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保护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5
电力电子技术第8章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及保护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及保护是电力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及性能的优化,而晶闸管的保护则是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运行。
首先,对于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阻抗参数计算:阻抗参数包括输入电抗和输出电抗。
输入电抗可以通过电源的特性以及电路的设计来计算,输出电抗则是通过负载的特性和电路的设计来计算。
阻抗参数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2.电流和电压参数计算:计算电流和电压参数是为了确保晶闸管的正常工作。
电流参数主要包括峰值电流和有效电流,需要根据负载以及晶闸管的特性来计算。
电压参数主要包括峰值电压和平均电压,同样需要根据负载和晶闸管的特性来计算。
3.热参数计算:晶闸管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计算热参数来确保晶闸管的温度不超过其允许的工作温度。
热参数包括导通状态和关断状态下的热阻,以及晶闸管的最大工作温度。
此外,晶闸管主电路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保护电路的设计可以避免晶闸管受到过载、短路、过压和过流等因素的损坏。
1.过载保护:晶闸管受到过载时会发热,保护电路需要及时检测并切断电路以防止晶闸管被损坏。
过载保护可以通过电流检测电路来实现。
2.短路保护:当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电路需要能够检测并切断电路,避免晶闸管受到过大电流的损坏。
3.过压保护:过压保护可以通过电压检测电路来实现,当晶闸管主电路中电压超过设定值时,保护电路会及时切断电路。
4.过流保护:过流保护可以通过电流检测电路来实现,当晶闸管主电路中电流超过预设值时,保护电路会及时切断电路。
5.温度保护:通过温度传感器来监测晶闸管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保护电路会切断电路以避免晶闸管过热而损坏。
总之,晶闸管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及保护是电力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参数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电路设计,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保护电路可以确保晶闸管主电路的安全运行,避免晶闸管受到过载、短路、过压和过流等因素的损坏。
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晶闸管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力变频、电动机调速等领域。
而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晶闸管逆变电路拓扑结构,本文将对其原理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的原理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由晶闸管、二极管和负载组成。
晶闸管是一种具有控制性的电子开关器件,能够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
而二极管则起到了保护晶闸管的作用,防止其反向击穿。
负载则是电路的输出部分,可以是电动机、灯泡等。
在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中,晶闸管和二极管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当外部施加正向电压时,晶闸管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通过晶闸管和负载,实现直流到交流的转换。
而当外部施加反向电压时,晶闸管会自动断开,二极管则开始导通,防止电流反向流入晶闸管,保护其不被击穿。
二、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的特点1. 简单可靠: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的结构简单,元件较少,故而可靠性较高。
2. 输出电压稳定:晶闸管作为开关器件,其控制性能良好,能够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3. 适用范围广: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能够适应不同功率和电压等级的负载,具有较大的适应性。
4. 转换效率高:晶闸管作为开关器件,其导通和截止状态切换速度快,转换效率高。
5. 可实现双向电流: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可以实现正反向流动,可适应不同工作条件的需求。
三、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的应用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其主要应用包括:电力变频调速系统、电动机调速系统、无级调速系统、电压调节系统等。
在这些应用中,晶闸管逆变电路能够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满足电机的不同转速要求,实现精确控制。
串联二极管式晶闸管逆变电路还可用于电力电子调光系统、电力电子补偿系统、电力电子制冷系统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晶闸管逆变电路能够实现对电能的精确调节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防止晶闸管损坏的保护措施
晶闸管元件的主要弱点是承受过电流和过电压的力量很差,即使短时间的过流和过电压,也可能导致晶闸管的损坏,所以必需对它采纳适当的爱护措施。
1、过流爱护
晶闸管消失过电流的主要缘由是过载、短路和误触发。
过流爱护有以下几种:
a)快速容断器,快速容断器中的溶丝是银质的,只要选用适当,在同样的过电流倍数下,它可以在晶闸管损坏前先溶断,从而爱护了晶闸管;
b)过电流继电器,当电流超过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值时,过电流继电器就会动作,切断爱护电路。
但由于继电器动作到切断电路需要肯定时间,所以只能用作晶闸管的过载爱护;
c)过载截止爱护,利用过电流的信号将晶闸管的触发信号后移或使晶闸管的导通角减小,或干脆停止触发爱护晶闸管。
2、过压爱护
过电压可能导致晶闸管的击穿。
其主要缘由是由于电路中电感元件的通断、熔断器熔断或晶闸管在导通与截止间的转换。
对过压爱护可采纳两种措施:
a)阻容爱护,阻容爱护是电阻和电容串联后,接在晶闸管电路中的一种过电压爱护方式。
其实质是利用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和电
容器的电场储能以及电阻使耗能元件的特性,把过电压的能量变成电场能量储存在电场中,并利用电阻把这部分能量消耗掉;
b)硒堆爱护。
单片机驱动晶闸管电路晶闸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具有方便控制电流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而单片机是一种微型计算机,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等优点,可以实现对各种外部设备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来驱动晶闸管电路,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一、晶闸管的原理和特性晶闸管是一种具有双向导通特性的电子器件,可以控制电流的通断。
它由四个层的PNPN结构组成,当施加一个正向电压时,晶闸管会进入导通状态;当施加一个反向电压时,晶闸管处于阻断状态。
晶闸管的导通状态只需要一个触发脉冲即可实现,而且导通后会一直保持,直到外部电源断开或者施加一个反向电压。
二、单片机的原理和特性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度很高的微型计算机,内部包含了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等功能模块。
它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各种外部设备,实现各种功能。
单片机具有工作稳定、功耗低、体积小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
三、单片机驱动晶闸管电路的设计为了实现单片机对晶闸管的控制,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电路。
首先,需要给晶闸管提供适当的触发脉冲,使其进入导通状态。
通常可以使用单片机的IO口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作为触发脉冲,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器构成的触发电路,控制触发脉冲的宽度和频率。
还需要设计一个电源电路,将单片机和晶闸管连接在一起。
单片机和晶闸管的工作电压一般是不同的,需要通过适当的电平转换电路将其连接起来。
同时,为了保护单片机和晶闸管不受电压的干扰,还需要添加适当的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
需要编程控制单片机的IO口输出高低电平,实现对晶闸管的控制。
通过调整触发脉冲的宽度和频率,可以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添加传感器等外部设备,实时监测电流大小,实现闭环控制。
四、应用实例单片机驱动晶闸管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
比如,可以用于交流电调光系统、交流电压调节系统、交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等。
通过单片机的编程控制,可以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晶闸管驱动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晶闸管驱动电路研究。
实验目的:了解晶闸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学习晶闸管的驱动电路的
设计和应用。
实验器材:晶闸管,二极管,电阻,接线板,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实验原理:晶闸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控制电流的能力。
它由四
个区域组成,即PNPN结构。
当控制电极施加一定的触发脉冲时,晶闸管
就可以在两个极之间形成通道,电流即可从正向导通,形成低电阻状态,
实现功率放大或控制。
晶闸管驱动电路主要包括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两部分。
触发电路的作
用是将外部触发信号转化为合适的脉冲信号,使晶闸管工作。
保护电路的
作用是保护晶闸管避免过流或过压损坏。
实验步骤:
1.将晶闸管与二极管按照电路图连接,搭建好触发电路和保护电路的
接线板。
2.接通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并观察输出脉
冲波形。
3.调整触发脉冲的幅值和相位,观察晶闸管的导通情况。
4.调整负载电阻,观察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5.将保护电路的保护设置改变,观察晶闸管的保护效果。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到晶闸管的导通和截止现象,并了解到晶闸管的驱动电路设计与应用。
实验分析:
晶闸管驱动电路是实现晶闸管加工作的关键部分,合适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元件,可以实现晶闸管的合理控制和保护。
实验结论:
学习晶闸管驱动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掌握晶闸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对于工业应用、电子设计等方面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晶闸管保护电路
[2009-4-2] 字号:[小][中][大]
晶闸管的保护电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适当的地方安装保护器件,例如,R—C阻容吸收回路、限流电感、快速熔断器、压敏电阻或硒堆等。
再一种则是采用电子保护电路,检测设备的输出电压或输入电流,当输出电压或输入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借助整流触发控制系统使整流桥短时内工作于有源逆变工作状态,从而抑制过电压或过电流的数值。
一. 晶闸管的过流保护
晶闸管设备产生过电流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整流电路内部原因, 如整流晶闸管损坏, 触发电路或控制系统有故障等; 其中整流桥晶闸管损坏类较为严重, 一般是由于晶闸管因过电压而击穿,造成无正、反向阻断能力,它相当于整流桥臂发生永久性短路,使在另外两桥臂晶闸管导通时,无法正常换流,因而产生线间短路引起过电流.另一类则是整流桥负载外电路发生短路而引起的过电流,这类情况时有发生,因为整流桥的负载实质是逆变桥, 逆变电路换流失败,就相当于整流桥负载短路。
另外,如整流变压器中心点接地,当逆变负载回路接触大地时,也会发生整流桥相对地短路。
1. 对于第一类过流,即整流桥内部原因引起的过流,以及逆变器负载回路接地时,可以采用第一种保护措施,最常见的就是接入快速熔短器的方式。
见图1。
快速熔短器的接入方式共有三种,其特点和快速熔短器的额定电流见表1。
图1:快速熔短器的接入方法
表1:快速熔短器的接入方式、特点和额定电流
表2:整流电路型式与系数K C的关系表
2. 对于第二类过流,即整流桥负载外电路发生短路而引起的过电流,则应当采用电子电路进行保护。
常见过流保护原理图如下
图2:过流保护原理图
二. 晶闸管的过压保护
晶闸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由交流供电电网进入的操作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的侵袭。
同时,设备自身运行中以及非正常运行中也有过电压出现。
1.过电压保护的第一种方法是并接R—C阻容吸收回路,以及用压敏电阻或硒堆等非线性元件加以抑制。
见图3和图4。
2. 过电压保护的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电子电路进行保护。
常见的电子保护原理图如下:
图5:过压保护原理图
三. 电流上升率、电压上升率的抑制保护
1. 电流上升率di/dt的抑制
晶闸管初开通时电流集中在靠近门极的阴极表面较小的区域,局部电流密度很大,然后以0.1mm/s的扩展速度将电流扩展到整个阴极面,若晶闸管开通时电流上升率di/dt过大,会导致PN结击穿,必须限制晶闸管的电流上升率使其在合适的范围内。
其有效办法是在晶闸管的阳极回路串联入电感。
如下图:
图6:串联电感抑制回路
2. 电压上升率dv/dt的抑制
加在晶闸管上的正向电压上升率dv/dt也应有所限制,如果dv/dt过大,由于晶闸管结电容的存在而产生较大的位移电流,该电流可以实际上起到触发电流的作用,使晶闸管正向阻断能力下降,严重时引起晶闸管误导通。
为抑制dv/dt的作用,可以在晶闸管两端并联R—C阻容吸收回路。
如下图:
图7:并联R—C阻容吸收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