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污水回用水、南水北调
水等多种水源水质不同,保证率不同,实现其合理调配,优水优用、充 分发挥单方水效益,提高供水总量和供水保证率,保障用水安全。
7.3.3 区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也包含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
面,其一般形式为: (7.8)
式中,opt表示优化方向,包括最大化方向和最小化方向
泊和地下水库的调节,以实现水资源量在时间尺度上的合理配置。
(3)用水目标配置 根据用水户的用水特点和各水源的供水能力,
确定各供水目标的供水次序,进行部门间的水量分配。重点在于妥善解 决经济建设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城市与工业用水占用农业用水,以 及水资源多目标利用中的竞争性用水问题。
(4)水量水质配置
设流域或区域划分为K个子区,k=1, 2,…, K,子区k内有
I(k)个独立供水水源,M个公共供水水源,c = 1, 2,…, M,N
个跨流域水源,b = 1, 2,…, N,子区k内有J(k)个用水部门。
定义Rk = (rij)k (k = 1, 2,…, K),其中rijk为子区k内水源与用水 部门间的供需关系系数,i为不同供水水源,j为不同用水部
式是以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因其忽
略了用水部门效益函数下受到一定程度的
影响。
(3) 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原则的实质是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也可以理解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代际公平性原则。代际
公平指当代人为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水资源时不损害后
代人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机会。可持续性原则要求当代人 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保持水资源循环的整体性和再生 能力,使后代人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而不是掠夺性开 发利用,甚至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