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课 古诗三首(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4课一课一练(含答案)1.古诗三首基础练习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满陂.(pōbēi) 寒漪.(yīqí)耘.田(yún gēng) 稚.子(zìzhì)玉磬.(qìn qìng) 供.耕织(ɡònɡɡōnɡ)二、读拼音,写词语。
chūn xiǎo gēng yún sāng yè bái zhòu()()()()三、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字母)1.童孙未解供.耕织( ) 2.也傍.桑阴学种瓜( ) A.提供 B.从事 A.靠近 B.傍晚3.童孙未解..吹( )..供耕织( ) 4.短笛无腔信口A.不能解释 B.不懂 A.随口 B.口信四、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兴”读“xìng”,该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弄冰》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描写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3.“忽作玻璃碎地声”中的“玻璃”指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诗都描写了儿童的形象。
()主题探究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1.农家繁忙景象。
(1)诗中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诗中______和______这一对反义词可以看出农民的辛劳。
2.孩童勤劳可爱“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稚子弄冰》1.(1)“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诗三首1.(2020北京海淀区期末模拟)用“√”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绩麻(jìjī) 供耕织(gōng gòng)稚子(zhuīzhì) 浸寒漪(yīqí)2.下列加粗词语在诗句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在田间播种)童孙未解供耕织(还不懂得)B.稚子金盆脱晓冰(幼小的孩子)稚子金盆脱晓冰(金属盆)C.山衔落日浸寒漪(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3.(2020北京海淀区期末模拟)根据要求写诗句。
(1)本课中描绘出乡村傍晚幽静美丽的自然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孩子们“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提在手中”这一过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表现了孩子们(寒天弄冰敲击银钲)之趣(在正确的选项上打“√”)。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掉在地上的声音比作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写作手法在古诗中很常见,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两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这两句诗选自《稚子弄冰》,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 ) b.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孩子们)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的声音像玉磬声一般穿林而过,忽然听到了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 )c.诗句中的“玻璃”指的是我们现代的玻璃。
( )d.这两句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味。
(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根据诗句的意思完成填空。
诗句描写的是一个牧童_______________,用笛子吹出________的曲子的场景。
②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第一课时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古诗三首(有答案)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yún tián sāng shù fú xiǎo二、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 昼.(zhòu zòu)出耘田夜绩.(jī jì)麻。
2. 彩丝穿取当.(dāng dàng)银钲.(zēng zhēng)。
3.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pō)。
三、形近字组词。
昼()耘()桑()晓()供()但()耕()嗓()浇()洪()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gēng yún sāng shù fú xiǎo(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吞________ 尽________ 动________ 赛________尽________ 昼________ 耘________ 塞________路________ 立________ 责________ 桑________鹭________ 笠________ 绩________ 嗓________三、读音明义。
1.“昼”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在“不舍昼夜”这个词语中,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供”有两个读音,分别是“ɡōnɡ”和“ɡònɡ”。
“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供”应读________,意思是______,“供耕织”的意思是_______。
“提供”的“供”应读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漪”读________(yī yǐ)。
“寒漪”在这句诗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黑板上挂着各种图片。
各种图片在黑板上挂着。
①田园里种着各种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阴下童孙学着种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缩句①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美丽的花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试题-第1课古诗三首部编版一、下列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幼稚(chì) 玉磬(qìng)B.陂池(bēi) 涟漪(qí)C.供品(gòng) 提供(gōng)二、读拼音,写字词。
天刚破xiǎo( ),白zhòu( )来临,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是啊,没有辛勤的ɡēnɡ yún( ),哪里有收获呢?三、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童孙未解供耕织( )A.理解,懂得。
B.讲明白,分析说明。
C.除去,除,废除,停止。
2.忽作玻璃碎地声( )A.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B.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3.短笛无腔信口吹( )A.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B.乐曲的调子。
C.说话的声音、语调。
四、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夸张B.比喻C.拟人(2)想象一下,写出诗句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 )→( )(3)这句诗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横”字表明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牧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无腔”“信口”也表现出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致。
(2)读这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课时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古诗三首答案一、1. gòng 2. zhòu 3.zhēng 4.bēi二、略三、1.zhòu 9 夜2.Y yún3.上下 sāng4.日 105.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6.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7.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1.② 2.③ 3.① 4.①五、1.× 2.√ 3.×六、1. 把麻搓成线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白天在田里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2.回去随口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者不成调的乐曲。
七、1.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征。
八、(一)1.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2.宋范成大3.农村见闻春耕忙碌景象4.流露出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1、(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一课一练练习(精编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第一课时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课时练(含答案)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
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第二课时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第1课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gēng yún hán yīsāng yè
二、.为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音节
huóhuò hé hè
1.他俩和________好了,真让人高兴。
2.水波声应和________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
3.爸爸正在和________水泥。
4.这件衣服我已经洗三和________了。
三、写出划线词和诗句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________
供:________
傍:________
桑阴:________
诗句:________
四、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是________时诗人________写的。
2.诗中写乡村里的男男女女白天晚上都要劳动,表现他们非常辛苦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小孩子们也已经学着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4.诗中流露出________的感情。
五、默写古诗《村晚》
村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诗人描写了________的情景。
展现了________的劳动场面,流露了诗人对________的赞扬。
(2)《稚子弄冰》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杨万里,诗人从小孩________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场景。
(3)在《村晚》一诗中,诗人描写了一幅宁静的________图,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
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歌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题目中“兴”读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3.写出“儿女”一词的古今意思:________、________。
4.先找出诗中表现农村儿童勤劳、可爱的诗句,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八、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
“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3.这首诗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昼夜耕耘寒漪桑叶
二、hé;hè;huó;huò
三、不能,不会;担任,从事,担负,参加;靠近;桑树阴下;小儿孙还不懂得
耕田织布,可是也在桑树阴模仿大人的样子学习种瓜
四、1.南宋;范成大;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赞扬农村儿童热爱劳动
五、(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破,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六、1.宋;范成大;农村劳动;劳动人民;劳动人民
2.宋;幼稚嗜玩;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
3.乡村晚景;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
七、1.宋;范成大
2.xīng;兴致、兴趣
3.男女;儿子和女儿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
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八、1.欲动
2.B
3.作者描写了土地、雨、草、花、荒地、竹笋。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
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