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选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821.73 KB
- 文档页数:17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质检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或质子本身B.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C.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安培通过实验测得的2. 有A 、B 、C 三个轻质小球,A 和B、B和C 、C 和A间都搓相互吸引的,如果A 带正电,则( )A.B 、C 球均带负电B.B、C 球都不带电C.B 球带负电,C 球带正电D.B 、C 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3. 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后产生了新的电荷B.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电子和正电荷同时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4. 下列几个物理量中,只有一个物理量的单位与其他几个不同,这个物理量是()A.电势B.电势差C.电势能D.电压5.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00 V/m,A、B两点相距10 cm,A、B两点的连线与电场线方向的夹角为60°,则U BA的值为()。
A.-5 VB.10 VC.-10 VD.-5V6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皆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之比为5: 1,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的吸引力为F1 ,如果让它们充分接触后再放冋各自原来的位罝上,此时相互作用力变为F2 ,则F1:F2为( )A. 5:2B. 5:4C. 5:6D. 5:97. 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B.点电荷的电荷量一定是19⨯ C1.610-C.实际存在的电荷都是点电荷D.体积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8. 真空中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导体球,其半径均为0.2r ,电荷量均为Q ,两球球心间的距离为r ,则两带电导体球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大小为( )A .等于22Q k r B.小于22Q k r C .大于22Q k rD .不能确定 9. 点电荷A 、B 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c 、d 是同一电场线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A 可能带负电B.c 点电场强度与d 点电场强度相同C. 电子从c 运动到d 过程中电势能保持不变D. c 点电势高于d 点电势10.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a 、b 为轨迹上的两点.若a 点电势为φa ,b 点电势为φ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φa >φb B.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φa <φb C.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φa >φb D.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φa <φb11. 在电场中的A 点放一个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时,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为F ,由此求得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若在A 点换一个电荷量为-2q 的试探电荷时,则A 点的电场强度( )A. 大小变为2E,方向与原来相同B. 大小变为2E,方向与原来相反C. 大小仍为E ,方向仍与原来相同D. 大小仍为E ,方向与原来相反1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场中,均有相互对称分布的a 、b 两点,其中电势和场强都相同的是( )第11题图第9题图13.如图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负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试卷(选考,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 :12 Ag :108 Cu :64一、选择题(共18小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8题,每题3分。
共44分)1、近年来,多地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或燃料电池作为动力,其主要目的是A .减少对大气的污染B .降低成本C .防止石油短缺D .加大发动机的动力【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石油中含较多杂质如硫元素的杂质,燃烧后硫被氧化,生成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杂质较多时,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多;而天然气含有杂质少,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 CO 2+2H 2O ,所以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燃烧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
考点:考查了化石能源的相关知识。
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硝酸铵 B .生石灰 C .氯化镁 D .食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故A 错误; B 、生石灰(CaO )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故B 正确;C 、氯化镁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C 错误; D 、食盐溶于水也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D 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的相关知识。
3、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H =+131.3kJ/mol 表示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 能量水袋食物水袋固体碎块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 mol C(S)和1 mol H2O(g)的能量总和大于1mol H2(g)和1mol CO(g)的能量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表述热化学方程式时,应表述出物质的状态,故A错误;B.、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故B 错误;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故D正确;故选:D。
平阳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英语一.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At what time will the woman take a taxi?A. 10:45 am.B. 11:15 am.C. 11:30 am.2. Who did the shopping?A. The woman.B. The man.C. Joan.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hotel.B. In a library.C. In a bookstore.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Physics is offered in spring.B. The man can put off physics this term.C. The man should take physics this term.5.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the evening.B. At noon.C. In the morn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this Friday?A. Have a lesson.B. Do some washing.C. See a film.7.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A. Next Friday.B. This Saturday.C. This Friday.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三个小题。
资料概述与简介 平阳二中2015学年第二学期质检考试 高二语文 2016.3 一、默写(共15分,每个空格1分) 1.(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2),。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刑罚不中,。
,言之必可行也。
(4),。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5)志士仁人,,。
(6)女奚不曰:其为人也,,乐以忘忧,。
(7)吾恐季孙之忧,,。
(8) ,不以人废言。
二、选择题(共36分,每个选择题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空旷 kuàng 古冢 zhǒng 创伤 chuàng 一哄而上 hōng B.毗邻 pí 佝偻 lóu 芜菁 jīng 冰凉砭骨 biān C.钻燧 suì 千乘 shèng 曲肱 gōng 莞尔而笑 wán D.八佾 yì 左祍 rèng 舞雩 yú 弋不射宿 sù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有条不紊,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B.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戏剧化的动作和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D.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中国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他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B.阳春三月,南雁荡山别有一番景色。
水光山色,光艳照人,叶至绿,水至清,真是秀色可餐,让人流连忘返。
C.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平阳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质检考试高二物理(学考)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把两张用软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它们会张开。
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 ( ) A .弹力 B .摩擦力 C .静电力 D .磁场力 2.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和质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B .均匀带电的绝缘球体在计算库仑力时一定能视为点电荷C .带电的细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视为点电荷D .带电的金属球一定不能视为点电荷3.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验电荷有关( ) A .电场强度 B .电势 C .电势差 D .电场力4.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112F B .34F C .43F D .12F 5.下列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 q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B.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 Q U =,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 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2E kQ r =,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和场源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D.根据公式AB AB U W q =,带电量为1C 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J ,则A 、B 点的电势差为1V6.在电场中的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其电量为q ,受到的电场力为F ,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 = F/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移去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0B .若检验电荷的电量变为4q ,则该点的场强变为4EC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D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方向均不变 7.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下列单位中的( )A .N ·CB .V·mC .V/mD .J/C8.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 、b 两点。
黑龙江省海南省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上我国领土南北方的冬季景色差异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平阳二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质检考试高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月份,影响我国黑龙江与海南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B .帕米尔高原与乌苏里江上的晨昏差异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 .黑龙江与海南的纬度差异较大,但气温年较差基本一致D.从乌苏里江一路向西到帕米尔高原,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2-3题。
2.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距海远近C.气温高低D.地表植被 3.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B.泥石流C.地震D.水土流失读我国某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图,回答4-5题。
4.A 、B 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A .同为盆地B .A 为山地、B 为盆地C .同为山地D .A 为盆地、B 为山地 5.等温线在E 、F 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 ) A .E 、F 两地的地势高于四周 B .E 、F 两地的地势低于四周 C .E 地的地势高、F 地的地势低D .E 地的地势高、F 地受海洋的影响大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回答6-7题。
6.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 .大湖萎缩而成 B .古河道残遗而成 C .人工挖掘而成 D .风力侵蚀而成7.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9题。
8.河流E的汛期为()A.春汛 B.夏汛 C.秋汛 D.冬汛9.图中F地是重要棉花生产基地,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棉花生长的最优条件是()A.气温高 B.降水多 C.沙性土壤 D.日照充足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a 表示资源开发B.b 表示生产活动C.c 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 表示废弃物排放 2.属于d 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煤矿开采造成地面沉降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C.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D.冰箱使用造成臭氧层破坏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 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 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 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4.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是( )①大量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种植 ②退耕还林还牧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发展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⑥改善耕地质量A.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①⑤⑥D.③⑤⑥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完成第5-6题。
5.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植树造林,发展果林业或经济林B.大量开垦荒地,建设商品粮基地C.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努力提高农业技术待育肥家畜深加工产品饲草料农副产品D.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6.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11年6月17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
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第7-8题。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二中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已知a∥α,b⊂α,则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或异面C.异面D.平行或异面2.(4分)直线3x+3y+1=0的倾斜角是()A.30°B.60°C.120° D.135°3.(4分)如果AB>0,BC>0,那么直线Ax﹣By﹣C=0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4分)已知两条直线l1:x+2ay﹣1=0,l2:x﹣4y=0,且l1∥l2,则满足条件a 的值为()A.B.C.﹣2 D.25.(4分)点P(x,y)在直线x+y﹣4=0上,O是原点,则|OP|的最小值是()A. B.2 C.D.26.(4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β,β∥γ,m⊥α,则m⊥γ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7.(4分)在如图的正方体中,M、N分别为棱BC和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为()A.30°B.45°C.60°D.90°8.(4分)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PA、PB、PC两两垂直,PA=1,PB=2,PC=3,且这个三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面的表面积为()A. B.56πC.14πD.64π9.(4分)直线y=kx+3与圆(x﹣2)2+(y﹣3)2=4相交于M,N两点,若,则k的取值范围是()A.B.C.D.10.(4分)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BB1,A1B1的中点.点P在该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则总能使MP与BN垂直的点P所构成的轨迹的周长等于()A.4 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两空每题6分,一空的每题4分,共28分)11.(4分)已知A(1,﹣2,1),B(2,2,2),点P在x轴上,且|PA|=|PB|,则点P的坐标为.12.(4分)如图Rt△O′A′B′是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O′B′=2,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13.(6分)若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棱柱的表面积为.则这个棱柱体积为.14.(6分)设A、B是直线3x+4y+3=0与圆x2+y2+4y=0的两个交点,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弦长|AB|为.15.(4分)直线x+y+c=0与圆x2+y2=4相交于不同两点,则c的取值范围是.16.(4分)已知圆C:(x﹣2)2+(y﹣1)2=5及点B(0,2),设P,Q分别是直线l:x+y+2=0和圆C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如图,已知△ABC的顶点为A(2,4),B(0,﹣2),C(﹣2,3),求:(Ⅰ)AB边上的中线CM所在直线的方程;(Ⅱ)AB边上的高线CH所在直线的方程.18.(12分)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E是PC的中点.(1)求证:平面EBD⊥平面ABCD;(2)求二面角E﹣BC﹣A的大小.19.(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PA⊥平面ABCD,点M,N分别为BC,PA的中点,且PA=AD=2,AB=1,AC=.(Ⅰ)证明:MN∥平面PCD;(Ⅱ)求直线MN与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切值.20.(14分)已知直线x﹣y+2=0和圆C:x2+y2﹣8x+12=0,过直线上的一点P(x0,y0)作两条直线PA,PB与圆C相切于A,B两点.①当P点坐标为(2,4)时,求以PC为直径的圆的方程,并求直线AB的方程;②设切线PA与PB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k1•k2=﹣7时,求点P的坐标.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二中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已知a∥α,b⊂α,则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或异面C.异面D.平行或异面【解答】解:∵直线a∥平面α,直线b在平面α内,∴a∥b,或a与b异面,故选:D.2.(4分)直线3x+3y+1=0的倾斜角是()A.30°B.60°C.120° D.135°【解答】解:直线3x+3y+1=0,即y=﹣x﹣故直线的斜率为:﹣1.设直线的斜率为α,则0°≤α<180°,且tanα=﹣1,故α=135°,故选:D.3.(4分)如果AB>0,BC>0,那么直线Ax﹣By﹣C=0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0,故直线的方程可化为,由AB>0,BC>0可得>0,<0,由斜率和截距的几何意义可知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故选:B.4.(4分)已知两条直线l1:x+2ay﹣1=0,l2:x﹣4y=0,且l1∥l2,则满足条件a 的值为()A.B.C.﹣2 D.2【解答】解:根据两条直线l1:x+2ay﹣1=0,l2:x﹣4y=0,且l1∥l2,可得,求得a=﹣2,故选:C.5.(4分)点P(x,y)在直线x+y﹣4=0上,O是原点,则|OP|的最小值是()A. B.2 C.D.2【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过O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垂足为P,此时|OP|最小,则原点(0,0)到直线x+y﹣4=0的距离d==2,即|OP|的最小值为2.故选:B.6.(4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β,β∥γ,m⊥α,则m⊥γ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答】解:对于①,因为n∥α,所以经过n作平面β,使β∩α=l,可得n∥l,又因为m⊥α,l⊂α,所以m⊥l,结合n∥l得m⊥n.由此可得①是真命题;对于②,因为α∥β且β∥γ,所以α∥γ,结合m⊥α,可得m⊥γ,故②是真命题;对于③,设直线m、n是位于正方体上底面所在平面内的相交直线,而平面α是正方体下底面所在的平面,则有m∥α且n∥α成立,但不能推出m∥n,故③不正确;对于④,设平面α、β、γ是位于正方体经过同一个顶点的三个面,则有α⊥γ且β⊥γ,但是α⊥β,推不出α∥β,故④不正确.综上所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和②故选:A.7.(4分)在如图的正方体中,M、N分别为棱BC和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为()A.30°B.45°C.60°D.90°【解答】解:连接C1B,D1A,AC,D1C,MN∥C1B∥D1A∴∠D1AC为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而三角形D1AC为等边三角形∴∠D1AC=60°故选:C.8.(4分)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PA、PB、PC两两垂直,PA=1,PB=2,PC=3,且这个三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面的表面积为()A. B.56πC.14πD.64π【解答】解: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PA、PB、PC两两互相垂直,它的外接球就是它扩展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求出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所以球的直径是,半径为,∴球的表面积:14π故选:C.9.(4分)直线y=kx+3与圆(x﹣2)2+(y﹣3)2=4相交于M,N两点,若,则k的取值范围是()A.B.C.D.【解答】解:圆(x﹣2)2+(y﹣3)2=4的圆心为(2,3),半径等于2,圆心到直线y=kx+3的距离等于d=由弦长公式得MN=2 ≥2 ,∴≤1,解得,故选:B.10.(4分)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BB1,A1B1的中点.点P在该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则总能使MP与BN垂直的点P所构成的轨迹的周长等于()A.4 B.C.D.【解答】解:如图,取CC1的中点G,连接DGMA,设BN交AM与点E,则MG ∥BC,∵BC⊥平面ABA1B1,NB⊂平面ABA1B1,∴NB⊥MG,∵正方体的棱长为1,M,N分别是A1B1,BB1的中点,△BEM中,∠MBE=30°,∠BME=60°∴∠MEB=90°,即BN⊥AM,MG∩AM=M,∴NB⊥平面ADGM,∴使NB与MP垂直的点P所构成的轨迹为矩形ADGM,∵正方体的棱长为1∴故由勾股定理可得,使B 1C与MP垂直的点P所构成的轨迹的周长等于2+.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两空每题6分,一空的每题4分,共28分)11.(4分)已知A(1,﹣2,1),B(2,2,2),点P在x轴上,且|PA|=|PB|,则点P的坐标为(3,0,0).【解答】解:∵点P在z轴上,∴可设点P(x,0,0).∵|PA|=|PB|,∴=,解得x=3.∴点P的坐标为(3,0,0).故答案为:(3,0,0)12.(4分)如图Rt△O′A′B′是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O′B′=2,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2.【解答】解:∵Rt△O'A'B'是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O'B'=2,∴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1×2=2故答案为:2,13.(6分)若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棱柱的表面积为.则这个棱柱体积为36.【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正三棱柱,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3,故底面边长为6,故底面面积为:=9,棱柱的高为:4,故棱柱的侧面积为:3×6×4=72,故棱柱的表面积为:;棱柱体积为:36故答案为:,3614.(6分)设A、B是直线3x+4y+3=0与圆x2+y2+4y=0的两个交点,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4x﹣3y﹣6=0,弦长|AB|为2.【解答】解:∵A、B是直线3x+4y+3=0与圆x2+y2+4y=0的两个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过圆的圆心,且和直线AB垂直,则垂直平方线的斜率k=,圆的标准方程是x2+(y+2)2=4,则圆心坐标为(0,﹣2),半径R=2,则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2=x,即4x﹣3y﹣6=0,圆心到直线AB的距离d==1,∴|AB|=2=2.故答案为:4x﹣3y﹣6=0,2.15.(4分)直线x+y+c=0与圆x2+y2=4相交于不同两点,则c的取值范围是.【解答】解:∵直线x+y+c=0与圆x2+y2=4相交于不同两点,∴<2,∴﹣2<c<2,∴c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16.(4分)已知圆C:(x﹣2)2+(y﹣1)2=5及点B(0,2),设P,Q分别是直线l:x+y+2=0和圆C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2.【解答】解:由于点B(0,2)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为B′(﹣4,﹣2),则|PB|+|PQ|=|PB′|+|PQ|≥|B′Q|,又B′到圆上点Q的最短距离为|B′C|﹣r=3﹣=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如图,已知△ABC的顶点为A(2,4),B(0,﹣2),C(﹣2,3),求:(Ⅰ)AB边上的中线CM所在直线的方程;(Ⅱ)AB边上的高线CH所在直线的方程.【解答】解:(Ⅰ)由题意可得,线段AB的中点M(1,1),再根据C(﹣2,3),可得AB边上的中线CM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2x+3y﹣5=0.(Ⅱ)由于直线AB的斜率为=3,故AB边上的高线CH的斜率为﹣,AB边上的高线CH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3=﹣(x+2),即3x+3y﹣7=0.18.(12分)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E是PC的中点.(1)求证:平面EBD⊥平面ABCD;(2)求二面角E﹣BC﹣A的大小.【解答】证明:(1)设AC∩BD=O,∵底面ABCD是正方形,∴O是AC中点,∵E,O分别为线段PC,AC的中点∴OE∥PA,∵PA⊥平面ABCD∴OE⊥平面ABCD∵OE⊂平面BDEPABCDE∴平面EBD⊥平面ABCD…(6分)解:(2)取线段BC的中点F,连接OF,EF∵ABCD是正方形,F是线段BC的中点O∴OF⊥平面BCF,∵OE⊥平面ABCD,∴OE⊥BC,∴BC⊥平面OEF∴EF⊥BC,∴∠EFO是二面角E﹣BC﹣A的平面角,…(9分)在直角三角形OEF中,OE=OF,∴∠EFO=45°,即二面角E﹣BC﹣A的大小为45°.…(12分)19.(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PA⊥平面ABCD,点M,N分别为BC,PA的中点,且PA=AD=2,AB=1,AC=.(Ⅰ)证明:MN∥平面PCD;(Ⅱ)求直线MN与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切值.【解答】解:(Ⅰ)证明:取PD中点E,连结NE,CE.∵N为PA中点,∴NE,又M为BC中点,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MC.∴NE MC,即MNEC为平行四边形,…(4分)∴MN∥CE∵EC⊂平面PCD,且MN⊄平面PCD,∴MN∥平面PCD.…(7分)(其它证法酌情给分)(Ⅱ)方法一:∵PA⊥平面ABCD,PA⊂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过M作MF⊥AD,则MF⊥平面PAD,连结NF.则∠MNF为直线MN与平面PAD所成的角,…(10分)由AB=1,,AD=2,得AC⊥CD,由AC•CD=AD•MF,得,在Rt△AMN中,AM=AN=1,得.在Rt△MNF中,,∴,直线MN与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5分)方法二:∵PA⊥平面ABCD,PA⊥AB,PA⊥AC,又∵AB=1,,BC=AD=2,∴AB2+AC2=BC2,AB⊥AC.…(9分)如图,分别以AB,AC,AP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N(0,0,1),P(0,0,2),,∴,,,…(11分)设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则由,令y=1得,…(13分)设MN与平面PAD所成的角为θ,则,∴MN与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5分)20.(14分)已知直线x﹣y+2=0和圆C:x2+y2﹣8x+12=0,过直线上的一点P(x0,y0)作两条直线PA,PB与圆C相切于A,B两点.①当P点坐标为(2,4)时,求以PC为直径的圆的方程,并求直线AB的方程;②设切线PA与PB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k1•k2=﹣7时,求点P的坐标.【解答】解:①圆C:x2+y2﹣8x+12=0,可化为(x﹣4)2+y2=4,PC中点为(3,2),|PC|=2,∴以PC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圆E:(x﹣3)2+(y﹣2)2=5,∵PA⊥AC,PB⊥BC,∴P,A,B,C四点共圆E,∴直线AB的方程是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两方程相减可得直线AB的方程为x﹣2y﹣2=0;②设过P的直线l方程为y﹣y0=k(x﹣x0),由于⊙C与直线l相切,得到d==2,整理得到:k2[(4﹣x0)2﹣4]+2y0(4﹣x0)k+y02=4k2+4,∴k1•k2==﹣7y0=x0+2,代入,可得2x02﹣13x0+21=0,∴x0=3或,∴点P坐标(3,5)或(,).。
平阳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质检考试高二通用技术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3题,共26分)1.右图所示昆阳镇新推行的公共自行车网点,倡导“低碳交通、绿色出行”,从人、技术、自然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自行车只是为了宣传“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的口号B、公共自行车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了条件C、公共自行车使交通不再堵塞D、公共自行车全部采用了“绿色”技术2.风靡全球的iphone手机,在研发中也曾遭遇许多困难,但苹果公司力克技术难关,不断推出iphone 系列手机,其销量屡屡刷新纪录。
目前iphone6s已经上市。
就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iphone手机销量提升,体现技术的目的性B.iphone6s手机对上一代产品进行改进采用了新材料,解决了手机容易弯曲的问题,体现技术的创新性C.iphone手机功能强,但是价格昂贵体现技术的两面性D.iphone6上市后,才能申请相关的技术专利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第3-4题据报道,温州奥康集团的鞋类科技研究院近日推出了“瘦身计步鞋”,该款鞋在鞋垫内设置了微电脑,鞋面则装有显示器。
穿鞋都只要知道自己每一步的距离,便可大概算出路程。
减肥者也可以根据计步鞋掌握运动量。
3.这鞋子在设计时,你认为奥康集团研发部部门是从哪方面考虑合理的人机关系的()A、人的生理需要B、信息交互C、舒适度D、人的动态尺寸与静态尺寸4.从实现人机关系的目标看,你认为这些鞋子最具竞争力的特点是()A、舒适B、健康C、高效D、安全5.某席梦思床垫生产企业,为了证明其产品质量优异,用压路机对席梦思床垫进行碾压,这种验方法属于_____试验法()A.模拟试验法B.虚拟试验法C.强化试验法D.优选试验法6.水上汽球(如图)在设计制作完成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试验,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以下不需要测试的内容是()A、最大承重B、气密性C、氧气够一个正常人使用的时间D、稳定性7. 如图所示的节能灯外包装,采用回收材料制造,具有独特的三角造型;灯泡的接口裸露在外,可方便测试灯泡是否能正常发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 :12 Ag :108 Cu :64一、选择题(共18小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8题,每题3分。
共44分)1、近年来,多地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或燃料电池作为动力,其主要目的是A .减少对大气的污染B .降低成本C .防止石油短缺D .加大发动机的动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石油中含较多杂质如硫元素的杂质,燃烧后硫被氧化,生成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杂质较多时,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多;而天然气含有杂质少,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CO 2+2H 2O ,所以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燃烧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
考点:考查了化石能源的相关知识。
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 .硝酸铵B .生石灰C .氯化镁D .食盐【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A 、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故A 错误; B 、生石灰(CaO )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故B 正确;C 、氯化镁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C 错误;D 、食盐溶于水也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D 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的相关知识。
3、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H =+131.3kJ/mol 表示水袋 食物水袋固体碎块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表述热化学方程式时,应表述出物质的状态,故A错误;B.、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故B错误;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问题的相关知识。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A.⑤B.①③⑤C.③⑤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等,但是核能不是可再生能源;故选A。
考点:考查了新能源的相关知识。
5、右图为一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u电极为正电极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流出C.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D.盐桥(琼脂-饱和KCl溶液)中的K+移向ZnSO4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该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A正确;B.该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锌沿导线流向铜,故B正确;C.该原电池中,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正极上铜离子得到生成铜,所以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故C正确;D.原电池放电时,盐桥中钾离子向正极电解质溶液硫酸铜溶液移动,故D错误;故选D.考点:考查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够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构成物质微粒间的化学键键能越小,该物质的能量就越低,物质越稳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故A错误;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2 Al+Fe2O3Al2O3+2Fe是放热反应,但需在高热条件下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反应,故B 错误;C.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D.化学键键能越小,越容易断裂,则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7、分别用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根据以上事实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B.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C.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D.用X、Z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X做负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可知金属活泼性是:X>Y,根据2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W>X,根据3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Y>Z,所以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为:W>X>Y>Z,Z可能是Ag或Cu.A、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离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即氧化性越强,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为:W>X>Y>Z,所以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故A正确;B、金属的活动性为:W>Y,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故B正确;C、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为:W>X>Y>Z,Z可能是Ag或Cu,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没有Cu析出,故C错误;D、金属活泼性是:X>Z,所以用X、Z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X做负极,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考查了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相关知识。
8、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A、υ(A)=0.5mol/(L•s);B、υ(B)=0.3mol/(L•s),所以υ(A)=0.6mol/(L•s);C、υ(C)=0.8mol/(L•s),所以υ(A)=8/15mol/(L•s);D、υ(D)=1mol/(L•s),所以υ(A)=0.5mol/(L•s);所以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故选B.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
9、下图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4>2>1>3 B.2>1>3>4 C.4>2>3>1 D.3>2>4>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知,2、3装置是原电池,在2中,金属铁做负极,3中金属铁作正极被保护,做负极的腐蚀速率快,所以2>3,4装置是电解池,其中金属铁为阳极,加快腐蚀,腐蚀最快,所以腐蚀速率是:4>2>1>3,故选:A。
考点: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相关知识。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SO2+O22SO3;H =-196.6 kJ·mol-1B.H2 (g)+1/2O2 (g) = H2O(l);H =-285.8 kJ·mol-1C.2H2 (g)+O2 (g) = 2H2O(l);H =-571.6 kJD.C(s)+O2 (g) = CO2 (g);H = +393.5 kJ·mol-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没标明物质的状态;C、焓变的单位:kJ·mol-1;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考点:考查了热方程式书写的相关知识。
11、有甲、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装置中,Zn的质量均减小B.甲、乙装置中,Cu上均有气泡产生C.化学反应速率乙> 甲D.甲中H+ 移向Zn,乙中H+ 移向Cu【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甲、乙装置中锌都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的质量均减小,故A正确;B.甲装置中,锌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锌棒上产生气泡,乙装置构成原电池,氢离子在正极铜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故B错误;C.甲不能构成原电池,乙能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被腐蚀速率大于金属直接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速率,所以反应速率乙大于甲,故C正确;D.甲中氢离子在锌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乙中氢离子在铜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甲中H+移向Zn,乙中H+移向Cu,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相关知识。
12、反应A+B C(ΔH>0)分两步进行:① A+B X(ΔH<0),② X 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由A+B→C (△H>0)是吸热反应,A和B的能量之和小于C;由①A+B→X (△H<0)可知这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小于A+B;由②X→C(△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X的能量小于C;所以图象A符合,故选A。
考点:考查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
13、反应4NH 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v(NH3) = 0.010 mol/(L·s)B.v(O2) = 0.0010 mol/(L·s)C.v(NO) = 0.0010 mol/(L·s)D.v(H2O) = 0.045 mol/(L·s)A.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B.Q点对应的气体中,H2与O2的体积比为2:1C.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D.当转移0.4mol e﹣时,电解生成的铜为6.4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生2CuSO4+2H2O2Cu+O2↑+2H2SO4,结合图可知,通过0.2mol电子时电解硫酸铜,然后电解硫酸溶液,发生2H2O2H2↑+O2↑;A、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生2CuSO4+2H2O2Cu+O2↑+2H2SO4,结合图可知,通过0.2mol电子时电解硫酸铜,然后电解硫酸溶液,实质电解水,溶液PH在电解过程中是减小,故A 错误;B、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为氢气和氧气,P点1.12L为O2,PQ段3.36L气体中,由电解水反应可知0.2mol电子通过时生成0.1mol H2、0.05mol O2,体积比为2:1,Q点收集到的气体中H2和O2体积比为1:1,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0~P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曲线P~Q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化,电解过程中的阳极上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2H2O-4e-=4H++O2↑,故C错误;D、电解过程中的阴极上,先发生Cu2++2e-═Cu,后发生2H++2e-═H2↑,a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4OH--4e-═H2O+O2↑,分析图象可知转移0.2mol电子阴极析出铜0.1mol,质量为6.4g,电子转移大于0.2mol是电解硫酸溶液,故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