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有不同说法,但城市一旦形成、产生,即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断发展,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城市产生和早期发展阶段;②中世纪阶段(前工业化社会时期);③工业化时期(近代时期);④当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时期)。

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先后出现在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公元前3000年前后,埃及形成统一的王国,建都提尼斯,后又建新都孟斐斯;公元前3000-25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开始国家的形成过程,出现了乌尔、巴比伦、亚速等以城市为中心的许多城市国家,在此影响下,小亚细亚和东地中海的克利特岛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城市文明。在此同时,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城、摩亨卓达罗城)和我国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也相继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欧洲、美洲、非洲的城市建立较晚,公元前1000年左右,欧洲城市首先在希腊出现,因铁矿开采导致的生产力大发展和地中海沿岸贸易往来的发展,希腊随后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如雅典、斯巴达等),其中雅典由于良好的地理条件发展成40万人口的当时最大城市;通过移民,希腊的城市文明还扩展到地中海西部和黑海地区。随着希腊文明的衰落,罗马开始强大,公元100年前后,罗马帝国控制了地中海和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各地建立行政中心、军事基地、市场,伦敦、巴黎等欧洲著名城市开始兴起。美洲最早的城市建立在公元前300年以前,非洲也在公元100年前就有城市的存在。

总之,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古代城市形成发展的共同特点:

1.城市大多座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

2.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

城市间没有严格的劳动地域分工,城市需要从各自的自然环境中生产自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内有不少农田,呈现田园景象。

3.城市规模小,职能单一

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商品经济很薄弱,规模较小(乌尔城,80公顷2.4万人;我国的夏城:0.2km2,商丘、郑州、安阳、殷墟:24-25km2)。城市职能主要为政治职能。

4.城市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防御功能

统治者为维护其特权,在政治、军事、宗教等目的下,城市往往以教堂、宗庙、宫殿为中心,挖壕筑墙、造城设关,并按等级制度布置居住区和各阶级活动范围。

5.城市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

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即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罗马灭亡(公元5世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此时的生产技术、交通运输、商品交换均较奴隶社会有很大发展,使城市中手工劳动者人数增多,同时城市的职能也从单一的行政职能逐步转变为各种生产地、交通贸易中心。但在中世纪的前半期,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战争频繁以及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农业发展缓慢,导致城市规模、城市数量不仅没有明显增加,甚至衰落;在中世纪后半期,欧洲城市文明再度升起,城市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特点

表现在:

1.城市经济职能加强,改变了单一的政治职能状态

这时的城市除作为区域的政治中心外,还担负着手工产品生产、商品交换、商业服务等职能。即“市”的色彩日益增强。

①商品性农业发展→手工业繁荣→以新兴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兴起,尤其在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出现一批专业性城市;

②水陆运输发达、商业贸易繁盛的地区→工商业性城市和商业服务性城市出现;

③沿海港口→形成港口贸易城市。

2.城市规模有所扩大,中小城镇数量增多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多→城市中聚集的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巴黎:27.5万;威尼斯:10万;伦敦、罗马:5万)。但总体而言,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人口规模仍较小。

3.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

在封建统治下,城市间的纵向等级关系密切,基本形成了行政系统的城市纵向体系(上级城市主宰着下级城市,下级城市为上级城市的“臣民”)。同时,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为保护共同的政治、商业利益,城市间的横向联系也在加强,产生许多以城市为单元的政治性同盟、政治客体[如汉萨同盟]。

4.城市还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

工商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大,城市的发展还不是依靠自身的经济力,而是取决于农业的繁荣。

三、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

主要指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的城市,这是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产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工业规模扩大、在城市集聚→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规模、分布、功能都得到迅速增长和扩展。铁路、火车的出现→城市由紧凑型向郊区发展;工业发展导致煤炭、铁矿等主要矿产地和沿海干旱、港口城市发展,导致城市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其特点为:

1.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工业在城市集聚→就业岗位增多→居民收入提高,文化、教育、福利事业的完备→与乡村形成鲜明的反差→产生巨大吸引力。当时的城市就是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在城乡经济文化差距巨大,乡村人口盲目流入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产业革命推动下,英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大批工业城市成长起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2.城市高度偏集于矿产地和沿海港口

工业对资源的高度依赖→煤、铁等资源富集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外扩张、移民→沿海港口城市发展。→新建城市、发展迅速的城市均集中在矿产地和沿海港口。

3.城市体系结构发生变化

殖民→殖民地国家的港口和矿产地城市畸形发展→开始近代城市化进程→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和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

4.世界城市体系逐步形成

由于资本主义的扩张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建立→世界性的城市体系开始形成。此时,城市是各国的商业中心、工业基地,集聚着社会的大多数财富,在城乡关系中居主导地位,已真正成为国家和

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发展中心。

第二节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20世纪以来,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看,二战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仅表现为部分发达的工业国,继英国后,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十多个工业化国家相继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普遍繁荣,特别是发达国家战后城市重建和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工业化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进程。一般把二战后的世界城市化发展阶段称为“当代城市化阶段”。与以往相比,当代世界城市化有以下特点:

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世界上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和世界城市化主要在二战后,结合城市重建、国家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后经济社会的需要,以及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进行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世界生产力快速发展→世界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表现在:

(一)世界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城市人口:全世界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7.34亿增长到2000年的28.54亿,增长了近4倍,预计到2030年达51亿,即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近7倍。

2.城市化水平:全世界城市化水平从1950年的29.2%增长到2000年的46.6%,年增长率达2.8%,预计到203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可达61.1%,2000—2030年年均增长率仍可达2.0%。

(二)城市化速度和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显著

1.从城市化速度看:1950~198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仍在加快,城市人口年均增长1.95%;但80年后,发展速度减缓,1980~2000年,城市人口年均增长0.88%,预计2000~2030年仅为0.22%。发展中国家则保持快速增长:1950~1980年,城市人口年均增长4.13%;1980~2000年为3.45%;预计2001~2030年为

2.59%。

2.从城市化水平看:发达国家早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就达5

3.8%,1980年以前城市化水平仍较快,30年上升了16.4%;到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7

4.4%,2030年达83.7%。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1980年以前,尽管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城市化水平提高不快,30年上升了12.2%,到1980年仅为29.2%;2000年为39.3%;2030年为57.3%。

【发展中国家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此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不平衡。①发达国家内部:北欧、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1960年起就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战后发展趋缓;东欧、南欧、日本则在1980年前发展迅速,80年后趋缓。②发展中国家内部:亚洲“四小”、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西亚石油输出国等因战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和地区;而东非、西非、中非、东亚、东南亚及南亚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地区。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化速度关系密切→经济起飞阶段是城市化最快的阶段。

二、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二战后,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同时,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city)、巨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数量剧增

按人口规模,我国一般把人口<20万称为小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50-100万为特大城市[其中,>400万为超级城市,>800万为巨城市(城市集聚区、城市群)]。

1950—2015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数量及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

等级规模指标1950 1965 1980 1995 2010 2015

>1000万数量

%

1

1.6

3

3.3

5

4.3

14

7.6

23

10.1

26

10.6

500-1000万数量

%

7

5.6

13

7.7

21

9.0

23

6.7

32

6.4

38

6.7

100-500万数量

%

75

18.7

120

19.3

187

20.3

288

22.0

419

23.6

463

23.6

50-100万数量

%

106

9.8

155

9.4

229

9.1

337

9.0

397

7.8

407

7.1

>50万合计% 35.8 39.7 42.7 45.3 47.8 47.9

由此可知,>50万的大城市数量:1950年的189个→1995年的662个→2015年的934个;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35.8%→45.3%→47.9%;其中,>500万的巨大城市数量:8个→37个→64个;比重:7.2%→14.3%→17.3%。

由此可看出特大城市化趋势十分显著[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二)城市集聚区、大都市带出现

城市集聚区(城市群、巨城市):是指一定区域内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城市相互组成的整体,其形成和组合有两种形式:①以某一大城市为核心,逐步向外扩展,在其周围形成若干中、小城市,相互组合成团状(如:伦敦、纽约、巴黎、莫斯科、上海等);②由若干座规模相仿的城市组成的多核心城市集聚区[如:东京—横滨、大阪-神户、鲁尔、顿巴、荷兰兰斯塔德(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

大都市带(城市带、大城市连绵区):是指以若干个大城市为中心,大小城市及已经城市化了的地区呈带状连绵分布,许多大都市区首尾相连的规模巨大的城市集聚区。[其特点和大都市带的情况见第二章]

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换规律看,城市化地域推进过程,一般可分为:①初期集中城市化阶段;②中期分散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阶段;③后期广域城市化(逆城市化)阶段三个阶段。战后一些发达国家的集中城市化已退居次要地位,城市化更多表现为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等过程。

(一)集中城市化阶段

这一阶段,社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工业化、集聚效益→工业集聚→城市人口剧增→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发展进入到集中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特别是二战后,发达国家经过战后恢复,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和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后,民族经济增

长→大大推动了世界范围的集中城市化过程。

但人口、产业、资本向城市过度集中→劳动力过剩、失业率上升、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犯罪率上升→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城市化进入第二阶段。

(二)分散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

1.人口的郊区化:中心城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与经济水平提高、居民追求优美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矛盾→中产阶级纷纷离开中心城到较远郊区选择居住地→城郊地区人口膨胀,第三产业集聚→卫星城镇由于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此时的中心城产业继续集中,两者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起来,形成城市地域(城市圈)——[近郊卫星城市(中心城市外围)→远郊卫星城市(城市通勤圈内的独立城镇)→地方城市(通勤圈外侧、脱离大城市圈而独立存在的城市)]。→城市群→城市带。

——大都市区、城市积聚区、大都市带都是城市空间范围扩大,分散城市化的结果。

2.产业的郊区化:人口的郊区化虽解决了集中城市化的一些弊端,但生产、生活的分离→大城市圈交通堵塞、通勤不便→促使产业向郊区迁移(尤其向城乡结合部迁移,从商业服务业→事务部门→第二产业)。

产业的郊区化标志着郊区城市化已进入到后期,此时中心城人口减少,郊区人口迅速增加(1980年美国总人口的40%,城市人口的60%生活在郊区,整个7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提高了15%)。

(三)广域城市化阶段

即逆城市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心城人口继续外迁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减缓,到后期也开始迁往小城镇和农村→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而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整个社会进入到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最早出现在英国,1961~1971年,大伦敦人口减少0.8%,6个大都市减少1%,新城增加28.5%,休闲度假城市增加9%;1971~1981年,大伦敦减少10.5.4%,6个大都市减少1%,新城增加21.2%,休闲度假城市增加2.7%。继英国后,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城市人口明显减少,而南部、西部资源能源丰富地区的人口显著增长。日本在1970年前大都市人口增长率大于小城市,1970年持平,1970年后大都市小于小城市,且两者的差距幅度扩大——发达国家逐步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对逆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失去了繁荣景象,出现高失业率、高犯罪率、空房增多等衰退、荒废现象,城市中心的空洞化明显。对此有两种看法:

①认为:城市这一人类聚居的空间组织形式正在衰退。

②认为:是城市扩展的新形式,城市发展的新方式,认为城市化正普遍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市的分散发展为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四)再城市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部分青年人向往城市生活和一些老年家庭为获得近便的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人口回流→政府对中心城进行重建、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兴建高质量住宅→中心城人口回升→再城市化现象。

1980年开始美国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开始有所增长,1980~1990年人口上升1.3%;英国大伦敦中心城人口连续30多年下降后,1985年开始缓慢增长。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还是处在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现

象尚未在各国、各城市普遍产生。】

[注:“+”:人口增加,“+ +”:大幅度增加;“-”:人口减少,“- -”:大幅度减少。]

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亚非拉落后国家,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特别是农村)→农村人口增长>农村经济的增长→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和普遍饥饿→为寻找工作机会和较好的生存环境→人口向城市集中(生计城市化)。

由于工业化和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大量流入的农村人口多数未被城市产业所吸收,生活在:①内城贫民窟区,②城郊木屋区过度城市化制约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度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不仅表现在城市人口增长过快,还表现在大城市数量激增,特别是首都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城市首位度高。

第三节中国城市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城市发展早,并产生过发达的城市文明。根据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解放前,我国城市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

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我国早在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农业经济,并开始出现永久性的村落,在4000~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部落间的战争激烈→出现了城市的萌芽——城堡。

在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早期城市的雏形[6座古城:河南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安阳后岗、山东章丘城子崖、寿光边线王等都为夏文化遗址]。夏商后,随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早期城市的形成(河南偃师二里头、四川广汉三星堆、湖北黄陂盘龙城、早商都郑州、晚商都殷墟等),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这时的城市数量少,分布不广(大多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上游地区);规模小,职能单一,各城市间联系不密切。

周代,奴隶制昌盛,随工商业发展,城市数量增加,特别是由于“分封制”的推行,诸侯各国纷纷建立统治中心→首邑城市急剧增加,并按宗法组织的大小,有不同的等级建制(王城居首、诸侯城列二、卿大夫都为三)。为满足统治者的生活需要→逐步渗入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城市除政治职能外,出现了多样性职能。城市的空间分布:由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和汾、渭河谷地,逐步向南扩展至汉水、淮河流域,向北扩展到太原、北京附近。

二、封建社会前期城市的发展

自春秋开始,我国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解体,到战国后期,封建制得到确立。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和城市发展活跃。当时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有(P83-84):

(一)都城—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1.春秋时期,西周覆灭,诸侯称霸→各大国各自控制着一块领地(对内控制卿大夫,对外控制小国)→在后期出现了郡县制→城市体系呈现出以多中心两级制为主的复杂局面。

2.到战国时期,通过兼并战争→诸侯国仅剩7个大国,郡县制进一步完善→多中心,王城—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

3.秦统一全国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演变为都城—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在行政隶属上形成了全国的行政中心城市网络。

(二)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自由经商的热潮、产生了独立商人阶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出现。

战国时期,在手工业、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商业城市。到战国末期,汉水谷地、山东半岛、长江流域的巴、蜀、吴、越、楚等地都有商业城市分布。

秦汉时期,为加强统治建设了一系列水陆交通运输设施(“驰道”、“直道”、“新道”、“灵渠”等)→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大批商贸城市兴起→使城市广布在中原大地和长江南北。但当时,我国城市仍主要集中在陕西关中的泾渭谷地到潼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部分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仅有零星分布。

(三)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

早期的城市处在城乡开始分化时期,往往没有城墙,也没有全面的城市规划。西周时为维护奴隶制等级和奴隶主利益,“城郭制”的城市规划思想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为城市防御→修筑城墙、护城河,形成完整的城郭制度。到秦汉时期,城郭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发展

汉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城市分布也以北方为主。东汉末年至东晋,由于长期战乱和北方游牧部族的入侵→大量人口的南迁→在北方经济和城市相对停滞的同时,南方自孙吴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至唐后期成为我国新的经济重心。→三国后,南方成为我国主要的城市发展地区,其的城市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隋唐时代,封建经济处于鼎盛时期,商品性农业发展,手工业城市大量兴起[以纺织为主的:定州(定县)、宋州(商丘)、益州(成都);以陶瓷制造为中心的:越州(绍兴)、邢州(内丘)、越鼎(泾阳)、洪州昌南镇(景德镇);以制茶为主的:祁门、剑南;其他手工业中心:扬州、宣州、徽州、潮州、襄阳、西安等]。→中间规模层次的城市逐渐增加→城市体系趋于成熟。

唐代由于行政区划的变革,全国设15个道→以首都—道治—郡府—县城四级行政中心为主体的城市体系;由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和发展,自秦以来首都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唐长安城人口达6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由于水运发达,在黄河、淮河、长江、大运河等航道两岸,形成了一批交通贸易型河港城市(扬州:处运河、长江交汇处,为黄淮江三大流域物资交汇中心,唐漕运、盐铁转运

中心);海上贸易的发展,促使楚州(淮安)、登州(蓬莱)、平州(卢龙)、温州、福州、潮州、泉州、广州等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大中商业城市,其中人口>10万的大城市有15个(北方5个,南方10个),此外有许多数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此时古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也开始繁荣起来。

宋代,一方面,生产工具的进步,经济作物的种植和耕作制度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冶金、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自秦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坊市制”全面瓦解→定时限地的古代型商业向全天侯、不受地点限制的近代商业转化;封闭的城市向开放型城市转化→大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经济职能加强→首次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开封:最多时近100万人;临安:达70万人,当时均为世界上最大城市);同时,起源于南北朝的镇和草市(市场,有①依郭草市;②农村的周期性市场)逐渐向地方行政系统转化→县以下的城市型聚落。另一方面,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制约、官商垄断和“崇本(农)抑末(商)”的赋税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从城市的空间布局看,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浙闽、两湖、两广地区城市的形成,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得到发展。

【宋代,特别是北宋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四、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发展

元、明、清三代,中国作为统一的国家没有分裂过,但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衰落,城市发展未能有较大突破,甚至在一些方面有所倒退。

元代,统治时间短,除云南划入版图,将一些集镇和采矿点开辟为城市外,城市发展不大。

明代,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政治、经济措施,手工业发展较快,并向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转变;农业上,出现了农产品,特别是经济作物的集中化种植,形成大量的商品农业(沿江下游的植棉区,太湖流域的桑蚕区,江南丘陵的茶叶区,两广、四川的甘蔗区等)→密切了城乡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城乡的共同发展→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商业城镇大量涌现。

清代,虽积极发展农业,稳定封建经济;但对手工业和商业采取压制政策(限制商品流通,禁止对外贸易等)→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但江南沿海城市有不同程度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发展较快,而北方和内地城市发展缓慢,甚至衰落。

此外,明清时期,大中城市也有一定程度发展,形成了北京、南京、苏州、广州、武汉等30多个大中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江浙两省占1/3,北方占1/4,越往北、往西,城市发展水平越低)。

五、近现代社会时期

鸦片战争后,沿江、沿海城市被迫开放为贸易口岸,外国资本入侵、商品倾销及西方工业、交通技术的引进→城市的职能和空间分布发生了根本变化。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出现了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

①先沿海、沿江,后东北地区的城市逐步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并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形成一批近代工商业城市和贸易性港口城市(如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广州、重庆等)。

②内地城市受资本主义工商业影响较小→基本上仍起着中心地的作用。

2.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区域差异明显

①大机器生产和工业技术的引进,沿海、沿江商埠的开放→产生了一批工矿业城市(抚顺、鞍山、

本溪、焦作、玉门等)和商贸城市(大连、青岛等);铁路的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在出现新的铁路枢纽城市(石家庄、徐州、株州等)、使铁路沿线的县城、小城镇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原有城市的发展(北京、济南、南昌、衡阳、柳州等)→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以往任何时期。

②由于我国煤铁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新兴的工矿业城市和铁路枢纽城市多位于华北、东北→北方再次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区,特别是东北。

南方地区城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条件较好的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等地(上海、武汉、重庆、南京、广州先后发展成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并在长江三角洲出现了城市密集带。其它区域的城市发展缓慢。

中西部绝大多数地区的城市,除抗战时期有部分城市短期发展外,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我国城市高度偏集于东南沿海、东北、华北。】

第四节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一、短暂发展时期(1953-1957)

1949年底,全国共有城市135个,市镇人口5765万;经过3年恢复,1952年城市有160个,市镇人口7163万,占12.5%。“一五”(1953~1957)期间,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促进全国城市化进程。1957年底达到城市总人口达到9949万,年均增长7.8%(自然增长3.3%,机械增长4.5%),城市化水平15.4%。

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程度、粮食产量、人均国民收入存在强相关关系,这是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时期。

“一五”计划的失误:(1)片面强调经济基础变革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试图通过加快私有制的改造来推进中国的工业化。(2)照搬前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过分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忽视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开始失调。

二、起伏波动时期(1958~1965)

1958~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全国不顾条件,大办各项事业,导致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城镇人口增加3100多万(其中农村招工1900多万),1960年城镇人口达1.31亿,占19.7%,出现了“过量城市化”。由于城市遍地发展,于是城市空间布局平衡化,城市重心西移。

1959、60年粮食连续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从1961年起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动员大批城镇人口返回农村。造成“逆城市化”现象。1963~1965年,提高市镇建制标准,城镇数量锐减[城市数:62年194个减至65年170个;小城镇由4429个减至3148(减少1/4)]。城市化水平降低(1965年城镇人口1.3亿,城市化水平18%)。

【1958~1963年,形成全国性的城乡人口第一次大对流。】

三、停滞时期(1966~1976)

由于十年动乱,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厂内迁,干部、知识分子受迫害迁往农村,再度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971年后,“上山下乡”运动逐渐停止,随着“五小工业”的发展,城镇企事业单位也开始从农村人口中招收职工,城市人口开始缓慢增长,但城镇人口增长低于总人口的增长,总体上城市化水平下降(1976年为17.4%)。

1965年开始的“三线”建设,因执行“山、散、洞”政策,在西南地区的群山中建立现代化大企

业,然后设市(十堰、渡口、六盘水等),使城市布局进一步均衡,重心向西南移动。

【1966~1977 年,形成全国性的城乡人口第二次大对流。】

四、过度时期(1977-1981年)

“文革”后,由于当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79年起国民经济进行第二次调整。

从1978年起,中央开始落实各项政策,使各类下放农村人员大规模返城。

1979-1981年间,城市非农业人口年递增率达4.8%,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足1%。1981年城市化水平达到20.2%,但跟经济发展不相符,因此是迈向正常发展前的过渡时期。

五、乡村城市化时期(1982-1991年)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承认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同时该文件也提出发展农村的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掀起了改革的第一次浪潮。包产到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就需要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于是促进了大量小城镇的发展。在小城镇发展的同时,一部分农民开始向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流动。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开始逐步推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允许外资、个体经济的发展、实施对外开放。

(一)过低城市化

?概念:城市化速度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

?原因:①户籍政策的限制;②“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方针的有效实施;③城市人口众多,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待业人口和大量的隐蔽性“失业”人口。

(二)乡村城市化

1.概念乡村城市化指一个或一群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亦即由乡村传统型向城市现代型渐进变革的过程,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乃至管理机构和思想观念等各种因素的演变在内。

2.我国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动力:自下而上、外力推动

转化形式:职业转移→→空间转移(小城镇、集镇)

发展模式:——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温州、阜阳模式(家庭工业);——珠江三角洲(外资带动型乡镇企业)

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使农村小城镇、集镇发展迅速。但由于户籍制度和人口统计关系导致统计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实际水平。总体而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乡村城市化的速度。

【乡村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特点,在考察各地区城市化水平时,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以消除统计口径带来的区域城市化水平的误差。】

六、快速城市化时期(1992年起至今)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大量的国际资本需要寻求新的投资空间,使传统产业出现了大转移的趋势。在国内,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党中央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决定。国内外有利形势的结合,使中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大城市、城市群的发展加速。

总之这段时期在中央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波动和城市化水平的波动日益趋于一致。

【由于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发展最为迅速,于是城市重心再次东移。】

第五节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

200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1.8%,城镇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达到5.434亿人,位居世界各国城镇人口数的首位。

就业非农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1980年我国就业非农化水平为31.3%,城市化水平为19.4%,两者之间的差为11.9个百分点;2003年两者的差距已缩小到10.4个百分点,表明城市化水平与就业的非农化水平已开始基本相适应。

二、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一)城市数量增长迅速

我国城市总数由1949年136个增加到2000年的663个(为4.88倍),其中特大城市由5个增加到40个,大城市由8个增加到54个,中等城市由17个增加到217个,小城市由106个增加到352个。 2003年,中国的城市数为660个,建制镇为20226个。

(二)各级城市数比重波动较大

就总体而言,1978年前特大、大、中等城市数量比重上升,而小城市、建制镇数量比重下降;1978年以后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发展最为迅速。

同时各个发展时期,城市规模体系的变动也较大:受“大跃进”的影响,1957~1960年特大、大城市数量快速增长;受三年困难时期、“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1960~1970年特大城市的“逆城市化”明显。中等城市自1984年以来保持相对稳定。

【由此可见,正常的城市化进程必须要有政治稳定作保证。】

三、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东北、华北、西北——城市化水平较高;沿海和中部地区——中等;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西南向中部延伸。

200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

70%以上:北京、天津、上海

50% ~70%:广东、辽宁、黑龙江

40%~50%:吉林、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海南、湖北

30~40%:山东、山西、重庆、陕西、青海、新疆、宁夏

25~30%:河北、安徽、江西、湖南、广西、四川

25%以下:河南、甘肃、云南、贵州、西藏

1990-2000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增加了9.68%,高于全国平均速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在华北、华南的沿海地区和位于长江中上游的重庆、湖北和湖南,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效应。而整个北方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各省、自治区的城市化速度普遍低于全国平均速度。

上海市城市化速度快速增加的原因:上海本地乡村城市化的结果;大量外来人口的移入。

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显著的原因:①与各地资源条件、工业布局、工业化水平呈正相关(东北、华北长期重点工业建设,城市数量多,规模大);②与各地的人口密度呈负相关(东部、中南部人口密度大);③与农业生产水平呈正相关;④与自然条件有关(如西北,人口、城市集中在谷地、盆地、绿洲)。

四、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

在对城市进行圈层划分的基础上,利用1982、1990和20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对北京、上海、广州进行了郊区化的实证研究,发现:1982-1990年间,北京中心区的人口出现负增长,上海中心区的人口几乎为零增长,而广州中心区的人口略有增长。但三个城市的郊区人口都有增长,其中近郊区成为人口增长最快的圈层。1990-2000年间,三个城市的中心区都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近郊区仍成为人口增长最快的圈层。

五、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1988年,周一星认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含港、澳)已经形成了两个都市连绵区,并认为辽中南、京津唐已有都市连绵区的雏形。其演化过程模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中小城市独立发展阶段

◆都市区形成阶段

◆都市区轴向扩展形成联合都市区阶段

◆都市连绵区雏形阶段

◆都市连绵区成型阶段

中国沿海四大区块的特征:

珠江三角洲:以广州、佛山;香港、深圳;澳门、珠海、中山;惠州;肇庆等城市为中心市,加上15个外围县组成6个都市区。它们在地域上已基本连在一起,总人口达2500万,总面积33010㎞2,组成穗港澳都市连绵区。

长江三角洲:上海市和江苏、浙江两省有14个地级市有条件形成自己的都市区。其中,从上海经苏州、无锡、常州至镇江的5个都市区已完成连片,它们与南京、扬州和南通3个都市区基本相连;

从上海经嘉兴至杭州、绍兴4个都市区也基本连片,与湖州、宁波两个都市区也基本相连。这个都市连绵区已经成形,总人口5110万人,占长江三角洲总人口的69.6%,是我国人口最多的都市连绵区。

京津唐地区: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唐山、秦皇岛和廊坊都达到了作为都市区中心市的标准,其中北京和天津形成两个大都市区,廊坊正在形成一个较小的都市区,而唐山和秦皇岛是两个孤立的中心市。这样京、津和廊坊三个都市区共同组成拥有1800万总人口和近1200万城镇人口的都市连绵区。

辽中南地区:辽宁中部有沈阳—抚顺—本溪和辽阳—鞍山两组共5个都市区相连,但它们尚未和大连、营口两个都市区相连。这个地区都市区总人口为1570万人,仍处于都市连绵区的发展过程之中。

1995年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沿海地区更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从此中国沿海都市连绵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使上述几个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核心地区的特征日益显现。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课程标准与教材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城市化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能够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学生还要会解释这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包含两方面影响,一是城市数量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城市居住地环境的变化,使教学最终归结在人地关系的理解上。 人教版地理教材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编排为一节内容,湘教版将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编排为两节内容,相比而言,湘教版关于城市化过程的内容比较丰富,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两个方面分类清楚。 ●具体内容 一般地域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都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一、城市化 1、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乡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注意城市化的三个表现,一个是人口向城市的集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二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需要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来接纳人口,提供服务。三是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包含三种类型①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②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③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从人口迁移来说 ①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平常我们在新闻中听到的,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多少,就是用城镇人口的比例来衡量的,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人口的比重,考虑到人口就业、为人口提供的各种服务等要素,它反映出来的是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②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城市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

城市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城市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城市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趋势和过程,主要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二、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保持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一种全球化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目前正处于加快推进城市化的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城市化进程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已成为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战略问题,全面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加快城市化进程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全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城市。

山东省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近年来,兖州市坚持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大规模实施了城市综合开发和旧城改造。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兖州市按照市域一体化思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将全市651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突出城市中心区的核心作用,坚持城镇并举、充分融合,形成市域一体化格局,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达到65%以上;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达到75%以上。通过强力发展,逐步建成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生态城,建成城市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城市品位切实提高,城市形象大为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的富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兖州。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高点定位、突出特色,以大气魄规划大蓝图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力、吸引力所在,有特色的城市才是有魅力的城市。城市特色首先来源于准确科学的城市规划定位。实施城市化战略,把兖州建设成为经济强市的高地、文化名市的亮点,必须以战略眼光规划城市,乐于请名家、聘高手,注意借鉴运用中外先进的理念和手法,充分展现城市特色和风格,提高城市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体现超前性、科学性、新颖性,努力实现个体与群

我国城市化现状进程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 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 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 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 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 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 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 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 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 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 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 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 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 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

城市化进程,发展历史

1.城市化 城市化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最主流的事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中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在未来的30年中,城市化将是中国社会变迁与转型的主流。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刚达到6.1亿人,城市化率约47%,每年增长将近一个百分点。在未来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达到75%左右,中国将会出现巨大的人口变迁过程,即将有6亿农业人口走进城市。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的变化。我们甚至可以以城市化进程度量房地产业的未来。每年城市人口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消化新增住宅供应的大半。以南京为例,根据建委统计,在2000-2005年,城市人口增加了125万,每年增长25万人,按照人居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每年城市人口增加的增量需求为750万,基本等同于每年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平均值。新增城市人口也为住房投资的转让和租金实现提供保障。南京市2020年人口要超过千万,基本上仍将持续每年增长20-30万人。 从城市化的数量来看,其是分阶段的,30%以下是城市化低水平时期(我国2000年前),30%以上是快速增长期,50%以上是平稳增长期,70%以上才是成熟期,而郑州是2011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郑州的城市化进程是41%,还有30—40年的黄金发展期。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时期。

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二是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因为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

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复习过程

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鲁峰 (襄樊市第八中学44100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能说出襄樊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2、培养学生合作调查环境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调查,认识市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2、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 3、通过学习,认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1、主要活动方式 实地调查、拍摄照片、查阅资料、绘制图画、撰写报告、课堂汇报讨论。 2、活动后延伸 引导学生将环境保护从观念走向实践,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复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多媒体展现复习题) 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实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不尽合理的。 请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当前,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耕地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盐碱化、沙漠化范围扩大) 2、为什么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用水量大量增加,水资源遭到污染, 浪费水现象严重) 3、森林资源大量破坏会造成什么恶果?(森林可调节温度、湿度、蒸 发、雨量,森林资源大量破坏会使地球上大自然的调节器失去调节作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4、矿产资源的开采中存在什么问题?(浪费矿产资源,破坏环境)

从以上问题,同学们不难看出,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行为会产生许多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会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所以人类有必要保护好自己生存的环境。 引入新课: 城市化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城市是人类进行创造的舞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城市规模的无限度扩大,工业进一步集中和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录像中烟囱林立,排放着浓浓的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烟雾,汽车拖着长长的“黑尾巴”行驶在光秃秃的公路上,河塘里泛着黑水,小区里、路边堆着各种垃圾,行人纷纷掩鼻而行) 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垃圾遍地等)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我们襄樊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正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很快,在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在上一周,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对全市特别是我们学校附近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各种污染的危害(选择常见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展开社会调查,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各种污染的知识,查询各种污染的危害,结合实地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每个小组有两个同学上讲台进行汇报,一个口头表达,另一个展示照片、图片)。 下面就请各组同学将调查的结果汇报给大家。 水污染调查 我们小组进行的是水污染调查(展示水体污染的图片和照片)。 水是生命的源泉。树木花草、蔬菜瓜果,缺水就会干枯死亡,飞禽走兽、家禽牲畜,没有水就无法生存。人体重量的60%是水,鱼体内80%是水。没有水,一切生命都会终止。但是,人所需的淡水、净水正在不断减少,至今,世界上有70%的河流受到污染,很多的陆地淡水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影响,都不能被人类所利用了。 水体污染对人类、生物会产生重大影响。请看这两幅漫画。这张讲的是由于水体污染,鱼类无法再在水中生存,它们要跑到钓鱼人的水桶中去换口气。这张画清楚地显示污染的水导致鱼儿也被污染,吃了鱼的人得病了……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襄樊水体污染的情况,我们小组在3月18日对樊城小清河进行了观察调查。一眼看去,这一段河流的河面上漂浮着粪便、腐烂菜叶、废弃塑料袋等垃圾,河水是暗黑色的,还闪闪发光,显然是有着油污。仔细寻找污染源,发现河流污染是由于船上渔民、河边居民、在菜场里卖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3.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表现及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习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说明】仔细阅读课本正文和阅读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 【自主预习案】(10分钟)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转移; (3)______________ 不断扩大 3.意义 (1)缩小______________。 (2)改善_______________。 (3)提高________________。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______________。(5)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城市化动力: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探究案】(30分钟) 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阅读P37~P38活动, (1)找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找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练习案】(5分钟) 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② 【课后探究】 城市化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径决途问题及其解6.5 城市化过程中的 泳杨立德清三中313201邮编 】标学【教目 一、知识目标 的原因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1.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问题 。2.学生认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 .通过分析环境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2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1 立正确的城市观、人口观、环境观。2.通过学习,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建 策.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和美化环境的意识;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3和法规。】重点【教学 问题,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 】难学点【教 的主要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具学【教工多媒体课 件。. 】过程【教学 【导入】,北京将,2008 向我们走来京申奥成功23 日,北.伴随着时间的脚步2001 年7 月年,北京城市环:到2008以什么样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请看屏幕.绿色奥运行动目标,污染物排 放总量持续削减,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市区环境质境质量将进一步改善家标准,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社会、经济、环境健康协调量按功能区划达到国?在城,北京目前的生态环

境怎么样呢.发展实际上这也是全世界所有中国人的目标.那么请看材料.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呢?年奥运会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但北京目前的生态环【展示】材料:北京申办2008境现状不容乐观,离绿色奥运的标准有较大距离:年北京的汉白,近301.地表水有机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污染加剧。大气环境质量差目的扬尘污染等环境污染玉雕像溶蚀严重,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不断开工的建设项依然严重拆迁和建设。目前,2008 年奥运会,北京城市大规模2.为了迎接 度递增。施工工地产20-30%的速1000 多个施工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每年以全市有近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健康。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于,填埋垃圾对的垃圾得到了技术处理,而填埋占了其中的70%北京目前有3.81%生有毒气体危害人染,产边环境等有很大影响,焚烧垃圾造成了大气污土壤、地下水和周体健康。 -这些污染的来源和从材料可知北京在城市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哪些方面?问题一:其 中)(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危害是什么?请各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它的来源和危害你们小组觉得在材料当中北京的环境污染指什么?第一小组【提问】1.,呢?第二小组呢?2..),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其他小组有要补充的3.吗? ( 学生回答时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看一下.材料中的环境污染指的是【讲解】好我们一起植物.它的危害是人体健康和动污染的来源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和噪声污染水体.我们可以看一幅漫画的繁殖.解释一下这幅漫画的含义?【提问】哪位同学能【学生】回答.,人吃了之工业废水中含镉这种重金属,用这样的水灌溉农作物【讲解】大概意思是对的..后,生病了和取暖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大气污染.它的来源有家庭炉灶【师】我们再来学习的烟气、)它的危害是产生酸雨、,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还有北方特有的沙尘暴.内容并展示沙尘暴、.空气污浊,危害人们健康(边讲边填写表格相应光化学烟雾,使城市)光化学烟雾、酸雨图片源是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来【讲解】好我们一起再看一下.、社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而噪声污染的来源是.和环境危害是人体健康.费 等. ) 边讲边填写表格相应内容它的危害是防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会活动.? 请各小组分析讨论对于以上出现的环境污染北京应采取哪些措施呢【承转】问题二:..建议.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并提出一些合理性的么建议?,你们小组对于北京的环境污染有什【提问】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呢??第三小组呢?第四小组呢)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第五小组呢? ( 学生回答时,同学们看,是关于北京市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讲解】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一下的措施:北京市治理环境污染。多天然气长管输线、推广使用天然气、电1、低硫优质煤等清洁燃料建设第二条陕京源。使用太阳能等天然能18的地方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部采用无铅汽油,为2、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净化装置,机动车尾气达标率为90%万辆机动车加装三元城市绿化覆盖率。3、防止市区扬尘,提高。、进行合理规划,将四环路以内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停产或搬迁4、加强污水治理。5。6、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一次性塑料回收率下取得的成绩:【师】我们再来看一年在治理环境污染中所取得的成绩:2004下降,市区全年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1、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四级以上天数大大减少。48.4%,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占93.7%座。917座水库中水质达标的2、水质有了较明显提高,监测的达标,夜间超标仍较明显。3、噪声方面,白天基本,生活垃圾无害化处1.4%,危险物处理率达到98.5%4、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一次性塑料回收率64%理率达到81.5%可能还存在一了环境污染外,【过渡】我想对于北京这么大的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除同学们考虑一下.还存在些其他的问题.哪些问题呢?教师加以引 导)(学生回答时, 【学生】回答.大;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度高,流动人口多,就业困难;工业

各国城市化进程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2002-2006 年全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与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化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当时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不足10%。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仅从10%上升到18%,到1950年也仅为37%。从1889年到1950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年均仅提高0.4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重新开始了赶超欧美的历程。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955年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为56.1%,到197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2%。在此期间,日本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年均增长近1.5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城市化己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5.9%,1980年则为76.2%。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各类城市已有688个,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个,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个,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597个。由于城市人口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缓。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很多居民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走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是美国的11倍,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20多年时间中就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单位时间内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选择了走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下表1描述了1920-1995年间,日本具有50万人口和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从该表可看出,长期以来日本大中城市人口在总城市人口中占90%以上的比重,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特色鲜明。 第四阶段:饱和阶段。截止2010年,日本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76.3%,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业人数也随之壮大。但是日本整体城市人口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饱和,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的人口均呈现零长。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提高与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预防,就我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杨乡”为对象,我利用寒假期间对我的家乡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走访调查,希望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更好地为我们国家建设提供建议。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1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淮安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边缘,面积1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万人。管理东湖、广州路、新港、枚乘路、张码5个办事处以及钵池、徐杨、南马厂3个乡,由于淮安市经济开发区不断招商引资,徐杨乡辖内10个村委会有8个村已被规划,被规划的村委会:大砖桥、新强、徐杨、熊胡、砖井、高张、严赵,以上已拆迁完毕,市委将村上居民安排在新建的安置小区,具体有:南方花园,新强小区,黄元小区,徐杨小区(徐杨中心社区),城东花园(富士康社区)。

为了更好了解第一手资料,我利用寒假时间对各个小区,商业街,工厂等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对小区住民,商铺店主,工人进行了访问与交流,最后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与总结,得出了城镇化过程中的4大问题 1.城镇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在开发区20多年的招商引资过程中,这里兴建了很多工厂,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空气,增大了pm2、5的浓度,造成了雾霾天气;工厂排放的废水被随意排放河中,这些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污染了水源,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也危害住民的身体健康;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地方人口开始增多,这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还有大量兴建建筑,产生很多噪音污染,建筑废渣污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土地拆迁破坏了很多绿化,热岛效应明显。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工厂废水废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加大绿化面积,加强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素质,垃圾回收利用,合理分类 2.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员就业问题 随着农田,房屋被征用,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收入来源,这些农民虽然没有其她技术特长,但就是数量庞大,如果不为她们提供工作岗位不仅一种劳动力的浪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2.3.1城市化及其进程

第三节城市化 课时1 城市化及其进程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知识体系梳理 城市化及其进程 1.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向①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②、乡村变为③的过程。 2.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 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④”形曲线。 3.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 (1)初期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⑤、发展较⑥。 (2)中期加速阶段:⑦和⑧向城市集中,城市化速度⑨,后出现⑩现象。 (3)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速度却,出现现象。 4.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1)发达国家:起步,水平,速度,进入后期成熟阶 段。 (2)发展中国家:起步、水平、速度,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预习效果检测 读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回答1~2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 A.①时期 B.②时期 C.③时期 D.④时期 2.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通常城市地域图层可分为老城区、近城区和远城区。下图中三个城市的人口均在500万以上,老城区均指新中国成立前的城市区域范围。读图,回答3~4题。 我国三个城市老城区人口密度变化图 3.上图三个城市中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的是(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甲城市和乙城市 4.下列关于图中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城市人口总数最多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数量有所下降 C.乙城市人口总数明显减少 D.人口密度变化最大的是乙城市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什么是城市化 [互动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市场的开放,上海市外来人口急剧增长:1984年为75万,1988年为125万,1993年迅速增加到281万。目前,上海的外来人口总量大约为500万~600万。这使得上海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分析,上海流入人口的主流是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自然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原有和新兴城镇转移和聚集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城乡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城镇化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我国城镇化存在着严重滞后 1.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12.46%增加到1999年的30.9%,年均增加0.39个百分点。但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仍严重滞后,1952年城镇化滞后工业化5.14个百分点,到1978年扩大到26.4个百分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重视了城市的发展,逐步将生产性城市向消费性城市转变,调整了城镇发展方针,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有所减缓,但仍然滞后,1990年滞后10.6个百分点,1998年滞后11.7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恰恰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呈鲜明的对比。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近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50~1970年间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始终超前于工业化过程。当人均GNP在2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速度开始加快,人均GNP在3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2.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据对世界有关国家1997年的GNP和城镇化水平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与同等收入国家城镇化水平相比仍然滞后,从表中分析可知,同我国人均GNP水平相当的13个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为45%,我国为30%,滞后了1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钱纳里的发展模型) 土库曼斯坦喀麦隆科特迪瓦刚果洪都拉斯 人均GNP(美元/人)630 650 690 660 700 城镇化率(%)45 46 57 29 45 人均GNP(美元/人)750 750 800 840 950 城镇化率(%)38 33 23 59 62 人均GNP(美元/人)1010 1040 1110 814 713 城镇化率(%)42 71 37 45 30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实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体制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延缓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城镇化的滞后。总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比,与亿万农民对成为城镇稳定居民的渴求相比,我国存在严重的城镇化滞后。 我国城镇化滞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加剧了人均占有耕地资源过少的矛盾,使农业和农村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抑制了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扩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