要考虑降雨、植被覆盖率、地质环境质量(水文工程、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三个指标。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作为划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的各个指标界线又不是十分清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经典的数学模型加以度量。
因此本次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比较的方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即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加权比较法对各矿区的影响评价因子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得分进行综合累加,从而得到以矿区为基本单元对环境影响综合指数,然后采用SURFER软件对各矿区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按等级生成等值线,根据等值线圈定全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区,对全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级评估。
一、影响因素层次分析及其权重分配层次分析法(AHP)是通过两两因素的对比,逐层比较多种关联因素,最后确定诸因素整体关系的一种办法。
进行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是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图6-2-2)。
该层次结构模型共分三层:最上一层区域稳定性(R)为目标层;中间一层研究内容(U)为准则层;最下一层影响因素(V)为指标层。
各层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对本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建立表示针对上一层某因素正互反判断矩阵。
为使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加以定量化,采用A.L.Saaty引入的标度方法(表6-2-1)。
矿山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矿山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进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明确矿山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
一、评价目的矿山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预测和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以便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评价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评估项目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判定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2. 分析项目对周边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环境要素的潜在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环境风险;3. 提供决策依据,确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可持续性。
二、评价范围矿山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周边自然环境:包括土壤、水源、气候、地质地貌等,评估项目对这些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2. 生态系统:评价项目对周边生物多样性、生态圈平衡、物种保护等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3.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项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可能带来的利益和风险。
三、评价方法矿山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 采集数据:收集项目周边环境的相关数据,包括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以及物种分布、生态系统结构等生态学数据;2. 模拟模型:通过建立合适的评价模型,模拟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预测环境变化的可能性和趋势;3. 实地调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当地社会经济数据,并了解当地居民对该项目的看法和评价;4. 专家评审: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评价结果进行评审,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5. 综合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得出评价结果和建议。
四、评价结果矿山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应包括以下内容:1. 环境影响等级划分:根据评价结果,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等级划分,比如对水源保护的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等等;2. 风险评估与控制:根据评价结果,对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3. 环境保护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以减少负面影响并保护生态环境;4. 法律法规依据:评价结果需要基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规性。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技术要点第一章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概念1.矿山地质环境的内涵矿山地质环境是指曾经开采、正在开采或准备开采的矿床及其邻近地区,矿业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土壤、地下水、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其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这一系统是以岩石圈为依托,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不断改变着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自然平衡状态的地质环境,也是一个环境地质问题较多、地质灾害较突出的环境。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矿区的地质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变化、破坏。
如水、土、岩石环境污染和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有素、有害气体、矿渣,废水,粉尘等,不仅直接影响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而且给矿区周围的大气、水质、土壤造成危害;(2)废石堆、尾矿库挤占大量土地、农田;(3)污水和烟尘的排放,污染水源、江河和大气,也破环了景观和植被;(4)露天矿边坡崩落,井下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5)矿井突水、矿山疏干排水引起邻近地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疏干涸干或形成海水入侵;(6)采矿剥土等造成水土资源平衡失调,易诱发和引起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所有上述这些环境地质问题,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预防和治理的难度很大。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和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
3.矿山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因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而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
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指以搜集资料、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矿山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地质环境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地质环境对矿山建设及生产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评估工作;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包含矿山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全部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评审要点
一、评审认为《方案表》编制单位是在充分收集了评估区气象、水文、地质环境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编制依据比较充分,符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的要求。
二、评估区位于梅山镇管辖。
三、矿山矿区面积评估区面积为。
矿山生产规模为年生产普通建筑石材;评估区重要程度为“一般区”;建设规模为“小型”;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三级”是合适的。
四、所确定的评估范围合理,矿山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以及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依据比较客观,结论基本正确。
五、矿山保护与治理阶段与治理分区划分基本合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务具体。
治理措施主要有设置网围栏、警示牌、拆除临时建筑物、削坡、回填、覆土、种草恢复植被技术上可行,操作性较强。
主要治理工程量:(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费用估算为万元,由采矿权人承担。
六、编制单位按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完善后,建议通过,并可作为矿山企业办理采矿证等有关手续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依据。
采矿业中的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经验分享矿山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确保矿山开发能够在最小化环境影响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成为必不可少的过程。
本文将分享采矿业中的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做法。
1.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矿山项目规划和实施之前,通过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矿山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发现、评估和管理矿山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并提供基于科学依据的决策支持,确保矿山项目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1)项目描述和背景:对矿山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开发方式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进行详细描述,包括矿种、地质条件、经济效益等。
(2)环境基线调查:通过采集环境要素数据,如土壤、水体、大气、生物等方面的观测数据,确定矿山项目建设前的环境背景条件。
(3)环境影响预测:根据矿山项目的开发方案,利用环境模型和专业知识,对矿山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包括水质、水量、土壤侵蚀、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4)环境影响评估:综合考虑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对矿山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
(5)环境管理计划:根据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和计划,确保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6)社会参与和沟通:积极开展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社会参与和沟通,征求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和挑战(1)数据收集和质量:准确、全面地收集环境数据,并确保其质量可靠,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
(2)预测方法和模型选择: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准确预测和评估矿山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是挑战之一。
(3)不确定性和风险评估:对于矿山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如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等,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采矿活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
1.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采矿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评估矿山开发对环境质量、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与管理方案。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水环境评价矿山开发过程中,水环境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环境介质之一。
水环境评价主要关注水质和水量的变化,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1.2. 大气环境评价采矿活动中的爆破、露天矿挖掘和矿石破碎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
大气环境评价主要关注空气质量的变化,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对周围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3. 土壤和地质环境评价采矿活动可能对土壤和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土壤和地质环境评价主要关注地表和地下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对土壤侵蚀、土壤酸化、土壤污染等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2. 矿山环境管理方法矿山环境管理是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达到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矿山环境管理方法:2.1. 预防控制预防控制是指在矿山开发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矿石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设计,合理规划矿井开采方案,避免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2.2.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对采矿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理和处置。
例如,建设合适的废水处理设施,采用排放标准等措施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2.3. 环境监测和评估环境监测和评估是矿山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采矿业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然而,由于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不加以合理评价和控制,将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采矿活动中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是在采矿活动开始前或进行中进行的一项工作,旨在评估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土地、水体、大气、生态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评估。
1. 土地评估矿山开采往往需要大量土地,这就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土地评估需要对矿区周边土壤的质量、营养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适当的土地恢复方案。
2. 水体评估采矿活动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水体评估非常重要。
评估的内容包括矿区附近水资源的现状、水质、水量以及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需要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3. 大气评估矿山开采活动会产生大量粉尘、有害气体和气溶胶等物质,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大气评估主要对矿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采取减排措施来控制污染物排放。
4. 生态评估采矿活动会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生态评估需要对矿区的植被、野生动物等生物资源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采取保护措施。
5. 社会经济评估矿山环境影响评价还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评估,以评估采矿活动对当地居民、劳动力就业、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得出采矿活动对当地的积极和负面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二、矿山环境影响控制矿山环境影响控制是在进行矿山开采活动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选择合理的采矿技术在矿山环境影响控制中,首要任务是选择合理的采矿技术。
采用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采矿技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如何进行矿山环境评价矿山环境评价是在矿山开发和运营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旨在评估矿山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提供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矿山环境评价的目标是明确矿山活动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矿山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首先,进行矿山环境评价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这包括矿山的地理位置、面积、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矿山的运营方式、生产规模、开采技术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收集周边社区的相关信息,如人口数量、居住状况、经济活动等。
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为后续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
接下来,进行矿山环境评价的关键是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和分析。
这包括矿山开发对土地、水资源、空气质量、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例如,开采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的破坏和土壤侵蚀,矿山排放的废水可能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开采活动可能产生噪音和灰尘污染空气。
通过对这些潜在影响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为制定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在矿山环境评价中,还需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这是通过对已识别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以评估矿山活动对环境的风险程度。
环境风险评估通常包括确定环境影响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以及评估可能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社区健康问题。
通过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确定哪些环境影响需要重点管理和控制,以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风险。
在进行矿山环境评价时,还需要考虑社区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参与是现代矿山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可以增加矿山活动的透明度,获取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支持。
因此,在矿山环境评价中,应该积极与当地社区进行沟通和合作,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并将这些因素纳入评估和决策过程中。
最后,矿山环境评价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全面的环境保护和治理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明确矿山活动的环境目标和管理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环境保护和治理计划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平衡矿山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矿山环境保护方案评审矿山环境保护方案评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保护环境,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矿山开采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矿山环境保护方案评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矿山环境保护方案的评审进行了介绍。
矿山环境保护方案的基本内容:矿山环境保护方案是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影响的综合控制措施,该方案对矿山环境的影响、预测、分析、评估和管理措施提出更加合理、科学、可操作的方案。
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矿山环境的基本情况二、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三、矿山环境保护的目标、原则和措施四、矿山环境监测、评价及信息管理制度五、矿山环境保护成果的评估和审核评审内容:1、矿山环境保护方案文件是否规范矿山环境保护方案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内容规范、统一;文件格式合理、清晰,内容咬合紧密,各项条款相互联系、衔接。
2、矿山环境保护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对于矿山环境保护方案的编写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中包括矿山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相关政策、规定、要求等。
3、矿山环境保护方案能否保证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低矿山环境保护方案能否保证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低,例如,是否对保护区域的野生动物、植物及它们的栖息地进行保护,防止环境断层,数量繁殖减少等问题,是否针对降噪防尘措施的实施、生产设备的合理配置、废弃物处理等实际问题,方案涉及的内容是否充分,并且是否考虑到了可行性、操作性等问题。
4、矿山环境保护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如何矿山环境保护方案对环保措施的实施提出具体方案,如何实施、实施措施和实施的周期与要求等。
在评审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确保其能够得到实施,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
评审结论:基于矿山环境保护方案文件的规范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程度、可保证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低、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评审人员需做出评审结论,并针对方案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及完善意见。
采矿业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措施1. 简介采矿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部门,对矿山环境产生各种影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成为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措施。
2.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2.1. 目的和原则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采矿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提供决策参考。
其原则包括科学性、可行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2.2. 评价内容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应涵盖以下内容:土壤质量、水体质量、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变化以及累积效应等方面。
2.3.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环境影响矩阵法、生态风险评估法、灰色关联法等。
定量方法能够提供更精确的评价结果,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3. 矿山环境治理措施3.1. 矿山设计和规划在矿山设计和规划阶段,需要综合考虑矿区的环境特点和采矿活动的影响,采取合理的布局和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水资源管理矿山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排放都会对当地水体产生影响。
合理管理水资源、控制废水排放、实施水资源回用等措施是重要的矿山环境治理手段。
3.3. 大气污染防治矿山活动往往伴随着粉尘、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采取适当的采样监测、污染物减排和高效的处理技术,以控制大气污染。
3.4. 土壤保护与修复矿区土地的开采和处理过程中,土壤质量可能受到损害。
土壤保护和修复措施包括重点保护、合理利用、植被恢复等,以减少土壤的退化和污染。
3.5. 生态保护与恢复矿山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应通过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4. 矿山企业责任与监管4.1. 企业责任矿山企业应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在采矿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采取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和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矿业采掘业中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矿业采掘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矿山环境影响的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评价和管理矿山环境影响成为了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从评价方法和管理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特定项目或计划的实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系统性、全面性预测、评定、比较以及决策支持的过程。
在矿业采掘业中,由于采矿活动需要大量资源和能源,对土壤、水源、气候等环境要素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2.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1)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适用于矿山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环境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环境影响进行模拟和预测。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矿山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适用于矿山环境的 qualitatif 分析,通过对环境要素的观察和描述,结合专家意见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对于矿山环境影响的整体感知较强,能够快速评估矿山的环境问题。
二、矿山环境影响管理措施1. 合理规划与设计矿山环境影响的管理应从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始进行。
通过科学论证、精确测量和合理规划,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同时,在设计矿山工艺流程时,应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平衡。
2. 强化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矿山环境影响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掌握环境变化,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监测内容包括水质、气象、土壤等环境要素以及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情况。
3. 推进环境修复与治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工作中,环境修复与治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矿山区域的环境问题,运用适当的修复和治理技术,还原和改善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修复和治理措施可以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污染物处理等。
4. 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与执法为了保护矿山环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进行监管与执法。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审计要点及审计技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审计要点及审计技巧今年,笔者所在审计机对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一期工程共九个标段进行了工程结算审计,查出了项目设计测绘不精准、签证审核不严、招投标不规范、合同签订不严谨等突出问题,审减投资额2400多万元,综合审减率达15%,审计成效突出,审计情况专报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从该项目审计实践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类项目审计应注重把握以下审计重点:一是要关注项目设计测绘的精准性。
在现场审计中,审计人员从项目设计测绘入手,聘请第三方专业测量机构进行复核性测算,有效解决了审计机关专业技术、专业设备、专业力量不足的矛盾,审计效果良好。
施工单位自报的资料显示,设计单位某地质环境总站设计测绘项目治理面积为367307平方米,经审计聘请第三方测量机构现场测算,实际治理面积为277572平方米,设计与实测面积相差89735平方米,误差率高达24%,多计工程概算投资1664万元,相应多计监理费42.08万元。
二是要关注项目签证的真实性。
该项目因监理单位签证审核不严、建设单位监管不力,虚报工程价款情况严重。
如该项目六至九标段,监理单位某建筑设计院、建设单位某区国土分局签证审核面积为145170平方米,审计现场实测面积为115521平方米,审减签证面积29649平方米,审减工程价款547万元;挡土墙、格宾生态网等因签证不实,审减工程价款177万元;9号塘口治理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因地质条件所限无法施工的燕巢、飘台工程,签证时未予剔除,多签证工程价款11万元。
三是要关注项目招标及评标文件的规范性。
由于国土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招标事项不熟悉、不专业,容易造成招标文件中有不规范的描述,招标清单中固定价格定义不清,难以分清是暂定价和还是包干价,造成监管不到位,留存证据不充分,为后期工程结算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此外,由于评标不严谨,将无效标评为有效标,造成结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