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要求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8
电气规范大全电气规范是指在电气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一份电气规范大全,包含了常用的电气规范和标准。
一、电气工程设计规范1. 电气设计规范:GB 50052-2017《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 50054-2017《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3. 照明设计规范: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4. 强电设计规范:GB 50053-2013《建筑强电设计规范》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二、电气工程施工规范1. 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52-2017《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操作人员安全规程:GB 17445-2008《电工安全操作规程》3. 高处作业安全规程:GB 50899-2013《电工高处作业安全规程》4. 电气工程施工安全规程:GB 50898-2013《电气工程施工安全规程》5. 施工现场用电管理规程:DBJ 08-114-2014《施工现场用电管理规程》三、电气设备规范1. 交流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GB 7251-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技术规范》2. 直流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GB/T 14048.1-2016《低压电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3. 电动机技术规范:GB/T 755-2018《旋转电机效率等级》4. 变压器技术规范:GB/T 6451-2019《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条件》5. 电缆技术规范:GB/T 12706.1-2016《额定电压35kV(Um=40.5 kV)及以下移动电缆和光纤通信电缆》四、电气安全规范1. 电气安全管理规范:GB/T 2900.52-2014《电气安全管理技术规范》2. 电气安全用具规范:GB 19510.1-2017《电气安全用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3. 高电压试验规范:DL/T 596-2012《电力系统设备交接试验规程》五、电气设备检测规范1. 电力设备检验规程:GB/T 1984-2014《电力设备检验标准》2.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规程:GB/T 16927.1-2011《绝缘电阻检测试验规程》3. 电力装置故障录波监测检测规程:DL 408-2013《电力装置故障录波监测装置的检测规程》以上是一份电气规范大全,包含了设计、施工、设备、安全和检测方面的规范和标准。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规程范文一、导言本规程旨在规定机电设备电气安装的基本要求,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维护质量。
所有机电设备电气安装工作都必须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
二、安装前准备1. 设备选择在进行机电设备电气安装前,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技术评估和性能测试。
2. 设备检查在安装前应对机电设备的电气部分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并不存在损坏或故障。
3. 施工方案在安装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等。
并应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
4. 安全措施在进行机电设备电气安装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设备安装1. 布线在进行布线时,应根据设备的电气负荷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并确保线缆的敷设牢固可靠,避免出现交叉、拉闸等问题。
2. 接线在进行接线时,应仔细查看接线图和电气原理图,确保所有接线的准确性。
接线应牢固可靠,接线头应留有足够的长度,方便维护和更换。
3. 设备调试在完成设备安装后,应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没有故障和异常。
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满足工程要求。
四、安装验收1. 安全检查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电气部分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并不存在安全隐患。
2. 功能测试对安装的机电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并能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3. 文件备案完成安装验收后,应立即将相关的安装资料整理归档,并在文件上注明安装日期、验收结果等信息,作为后期工作和维护的依据。
五、工作记录1. 施工记录在进行机电设备电气安装时,应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操作步骤,包括材料使用、设备安装和接线过程等。
2. 质量记录对设备进行安装验收时,应详细记录设备的质量情况,包括各项功能测试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
3. 维护记录在设备安装后,应根据设备的维护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做好相应的维护记录。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7年2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6]475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和建设部(90)建标技字第4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七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第十三篇“配线工程篇”和第十四篇“电气照明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六年八月十六日1总则1.0.1为保证电气装置配线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确保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中1KV及以下配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配线工程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
当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
1.0.4采用的器材及其运输和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5器材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0.5.1技术文件应齐全。
1.0.5.2型号、规格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电气安装作业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电气安装作业,维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员工从事电气安装作业的过程中,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等工作。
第三条公司电气安装作业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公司制度,确保工程安全质量。
第二章作业准备第四条作业前,工程施工部门应编制详细的电气安装工作方案,包括施工计划、施工图纸、作业步骤等内容。
第五条作业前,必须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符合安装要求。
第六条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包括电气安全知识、作业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内容。
第七条作业前,必须做好作业区域的环境整理,保持工作现场整洁、干净。
第三章安全作业第八条作业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
第九条作业期间,必须佩戴相关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带、安全鞋、安全帽等。
第十条作业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做到操作规范、指挥有序。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一条作业期间,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确保安装质量。
第十二条作业期间,必须对安装的电气设备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设备安装无误。
第十三条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安全验收和质量验收,确保安装的电气设备符合要求。
第五章管理制度第十四条公司电气安装作业应设有专门的作业管理人员,负责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五条作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六条作业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电气安装作业档案,包括作业记录、事故记录、质量记录等内容。
第六章处罚措施第十七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直至开除。
第十八条对发生事故的员工,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将由公司领导进行公布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电气安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2. 在进行电气安装作业前,必须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在进行电气安装作业前,必须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耐压绝缘手套、绝缘靴等。
4. 在进行电气安装作业时,必须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清晰,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线。
5. 作业时必须确保电气设备处于停电状态,且必须对电源进行可靠的断开和锁定操作,防止误操作导致电源突然恢复。
6. 在进行电气安装作业前,必须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和接线端子的紧固情况,确保无短路和漏电现象。
7. 使用电气工具时,必须检查工具的绝缘性能,确保使用安全可靠,并严禁使用破损的工具。
8. 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好通风和防火措施,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和防止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9. 在进行电气安装作业时,切勿随意触摸电路元件和裸露导线,以免触电或发生短路等危险。
10. 在进行电气安装作业时,对于需要搬动或调整的大型电气设备,必须按照安全操作流程,并采取合适的搬运工具和固定装置。
11. 在进行电气安装作业时,必须定期检查电缆线路的磨损和老化情况,及时更换和维修。
12. 完成电气安装作业后,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清理,保持整洁,并及时将多余的材料和工具妥善存放。
13. 电气安装作业过程中,必须与其他作业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处理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并配合其他相关工作。
14. 在电气安装作业中,发现任何安全隐患或不安全行为,必须立即上报相关负责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15. 所有参与电气安装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作业。
16. 电气安装作业周期结束后,必须进行作业总结和安全评估,在确保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方可交付使用。
以上是电气安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范本,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确保安全作业。
空调电气线路安装规范
1-1在空调机组2.5M范围内设手动断路器一个,作为总电源开关。
1-2专线供给空调机组,不得和机房设备、耗电量大的设备共用一路电源。
1-3电气安装符合国家电气安装规范。
1-4控制线路和动力电源线分开铺设,不得共用同一条护套管。
1-5控制线路采用随机电线。
1-6动力电源线材料:优先按随机技术资料进行,无要求时,选择VV或VLV 型电力电缆。
1-7动力电源线线径:优先按随机技术资料执行,无要求时,按下表选择:
电源护套管材料:薄壁电线管,管径按安装图执行。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电气设备安装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装标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经过合理规划。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要考虑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周围的安全因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会对周围的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空间,以便日后的维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工程技术标准。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在接线和布线时,要注意导线的规格和材质,以及接线的牢固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接线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此外,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绝缘工作也是安装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良好的接地和绝缘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设备因漏电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因此,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接地和绝缘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另外,对于大型电气设备的安装,还需要进行专业的运输和吊装工作。
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稳固和安全,避免因吊装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装空间和通风条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散热。
总的来说,电气设备的安装标准规范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安装工作,才能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因安装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时,务必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19961总则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
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0.3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0.5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1.0.7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1.0.7.1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0.7.2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0.7.3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7.4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0.8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9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9.1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9.2低压电器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屋顶、楼板应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2)对电器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
(3)室内地面基层应施工完毕,并应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
(4)环境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5)电气室、控制室、操作室的门、窗、墙壁、装饰棚应施工完毕,地面应抹光。
前言
本文根据我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的符合我公司电气安装方面的文件。
包括:一般规定、布线规范、元件安装规范及标识规范。
本文的编写是为保证我公司产品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
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
电气安装员应按此标准执行。
也可作为检验电气安装的通用标准。
1、总则
1.1为保证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
的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
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试试验的通用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3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4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
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5设备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
1.5.1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5.2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5.3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
件、备件应齐全。
1.5.4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6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
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7设备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应做好防护工作。
1.8电器的施工及验收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一般规定
2.1 电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设备铭牌、型号、规格,应与被控制线路或设计相符。
2.1.2外壳、漆层、手柄应无损伤或变形。
2.1.3内部仪表、灭弧罩、瓷件、胶木电器应无裂纹或伤痕。
2.1.4螺丝应拧紧。
2.1.5具有主触头的低压电器,触头接触应紧密,接触两侧的压力应均匀。
2.1.6附件应齐全、完好。
2.2 电器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电器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可采用支架、金属板、绝缘板固定。
金属板、绝缘板应平整;当采用卡轨支撑安装时,卡轨应与低压电器匹配,并用固定夹或固定螺栓与壁板紧密固定,严禁使用变形
或不合格卡规。
2.2.2当采用螺栓固定时,应按产品技术要求选择螺栓规格;其钻孔直径应与螺栓规格相符。
2.2.3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电器的固定
应牢固、平稳。
2.2.4有防震要求的电器应增加减震装置;其紧固螺栓应采取防
松措施。
2.2.5固定电器时,不得使电器内部受额外应力。
3、布线规范
3.1电器接线的一般要求:
3.1.1接线应按接线端头标志进行。
3.1.2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3.1.3电源侧进线应接在进线端,即固定触头接线端;负荷侧出
线应接在出线端,即可动触头接线端。
3.1.4电器的接线应采用铜质或有电镀金属防锈层的螺栓和螺钉,
连接时应拧紧,且应有放松装置。
3.2电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外部接线不得使电器内部受到额外应力。
3.2.2外部线束应用尼龙扎带沿着液压管道整齐扎束。
无液压管
道的地方应顺延设备可固定线束的地方进行扎束。
也可在设备合适的方位安装合适的紧固夹固定线束。
固定线束要本着横平竖直的原则。
3.2.3线束需要通过设备孔时,必须在孔周围加装橡胶隔垫。
3.2.4线束需要折弯时,折弯角应该大于线径的5倍。
3.2.5扎束可活动部件(如:照明灯)的线束时,固定端用扎带
扎紧,另一端在活动部件的运动行程外扎束。
线束敷设长度应留有富裕,以防止部件活动时由于线束过短影响部件的活动行程或部件活动到最大行程时部件接线端受到应力。
3.2.6应避免线束固定在温度超过75℃的设备周围。
如无法避免,
应给线束套上合适的尼龙套管。
3.2.7应避免线束固定在油污较大的设备周围。
以防止线束由于
长期浸泡在油污中影响线束的使用寿命。
如无法避免,应给线束
套上合适的尼龙套管。
3.2.8在设备上用合适的尼龙扎带固定线束,每条扎带间距一般
为200mm。
3.3电气箱内部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端子上连接的电线应按照端子上端接进线、下端接出线的
原则。
3.3.2所有电线都应整齐的放置在线槽内,线槽内的电线应避免
打结、折弯。
3.3.3出线槽到端子的电线应排列整齐,不允许有交叉。
3.3.4电线长度不足需要接线时,应先用焊锡将两端线焊接在一
起,焊点用合适线径的热缩管在焊点处缩紧。
线径超过5mm2的电线不允许焊接,长度不足时应更换整根电线。
3.3.5每个端子的接线柱(或接线孔)一般允许接一根线,最多
不得超过2根线。
4、元件安装规范
4.1成排或集中安装的低压电器应排列整齐;器件间的距离,应符合
设计要求,并应便于操作及维护。
4.2室外安装的非防护型的低压电器,应有防雨、雪、风沙侵入的措
施。
4.3电器的金属外壳、框架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4.3.1安装车架接地线前,应将安装位置的漆层打磨掉。
4.3.2应保证固定接地线的螺母拧紧,防止在震动过程中发生固
定接地线的螺母松动。
4.4控制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4.4.1按照控制器安装说明书安装牢固。
4.4.2控制器的安装应留有散热空间。
4.4.3预留控制器插头安装空间。
4.5按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4.5.1按钮之间的距离宜为50~80mm,按钮箱之间的距离宜为
50~100mm;当倾斜安装时,其与水平的倾角不宜小于30o。
4.5.2按钮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
4.5.3集中在一起安装的按钮应有编号或不同的识别标志,“急
停”按钮应有明显标志。
5、标识规范
5.1为方便安装和维修,所有电线两端、端子、继电器、保险都应加
标识。
5.2电气柜内电线标识用套管或异型号码管进行标识。
5.3电气柜外电缆用适合线径的热缩管在电缆两边缩紧,在热缩管上
写明电缆用途。
5.4所有标识应向外,以方便观察。
5.5标识电缆用途时,应写明所对应阀的编号和名称。
如:Y22 左立
柱上升。
5.6标记标识时,应用打号机打印电缆信息,或者用记号笔写工整、
清楚。
要求书写时用仿宋体。
5.7英文字母标识应为大写。
为防止发生混淆,以下字母不得作为标
识:I、J、O。
5.8用数字6、9标识时,应给该数字加下划线。
如: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