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琼州海峡客滚船三全六关五制安全监管服务机制

琼州海峡客滚船三全六关五制安全监管服务机制

琼州海峡客滚船三全六关五制安全监管服务机制
琼州海峡客滚船三全六关五制安全监管服务机制

琼州海峡客滚船“三全六关五制”安全监管服务机制

---“365”模式--

琼州海峡是连接海南省与内陆的海上交通咽喉通道,是全国“六区一线”重点水域,是海南经济社会的生命线、民生线,客滚船属全国“四类重点船舶”之一。海口海事局一直把琼州海峡客滚船的安全监管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建立和完善客滚船安全监管服务制度,着力探索和创新客滚船安全监管服务方式,着力夯实客滚船安全监管基础,逐步形成了琼州海峡客滚船“三全六关五制”安全监管服务机制(简称“365”模式),保障客滚船(舟)成为航行连接琼州海峡两岸的安全桥、放心桥,实现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的“安全、畅通、秩序、有效”。

“三全”是根本要求,“六关”是监管之重,“五制”是特色之举。“365”模式喻示了海口海事对琼州海峡客滚船全年365天不休和不间断的监管与服务。

一、“三全”是指全天候管控、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监管。

全天候管控:实施客滚船现场监管、动态监控、水上应急准备的全天候管控。

全方位覆盖:实施客滚船航运公司、船舶、船员及通航环境监管服务的全方位覆盖。

全过程监管:实施客滚船航行、停泊、作业的全过程监管服务。

二、“六关”是指严把公司管理关、船舶管理关、船员管理关、通航环境关、现场监管关和动态监控关。

严把公司管理关:建立公司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客滚船安全管理信息采集制度,实行日常监督检查与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信息通报,督促公司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推进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推动公司管理规范高效。

严把船舶管理关:实施客滚船“123”安检制度(每3个月的“一定期”,两岸海事的交叉安检,新投入营运、发生交通事故及重大节假日前的“三必查”),督促缺陷整改,保障船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严把船员管理关:实施客滚船船员管理重心转移,建立船员实操演练和配员值班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实施船员雾航、防台及险情隐患等安全知识专题教育和培训,推行船员违法集中脱产培训制度,增进船员安全和责任意识,提升船员适任能力。

严把通航环境关:推行通航网格化管理机制,突出客滚船通航网格管理;畅通信息通报渠道,联合整治琼州海峡碍航渔网,推进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健全日常巡航及领导带班巡航制度,实施常态、专项及联合多模式巡航,探索建立电子巡航;实行客滚船进出港限制性双向通航,保障客滚船进出港安全。

严把现场监管关:制定客滚船现场监督检查规范、标准,规范和统一客滚船现场监管工作;制定客滚船车辆旅客运输高峰期现场应急预案,保障车辆旅客运输高峰期客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严把动态监控关:推动调度指挥模式转变,推进港口调度系统的建立和信息通报,推动客滚船船载VDR的安装、升级改造和船舶内控视频系统建设及终端信息共享;充分发挥VTS、AIS、CCTV及船舶内控视频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实行客滚船航行计划和实时动态重点监控,协调船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安全须知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 安全须知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645-74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安全须知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目的:规范旅客、车辆上下船秩序,保障旅客、车辆和船舶安全。 二、适用范围:各客滚船舶旅客、车辆上下船。 三、基本原则: 1、上船时先上客后上车,下船时先下车后下客。 2、车辆、旅客分道上下,码头设施不允许时分时段上下车辆和旅客。 四、上下旅客、车辆前的准备 1、车辆、旅客上下船前,水手、客运工作人员应提前5分钟到达各自的岗位,检查有无影响作业的障碍,冬季还要做好防滑工作。 2、大副负责与港口协调商定旅客、车辆上下船的有关事项。 五、上车作业

1、大副负责车辆检票,同时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三超”车辆上船。 2、水手长负责在车辆舱入口处调度指挥车辆。 3、排车水手指挥安排车位,在车辆停稳后,告知司机关闭总电源及车上所有电器,刹紧手刹车,检查烟灰盒内烟头是否熄灭,带好贵重物品和船票、衣物等用品,关好车门、车窗。待司机离车后,对车辆进行系固。 4、车辆、旅客在同一通道上船时,应先上客后上车。车辆排到影响旅客上船时,应停止上车开始上客,旅客上船完毕再继续上车。 5、巡舱员负责车辆舱内的巡视检查。 6、舱内工作人员均有责任及时指挥、引导司机沿旅客通道,及时离开车辆舱,以及检查加固及查看有无其它安全隐患。 六、下车作业 1、船舶靠稳后,大副安排水手对车辆进行解固,并检查是否有木楔、链条未解除,是否影响车辆、行

川江及三峡库区客滚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川江及三峡库区客滚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川江及三峡库区客滚船的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人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川江及三峡库区从事运输的客滚船和停靠的码头及其所有人、经营人,以及搭乘的车辆、货物、乘客和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客滚船分为Ⅰ型客滚船和Ⅱ型客滚船。 第四条本规定由长江海事局及其所属相关海事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实施。 第二章船公司管理 第五条客滚船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及其他从业人员,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从业资质。 第六条客滚船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客滚船的安全管理,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取得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 第七条客滚船公司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等规定为客滚船配足合格的船员,加强对船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不得指使、强令船员违规作业。

第八条客滚船公司应当确保船长在客滚船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方面的绝对权力;必须赋予船长在船舶保安方面的决定权。 第九条客滚船公司应根据船舶的技术性能及航行水域的水文气象情况合理调度船舶和配载车辆。 第十一条客滚船公司必须配备公司保安员、船舶保安员。 第三章船舶管理 第十条客滚船应按规定持有海事管理机构及中国海事局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核发的有效船舶证书和文书,以及安全管理证书和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副本。 客滚船应当建立和实施船舶保安计划,取得船舶保安计划符合证明。 第十一条客滚船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包括客滚船巡视制度,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值班制度,司乘人员管理制度和船舶跳板安全操作程序等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客滚船应持有经船检机构核定的《车辆安全装载手册》,明确车辆装载及系固的具体方案和要求,并指定专人负责指挥乘客和车辆上下船舶,确保船舶均衡受载和保持足够的稳性。 第十三条客滚船应按《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和《船舶消防管理和检验技术要求》等有关技术标准,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救生设备。 客滚船应当根据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的规定配备保安设备。 第十四条客滚船应在公共场所张贴消防、救生演示图和有关应

船舶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目录 1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研究状况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4)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 2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5) 2.1 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 2.2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5) 2.3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 (6) 2.4 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6) 2.5 安全管理体系的保持 (7) 3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检查 (8) 3.1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检查的内容 (8) 3.2 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检查程序与方法 (9) 3.2.1 检查程序 (9) 3.2.2 检查方法 (10) 4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浅析研究 摘要:为了加强对航行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促进我国航运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先后强制实施,根据规则的要求各航运公司陆续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在研究《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和一些航运企业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如何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最后本文还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检查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船舶安全;建立;运行;有效性检查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on ship navigation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promote chinese shipping industry overal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the loc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 has forced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ules, the shipping companies began to buil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the loc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 and some shipping companies ship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安全须知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351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安全须知通 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安全须知 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目的:规范旅客、车辆上下船秩序,保障旅客、车辆和船舶安全。 二、适用范围:各客滚船舶旅客、车辆上下船。 三、基本原则: 1、上船时先上客后上车,下船时先下车后下客。 2、车辆、旅客分道上下,码头设施不允许时分时段上下车辆和旅客。 四、上下旅客、车辆前的准备 1、车辆、旅客上下船前,水手、客运工作人员应提前5分钟到达各自的岗位,检查有无影响作业的障碍,冬季还要做好防滑工作。 2、大副负责与港口协调商定旅客、车辆上下船的有关事项。 五、上车作业 1、大副负责车辆检票,同时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三超”车辆上船。

2、水手长负责在车辆舱入口处调度指挥车辆。 3、排车水手指挥安排车位,在车辆停稳后,告知司机关闭总电源及车上所有电器,刹紧手刹车,检查烟灰盒内烟头是否熄灭,带好贵重物品和船票、衣物等用品,关好车门、车窗。待司机离车后,对车辆进行系固。 4、车辆、旅客在同一通道上船时,应先上客后上车。车辆排到影响旅客上船时,应停止上车开始上客,旅客上船完毕再继续上车。 5、巡舱员负责车辆舱内的巡视检查。 6、舱内工作人员均有责任及时指挥、引导司机沿旅客通道,及时离开车辆舱,以及检查加固及查看有无其它安全隐患。 六、下车作业 1、船舶靠稳后,大副安排水手对车辆进行解固,并检查是否有木楔、链条未解除,是否影响车辆、行人安全。 2、解固完毕,通知司机进舱。 3、司机进舱后,提醒司机检查车辆解固情况。 4、水手长、水手指挥车辆按顺序下船。 5、车辆下船完毕,水手负责将加固器材归位。 6、车辆、旅客在同一通道下船时,应先安排影响旅客通行的车辆下船,再安排旅客下船。 7、水手、客运服务员人应劝阻旅客在车辆舱内停留,待

乘坐客滚船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doc

乘坐客滚船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乘坐客滚船安全5项注意事项 1、出行前要事先掌握天气预报,以免耽误行程。交通运输部不允许客运船舶超抗风等级航行,以减少旅客大风浪条件下的出行风险。目前,渤海湾客滚船抗风等级最大的为8级,阵风9级及以上天气时,海事部门将提前8个小时取消所有客运船舶的开航计划,因此,出行前要事先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2、行李包裹要有选择。乘船旅行和乘飞机一样,都要通过安检仪检查。旅客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和管制刀具,酒精度超过24度的酒精饮料也不准携带;看到别人携带违禁品时,也要予以劝阻或反映给船上的服务人员,以确保全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所驾随船车辆不得载有违禁品。一方面,车辆要经过大型安检仪及人工安检;另一方面,载运危险品的车辆不得故意隐瞒。对于瞒报查实者,主管方面将处以2-10万的行政处罚和行政拘留,一旦因瞒报车辆登船而引发了客滚船事故,还要面临巨额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 4、登船后必须熟悉所乘舱位的周围环境。重点牢记通向甲板的安全通道,客滚船所有通道下方都有明显的箭头标识,一旦遇有紧急情况,根据指示方向即可抵达旅客集中点。每个客舱内都有足量的救生衣,旅客登船后熟悉其穿戴方法,以便一旦发生情况,能尽快使用。 5、旅客要提高消防意识。客舱内均安装了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每层甲板显眼处都安装了灭火器、消防栓等,并设有集中吸烟室,旅客禁止在客舱内吸烟,也不要过量饮酒。如果发生局部失火、漏水或其他不安全迹象,应当尽快向乘务员报告,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在搞不清情况前,不可大声喧哗,以免引起全船人恐慌或影响其他乘客休息。 相关阅读:客滚船的特点

滚装船的特点是装卸效率高, 船舶周转快和水陆直达联运方便。但其缺点是重心高,稳性较差;横格舱壁少而影响抗沉性,甲板的强度也受到影响等。[1] 滚装船的装卸效率很高,每小时可达1000-2000吨,而且实现了从发货单位到收货单位的门-门直接运输,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货损和差错。此外,船与岸都不需起重设备,即使港口设备条件很差,客滚船也能高效率装卸。因此,滚装船成为迅速发展的新船型。[1] 滚装船船体结构的特点是甲板层数多,一般有2~6层。为使车辆在舱内通行无阻,货舱内不设横舱壁,舱内支柱也很少,因此,滚装船的结构强度和抗沉性较差。[1] 吃播文化不可取,健康安全尤为贵_高中议 论文1_高一议论文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个美女主播直播吃活章鱼不料被章鱼粘贴在脸上,造成破相。根据视屏显示,主播用力拉扯章鱼而章鱼却牢牢吸附在脸上和眼皮上,主播的脸甚至变形了,过了好一会,终于把章鱼拿下来了,脸上有好几处都流血了这个过程看得让人心惊胆战,让人没想到的是,主播最后还把这只章鱼活活生吃了,只能说这名主播太敬业了,把章鱼拿下来后不是第一时间去处理伤口,而是继续吃播,但这种行为也让笔者看得直反胃口。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目录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2.1 国外研究状况 (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5)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 2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6) 2.1 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 2.2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7) 2.3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 (8) 2.4 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8) 2.5 安全管理体系的保持 (8) 3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检查 (9) 3.1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检查的内容 (9) 3.2 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检查程序与方法 (11) 3.2.1 检查程序 (11) 3.2.2 检查方法 (11) 4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2)

建立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体系,且该体系必须符合公约、船旗国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以提高船舶营运安全,避免或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水上安全管理状况,同时也是我国航运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是国际海事组织和我国政府的强制措施,也是社会的需要,其目的是规范安全管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人员伤亡,保护水域环境和财产安全。研究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状况 海上交通安全评估研究在国外开展得比较早,但对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英国在很早以前就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及建立评价模型。英国多年来在安全评估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系统性安全评估的方法与理论并于上世纪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在船舶安全领域中推出和应用了综合安全评估(Formal Safety Assessment,简称FSA)的方法,取得满意的预期效果。从1979年到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先后针对人为因素和管理问题通过了9个大会决议。这些决议的通过为ISM规则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并最终形成了ISM规则。ISM规则的基本原理来源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它继承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体系管理原理、过程监控原理和人本原理,而安全管理体系是ISM规则的核心内容。随着ISM 规则的强制实旅,国外的学者也开始了对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上,或是在其他的行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等问题,研究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估很少。英国的学者Sii和H. S. 等于2001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上发表的文章“新奇的海事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技术”中对安全的评价提出了三种方法:专家决策法、人造神经网络法和模糊逻辑法,但文章并没有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及建立评价模型。 1.2.2国内研究现状 从1994年ISM规则成为强制性规则起,国内的许多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如邓跃进等同志于2002年在中国水运上发表的文章《国内航运公司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张蔚同志于1997年在世界海运上发表的文章《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其文件编制》和管永义同志于1998年在世界海运上发表的文章《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发证》等,这些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如何结合我国航运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和运行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对安全管理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目录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国外研究状况 (3)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 2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4) 2.1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 2.2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5) 2.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 (5) 2.4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6) 2.5安全管理体系的保持 (6) 3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检查 (7) 3.1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检查的内容 (7) 3.2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检查程序与方法 (8) 3.2.1检查程序 (8) 3.2.2检查方法 (9) 4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浅析研究 摘要:为了加强对航行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促进我国航运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先后强制实施,根据规则的要求各航运公司陆续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在研究《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和一些航运企业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如何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最后本文还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检查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船舶安全;建立;运行;有效性检查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on ship navigation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promote chinese shipping industry overal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the loc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 has forced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ules, the shipping companies began to buil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the loc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 and some shipping companies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explore how to establish the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lement. At last,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ship safety; establishment; operation; validity check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沿江河海各地的船舶和航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为了加强对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促进我国航运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部在总结ISM规则实施的基础上,于2002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根据该规则的要求,负责国内船舶营运的公司和其所营运的船舶应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和程序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机构的审核。由于船公司规模、体制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规则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了在执行规则,建立和运行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面对这种现象,研究国内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十分必要。 为了促进技术标准的执行,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海难事故,要求公司建立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体系,且该体系必须符合公约、船旗国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以提高船舶营运安全,避免或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国内安全管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安全须知(最新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安全须 知(最新版)

客滚船旅客和车辆上下船安全须知(最新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一、目的:规范旅客、车辆上下船秩序,保障旅客、车辆和船舶安全。 二、适用范围:各客滚船舶旅客、车辆上下船。 三、基本原则: 1、上船时先上客后上车,下船时先下车后下客。 2、车辆、旅客分道上下,码头设施不允许时分时段上下车辆和旅客。 四、上下旅客、车辆前的准备 1、车辆、旅客上下船前,水手、客运工作人员应提前5分钟到达各自的岗位,检查有无影响作业的障碍,冬季还要做好防滑工作。 2、大副负责与港口协调商定旅客、车辆上下船的有关事项。 五、上车作业 1、大副负责车辆检票,同时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三超”车辆上船。

2、水手长负责在车辆舱入口处调度指挥车辆。 3、排车水手指挥安排车位,在车辆停稳后,告知司机关闭总电源及车上所有电器,刹紧手刹车,检查烟灰盒内烟头是否熄灭,带好贵重物品和船票、衣物等用品,关好车门、车窗。待司机离车后,对车辆进行系固。 4、车辆、旅客在同一通道上船时,应先上客后上车。车辆排到影响旅客上船时,应停止上车开始上客,旅客上船完毕再继续上车。 5、巡舱员负责车辆舱内的巡视检查。 6、舱内工作人员均有责任及时指挥、引导司机沿旅客通道,及时离开车辆舱,以及检查加固及查看有无其它安全隐患。 六、下车作业 1、船舶靠稳后,大副安排水手对车辆进行解固,并检查是否有木楔、链条未解除,是否影响车辆、行人安全。 2、解固完毕,通知司机进舱。 3、司机进舱后,提醒司机检查车辆解固情况。 4、水手长、水手指挥车辆按顺序下船。 5、车辆下船完毕,水手负责将加固器材归位。 6、车辆、旅客在同一通道下船时,应先安排影响旅客通行的车辆

船舶管理制度

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维护水上交通运输秩序,严格安全管理职责,狠抓责任制落实,严厉打击违章、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常规管理 一、沙船、渔船业主要缴纳安全风险保证金1000-20000元/年,如遇到船上工作人员、船舶业主有违法、违规操作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从安全风险保证金里扣除。 二、安监办签字确认船舶平时无违法违规行为或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后,方能履行年审、检验相关手续。 三、安监办签字确认船舶平时无违法违规行为或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后,客渡船义工、渡工方能到财政办办理油料补贴。 会议制度 一、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船舶安全管理领导组成员会议,专题研究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工作,分析形势、制定措施、安排部署重大安全活动。 二、不定期召开船舶业主例会,镇安监办主持召开,全体船舶业主参加,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总结本季度工作,通报各类违法、违章情况,安排布置下季度工作。 三、船舶业主必须严格会议要求参会,不得无故缺席,确因特殊情况必须书面请假报镇安监办。 四、船舶业主认真遵守会议规则,如有违反者将扣安全保证金50元/次。

检查制度 一、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每年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不低于四次,镇安监办开展不定期的水上交通安全检查每月不低于五天,逢场天、重大节假日值班人员深入码头检查,遇到汛期、雨雾恶劣天气等不利通航条件及其解除时,船舶管理员利用电话、短信等有效手段及时发布禁航、通航信息。检查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深入到各渡口、码头,抓好现场监管,不得走形式、走过场。 二、检查对象:镇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捕捞作业等的各类船舶。 三、检查重点:鱼鳞嘴、盐渠、黄堆码头的客渡船、在河上作业的采砂船舶以及辖区水域上的自用船和渔船。 四、检查内容:各类船舶的证书、证件、签单放行落实情况,违章违法情况,船舶的检验及年审情况,救生衣配备及穿戴情况。 五、对检查出的隐患,应立即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查出违章、违法的事件,应及时办理,根据情节进行查处。

印发客滚船码头安全管理指南

印发客滚船码头安全管理指南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客滚船码头安全管理指南》(简称《指南》),指导各地加强客滚船码头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和规范客滚船码头滚装作业、车辆安全检查、疏散与应急等工作,加强源头管理,有效防范、精准治理,保障港口安全生产和客滚船运输安全。 为强化安全检查工作,《指南》明确,为渤海湾、琼州海峡省际航线提供服务的客滚船滚装码头,为长江三峡省际航线提供服务的载货汽车滚装码头,应配备货运车辆安全检查设备;为海上运输距离50海里以上、内河运输距离100公里以上的客滚航线提供服务的客滚船码头,宜配备货运车辆安全检查设备。 为消除和化解危险货物夹带、瞒报、漏报上船带来的重大安全风险,《指南》明确客滚船码头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登船车辆和载货信息填报制度,准确掌握车辆、驾驶员以及载货信息,特别是发货人、收货人、配载站点等信息。二是建立区域联动制度,客滚码头企业、客滚船公司之间实现滚装车辆违规信息共享,拒绝违规车辆登船,发挥联合惩戒作用。三是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明确禁止、限制载运危险货物目录,明确设备检查、人工检查操作要求,港口可依法开封验视。四是建立安检员培训考核制度,对安检员进行岗前培训、定期安全业务培训和考核评估,建立培训、考核档案。 针对客滚船码头滚装车辆港口作业安全特点,《指南》提出了码头作业和停车场管理有关安全要求,以及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码头车辆应急疏散要求。 据悉,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将《客滚船码头安全技术及管理要求》列入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制定计划,组织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发布了《指南》,并将在总结《指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尽快转化为标准发布。 【我要纠错】 交通运输部印发《客滚船码头安全管理指南》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客滚船码头安全管理指南》(简称《指南》),指导各地加强客滚船码头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和规范客滚船码头滚装作业、车辆安全检查、疏散与应急等工作,加强源头管理,有效防范、精准治理,保障港口安全生产和客滚船运输安全。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施工船舶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推进船舶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按照交通部2011年5号令及水上安全有关文件的具体要求,确保航道交通秩序的稳定,确保通航安全、吹填造陆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保障海上施工船舶、施工人员、设备设施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保护海洋环境。特制定项目部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机构: 1、项目部成立水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付组长 成员 2、船舶安全管理由项目部机务部门负责。 二、规章制度建设: 1、建立项目部船舶安全管理各项安全制度,包括目标责任书制度,船舶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 三、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水上安全的基础台帐,日常管理档案等。 2、船舶必须严格遵守执行《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3、严禁施工船舶穿越南疆港区航道,保持水域良好的通航环境。要求各施工船舶必须按照项目部指定的船舶进场航行路线行驶,避免船舶互相碰撞。 四、水上安全检查

1、认真执行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2、依法实施处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 3、及时发现整治隐患,按规定上报隐患和事故。 五、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工作 1、建立项目部水上交通事故预案。 2、及时处置各种水上交通安全险情。 3、定期开展应急演习。 六、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1、船舶管理人员、船舶船主等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的培训率达100%。 2、各类船舶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3、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活动,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 4、运用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群众性水上交通安全宣传。 七、事故控制目标 1、辖区无水上交通死亡事故发生。 2、非水上交通死亡事故控制目标范围之内。

船舶安全与管理汇总(上海海事大学-陈伟炯)

安全科学 1.安全科学的起源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安全(安全的定义),即远离危险,没有伤害、损失、威胁,没有事故发生。 研究安全(研究安全的意义)就是研究如何预知和分析危险,如何控制和消除危险。 危险(危险定义)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物变趋势,在人为因素、自然出亲的激发下演化成事故和灾难。 2.安全科学的基本要素结构 事故:“人、机、环境”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和不希望发生的破坏性事件。 安全科学的基本要素结构是由人、机、环境和控制四大要素成的四面体结构(人-机-环-管-系统)a区人—机关系区,表现为机对人的安全影响,人要适应和驾驭机.研究要点是人机安全响应,安全人机学是该区的重点 b区人—环境关系区,表现为环境对人的安全 影响、人要适应环境和适度改善环境, c区机—环境关系区,表现为环境对机的安全 影响,机要适应并保护环境; d区人、机、环境综合关系区,是事故的多发 区域和安全控制的重点区域。控制要素需充裕地覆盖人、机、环境要素及各关系区,主要包含法制、技术、规范、规则、标准、程序和方法。 在安全科学的人、机、环境、控制这四大要素中,“控制”一词的含义包括:管辖、支配、调节、驾驭、处理、指挥、管理、监督、克制、限制和抑制等。因此,“控制”不仅是指狭义的管理,还包含对人、机、环境的控制和调整.对险情、事故的控制和限制。国内航海界习惯上用“管理”取代“控制”一词,因此,船舶安全管理是指对船舶安全的广泛的控制。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发生规律) 事故发生的规律,阐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由于这些理论着重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消除、控制事故致因因素来防止事故发生,因此被称为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次事故中,可能会造成死亡或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害事 故300次。这一法则是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 W. Heinrich)统计分析了55万起工业伤害事故提出事故法则,又称1∶29∶300法则。 I.事故因果连锁论是探索 又称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早期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工人具有事故频发倾向,因此预防事故重在遴选人员。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该理论认为(定义),事故发生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海因里希认为(应对方法),企业安全的要点在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以中断事故连锁进程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博德在海因里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调企业管理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而亚当斯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基于管理的事故因果连锁。 2.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不希望的能量释放,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达及人和物的能量载体可预防事故的发生。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成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伤害事故。可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导致的损害。 常见的屏蔽措施有: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限制能量(例如国际上对客船装运危险品予以限量),防止能量积蓄(例如电器接地防静电.内燃机的冷却系统);延缓能量释放(例如货物的缓冲包装);设置屏蔽设施(例如船上的安全围栏,穿戴个人劳防用品等),在时间和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开(例如进入封闭舱室须经过足够时间的通风,危险货物装载应远离居住舱室);转移能量(例如直升飞机吊钩须先触地释放静电后人员才可接触,船舶破损漏油时将破舱油料转移舱柜等)。3.轨迹交又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如表l—2所示。在许 多情况下,人与物的不安全情况互为因果,轨迹交叉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物两因素的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同时同地 出现,来避免事故的发生。 4.事故损失偶发性法则 事故损失偶发性法则,指事故与伤害程度之间存在着偶然件的概率关系,也称海因里希法则,指的是同一人发生的330起同种违章事件中,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件数比为1:29:300。该法则是对认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无 害的经验论者的有力警告。例如:在油船机舱随意烧焊向空油舱的管系而导致爆炸沉没;在升降吊杆时直接用手控制起重索.导致失控而摔坏吊杆砸死人员等事故。这些事故部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所造成,肇事者的陈述都是:以前这样做从未出过事故,这次事故是因为没掌握好云云。显然,他们不了解“1:29;300法则”。该法则还说明事故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偶然性.同类事故并非产生相同的损失、为防止重大损害,惟一的途径是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控制观 较先进的事故控制观认为,事故是由某种隐患、危险或潜能构成的事故原点,在触发能量、偶合条件的作用下转化而成。只要控制或消除事故原点、触发能量、就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从防护角度,有下述10项危险因素防护原则:消灭潜在危险的原则;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距离防护原则;时间防护原则;屏蔽原则;坚固原则;薄弱环节原则(例如火警探头的熔断丝等);不予接近原则;闭锁原则(例如雷达的保护延时用以防止频繁开关而损坏磁控管);取代人员操作原则等。 科学的事故控制观将安全工作分为预测、预防、监测、应急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考虑安全科学的4大要素—人、机、环境、控制,进行系统化的安全控制。 科学的事故控制观与传统相比有如下改变:变纵向单科为横向综合,推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

探讨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管理实用版

YF-ED-J783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探讨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管理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探讨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管理 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渤海湾客滚船航运市 场现状,从船舶状态、船员素质、公司管理等 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安全生产隐患, 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措施与管理对 策,为相关部门及公司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客滚 船安全管理船舶状态船员素质管 理措施及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渤海湾客 滚船运输业发展迅猛,为拉动整个东北、内

蒙、京、津、冀及胶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渤海湾水上通道日益显现出我国“黄金水道”的作用。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忽视安全生产,造成重大沉船海难事故,我国航运业在这条航线上付出了惨痛的教训。仅从1997年5月至20xx年2月短短的不到6年时间内,就发生了5起重大沉船海难事故,其中有震惊中外的“11.24大舜轮沉没”事故,“鲁渤渡2”、“盛鲁”、“通惠”、“辽旅渡7”等客滚船的重大沉船事故,以及20xx 年11月16日“辽海轮”重大火灾事故,给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蒙上了阴影。为了更好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很有必要对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进行专题研究。 l渤海湾客滚船航运市场现状

浅谈客滚船安全文化建设(2021年)

浅谈客滚船安全文化建设 (2021年)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46

浅谈客滚船安全文化建设(2021年) 安全运输是客滚船永恒的主题。由于客滚船有着载客和装车的特点,对船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年来,我们在安全管理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极大地提高了客滚船安全可靠性和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贯穿生产活动始终,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麻痹。怎样才能使船员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始终绷紧安全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客滚船安全规章制度呢?实践证明:积极创建安全文化,是一条有效途径。 一、以人为本是客滚船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落实全员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激励和约束员工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和落实。众所周知,思想上的麻痹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安全知识的匮乏是对安

全生产最大的威胁,消除事故隐患,必须首先消除思想上的隐患,安全防范必须首先防范对事故隐患的麻木无知。因此,引导船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学习公司SMS体系文件,以安全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努力提高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实践中,注重把握“七个环节”:一是宣传发动。通过多层次的安全动员会,大力提高船员对上级安全工作部署、指示精神的理解度,对集团公司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的关注度,以及对本职本岗位安全职责的知晓度;二是营造氛围。船员生活和休息场所以及客区悬挂、张贴安全标语和安全宣传画,安全标语和学习资料成为船舶出现频率最高、船员接触最多的宣传媒介;三是全员参与。注重安全自我教育,发动船员为船舶安全工作建言献策,开展反思事故教训的活动,组织联系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和安全隐患,撰写安全学习心得,使安全文化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四是安全活动。经常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讲座、安全演讲和征文比赛、安全技术比武、安全实战演练等系列活动,开展征集安全生产警句、照片等活动;五是亲情嘱咐。利用亲人特殊情感的连接和利益关系,

客滚船码头安全技术及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客滚船码头安全技术及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0年9月

目录 一、工作简况 (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内容的论据 (5) 三、与我国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9) 四、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说明 (20) 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 (21) 六、对强制性国家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 (21) 七、与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关的政策措施 (21) 八、需要对外通报的建议及理由 (22)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22) 十、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22) 十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或者服务目录 (22)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22)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和调整<汽车禁用物质要求>等6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8〕82号)和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9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的通知》(交科技函〔2019〕267号)的要求,国家标准《客滚船码头安全技术及管理要求》的制定由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委托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和技术审查,标准计划编号为20183393-Q-348,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承担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二)标准制定的背景及必要性。 1977年,我国第一条客滚运输航线于在琼州海峡开通,随后渤海、东海、黄海、长江三峡等适航水域的客滚运输也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自驾游、岛际旅游的迅速发展以及多元经济体的参与,车、客运输量不断扩大,加快了客滚船码头的规模和装卸量的增加,同时客滚船码头安全作业与客滚水上运输安全紧密相关,客滚船码头装卸作业安全生产风险不容忽视。1997年强制性行业标准《客滚船码头安全技术及管理要求》(JT366—1997)发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客滚船码头港口作业,保障客滚船码头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二十年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相继制修订,与该标准相关的《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等标准规范也发生了修订和调整,对客滚船码头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1999年11·24特大海难、2004年“辽旅渡7”号客滚船沉没、2019年“渤海玛珠”号客滚船火灾等事故也暴露出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漏洞和不合理因素。综上所述,现行标准亟需进一步补充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客滚船码头港口安全水平,保障港口安全运营。 2016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3号)要求,通过对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制定目的、标准内容、使用范围及技术内容适用性开展评估,《客滚船码头安全技术及管理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