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出版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九力绳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和应达到的目标本公司为了实现“规范服务树一流企业;关注顾客抓市场契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有配套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适时开展综合标准化和超前标准化活动,建立良好的标准化行为,为其它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建立基础和提供平台,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组织编制了《企业标准体系表》。
本标准体系表参考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结合企业现状及发展愿景编制。
体系表基本框架按照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编制,目的是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围绕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错必纠、有洞必补、有责必问,获得最佳工作秩序。
2 国内外标准概况2.1纳入标准体系的国内标准有:GB、GB/T等,标准的有效性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网站、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网等网站确认。
2.2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也从上述途径及标准文本中获得。
3体系表简介体系表由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及编制说明四部分构成。
3.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在《企业标准体系表》中明确规定。
3.1.1结构图包括:a)企业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b)技术标准子体系、管理标准子体系、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3.1.2结构图属性及内在联系本公司采用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型式为层次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分为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三个分体系,整个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通过工作标准的实施去促进监督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贯彻和实施。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
数字出版标准体系计划年底完成
2011年07月25日16:0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参与互动( 0 ) 【字体:↑大↓小】(记者程晓龙)7月22日举行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项目计划将于2011年12月底前完成。
《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报告》、《数字出版标准体系表》、《数字出版标准制定及实施指南》、《数字出版标准体系公共术语表》及11个相关分领域的研究报告届时将一并发布。
“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是新闻出版总署为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创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形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数字出版标准化体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支持并验收。
其整体目标是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构建数字出版领域的标准体系提供全面、详尽的依据,为制定各项数字出版标准奠定基础。
研究项目组长单位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组长单位为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北京书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分为数字报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数据库出版、手机出版等11个分领域,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具体承担,将就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发展趋势、标准体系的设计(编制)原则等进行详细说明。
“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表示,“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将严格按照时间计划推进,同时高度重视质量,充分征求业界和专家意见,反复论证,为制定各项数字出版标准奠定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和依据。
关于对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
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3017-200X)已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委托我局在我局网站()公开征求上海企业的意见。
请各有关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于2006年7月5日前将意见和建议提交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
联系人:刘旭阳
电话:54045500-2251 传真:54041067 地址:上海市长乐路1227号1204室邮编:200031
E-mail:**************.cn
附件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标准(征求意见稿)
附件2:《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3:《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表。
数字出版标准,真的要来了作者:来源:《编辑之友》2013年第04期编者按: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而诞生的新型出版业态——数字出版在现代信息产业、出版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产值规模更是突飞猛进。
但众所周知,数字出版标准不统一带来的资源浪费、信息孤岛等问题一再让业内人士焦灼,标准的滞后更是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短板,成为我们向出版强国转变进程的“心中之瘤”。
为了加快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管理部门于近两年来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继《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发布,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后,2012年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全面推进。
多项出版物应用标准已出版并发布, 4项数字出版格式标准、12项电子书内容标准、手机出版系列标准等进一步加快制订工作,数字出版内容质量的检测规范与标准的制订也开始启动。
这都意味着我国数字出版的规范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
而面对标准化带来的震荡或新格局,参与这场数字出版标准化进程的主人公,又将会怎样想、怎样做?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研究院、出版企业和数字技术企业的代表,为我们解读他们眼中的标准,分享他们在经历标准化变革中的心态、策略及对标准出台后的期许和建议。
本刊记者:数字出版标准的确立,对于一个传统出版机构而言,意味着未来参与数字出版的成本将可能降低,内容的数据交换、互通和共享将更便捷;对于整个出版行业来说,为实现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但这个业内翘首以盼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究竟是怎么样的?离我们到底远不远?您认为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或您所了解的它的进展和现状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刘颖丽:非常高兴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关心标准,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标准,在此我首先说说什么是标准,什么是标准体系。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它强调制订过程中利益相关方要经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以及实施过程中要共同遵守,它是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的。
一、企业标准体系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
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能够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以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最佳秩序,推动企业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外贸出口的效益型发展路子,增强全行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其组成单元是标准。
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它是研究、分析和优化标准体系的重要工具,是系统收集标准和编制标准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完善、有序的基础,是一种包括现有、应有和预计要发展的标准的全面蓝图。
编制本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将为本公司各级各类人员了解掌握标准和实施标准提供基本依据,为制定本公司企业标准化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本公司的经营理念和长远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二)、编制原则(1)目标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满足本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能够促进企业管理达到科学有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系统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在企业大系统中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3)层次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严格按标准的内在联系组成具有共性和个性特征的层次分明的统一体。
(4)协调原则——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一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以发挥体系的整体效能。
1(三)、编制要求(1)全面成套——企业标准体系表应力求全面成套,要充分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包括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凡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标准均应纳入体系。
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一、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现代化、集约化的重要保证,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对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就其概念来说,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凡是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都应该制定企业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促进标准的组成达到完整有序,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加速技术进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我公司编制标准体系表的重要参考依据有: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二、国内、外标准概况1985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发了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推动了全国各行业标准化体系表的编制,极大地提高了各行业标准化工作水平。
目前我国标准的发展已具备了《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和有关《行业标准体系表》,这两种标准体系表为企业乃至行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标准提供了丰富资源。
合理利用这两种资源,选择比较先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特点的标准,就能事半功倍地编制出比较先进、科学、合理的企业技术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企业标准化工作,他们把企业标准化工作当作企业的生命线,以标准化作为联系各项工作、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纽带。
标准化工作成为企业生产、技术发展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他们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体系。
三、标准体系表编制的原则(一)按照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规定,采用层次和序列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方式编制我公司的标准体系表。
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一、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现代化、集约化的重要保证,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对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就其概念来说,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凡是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求,都应该制定企业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促进标准的组成达到完整有序,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加速技术进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我公司编制标准体系表的重要参考依据有: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二、国内、外标准概况1985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发了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推动了全国各行业标准化体系表的编制,极大地提高了各行业标准化工作水平。
目前我国标准的发展已具备了《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体系表》和有关《行业标准体系表》,这两种标准体系表为企业乃至行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标准提供了丰富资源。
合理利用这两种资源,选择比较先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特点的标准,就能事半功倍地编制出比较先进、科学、合理的企业技术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企业标准化工作,他们把企业标准化工作当作企业的生命线,以标准化作为联系各项工作、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纽带。
标准化工作成为企业生产、技术发展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他们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体系。
三、标准体系表编制的原则(一)按照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规定,采用层次和序列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方式编制我公司的标准体系表。
《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信息的存在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出版也迅速成为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
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信息资源和以互联网出版的传播方式,给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大量数字出版资源依靠传统的编码制度出现兼容性、扩展性不足的问题,阻碍跨系统的信息互操作和交换,为行业发展和行政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其次,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也带来大量网络盗版问题。
网络出版虚拟性和自由性,给网络作品版权使用和版权归属的有效监管带来巨大困难。
实现对数字出版有效管理必须对新闻出版数字资源进行唯一标识,以实现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身份认证和识别。
各类数字资源在被唯一标识后将实现高效程序化生产、识别、传输和管理,大大提高新闻出版业生产效能和管理效率。
目前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技术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成熟的技术模式和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西方超过70%的出版社已经加入DOI系统,所注册的DOI数量接近3000万个,DOI的应用已经从期刊领域发展到电子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政府文档和科学数据等。
《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指出:“加强新闻出版标准化体系建设。
完成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体系等标准的制定,研究、制定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前沿标准。
”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
经过近10余年的发展,从单一解析到多重解析,从图书馆管理到版权管理,功能不断健全,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经逐步成为当代出版业进入到数字出版时代最重要的应用标准之一,也是未来我国新闻出版业标准体系中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
为此,2009年8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正式立项制定《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码结构》、《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码规则》及《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管理规范》三项行业标准,委托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组织标准制定工作。
二、简要工作情况
2009年8月25日,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专家讨论会。
会议决定正式成立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由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安秀敏、万方数据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郭晓峰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陈磊三人组成。
2009年9月3日,起草小组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召开内部讨论会,就撰写分工和有关工作机制进行了探讨。
2009年9月14日至11月30日,起草小组先后对微软、北京中数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研究院等业内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并搜集了国内外相关信息,获取了国内外在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方面研究和应用的大量第一手材料。
2009年12月25日,起草小组在万方数据研究院召开了内部碰头会,对前期调研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规划。
2010年1月15至4月30日,起草小组对ISO/TC46/SC9 N475进行了翻译,并根据前期收集的材料进行框架撰写和思路探讨。
2010年5月12日,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新闻出版业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标准座谈会。
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科技处处长冯宏声、起草小组成员与美国国家研究推进机构(CNRI)主席鲍勃凯恩(Bob Kahn)及夫人帕特丽斯(Patrice)、美国国家研究推进机构(CNRI)首席架构师孙洵对DOI的命名与解析系统——handle系统的全球应用现状、未来发展,申请handle系统国家级前缀码,采用handle系统对中国设计的唯一标识符系统进行解析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研讨。
2010年5月28日,起草小组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召开了内部讨论会,根据上海座谈会的精神对标准撰写思路进行了重新调整。
2010年6月1日至6月23日,起草小组完成了《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码结构》及《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编码规则》两项标准的草案稿初稿撰写工作。
2010年6月24日,起草小组成员在湖北大厦召开内部讨论会,一致认为《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三项标准中所用到的概念大部分相同,互补性较强,分别撰写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
起草小组决定将三个标准合并撰写,并将标准名称变更为《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
2010年6月25日至7月30日,起草小组对《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中编码结构部分及编码规则部分进行了修改,并在此基础上准备开始撰写管理规范部分。
2010年7月31日,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科技处调研员蔡京生在总署723会议室主持并召开了标准工作协调会,考虑到这个标识符在版权管理中的重要应用,确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加入起草小组并成为组长单位,负责组织安排今后的《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标准的撰写工作。
2010年7月31日至9月10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完成了对国际DOI最新标准草案的翻译工作。
起草小组在参考唯一标识符最新国际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并完成了《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管理规范部分。
2010年9月15日,起草小组在湖北大厦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了逐字推敲和细致修改,完成了《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标准草案稿。
2010年9月25日,起草小组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召开工作会,对《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标准草案稿进行了修改,并决定进入标准意见征求阶段。
三、《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主要内容
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Press and Publication Digital
Resource Identifier)是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的、永久的标识代码,简称PPRI。
本标准主要提出了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PPRI)的结构、编码规则和管理规范,主要从PPRI语法、PPRI分配原则、PPRI解析、PPRI元数据和PPRI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PPRI语法部分描述了PPRI的前缀和后缀的构成及编码原则,同时对PPRI的显示进行了强调。
PPRI分配原则部分从PPRI分配对象、分配粒度、PPRI描述、PPRI 的唯一性和PPRI的永久性五个角度提出了规范。
PPRI解析部分对PPRI具备的解析功能和解析特性提出了要求。
PPRI元数据部分从元数据功能和元数据创建两个方面对PPRI元数据的功能和创建要求进行了描述。
PPRI管理强调了PPRI由中国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注册中心统一管理,并指出中国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注册中心须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许可。
本标准共有两个附录。
附录A《PPRI的管理》是规范性附录,对中国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注册中心和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注册者的职责进行了描述。
附录B《PPRI元数据》为资料性附录,对PPRI的核心元数据进行了列举和功能说明。
四、关于标准的征求意见
根据标准化工作的规范程序要求,标准制定工作目前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现将《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征求意见稿)提交给管理部门、出版单位、出版科研单位等有关机构,希望各方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使标准更为成熟、完善。
《新闻出版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起草小组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