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2篇三
- 格式:docx
- 大小:19.66 KB
- 文档页数:4
《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引入海洋的重要性和美丽。
2. 介绍本课程的内容和安排。
教学活动:1. 播放海洋风光视频,引起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
3. 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主题。
4. 分配学习任务和作业。
第二章:海洋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 学生了解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2. 讲解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捕食和共生。
教学活动:1. 展示海洋生态系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第三章:海洋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海洋生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体系。
2. 讲解常见的海洋生物及其特征。
教学活动:1. 展示海洋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体系。
3.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讲解常见的海洋生物及其特征。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第四章:海洋保护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提出保护海洋的建议。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包括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讲解保护海洋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活动:1. 展示海洋保护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2. 讲解海洋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海洋的建议。
4. 总结并强调海洋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海洋的行动。
第五章:海洋探索与利用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海洋探索和利用的历史和现状。
2. 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蔚蓝的王国》为主题,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与蓝色相关的事物,让学生了解蓝色的意义、欣赏蓝色的美丽,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总共需20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蓝色的意义和象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 培养学生欣赏蓝色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蓝色的意义与象征1. 引导学生了解蓝色的心理效应,如宁静、清新、稳重等。
2. 探讨蓝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天空、海洋、科技等。
第二课时:蓝色的事物欣赏1. 引导学生欣赏蓝色的自然景观,如蓝天、白云、湖泊等。
2. 欣赏蓝色的艺术品,如绘画、摄影、音乐等。
第三课时:蓝色的创意绘画1. 教授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引导学生进行蓝色主题的创意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课时:蓝色的科技世界1. 引导学生了解蓝色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蓝色光盘、蓝牙技术等。
2. 探讨蓝色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五课时:蓝色的生活用品1. 引导学生了解蓝色生活用品的种类,如衣物、家居用品等。
2. 探讨蓝色生活用品的设计理念和实用性。
四、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蓝色主题的作品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课时:蓝色的文化寓意1. 引导学生了解蓝色在各种文化中的寓意,如中国的蓝色代表清新、宁静等。
2. 探讨蓝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
第七课时:蓝色的事物欣赏1. 引导学生欣赏蓝色的生物世界,如蝴蝶、鱼类等。
2. 欣赏蓝色的建筑风格,如地中海风格、现代简约风格等。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资源第二章:海洋生物2.1 海洋生物的分类与特点2.2 教学内容2.3 教学目标2.4 教学方法2.5 教学活动第三章:海洋生态系统3.1 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3.2 教学内容3.3 教学目标3.4 教学方法3.5 教学活动第四章:海洋资源4.1 海洋资源的种类与利用4.2 教学内容4.3 教学目标4.4 教学方法4.5 教学活动第五章:海洋环境保护5.1 海洋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5.2 教学内容5.3 教学目标5.4 教学方法5.5 教学活动第六章:海洋探索与科技6.1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6.2 现代海洋科技的应用6.3 教学内容6.4 教学目标6.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七章:海洋与文化7.1 海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7.2 海洋文化在不同国家的体现7.3 教学内容7.4 教学目标7.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八章:海洋经济8.1 海洋经济的概念与重要性8.2 各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8.3 教学内容8.4 教学目标8.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九章:海洋政策与法律9.1 海洋政策与法律的重要性9.2 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9.3 教学内容9.4 教学目标9.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回顾与总结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3 教学内容10.4 教学目标10.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十一章:海洋灾害与应对11.1 海洋灾害的类型与影响11.2 海洋灾害的应对措施11.3 教学内容11.4 教学目标11.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十二章: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12.1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2.2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2.3 教学内容12.4 教学目标12.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十三章: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3.1 海洋能源的种类与潜力13.2 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13.3 教学内容13.4 教学目标13.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十四章:海洋旅游与休闲14.1 海洋旅游的特点与影响14.2 海洋休闲活动的发展与创新14.3 教学内容14.4 教学目标14.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第十五章:课程拓展与研究15.1 海洋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15.2 学生课题研究与成果分享15.3 教学内容15.4 教学目标15.5 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设计范文涵盖了海洋生物、生态系统、资源、环境保护、探索与科技、文化、经济、政策与法律、灾害与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开发与利用、旅游与休闲以及课程拓展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一、教案名称:《蔚蓝的王国》第一章:海洋的形成与特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形成过程。
(2)掌握海洋的基本特点,如盐度、温度、颜色等。
(3)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1)海洋的形成:地球的发展历程、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
(2)海洋的特点:盐度、温度、颜色、生物种类等。
3. 教学方法(1)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海洋的形成和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的了解和感受。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海洋公园、制作海洋生物模型等。
4. 教学评价(1)学生能准确描述海洋的形成过程。
(2)学生能列举出海洋的几个主要特点。
(3)学生表现出对海洋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案名称:《蔚蓝的王国》第二章:海洋生物的多样性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掌握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1)海洋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无脊椎动物、鱼类、哺乳动物等。
(2)海洋生物的特点:形态、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等。
(3)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等。
3. 教学方法(1)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进行生物分类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海洋生物分类的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 教学评价(1)学生能正确分类海洋生物。
(2)学生能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
(3)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案名称:《蔚蓝的王国》第三章: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开发利用状况。
(2)掌握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海洋资源的种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等。
(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渔业、石油化工、海上运输等。
(3)海洋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开发、防止过度捕捞等。
《蔚蓝的王国》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蔚蓝的王国》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蔚蓝的王国》的主要内容及其写作特色。
2.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关爱生态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海洋生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理解。
2. 课文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把握。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蔚蓝的王国》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态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海洋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课文《蔚蓝的王国》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海洋生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3)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海洋生物特点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方式。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蔚蓝的王国”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海洋生物知识,提高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1.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海洋生物的种类与特点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包括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贝类等,以及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2 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讲解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海洋的温度、盐度、光照等因素,以及它们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3 海洋生物的保护介绍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以及保护海洋生物的措施,如设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点和生活环境。
3.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海洋生物保护案例,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保护的重要性。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生物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等。
4.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蔚蓝的王国》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海洋生物知识。
5.2 图片和视频素材收集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直观展示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海洋生物的相关信息。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第一课时:海洋生物的种类与特点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讲解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贝类等的基本特征6.2 第二课时: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讲解海洋的温度、盐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分析海洋生物如何适应这些环境因素6.3 第三课时:海洋生物的保护介绍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讲解保护海洋生物的措施,如设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等第七章:教学活动设计7.1 课堂活动:海洋生物知识竞赛设计关于海洋生物知识的问题,进行班级竞赛增强学生对海洋生物知识的兴趣和记忆7.2 课后活动:海洋生物保护宣传海报学生分组,设计关于海洋生物保护的宣传海报提高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创作能力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学生安全:在进行海洋生物相关教学活动时,确保学生安全,避免接触危险海洋生物8.2 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保护海洋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海洋生物栖息地8.3 尊重多样性:教育学生尊重不同海洋生物,不进行非法捕捞和买卖第九章:课程反馈与改进9.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9.2 教师反思: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内容和活动设计,不断改进教学9.3 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对海洋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兴趣情况,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总结: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强调海洋生物保护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10.2 学生展示: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如海报、报告等,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感悟10.3 课程展望:展望未来,引导学生继续关注海洋生物和环境保护,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为保护蔚蓝的王国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每个主题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海洋生物的保护方面,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3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观赏散文诗美丽的语言。
2、通过研读,感受美妙的情怀,体会想像的魅力。
3、学习本文的写法,创作一个小片段。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在文中寄予的美妙感情。
2、品尝美丽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一、情境导入:师:读这篇文章,我越读越有劲,越读越着迷,为什么呢?我就在阅读的同时,查找缘由。
资料出示:托尔斯泰盛赞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他说:“这是他的拿手本事,以致在他以后,没有人敢下手碰这样的对象——大自然。
他两三笔一勾,大自然就发出芳香的气息。
”我认为这篇文章说是它是精品,还远远不够;说它是珍品,还显得欠缺。
我们不妨就叫它神品吧!在我看来,《蔚蓝的王国》是神品,神品,神在哪里呢?(板书:课题,神品)二、有味地朗读让我们好好地来品尝这篇文章。
有味地朗读:读出一点梦幻的味道。
读出一点安静的气氛。
读出一点青春的活力。
读出一点美妙的情愫。
1、师: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章,读出一点梦幻的味道2、师:既然是神品,读出一点梦幻还远远不够,再选择你喜爱的段落进展朗读。
(朗读不够舒缓,要表达一种美妙的情愫。
我们再试试。
语速过快,读时仿佛娓娓道来。
同学们再读读。
)3、师:能感受到的心情吗?读出一点欢乐味。
师:好,我们最终来读一遍。
(生齐读)三、有味地分析师:真好,我们都已经体悟到神品的力气了吧!他让我们能够这样去朗读,这或许是屠格涅夫也没有想到的。
那么,他神笔下给我们详细描写了什么?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找一找,文章写了哪些人和哪些景?(板书:人、景)笔下的海还是安详的、奇妙的、梦幻的、柔情的、通晓人意的、亲切的、知心的……梦中的人是欢乐的、幸福的、年轻的、快乐的、开心的、神采飞扬、自由、无拘无束、快乐的……(板书:梦中人:我、伙伴、女人梦中景:大海、小船、仙岛、花鸟)联系背景感悟感情:当时不在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他已经步入晚年,身怀绝症,但仍旧坚持写作,在他的作品用布满激情的呼告,把久积心头的对大海的爱喷发出来,那么通过梦中景、梦中人,你可以看出文章寄予了怎样的梦中情?(1)表达对美妙事物或美妙生活的追求和喜爱。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设计一:蔚蓝的王国地理知识教学教学目标•了解蔚蓝的王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气候等基本情况。
•掌握蔚蓝的王国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其对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用简单的地图和图表表示蔚蓝的王国的地理信息。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观察蔚蓝的王国的地图、地形图和气候图,并问答式地了解其位置,国境线、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概念。
2.分组对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例如南部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北部则是阴冷干燥的高原,中部是广袤的草原和沙漠。
3.让学生用简单的地图和图表记录和表达蔚蓝的王国的地理信息,例如制作简单的地图或图表,标注蔚蓝的王国的不同地域、气候、人口数量等。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简单的描述蔚蓝的王国的位置、范围、气候和地形。
•能够较为准确地地描述蔚蓝的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并分析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地图和图表表达所掌握的蔚蓝的王国的地理信息。
设计二:蔚蓝的王国文化课堂教学目标•了解蔚蓝的王国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及其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情况。
•掌握蔚蓝的王国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和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影响。
•理解蔚蓝的王国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意义。
教学步骤1.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引导,搜集关于蔚蓝的王国的文化背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帮助学生理清所搜集到的信息和知识点。
2.老师现场示范和指导学生制作一张以文化中心城市为主题的海报,并介绍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景观、文化活动等,鼓励学生自己参与并提出看法、发表意见。
3.课外阅读和讨论,了解蔚蓝的王国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之间的异同和交流互动情况,以及蔚蓝的王国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评价•学生了解了蔚蓝的王国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及其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情况,能够较为清晰的描述蔚蓝的王国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产业。
•学生制作的海报能够反映蔚蓝的王国的文化底蕴、历史沿革、文化活动等方面,表达理清楚或明确的意见和看法。
《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2. 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3. 科学探究方法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5. 案例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
2. 讲解: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4. 实践:观看海洋生物保护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小组协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等。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和提出的建议。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海洋生物图片和视频素材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文献3. 科学探究工具和设备4. 团队协作工具,如讨论板、卡片等5. 案例分析资料: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实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科学探究方法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理解,保护海洋资源的实践方法。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搜集和整理好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 环境准备:确保教室有适宜的温度和光线,准备好展示海洋生物图片和视频的设备。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考察活动,亲身体验海洋生态环境。
《蔚蓝的王国》教案(通用13篇)《蔚蓝的王国》教案篇1(3467字)【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理解__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在__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__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说梦――导入场景同学们,我们如东是一个滨海的城市,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来到蓝色的大海边,开垦荒地、繁衍后代,创造了今天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们是大海的儿女,同学们,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请同学描绘大海,大屏幕上出现一幅静止画面。
)你们描绘的大海简直是太美的,我们一起来看海。
(欣赏视频)同学们,你在梦中遨游过大海吗?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梦中,去欣赏他梦中的那片海。
大屏幕展示课题《蔚蓝的王国》(二)、初读课文,进入情境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屠格涅夫的梦中有哪些人?你看到了屠格涅夫梦中的大海的哪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他梦中的情感吗?2、师生交流合作:板书梦中人:我、伙伴、女人蔚蓝的王国梦中景:大海、小船、风帆、仙岛、花、鸟、流水、宝石......梦中情:......?要想能够深切地感受作者笔下的情感,我们就不能不去了解作者屠格涅夫,有谁向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老师补充文学常识:屠格涅夫: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罗亭》等、他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其成就和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他以真挚的爱心和诚实态度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激情讴歌了俄罗斯的淳朴、善良的人们。
表达了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三)、二读课文:1、接下去请同学再次进入课文,去感受作者笔下蔚蓝的王国。
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或段落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模仿老师的圈点学习法。
(点击示例赏析句子)2、学生自由朗读,做评注。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屠格涅夫由“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号。
毫无疑问,
在屠格涅夫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占领这重要的
地位。
其实,他的散文诗的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情怀。
三、教授新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者范读课文。
2、你从刚才的朗读中了解到了什么?
3、你有哪些疑
难问题?学生畅所欲言。
(二)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蔚蓝的王国的? 1、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归纳。
3、共同交流 4、再次质疑,共同解决。
明确:一(1)抒发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2—6)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
写海写人,以写人为主。
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美丽的。
人
是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
写大海是简笔勾勒,写人侧重
于写人的感受。
三(7—11)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写人写海,以写海为主。
文章着力描写了一个海上的神
仙世界。
写海岛,写鸟,写花,写“女人的声音”,写
眼睛会闪出亮光,脸上会现出笑容的他,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世界写的真正如天堂一般。
我们
不能不陶醉于作者笔下的大海,也不能不折服于作者的
语言魅力。
四(12)再次抒发对大海的热爱。
(三)精读课文,巩固理解 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他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
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他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
听从我们的使唤。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
理解这种现象的?思考讨论后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
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
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所有的一切都在
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连续写天空、
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
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思考讨论后明确: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潺潺流水等一些没有生命的
东西在倾诉爱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得可
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也表现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四)小结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觉得的那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四、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一、学习要点 1、奇特的想象 2、优
美的语言 3、比较阅读二、新授(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思考: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明确:相同
之处:两者都描写了想象中的美好的世界,寄托了自己
的感情和理想,都是把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作对比。
不同之处:《蔚蓝色的王国》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确存在的事物;《天上的街市》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前者是以“虚”写“实”,后者是以“虚”写“虚”;《蔚蓝色的王国》所描写的想象比较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天上的街市》所描写的想象世界,只是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进行简笔勾勒,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大。
(二)进行朗读,体味语言思考:1、这篇课文描写蔚蓝色的王国,运用了许多形容词。
把他们圈点出来,想想这些词为什么用得好?运用形容词:蔚蓝、光明、
青春、幸福、精美华丽、年轻、快乐、和煦、愉快、精
美绝伦、五彩缤纷、甜滋滋…… 说这些词语运用得好,是因为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充分描写了想象中的世界。
(三)继续朗读,理解主题。
(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1、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2、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歌颂
爱情的美好。
4、表达岁月易逝的人生感慨。
(四)比较阅读老人阴暗艰难的日子来临了…… 自己的疾病,亲人的痛楚,老人的凄凉与暗淡……你所
珍爱、你为之献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复返的衰败和瓦解。
生活已经走着下坡路。
怎么办呢?痛惜?悲伤?
与己、与人,这都毫无用处。
在那枯萎、虬曲的树干上,树叶变小变稀了,可是依然那样翠绿。
你也收缩
起来吧,走向内心,沉缅于自己的回忆之中吧——在那里,在凝神沉思的心灵深处,你往昔的、只有你一个人
理解的生活,将会在你面前现出他那芳香的仍然新鲜的
绿意,闪现出春之爱抚与活力!
但要警惕呀……可别朝前看,可怜的老人! 1、朗读。
2、讨论交流。